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苗的株数是反映玉米穗数,也就是说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所以要想获得丰产,就必须把握好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经济效益,现笔者根据经验将每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一、严格把好整地质量关 玉米对整地的要求是:耕深、耕到、耙碎、耙平,达到上虚下实,保墒良好;同时耕整地要及时如播前遇雨,也可浅耕并及时耙耢保墒,趁墒播种.选用大、中或小型拖拉机配套的铧式犁、耙、镇压器、旋耕机等,基本上都能满足玉米整地作业的要求.整地作业尽量在秋季前茬收获后进行,避免春天动土.春天动土不仅熟化时间短,且春季气温上升快,风多风大跑墒严重,影响播种出苗.  相似文献   

2.
<正>一、深耕整地油菜对整地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深耕20 cm左右,耕后细耙,早秋茬地要早腾地、早整地,重耙轻耱,使土壤上虚下实,以利适时播种。前茬作物收后要及时灭茬松土,调节土、水、气、热之间的关系,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确保高产。二、科学施肥(一)施肥应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  相似文献   

3.
牛舌草一、栽培季节牛舌草采用种子繁殖,北方春播在4月上旬,秋播在9月。二、整地牛舌草播种前需要深耕土地,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将肥料与土壤混匀,精细耕耙,做成宽1·3米的平畦,浇1次底水,4天后,将畦面翻耕1次,耙细整平即可播种。三、播种牛舌草在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现将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小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严把小麦播种质量关 1.1精细整地 采用旋耕犁地,3年1次深耕,耕深25-27cm,打破犁底层;其余2年浅耕,耕深20cm左右,要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不漏耙,耕层深浅一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1.2足墒下种 浇足底墒水。可采取待耕前浇水,一般每亩浇水100-150m^3。在没有条件浇底墒水的地区,一方面要多保蓄伏雨、秋雨,防旱蓄墒;另一方面要快收、快耕不晾茬,随耕、随耙不晾垡,抢墒适时播种。1.3选用优种 要选择适宜本区气候、土壤条件,且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经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试验表明,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有太10604、太5902、农大211和太13606。  相似文献   

5.
李韧 《河南农业》2014,(11):37-37
<正>一、深耕整地夏闲地深耕20cm左右,耕后细耙,入伏蓄墒,末伏浅耕施肥,保好口墒;早秋茬地要早腾地,早施基肥,早整地,重耙轻耱,使土壤上虚下实,以利适时播种;套种田块,要科学规划好播种带,油菜播种行要适时造墒、施肥、翻土,前茬收后要及时灭茬松土。二、科学施肥(一)施肥应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kg左右。中等肥力土壤,要获得150kg/667m2产量需每667m2施纯氮(N)10~12kg;要获得200kg/667m2产量需要每667m2施纯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穗数是玉米产量的构成因素之一,要保证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首先必须保证单位面积玉米苗的株数。因此,要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玉米一次播种全苗以获得丰产。1.整地玉米对整地的要求是:耕深、耕到、耙碎、耙平,达到上虚下实,保墒良好;同时耕整地要及时。选用大、中或小型拖拉机配套的铧式犁、耙、镇压器、旋耕机等,基本上都能满足玉  相似文献   

7.
一、耕地与耙地要紧密结合耕地时首先要掌握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即宜耕期,壤土或砂壤土含水量在25%~30%。黏土30%~35%时进行耕地。耕地时要及时耙地,耕后要接着耙2遍。耙地后,地面较平,土壤细碎,可减少水分蒸发。如果耕地时土壤水分较大,更应及时耙地,否则易形成大土块,很难耙碎。耕地作业要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确保整地质量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正>1提高播种质量,确保高产密度深耕翻,提高整地质量冬前深耕,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化冻后耕地,随耕随耙耢,深耕每3~4年进行1次。深耕要结合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改善生产条件。一般年份早春化冻后,及时旋耕整地,随耕随耙耢,并彻底清除残余农作物根茎、地膜等杂物,做到耙平、土细、肥匀、不板结。选用良种、精选种子选用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高产创建选用的品种主要有丰花1号、花育25号、科花1号、潍花  相似文献   

9.
<正>寒地水稻生产中育壮秧是前提和基础,而后机械化耕整地和田间管理是关键,机插秧质量、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1本田耕整地1.1整地与清理工作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修建方条田,实行单排单灌耕翻地,耕深15cm~18cm;采用耕翻、旋耕、深松及耙耕相结合的方法。5月上旬放水泡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  相似文献   

10.
1BZ-76片大型液压耙是黑龙江垦区"七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的高速、宽幅整地机械,适用于荒地、粘重土壤的耕后整地作业,也可进行免耕地深松耙茬及以耙代耕作业.  相似文献   

11.
牛青侠 《河南农业》2021,(10):52-52
为进一步提高浚县小麦生产技术水平,夺取小麦连年丰收,笔者本着系统、完整、便于操作的原则,结合浚县实际,将小麦规范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健技术组装配套后,制定以下高产栽培规程。一、整地播种(一)精细整地尽量采用大拖拉机深耕。耕深25 cm,耕后机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大坷垃,使上虚下实,地表平整。  相似文献   

12.
滁县地区常年稻茬种小麦的面积要占秋播总面积的62%左右。一般亩产不高,原因之一是受秋旱影响整地播种。群众在这方面是有經驗的,主要是:1.犁“血茬”,搶墒早耕翻晒:在水稻黄熟期(收割前七至十天)放干田水,稻收后搶时耕翻。这种办法多用于馬肝土,因为馬肝土“湿耕粘犁头,干耕断犁稍”,趁此不干不湿时耕翻,比較省工;同时早耕可以晒垡,等雨后耙碎,达到土細墒足。2.灌水潤田,落干即耕:在劳畜力不足、稻茬面积大、不能犁“血茬”,干旱又巳发生的情况下,有水利条件的田可灌水潤田,再放水落干,根据潮湿程度晾晒三至十天,再耕耙播种。此法也适用于馬肝土。但要掌握灌水潤田后至耕翻前这段时間不致下大雨。3.干耕打(土查),增加播种量:在无水源潤田的情况下,黄白土和灰白土干耕比較容易,耕后打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精细整地,确保播种质量麦田耕作整地是改善土壤条件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发挥其他农业措施增产潜力的基础。高产麦田耕作整地应做到:深耕深翻,加深耕层;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整地保墒鉴于土壤含水量低,整地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基础。准备播种玉米的原垄地块要早灭茬,并秋深耕,要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同时结合秸秆还田,一般施农家肥60~75吨/公顷,尽量多施,以利于抗旱。耕深20~30厘米可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沉实土壤。前茬腾地晚,来不及深耕,应尽早春耕,随耕随耙,防止跑墒,耕深以10~13厘米为宜。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高产品种如:冀优1号、小香米、冀谷17、张杂谷11号等。1.2精细整地。整地:采用旋耕方法,活土层在20 cm以上,使地面平整,土壤细碎,耕层踏实,耕深20 cm以上,耕1遍耙3遍,因为谷粒小,必须耕平耙细。1.3播种。适墒:谷子适应干旱条件,0~20 cm土壤耕层种子萌发阶段土壤含水量15%即可发芽。  相似文献   

16.
<正>1整地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厘米,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进行翻地,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2垄作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  相似文献   

17.
<正>1整地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厘米,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进行翻地,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2垄作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  相似文献   

18.
《农家科技》2011,(10):8
<正>1.整地施肥。韭菜种子的种皮较厚,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促进苗全苗齐。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田块,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作基肥,结合冬前耕翻冻土,培肥土壤。2.适期播种。播前细耙平整,开沟做畦,做畦可根据肥水条件灵活安排,畦宽1.5~2米。一般在清明前  相似文献   

19.
<正>1地块选择与整地1)地块选择。鹰嘴豆属抗旱耐瘠薄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良好,前作以小麦、辣椒、烤烟、玉米、油料为好,切忌与豆科作物连作。作物秋收后及时深翻、晒垡、蓄水保墒,消灭杂草,及时抢墒整地。2)整地。整地以蓄水保墒为主,深耕松土。翻地耕深为22~25 cm,深耕一致,耕翻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耙地深度根据翻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确定,轻耙8~10 cm,重耙10~14 cm,不漏耙不拖耙,达到  相似文献   

20.
一、整地精细整地,减少水分蒸发,保住底墒,是冬季及早春整地技术的关键。根据土壤墒情和耙地时间,确定耙深。一般轻耙为8~10cm,重耙为12~15cm。耙耢后达到上虚下实、耙平、耙碎、耙透、耕层内无大土块,耕层内直径为5~10cm的土块不得超过5个/m2,沿播种垂直方向,在4m宽的地面高低差不超过3cm,不漏耙、不拖堆。冬季及早春耢、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