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主持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研究”专题,属“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技术研究”课题,专题编号:85—019—03-05。在林业部科技司和各级领导重视及当地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科技攻关,按照“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合同规定要求,至1995年底,按期完成任务,并通过林业部组织的由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验收委员会的验收,评为优。专题研究取得的“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立技术”科技成果于1996年通过由林业部科技司组…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国海岸带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的认识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海岸带农林复合系统的构建机理及其在植物择优、模式配置、系统优化、区域调控4个层次上可持续经营的复合配置技术,并对海岸带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对农林复合试验区的建立、林网树种选择、防护林带营造、模式结构和配置方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提出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技术。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农林复合系统不仅在于它的生态可持续性,而且,作为一个土地生产系统,它必须使其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上有利可图。着重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探讨农林复合系统发展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并指出经济理论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个选择农林复合系统的必要条件,而是否一定采纳这种土地经营策略,还必须考虑市场因素以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土地利用制度,以及地区社会与文化背景等.只有当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得到充分考虑的条件下,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Agroforestry),根据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最近的定义:是一种土地利用系统和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人工经营的农田、森林复合名称。其目的是为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和增加土地总产量(增加生产和收入)。而方法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在空间位置和时间顺序上,既栽培林木又种植农(包括牧、渔、副)作物的联合经营。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内,有生态和经济及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林复合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蒸腾耗水、土壤水分和根系吸水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角度,对农林复合系统水分生态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指出今后要加强整体性、系统性和定量性研究,以深入揭示农林复合系统的耗水机理,为水资源紧缺地区开展农林复合经营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选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系统内部作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三个方面对农林复合系统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要在把握农林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复合结构模式研究,重点开展农林复合系统种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文九 《湖南林业科技》1999,26(1):53-56,40
以宁乡县南部丘陵区为试点,通过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采取了宏观调控对策,建立了南部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获得了宁乡县南部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最优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9.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代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内涵、产生的背景以及发展历史。分析了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分类、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建立及优化、系统功能和作用、系统的整体效益评价以及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当代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农林复合系统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桂林漓江上游主要生态林区——青狮潭保护区为对象,以旅游城市桂林为依托,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林农在以“生态利用”原则为主的农林复合经营中,根据林区的自然、社会、森林资源情况,从水平组合、立体交错、时差控制、物种搭配等进行实践,把农林种植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山区的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林区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苏海岸带林草复合生态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江苏海岸带6年生2-69杨林分下,通过外来牧草引种和土著牧草开发,结合简化培育技术,时空配置技术,林分密度调控技术和牧草载培技术等林草复合生态措施,建立了稳定的林下草场,在空间上,形成杨树-杨树萌生枝-牧草的三层垂直格局和多种牧草混播的水平格局,在时间上,形成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11-5月)-苏丹草+杨树萌生枝(6-9月)-狗尾草或茅叶荩草(7-10月)的同生产产量格局,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海岸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之一———甘南县音河镇 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村的农林复合系统进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及类斑丰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地块平整规范的兴全村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 ,优势度较高 ,地块复杂的山湾村则与之相反 ,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 ,兴建村介于 2村之间 ;而从树种景观类型上分析兴全村较山湾和兴建 2村丰富 ,特别是常绿树种类型则较其他 2村丰富 ,表明在景观宜人性、美学价值方面兴全村比其他 2村优越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林带不同距离土壤、作物层、地面温度的垂直变化及其动态。结果表明,12时为温度变化的转折点。在5H处,5cm土层温度恒高于对照地;地温的变化也以5H处为好,说明5H处对农田系统温度的调节作用最好。林带两侧温度变化为西南侧高于东北侧。10时以后,作物层到地面的温度递增,表明林带对系统温度的调节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农林复合系统防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及防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防风效能愈强,防尘效果愈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农林复合系统防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江苏淤泥质海岸带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及模式择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面上调查、走访农户、查阅资料的方法,归纳总结了江苏淤泥质海岸带农林复合经营类型,选择优化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淤泥质海岸带农林复合经营类型主要有生态型、经济型和复合型3种,不同经营类型含有形式多样的经营模式;根据江苏淤泥质海岸带区域特征,建议选择林农、林果、林牧、林渔等复合经营模式作为该地区推广应用的优化模式,其主栽树种以杨树、水杉,农林比例以5:1、林带结构以复合配置为宜。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国内的农林复合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农林复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苹果-平菇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巍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林业科学》2002,38(5):152-155
复合农林业 (agroforestry)又可称农林复合系统 ,在解决农林“争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 ,果树因其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 ,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模式发展较快 ,“丘顶封林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渭北黄土区核桃单作、核桃——小麦复合和小麦单作三种系统下的水分垂直分布及降雨和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核桃单作、核桃——小麦复合和小麦单作三种系统下0~450c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三种不同系统土壤含水率大小为:核桃——小麦复合小麦单作核桃单作。三种系统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和土壤温度,降水显著影响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在核桃单作系统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