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是在路易斯安那州北部3个正常采伐后的火炬松成熟林中;设样测定林分下层硬阔叶树和火炬松剩余物生物量干重、养分含量。估计采伐后林分中约有52t/ha 的下层硬阔、22t/ha 的松采伐剩余物存在。这些生物量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含量分别为208kg/ha、16kg/ha、114kg/ha、215kg/ha 和40kg/ha,这些养分随着薪炭材的收获而发生了潜在转移,但并没有明显地减少土壤中相应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泡桐林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2—12月,在河南的山区和平原进行了泡桐林营养元素循环研究。在泡桐各器官中,花、叶营养元素含量最高,树干中含量最低。叶和枝是泡桐林木氮的贮库,叶中氮的贮存量占林木总贮量的42—53%。根是磷的贮库,贮磷量占总量的40—56%。钾主要贮存在枝和根内,钙主要贮存在树干中。泡桐林每年吸收的营养元素约320kg/ha左右,其中分配到新增加组织中89kg,枯落归还132kg,降雨淋洗和茎流100kg左右。在吸收的营养元素中,钙占量最多,每年104kg/ha;钾、氮较多,每年有70—100kg/ha;磷、镁较少,吸收量26—27kg/ha.a。  相似文献   

3.
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的经营水平下,林下植被生长迅速。0.7的林分郁闭度,4~5年后生物量积累达4~5 t/ha;营养元素达80~100kg/ha。丰富的林下植被能促进养分的有效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因此对防止杉木林地力衰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分布与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世荣  李金 《林业科学》1993,29(1):2-11
对东北东部帽儿山地区21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人工林生态系统四种微量元素(Cu、Zn、Fe、Mn)的分布、积累、迁移和循环作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养分流通框图和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微量元素总贮量为173493.368kg/ha,其中约有99%积累在土壤中,而植物体中积累量不足1%;该系统微量元素的年吸收量为6.4483kg/ha,其中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3.3250kg/ha和3.1233kg/ha,归还量占吸收量的48.44%;该系统经水文学途径获取的养分为0.872kg/ha·a,径流输出的养分量为0.4114kg/ha·a,系统净积累的微量元素量为0.4604kg/ha·a;平均净变化率为52.8%,其中Cu元素净积累最多,其净变化率达77.8%。  相似文献   

5.
试验区迳流系数和固体迳流为0.074%与0.902t/ha·a,降水输入养分69.941kg/ha·a,同期迳流(包括固体迳流)输出养分29.143kg/ha·a,生态系统净增养分占输入量的58.33%。土壤有机质流失24.02kg/ha·a,与此同时杉木生态系统归还有机质985.35kg/ha·a,净增有机质约为流失量的41倍。试验区光能利用率平均为4.64%。5年生杉木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养分积累,分别达到51.6t/ha与1078.704kg/ha。  相似文献   

6.
生物固氮     
作物需要施肥,目前施肥量最大的就是氮肥。其实,地球上并不缺乏氮素.仅大气中氮素就占4/5,但大部分植物都不能直接利用它。许多种微生物能利用大气氮素(即固氮),能够独立生活并固氮的叫做自生固氮;必须和植物共生才能固氮的叫做共生固氮。世界上共生固氮起的作用要比自生固氮大得多,所以这是最有意义的固氮形式。两种形式的共生固氨共生固氮的方式有两种:我们所熟悉的豆科植物,其根部长有根瘤,瘤里的根瘤菌能固氮,它们吸收植物的营养来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川中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氮磷钾钙镁积累总量为3131.630kg/ha,枝叶氮磷钾量分别占总量的68.39%,68.16%和68.77%,过度剔枝将造成比采伐干材大得多的养分损失;不同冠层针叶中氮磷钾含量均以上层相对较高,各生长级林木间亦以上层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土壤中养分可利用部分较少,水解氮1.200T/ha,速效磷0.05T/ha,速效钾2.559t/ha.研究结果,对柏木人工林营养诊断及其它营林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梅根瘤固氮活性和固氮量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亚热带山地赤红壤上杨梅幼树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根瘤离体时间对固氮活性的影响。对杨梅年固氮量作出初步评价,7年生杨梅幼树平均结瘤量为51.8g/株,年固氮量为459.8kg/ha,对土壤具有一定的供氮作用。  相似文献   

9.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国外韩国、印度有发生;国内山东、河北两省发生严重。我省枣区该病早有发生,近年来蔓延危害趋于严重,尤其在清涧、延川两县,发生蔓延面积最大。据调查估计,两县感病株率达5%以上的枣林面积约有660多公顷,感病株率达30%的枣林约有100ha。由于枣疯病的危害,红枣每年减产在100万 kg 左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万元以上。枣疯病发病株数一般每年递增1%~3%,局部严重地区递增在10%  相似文献   

10.
对1996~2002年广西区各地送检的八角(Illicium verum)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八角林地土壤普遍呈酸性,pH值4.5~5.5。土壤氮素含量中等,速效氮100~200mg/kg;土壤严重缺磷,速效磷0.8~1.5mg/kg;钾素含量中上水平,速效钾30~70mg/kg;有机质含量25~55g/kg,中等水平;有效微量元素硼、铜、锌、锰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氮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元素,氮素不足会限制森林生产力的提高。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东北部缺磷土壤上施磷,导致10000ha 辐射松人工林中大部分林木叶氮水平降低和缺绿病进一步加剧。该区土壤发育于泥盆与志留纪的变质沉积物上,土层薄,养分贮量低。在该区疏伐及未疏伐的7~10年生林分中单施116.6kgha~(-1)尿素 N,叶氮水平短期升高,但林木生长量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草坪施肥,一方面补充草坪对氮素等矿质养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着眼于培肥土壤,以期进入"好草坪、好土壤,好土壤、好草坪"的良性循环,是获得优质长寿草坪的又一重要措施。(1)根据草坪的需肥特点,强调以氮肥为主,配合钾、磷,兼及其他的全价肥料。低培育管理的草坪,每年至少补给氮素0.5kg/100m2(相当于尿素1.2kg/100m2);高者可达5~7.5kg/100m2(相当尿素11.1~16.7kg/100m2)或更多。草坪对钾磷的需要量分别为氮的1/2~1/3、1/5~1/10,加上考虑营养元素间的淋溶、固定等差异,一般氮∶钾∶磷比例为2∶1~1.5∶1(氮的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封山育林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西地区进行封山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国情等特点。据调查分析表明,封育7年的封育林林价为0.49元/ha,是人工油松林的7.9%;封育5年的阴坡椴树柞木林每亩枯枝落叶120~130kg,可贮水324~351kg;不同封育类型的土壤干容重减少7~30%,渗吸速度提高1.2~5.1倍,A_0层增加3~6cm、速效氮含量达17.62~23.99%。在朝阳县封育较早的山村已发挥其森林效应,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林副产品收获量,每年增值5元/亩;提高粮食产量达10%以上,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牧业发展培植了饲料资源,是解决山区能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秦岭西段南坡锐齿栎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研究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为137.9648~260.9673T/ha,乔木层占总生物量的88.6~96.0%。系统营养元素的总贮量为306.8065~316.6865T/ha(包括0~60cm 土壤),其中土壤占98.4~99.4%,林木仅占0.55~14.3%。30龄锐齿栎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192.9180T/ha、2771.3809kg/ha,营养元素分配到同化器官较多,且各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各器官的相对分配各不相同。30龄锐齿栎林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362.736、133.261和229.475kg/ha,平均归还率为0.633。吸收量和存留量的大小顺序均为:Ca>N>K>Mg>P,归还率的大小顺序为:Ca>N>K>Mg>P>K。采伐锐齿栎林时应将枝、叶、树梢等保留林地,适当处理加速其分解,使营养元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二、总生物量和生产力林分不同径级林木的各组成部分的总生物量如表2。人工林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是71,736kg/ha其中Ⅲ,Ⅳ级树占92%(66,395kg/h)Ⅰ、Ⅱ级树占8%,在林木的各组成部分中也发现了同样趋势。例如:Ⅲ、Ⅳ级林木的树皮部分生物量(7235 1313kg/ha)是总树皮量9281kg/ha的92%,同样Ⅲ、Ⅳ级树干量也占总于量41583kg/ha的94%,这两级林木枝量占总枝量(6956kg/ha)的87%。这是Ⅲ、Ⅳ级林木与Ⅰ  相似文献   

16.
用1~3年生穗花杉枝条进行扦插繁育试验,以ABT-2号生根粉200 mg/kg浸泡2h,采用自动喷灌设施和温湿度数字监测仪,控制苗床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30℃以下,遮光率70%,在珍珠岩基质、粗沙基质的苗床上分别取得扦插生根率73.5%和70.0%.  相似文献   

17.
望漠红球是望谟油茶中的一个优良霜降类型,主要分布于贵州望谟县境内的城关、乐旺二区,面积约3000ha。该品种具有速生、早实、早期丰产、抗病性强的特性。试验表明:造林后次年开花率达12.4%,第3年开花率达90%,5年生开始大量结实,产果量达1032.75kg/ha,产油量60.95kg/ha。嫁接是望谟红球繁殖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撕皮嵌接、皮节枝接、芽苗砧接效果较好。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1扦插育苗银杏扦插育苗,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提早结实。插条取自30~50a生的健壮母树树冠中上部半木质化的长枝(当年生),剪成10cm左右,保留上部2~3个叶片,基部削成斜面后插入苗床,上留1~2个芽。苗床起成高畦或平畦,地膜覆盖24h以上,揭膜3d后用2%~5%甲醛溶液以300ml/m2喷洒消毒。扦插一般在4~7月进行,可用0.01A(吲哚丁酸)浸插条基部30~60min或用0.1A醮插条基部后再扦插。扦插后每天淋水3次,保持插床环境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约30d后生根。  相似文献   

19.
松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每年发生2—3代,以蛹茧在地面隐蔽处越冬,历时约半年。幼虫绝大多数7—8龄。5龄幼虫的防治指标是:5、10、15—17年生松树每株平均虫口分别为7、19、30头。治理措施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人工采茧,并保护天敌;推广白僵菌治虫;若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1‰松安粉防治幼虫,每ha.用药量分别为0.06、0.45、52.5—75k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安康地区既是五倍子的适生区,又是主产区。五倍子是全区土特产中骨干项目之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长期被国家列为传统的出口商品。为了使五倍子由野生状态逐步转变为人工栽培管理,由低而不稳的产量转变为逐年稳产,1989年,陕西省林业厅下达了《五倍子丰产技术推广》课题,要求1989~1991年推广五倍子丰产技术,建丰产样板林66.6ha,并在旬阳、汉阴、石泉等地辐射2000ha,使五倍子由当时的7.5kg/ha,提高到150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