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与银杏之乡泰兴市毗邻,年平均降雨量1025mm,且全年四季分布合理,年平均气温14.6℃,是较理想的银杏栽培区域。早在500多年前,我县就有在寺庙庭院栽植银杏的历史,但发展缓慢,至解放初期总数不足1万株,80年代初期只有3万多株,之后白果价格不断上扬,发展速度亦随之加快,90年代初达20多万株。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引导农民发展致富,1994年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银杏生产列入全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建设项目,规划花5年时间,将河南高沙土地区、河东盐垦地区适宜于栽植银杏的361个村基本建成银杏基地村…  相似文献   

2.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太阳坪乡新建村青年民共黄官长等8N,An1991年开始,到外地学四银杏栽培技术,利用河道中的荒沙野洲进行开发,投资8万多元办起了银杏苗圃。已培植银杏苗圃20亩30多万株。目前已销售苗木3万多株,太平收入达1.8万多元。八民兵联办银杏苗圃发了财@明大熔  相似文献   

3.
目前,江苏东台市已有定植银杏500多万株,农村人平约5株,其中用材林150万株、果用林380多万株,有30万株开花、5万多株产果,今年干果产量接近200T,东台市林场已形成33hm2银杏育苗基地,全市现有银杏苗总量1500万株,多为3~7年的大苗。东台银杏产业,正在成为该市农村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族群经济”已经形成  新曹镇是东台市银杏总量较大的镇,全镇已定植银杏100万株,人平达50株,今年干果产量突破10T。现在全镇250Km路道、4000hm2农田的“三沟”边、200hm2河堤,都栽上了银杏,还发展了40hm2“银粮夹作”。所有这些,都得益…  相似文献   

4.
发展银杏生产建立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邓州市委、市政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争创全国银杏第一县(市)为目标,以科技开发为依托,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入手,不断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发展银杏生产,大力推进银杏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银杏成片园达5133hm2,四旁栽植140万株,总株数达350万株;产量70万kg以上,占全国总产10%;年产银杏子青叶5000t以上,全市建有银杏叶加工厂6座,年产银杏黄酮80t,实现了科农工贸配套成龙,年系列产值逾2.5亿元,银杏生产已成为郊州市支柱产业,跨入了全国五强县(市)行列。1依靠科技进步,全方位推进发展,尽快形…  相似文献   

5.
泰兴市是我国银杏著名产区,现有银杏树(不包括采叶园)366.8万株,产果10年以上的盛果林有21万株,进入90年代后银杏产量已超过200万kg,1996年达305万kg,超过全国总产量的1/3。但在当前银杏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白果、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文中提出了7条发展银杏生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规模出效益     
规模出效益王玉谦,陈志坤,邵伟位于山东省南部的郯城县,目前银杏片林面积已达5.5万亩,定植550万株,年产银杏果200万公斤、叶500万公斤。1994年银杏果、叶、苗及系列加工产品产值2.5亿元。这里发展银杏确实形成了气候,银杏真正成了当地人的“摇钱...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出现开发银杏热潮山东省有近百个市区(县)近年来大力发展银杏,目前已有近千万株,育苗近亿株,发展银杏林网10万亩,建设银杏园5万亩。摘自《内蒙古林业》1994年第7期山东省出现开发银杏热潮...  相似文献   

8.
我县位于天目山北麓,东经119°43′,北纬30°58′。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25天。土壤pH值4.5—5.5。境内植被丰富,盛产竹、木。“三国”时期,已有人工种植的银杏,南宋时已盛行栽种。许家村的老银杏,树龄已上千年,树高19米,胸径1.08米,冠幅达180平方米,树势虽已衰老,尚能年产白果70市斤以上。树干空洞中,落子生出的一株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果、叶、木材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银杏叶前几年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引起我国各地大面积、广泛栽植,作为市树的银杏在我市发展相当迅速。据统计,我市现有银杏片林300hm^2,包括零星栽植株数已达40万株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地处我国银杏分布的中值区,水热条件适宜银杏生长。全市现有零星银杏资源,分布于风景区、学校、寺庙、工厂等处,均作为绿化、观赏用途,银杏大树生长在低山丘岗的土层深厚、湿润的小环境中。50、60年代武汉尚有一定数量的古银杏大树,但经“大跃进”和文革活动,现仅存留百年以上的古银杏5处7株,弥足珍贵。现将武汉市古银杏介绍如下:1“武汉第一树”古银杏位于江夏区金口镇某部队驻地处,有3株古银杏。其中胸径最大一株(胸径达1.94m)被市园林局命名为“武汉第一树”,距今有近千年历史,为唐代栽植。两株雄树干基已空朽,树顶…  相似文献   

11.
银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其它潜在的经济价值逐步得到开发和利用。我市自1991年以来开始实施“百万银杏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定植各类银杏苗木达190多万株,其中挂果树16.5万株。在银杏发展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银杏的品质问题 我国银杏的栽培品种很多,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区域的特色品种、如三泰大佛指、邳县的大马铃、苏州洞庭皇、浙江诸暨的大梅核、山东郯城的大金坠等。其中不乏有许多优良的地方品种,如我省的“大佛指”银杏以其“壳白而薄,种仁质细,糯香可口…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杏产业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的银杏生产强国,银杏产业位居世界榜首.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受国际市场银杏行情的影响,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加工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银杏种植面积已达12.3万hm2,株数达12亿株,种植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市、区.白果年产量达7 000~8 000 t,银杏干青叶年产量达1.8万~2.0万t,银杏外种皮年产量达1.2万~1.4万t.银杏叶提取物(EGb)年产量达90 t,其加工厂已发展到70余家.银杏叶片剂生产厂达10余家.银杏银料、食品、化妆品等生产厂达200余家,产品种类约有20余种,全国银杏产业年销售额达3亿元人民币.由于前几年银杏种植业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加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总体加工产品产量不大,质量很差,内销不旺,外销不畅,形成银杏产业大滑坡的局面.导致我国银杏产业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银杏在日本     
日本东京市区生长着一排排高大、挺拔的银杏树。这些银杏树是1917年栽植的,可称得上是日本最优美的行道树之一。银杏和悬铃木、垂柳并列为日本行道树的前三名。在日本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的银杏树共有26株,其中有7株为叶籽银杏(我国共有9株)。高知县土佐郡地藏寺有株树龄达800年的“乳银杏”,根基围径10.9m,是全日本最古老的“乳银杏”。山口县山口市龙藏寺,有一棵树龄达1000年,树高达50m,根基围径达12.7m,是全日本最高的古银杏。1945年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所有的植物均都灭亡,在20年间最早发芽的也是银杏。1896…  相似文献   

14.
图片传真     
溆浦县林业局自开通“保护野生动物”24小时热线电话以来,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27个,救护受伤野生动物16只,抓获非法捕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嫌疑人14名,收缴并放生各类野生动物活体73只,蛙类370多公斤,蛇类150多公斤,处理野生动物制品70多公斤。图为森林公安民警在精心喂养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猛禽。(熊卫华唐义科摄影报道)湖南林业目前东安县已种植银杏210万株,面积达5333.3公顷,部分幼树已经挂果。为了进一步发展银杏生产,县林业局发动所属企业筹资100多万元建起了银杏保健系列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5.
自1996年延安市决定将银杏作为农村后续主导产业开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两年起步,三年发展,五年见效,八年形成规模”的总体要求,狠抓了银杏的育苗工作。据统计,现分布全市8个县(区)的16个育苗点实有育苗34亩,产苗木已达150万株,目前长势喜人。 银杏是我国的稀有珍贵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集叶用、果用、材用、观赏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前国内外竞相开发的一项新兴产业。发展银杏对于培植延安市的经济增长点,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7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两杏”开发领导小组的安排,银杏规划区  相似文献   

16.
享有“银杏状元”之称的江苏省东台市新农镇联边村68岁的叶正开,不光靠科学栽植银杏树致富,而且通过培植银杏盆景,发展“银杏盆景文化”,受到专家同行赞赏。叶老从1983年就开始在承包的0.2hm2地上,开发银杏生产,到目前有350棵银杏树都已挂果,2001年,收果子1000多kg,收入近2万元。累计出售银杏苗10多万株,加上银杏叶、果总收入计50多万元。叶老栽植的银杏树大部份已经成林,但他并不满足,还专程去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花木园林单位,参观和学习盆景制作技术。回来后,他利用银杏根老的特性,分别嫁接培育了多根型、刻画型、多头弯曲型、倒接型、爬地型等多种造型的银杏盆景,现已有1万多盆,已成型的银杏盆景就有2000多盆,其中半数已经挂果,价值达50多万元。他还创办了“新农镇银杏盆景开发园艺场”,并挂牌对外营业。叶老发展“银杏盆景文化”的举动,被专家、学者们知悉,纷纷登门请教。安徽省合肥市农业大学闻讯后,将花木栽培嫁接技术课堂搬到他家请他讲课;南京林业大学专程登门录像,作为为学生授课的课件。1998年,盐城市政府指定他为银杏盆景工艺制作者,出席上海农副产品展销会,展出的50多盆银杏盆景,引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  相似文献   

17.
银杏高效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肖千文(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00)银杏属中生代孑遗植物,主产中国,银杏叶用价值已远远超过种用价值;叶用林、叶果兼用林已成为今后银杏发展的方向。四川银杏雄株比例占70%~80%,有性繁殖受到限制,特别是叶用林的需苗量很大,...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大蚕蛾在保康县发生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银杏大蚕蛾俗称白毛虫,近几年在保康县危害猖獗。1990年危害核桃、漆树、银杏等树种的面积达1万亩,损失价值3万元。1991年蔓延扩大至9个乡镇53个村,危害面积达5. 5万亩,损失价值142万元。是我县林业生产上第一大虫害。为了摸清银杏大蚕蛾在我县发生发展规律,我们于1991年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银杏发展现状我市地处大别山区,属银杏中心分布区,银杏栽培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万历乙酉年间就有栽培,以零星散生为主,多见于名山、古刹、词堂、村宅附近。据调查,全市现有结果大树10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540株,主要集中在红安、麻城、罗田三县市,1007年全市白果产量2'772kg。其中,麻城市有百年以上古树165株,常年产量保持在正万kg左右,红安县有百年以上古树154株,常年产量在8000kg左右。近年来,银杏得到山区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首选树种,初步形成了一股银杏生产、开发的热潮,生产正由零星、小片种植逐…  相似文献   

20.
如皋市银杏栽培历史悠久,从1990年开始大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庭院已定植银杏400万株以上,在搬经、夏堡、加力等乡发展银杏果、叶、苗三结合基地333.33hm2以上。近年来,银杏病虫害发生和蔓延日趋严重,特别是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g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