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虫为中至大型蛾类,体粗壮多毛,无单眼,口器退化,下唇须短小;触角栉齿状或羽毛状,尤以雄蛾发达;足多毛,休止时前足常伸向前方,有鼓膜听器。前翅广,R2与R5共柄,有一个副室,M1外观如R脉的分枝,M2近手M3,臀脉1条,中室后缘翅脉4分枝;后翅Sc脉位於基部稍远的地方与R脉一度结合(夜蛾科结合点近于翅基),M1形成R分枝,中室后缘4分枝,臀脉两条;有的雌翅退化,雌蛾腹端有毛束,用以覆盖卵块。  相似文献   

2.
成虫为中小型,个别有大型。体粗壮,密被绒毛和厚鳞。触角线状,雄蛾多为锯状或栉状等;喙退化,下唇须发达,有时很长,前伸或上弯。翅短阔,前翅外缘弧弯,中室内有M干,M2接近M3,R3、4、5多共柄,臀脉2条,有1A,2A具基叉;后翅有翅缰,Sc+R1与Rs分开或以横脉(R1)相连或有部分合并,中室内有M干,A脉3条。足密被长鳞毛,胫节有距。  相似文献   

3.
斑蛾科多为中型种类,少数大型。触角线状、栉状、双栉状或末端膨大似棒状;有单眼和毛隆,啄发达或退化,下腭须退化或无,下唇须发达。前翅中室长,有M干或退化,有1A,2A多具基叉;后翅有翅缰,Sc+R1与Rs在中室中部附近并接或与横脉相连,A脉3条。成虫为昼出性蛾类,幼虫常为森林和果树的重要害虫,体短粗,头缩入前胸,体多具毛瘤或毛簇,腹足5对,趾钩单序纵带。世界已知1100种、7亚科160多个属,我国记载约150种。我所标本室收藏20余种,本书仅列入20种,其中包括我省森林上的重要虫害曲斑蛾二新种与一新属。  相似文献   

4.
带蛾科为中至大型种,喙退化或欠缺,下唇须发达,触角双栉状,无单眼。翅宽大被厚鳞,多有带状纹,前后翅均缺1A,中室小,M2的基部远离M3。前翅R一般仅4支(缺R2);后翅Sc+R1与R5分离,或近基部有横脉与R1相连,有翅缰。带蛾科约300种,我国仅知17种,我所已知4种。  相似文献   

5.
中至大型蛾类。体粗壮状多毛,灰褐色或黄褐色,复眼上多有毛,触角为双栉状,单眼和喙退化,后翅无翅缰,肩叶发达,有1至多根肩横脉(h),有的种类后翅外缘呈波状,休止时露于前翅两侧,形似枯叶,由此得名。翅脉M2近M3,前翅R脉5支,R2-R4多共柄,无副室,无1A,Sc+R1与R5在中室基部并接或以横脉相连,A脉2支。成虫雌雄常异型,翅脉和雄性外生殖器结构是鉴定其种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成虫大多中型,褐色或灰褐色,夜间活动,口器不发达,喙细或退化,无单眼,触角较短,雄蛾多为双栉齿状或锯状,雌蛾线状。体粗壮,胸部背面常有毛簇,胸腹面有鼓膜听器,足较短,胫节有毛束,后足胫节有1-2对距。前翅后缘常有齿形毛簇,M2位于中室  相似文献   

7.
中型蛾类,形似蛱蝶。触角丝状,无单眼,喙发达很长且光裸,下腭须退化,下唇须发达。翅宽大而中室短小,M2近M3,无1A,2A无基叉,R2、3、4共柄,翅褐色或棕色,翅上有一锚形纹或一斜带或隐约;后翅有翅缰,肩角发达,无鼓膜听器,缺翅脉;前翅横脉较弱或缺。  相似文献   

8.
大型蛾类,体粗状,体翅色较暗。头小,被毛,触角双栉齿状,雌雄相似;喙发达,下唇须中长,斜向上伸;中足胫节有一对距,后足胫节有2对距。翅宽大,上面有许多箩筐状条纹和波状纹,中室很小,M2近中室中央或近M1;前翅R分5支,R2-5共柄,2A有基叉;后翅无翅缰,Sc+R1与R5接近或在中室前缘由横脉相连,A脉2根。  相似文献   

9.
钩蛾科为中小型蛾类,多为中型,喙多短小退化,下唇须不发达,触角不超过翅长之半,为线状,锯状,栉状等;前翅顶角一般呈钩状,但也有的甚至顶角略圆并不尖突,中室较长,M2靠近M3脉,缺1A,R分5支,R1出自中室或与R2共柄,R2与R3共柄,R4与R5共柄;后翅Sc+R1在中室外与R5接近,一般有翅缰,有时缺少。  相似文献   

10.
潜蛾科体微小至小型,喙不发达,下唇须短或消失,触角基节阔,能盖着部分复眼形成眼罩,缺单眼。前翅披针形,顶角尖,脉序不完全,中室细长,R、M,Cu各脉均集中于翅端,其分支大多减少;后翅细长而尖,脉更少,Sc脉短,Rs脉直达翅顶,中室消失,缘毛很长。幼虫体筒形或平扁,有胸足和腹足,趾钩单行环或二横带。幼虫潜入植物叶片上下表皮  相似文献   

11.
一、小蛾类的特点小蛾类属鳞翅目蛾类里的一部分,它的特征表现为:(1)体小(一般翅展在25毫米以下)。(2)后翅呈披针形,缘毛长过翅宽。(3)前翅臀脉两条,后翅臀脉三条。但任何一种小蛾,不可能三项具备。其中(2)(3)两项,占有一项即可成立,只有(1)项,尽管它们当中绝大多数翅展是小于25毫米,而且这一特征也是最好用的,可是由于小蛾类中的蝙蝠蛾、木蠹蛾等是大型,大蛾类中瘤蛾、苔蛾、部分夜蛾等又都是小型,所以这项特征就变得不能单独成立。  相似文献   

12.
尺蛾科多中小型,体细长而翅宽大,静止时四翅平展。头部毛隆发达,触角一般比前翅短,有线状、纤毛状、锯状、栉状或双栉状等,喙多发达,少数退化,下唇须发达,前伸或向上。前翅M2居中或近M1,无1A,2A多具基叉,R4、R5共柄,多数有径付室;后翅Sc+R1与Rs在中室中部以内接近或并接,M2居中或退化,无1A、3A微弱或欠缺,翅缰发达,少数退化。足细长,后足胫距1或2对。腹部有鼓膜听器位于腹基部气门下方。有的雌蛾翅退化或无。尺蛾科是一个大科,世界上已知约一万二千种,我国记载约一千二百多种。我所馆藏的  相似文献   

13.
花棒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又名灰斑古毒蛾、沙枣古毒蛾,宁夏、内蒙古、甘肃、山西等省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我区西部的阿拉善左旗飞播种植了大面积花棒,因花棒毒蛾的危害,树木生长不良.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0—17毫米,翅退化。雄蛾体长10—12厘米,翅展24—30厘米.雄蛾体黄褐色,触角干黄色,栉齿黄褐色.前翅赭褐色,内线褐色、宽,中部向外微弯,中区前宽后窄色暗,前缘有一近三角形紫灰色斑,横脉纹赭褐色,新月形,周围紫灰色,外线褐色,锯齿形,亚端线褐色,不  相似文献   

14.
凤蛾科为大型蛾类,体黑色,喙发达,下唇须短小,触角双栉状。前翅臀脉A单一无基叉;后翅有尾突,由Rs、M1至M2脉部分延伸形成。幼虫体壁密布蜡腺,能排出白色蜡粉。凤蛾科为旧北区(包括东洋区)特有种,种类很少,全世界约10种,我国约6种,我所馆藏仅2种。  相似文献   

15.
杨树透翅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双孔亚目DITRYSIA谷蛾总科Tinaeoidea透翅蛾科Aegeriidae杨树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ot。杨树透翅蛾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各地,对小叶杨、青杨为害较轻,对新品种杨树的为害比较重。成虫外观象胡蜂,后翅透明、翅展16~38.5毫米。卵、黑色,椭园形。幼虫、黄白色,体长28毫米。蛹、纺锤形、褐色,腹部节间有环棘,臂棘16根。  相似文献   

16.
蜂形透翅蛾属一新种(鳞翅目:透翅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形透翅蛾属(Sphecia Hubner. 1827)世界记载7种,包括我国西部2种,现增记一新种,为青海省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杨干透翅蛾Sphecia siningensis n. sp.(图1—7) 雌蛾:翅展38—43毫米。额灰紫色,两侧白色。头顶复毛前为红黄色,中为白色,后为灰黑毛。触角棒状,暗红褐色,背面着黑鳞,顶端有褐色小毛束。领片黄色,中胸紫黑色,两侧中后部有黄色长毛,后胸被青黄色长毛。翅基片中部黄色,前缘黑色,杂生红褐色毛,后端具红褐色和灰紫色长毛。腹部第1—2节黑色,第2节着红褐色及暗黄色短毛;第  相似文献   

17.
寡节小蜂[Elachertus sp]是白杨透翅蛾[paranthrone tabanlfarmis Rott]幼虫的一种外体寄生蜂,蜂幼虫群体聚集在寄主幼虫体表,以寄主为营养,供其生长和发育,致死白杨透翅蛾幼虫。一九七四年在调查白杨透翅蛾的同时,首次发现虫瘿内的白杨透翅蛾幼虫体上有蜂寄生。自然寄生率达10%,最高达到20%左右。我们为了弄清该蜂的生物学特性、放蜂效果以及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于一七五年一九七九年进行了调查、观察、室内培养和放蜂试验:  相似文献   

18.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干旱草原杨柳林中危害严重,幼虫钻蛀枝干,使被害处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风折或感染腐烂病而使树木死亡。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21毫米,翅展20—28毫米,头部半球形,雌蛾触角栉齿不明显,端部稍弯曲。雄蛾触角有青黑色栉齿两列,端部栉齿较少。前翅狭长,覆以赭色鳞片,后翅透明。胸部青黑色。腹部圆筒形。1—5节各有一条橙黄色带。卵:黑色,椭圆形。幼虫:老熟幼虫黄白色,圆  相似文献   

19.
国槐羽舟蛾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羽舟蛾Pterostoma sinicum Moore属舟蛾科。分布山东各地;国内北由黑龙江南至广西、四川,西至陕西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幼虫危害国槐、刺槐、朝鲜槐及紫藤的叶子。 成虫翅展62毫米。体翅淡灰黄色;腹部背面基节黄褐色,近端部灰白色;前翅脉略突起,褐色,脉间布黄褐色纹;前缘灰褐色,布黄白色小点;后缘区黄褐色,近边缘色深;亚外缘线由一列内衬灰白色的暗褐纹组成。后翅灰白色、后缘具黄白色细毛。 幼虫体长85毫米。头浅棕绿色;体光滑,背面粉绿色,向两侧绿色逐渐加深;各体  相似文献   

20.
杉木桉袋蛾Acanthopsyehe subferalbata Hampson属鳞翅目袋蛾科,在靖卅排牙山林场杉木种子园内发现。幼虫群集性较强,一根小枝多达10头以上。被害针叶有绿豆大小孔洞、缺口和灰白色斑点,但食量小,为害轻,尚未成灾。袋蛾是杉木种子园的一种新害虫,为了增加我省昆虫资源资料和防止次生害虫上升造成杉木种实损失,作者于1988—1989年对其虫进行了观察。成虫雄蛾体黑色,体长5.92毫米,翅展9.5—11.2毫米。触角梳状,黑色。头胸两侧被暗棕色毛,中胸大呈圆球形,腹部各节黑色,节间膜浅棕色。前翅灰黑色,后翅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