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传统节日,民间都有大张灯彩的习俗。因此,元宵节又叫“灯节”。 灯节观灯的习俗始于何时,众说纷纭,大都认为起源于唐代,如新版《辞海》“元宵”条注:“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七、修类稿》曰:“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而《史记》则曰:“汉家祀太一,以昏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于“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3.
秋季养生     
《内蒙古林业》2008,(9):39-39
《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四季变换乃自然之道,人体也须顺应自然,学会四季调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刊。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业》2008,(6):38-38
五谷,是我国历史上相传下来的名词,常见于我国古籍中。据研究,最早记载这一名词的是《论语》,当时的五谷是指:稻、稷、菽、麦、黍,即稻子、谷子、豆子、麦子、黍子,泛指粮食作物。《管子》中曾将“稷”改为“秫”(指高梁),《素问》中曾将“菽”改为“豆”,仍与之相同。  相似文献   

5.
草木解读     
草木文化,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诗经》以草木人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苤莒》、《卷耳》、《何草不黄》、《票有梅》……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莱,左右流之”。“荇菜”乃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  相似文献   

6.
将军与森林     
袁伯霖 《湖南林业》2005,(11):34-34
近日看电视,偶见大型艺术纪录片《东方红》中有关“将军合唱团”的一个镜头,禁不住孩子般的欢呼了一声:李志民、李将军。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2008,(10):20-20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世界首棵“合成树”,它“喝水”的方式与自然界中的树木相似。  相似文献   

8.
萱草忘忧     
有一种草,又是一种花,它长在山野荒郊间,也长在庭院园林中,还深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诗经》中称之为“谖草”,《古今注》中尊其为“丹棘”,《救荒本草》中称它为“川草花”,《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疗愁”,《说文》中称为忘忧草”,人们又俗称其为“山丹花”。它的名字还出现在《养生论》、《群芳谱》等书中。曹植为之作文,夏侯湛为之作赋,唐、宋诗人李白、孟郊、苏东坡、温庭均等都不吝笔墨歌吟过它。这引得古往今来多情才子如此,为的便是集美丽幽香于一身,无忧无虑的化身——萱草。从古至今,人们把它当作忘忧的象征,说它能解忧、…  相似文献   

9.
敖议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坚决贯彻执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十八字方针以及《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把森林草原防火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地控制了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保护了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了全旗社会政治稳定和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业产业》2010,(10):44-45
“碳政治”,也称“气候政治”,是一种新型的国际政治模式,来源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鉴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各工业化国家碳排放标准2012年到期,各国期望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上签署第二期减排协议。由此,全球围绕碳排放展开了攸关国家发展的激烈博弈,这就是“碳政治”。  相似文献   

11.
《湖南林业》2008,(9):20-20
清代姚祖同,题赠时在西北总督松筠一联:“三德知仁勇,一官清慎勤。”上联语出《礼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下联出自宋代吕本中《官箴》:“当官知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楹联字巧意精,对仗工整,不愧联苑佳作。  相似文献   

12.
林业执法工作需要刚柔并济。“刚”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武器,以暂扣、没收、罚款等处罚措施为手段,严厉打击森林资源破坏者,维护安定有序的林业发展环境。“柔”是把协调、引导、教育、服务等多种饱含人文关怀的方式融人执法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3.
采挖树木、采伐“火烧枯死木”是否需要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这一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称《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中均找不到直接的答案。目前,规定采挖树木需要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国家林业局关于规范树木采挖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03]41号)(下称《通知》),规定采伐“火烧枯死木”需要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范性文件则是《国家林业局关于未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火烧枯死木”行为定性的复函》(林函策字[2003]15号)(下称《复函》)。  相似文献   

14.
这可能就是世界上最耳熟能详的人与蛇的故事了,因为几颗果实,神贬斥了人类,诅咒了蛇。想想《圣经》中致使人类离开乐同的祸首、《捕蛇者晚》中令“吾祖”“吾父”未得好死的营生及至当今随处町见的谈之色变的表情,蛇似乎就是大多数人们根深带固的用于将憎恶与恐惧具象化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润物无声     
写办刊工作的清苦,编辑老师的无私奉献,抑或从记忆深处翻出结识《云南林业》的点滴?作为《云南林业》忠实的读者,真正动笔写“我与《云南林业》”征文,反而不知从何入手,因为想说的话太多!  相似文献   

16.
唐曾孝 《湖南林业》2006,(10):35-35
柳宗元在《游黄溪记》中云:“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断言居永州第一。可是人们似乎只知道他的《永州八记》。以溪称道胜景,人言“永州三溪”,即愚溪、浯溪和濂溪。黄溪是湘江上游仅次于潇水的第二大支流,文化底蕴丰富,却无名溪之份。这《游黄溪记》的胜景佳作全丢到爪哇国去了,成了“锁在深闺人不识”。这个千古之密困扰着多少代人啊!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云:“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相似文献   

18.
9月,一场号称摄影界饕餮之夜的大展“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回展”在中华世纪坛启动。这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到我国举行全国巡回展。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将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150多幅经典照片带人进入绝色天成的自然之境中。  相似文献   

19.
看到《那些花儿》这本书时,书名让我不由得哼唱起同名的一首歌,歌词里有一旬唱道:她们在哪里呀?因此,不禁好奇作者郭宪的“那些花儿”又在哪里呢?该书的副标题“与100种野花的邂逅”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野花,自然是在野外、在深山里。  相似文献   

20.
《陕西林业》2004,(B10):37-38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陕西省委省政府随之出台了《关于贯彻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口的实施意见》,全国、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林业建设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掀起了全国林业战线学习《决定》、贯彻《决定》精神的热潮。《决定》的颁布,对于加快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决定》是林业建设史上的纲领性文件,带来了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