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乙烯利浸种对聚乙二醇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选出能使玉米种子在干旱胁迫下最佳萌发的乙烯利浸种浓度,用0、100、200、400、800 mg/L的乙烯利对玉米(‘三北2号’)种子浸种24 h,再分别用0%、5%、10%、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测定20个双重胁迫处理组合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MDA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并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100~800 mg/L的乙烯利都能提高PEG6000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度,同时降低MDA含量,增强POD和CAT活性。(2)各指标在200 mg/L乙烯利浸种时与相同PEG水平下0 mg/L乙烯利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00 mg/L乙烯利浸种能显著缓解玉米幼苗在5%~15% PEG6000模拟下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H99与齐319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优良玉米自交系H99与齐319为研究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探讨了2,4-D、CaCl2、AgNO3三个因素不同浓度组合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4-D、CaCl2、AgNO3对两个自交系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有影响,其中H99所需2,4-D、CaCl2、AgNO3最佳浓度组合为2mg/L、5mmol/L、8mg/L或2mg/L、5 mmol/L、12mg/L;自交系齐319所需2,4-D、CaCl2、AgNO3的最佳浓度组合为2mg/L、4mmol/L、10mg/L或2mg/L、5mmol/L、10mg/L.本研究为基于这两个自交系的玉米遗传转化提供了优化的愈伤组织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泽霖  曲波  林凤 《种子》2012,31(5):34-39
长期保存的种子会发生老化,活力会降低。为研究种子活力的修复,采用高温老化法处理玉米冀玉8号种子,模拟自然老化,将种子用铝箔袋密封包装置于50℃恒温箱,用CaCl2、AsA、GA3溶液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进行修复处理,测定种子生活力、活力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老化处理时间延长,种子的发芽能力、活力和幼苗生长速度不断下降;修复剂处理对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的修复能力有差异,其中GA3和AsA只对中低活力(老化5、6、7 d)种子的发芽势和幼苗生长速度有一定修复作用,CaCl2对各梯度老化种子均有修复作用,并且修复效果好于GA3和AsA,主要体现在可以显著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对比了不同浓度的CaCl2的修复效果,发现0.025 mg/L CaCl2溶液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外源NO和CaCl2对丹参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CaCl2浸泡丹参种子,测定其对丹参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和CaCl2能促进丹参种子萌发,提高丹参种子活力;高浓度的NO和CaCl2则降低了丹参种子活力,其中500μmol/L的SNP和100 mmol/L的CaCl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秸秆中化感物质对玉米种子萌芽和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丁香酸和香草酸混酸液为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CK),培养玉米种子及幼苗并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混酸液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100 mg/L、200 mg/L和500 mg/L混酸液处理极显著降低胚轴长和玉米苗期根系活力。混酸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CK,无显著差异。随混酸液浓度升高,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50 mg/L以上浓度混酸液对玉米种子及苗期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天山野豌豆茎尖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保鲜剂配方,由综合平衡法得出最优实验结果为:ZnAc2 125mg/L,CuAc2 75mg/L,D-VcNa 80mg/L,CaCl2 100mg/L,pH值为4。用该配方处理的结果表明,保鲜剂护绿效果明显,茎尖质地保持良好,VC含量基本无损失,Cu2+和Zn2+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和聚乙二醇对人工老化番木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20%、25%的聚乙二醇(PEG 6000)和100 mg/L、200 mg/L赤霉素(GA3)溶液处理人工老化2 d、4 d、6d的番木瓜种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3和PEG溶液处理对人工老化的番木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以200 mg/L的GA3和20%PEG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主推品种正红311为材料,探讨了赤霉素、硝酸镧及其混合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硝酸镧及其混合溶液浸种均能提高玉米种子胚乳的α-淀粉酶活性,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芽根系的活力,单一溶液浸种时,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和根系活力均以15 mg/L时为最高,硝酸镧处理的发芽率以30 mg/L时为最高,根系活力以10 mg/L时为最高;混合溶液浸种时发芽率以20 mg/L赤霉素+30 mg/L硝酸镧处理最高,根系活力以15 mg/L赤霉素+35 mg/L硝酸镧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9.
使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和Ca2 处理老化的花生种子,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和Ca2 能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活性,降低外渗电解质百分率,增强根系活力.本试验中青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0m/gL,Ca2 的适宜浓度为0.15%,青霉素和Ca2 的互作效应以青霉素100mg/L、Ca2 0.15%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CaCl2和MgCl2处理黄芩和柴胡种子.结果表明:两种药品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均有明显作用,浓度低于80 mg/L时起促进作用,高于160 mg/L时起抑制作用,用浓度为80 mg/L的MgCl2处理,最有利于黄芩和柴胡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产品成为人们摄取营养元素的重要食品之一。分析了我国果蔬采后存在的问题,并对低温及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剂、涂膜保鲜技术及超声保鲜技术等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要倚重于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作杀菌剂、贮藏剂、护色剂等,与其它方法相比硫处理有许多优势.首先,不需要冷藏处理即可杀菌或抑菌保鲜,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的品质;其次,用量少,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再次,SO2易挥发,残留量低.因此,硫处理在许多种果蔬保鲜和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粱、苏丹草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经试验、示范,不仅单株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十分优良,用于养鱼和养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胚乳中淀粉酶的活力,并能使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的高度增加。青霉素以40IU/L效果最好,氨苄青霉素则是在800mg/L浓度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6.
Some novel concepts of chemomics/molomic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hydrocarbomics, alcophenomics, carboxomics, pepitomics, metabonomics, etc. like genomics, protomics and glycomics in bioomics.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chemomics and/or molomics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based chemoinformatics and bioinformatics and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相似文献   

17.
蚯蚓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是一种大型的土壤动物,在土壤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植被生产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生物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蚯蚓在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内在机理,蚯蚓通过对土壤的取食、钻孔,以及自身代谢产生的粪便和分泌物提高了植被生产力、增加了土壤碳库存量和土壤—大气碳通量、增加了生物固氮作用、加速了凋落物的碎屑和分解、加速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减少了土壤氮的淋失,提出了蚯蚓在稻田生态系统的应用前景,为培肥土壤和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陈香茶饮用的安全性,以不同产地的陈香茶为原料,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其主要的品质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普洱散茶菌落总数最多,在本研究范围内未检测出黄曲霉素、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1个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农药残留符合GB 2763-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重金属铅的含量在0.38~4.70 mg/kg,符合茶叶卫生标准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总灰分含量范围在5.42%~7.27%,水不溶性灰分含量在2.1%~3.81%,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以上,酸不溶性灰分在0.139%~0.793%,说明茶叶品质较好。总体来看,陈香茶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以Y05-222A和Y06-136R杂交得到的135株F2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等6个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F2群体进行偏度及峰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个生理指标在F2群体中P>0.05,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抗盐碱系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与总间接通径系数方向一致。PO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003,可见POD直接影响抗盐碱性;CAT活性和Pro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317和-0.0384,间接影响抗盐碱性;SOD活性、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抗盐碱性。POD、SOD、Pro、CAT、可溶性蛋白和MDA各生理指标的抗盐碱作用表现为POD>CAT>Pro>可溶性蛋白>MDA>SOD。叶片数、株高、茎粗和盘径与抗盐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表现为叶片数>盘径>株高>茎粗。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油用向日葵抗盐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