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蜈蚣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检测到53个组分,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5.03%,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醋酸(17.61%)、-姜黄烯(11.70%)、-蒎烯(8.83%)、2-甲氧基苯酚(7.59%)等,为进一步研究蜈蚣的药用价值及其药理、药化和临床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止痛化癥胶囊中挥发性成分,为止痛化癥胶囊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止痛化癥胶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出挥发性成分70种,鉴定出其中的70个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29%,主要包括烯烃、有机酸、醛、酮、酯、杂环和芳香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分别是5-甲基-2-糠醛(18.47%)、焦粘醛(16.23%)、2-乙酰吡咯(7.17%)、薄荷酮(4.84%)、1-(2-呋喃基)乙酮(4.58%)。止痛化癥胶囊挥发性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胡萝卜缨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挥发性成分48种,鉴定出其中的4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83%;主要成分为烯烃类29种、杂环类4种、醇类3种、芳香族类2种、酯类1种、酮类1种、有机酸类1种、醚类1种;含量较高的分别是-蒎烯(22.66%)、-蒎烯(28.98%)、石竹烯(15.63%)、柠檬烯(8.00%)、罗勒烯(6.95%)。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养心生脉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该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提取养心生脉颗粒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毛细管柱进行GC分析,用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31个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25种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49.25%)、亚油酸(20.94%)、反式-9-十八碳烯酸(3.58%)和硬脂酸(3.28%)。养心生脉颗粒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烷烃、酯类、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优良食味米水稻品种圣稻2620蒸煮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优良食味大米圣稻2620蒸煮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酮类成分10种,占总含量的37.52%,主成分为2-庚酮(11.59%)和2-癸酮(8.64%);醛类成分7种,占总含量的32.89%,主成分为苯甲醛(15.28%)和正己醛(7.60%);检测到烷类成分3种,占总含量的10.64%,主成分为正十四烷(7.20%);鉴定醇类、醚类、苯类、酚类、吲哚类9种,占总含量的18.96%。[结论]该研究为稻米优良食味品质机理的解析、培育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国传统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剂,采用传统中式干发酵香肠制备工艺制备香肠。通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生产干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从香肠中鉴定的挥发性物质有37种,其中酯类占全部挥发性成分含量的42.07%、醛类占31.22%,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中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檀香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常温干燥状态下,从檀香中共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烯烃类(91.15%)、烷烃类(3.00%)、醇类(2.56%)、酯类(2.19%)、酮类(0.55%)、醛类(0.41%)、杂环类(0.14%)。该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易操作、快速鉴定香气成分且灵敏度高等优点,能有效分离测定出檀香中挥发性成分,实现对不同檀香品种的快速鉴别,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树头芭蕉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组成,为后期树头芭蕉花的生物活性研究作导向,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与水蒸汽蒸馏正己烷连续回流萃取法提取树头芭蕉花中的挥发油,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树头芭蕉花固相微萃取技术获得的挥发油成分以低沸点的挥发性成分为主,其中气相色谱分离72个,鉴定出57个,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22%,其相对含量较高的为2-硫杂丙烷(18.56%)、戊二烯(14.50%)、3-甲基-1-丁醇(13.84%)、乙醇(5.68%)等;而水蒸汽蒸馏正己烷连续回流萃取法获得的挥发油成分以较高沸点的挥发性成分为主,其中气相色谱分离45个,鉴定出32个,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5.00%,其相对含量较高的主要为二十三烷(15.29%)、(Z)-12-二十五碳烯(14.47%)、(Z)-9-二十三烯(13.73%)和亚油酸丁酯(13.46%)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叶的挥发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笔者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辣木叶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利用2倍稀释法、Ellman比色法及MTT法对所得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抗菌活性、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测试。从辣木叶子的挥发性成分中共检测到34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33个化学成分,在挥发油总量中相对含量为85.94%,主要为棕榈酸(38.63%)、叶绿醇(6.09%)、棕榈酸乙酯(4.87%)和二十七烷(4.31%)。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挥发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秃叶黄檗新鲜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及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秃叶黄檗新鲜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秃叶黄檗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秃叶黄檗新鲜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99.95%,其中β-月桂烯(66.9%)、β-榄香烯(14.5%)、大根香叶烯D(6.8%)为主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九香虫“臭气”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为九香虫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直接收集九香虫排泄的防御性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总共鉴定出12种成分,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十三烷、反-2-己烯醛、3,4-二甲基-2-己烯,共占总量的97.68%.十三烷为九香虫“臭气”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5.956%.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南五加皮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南五加皮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南五加茎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得到酮类、醛类、酚类等不常见挥发性成分,在红毛五加皮、香加皮挥发油中未见,其中含量最多的是5羟-甲基-糠醛,相对含量为58.076%,其余各成分含量均未超过4.000%。[结果]为南五加皮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毛竹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GC-M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 GC- MS联用技术 ,对毛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 ,共获得 67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 53种成分 ,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94.1 3% ,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 0 .33% ,其次为 2 -己烯醛 1 4.62 % ,在 53种成分中醇类有 1 0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8.61 % ,醛类有 1 7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2 2 .2 6%。  相似文献   

14.
野棉花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野棉花根中的药效成分,为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与水蒸气蒸馏法(DSE)提取、测定野棉花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SPME法提取分离出63个化学成分,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7.52%,其中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和3-辛酮等为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13.69%、11.34%、9.20%和6.37%。DSE法提取分离出18个成分,鉴定出13个成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0.67%,其中豆甾-4-烯-3-酮、α-蒎烯、甲氧基-苯基-肟、柠檬烯、豆甾醇等为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32.09%、13.14%、5.00%、3.68%%和3.32%。这些成分具有杀虫、防腐、抑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未见相同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为白花羊蹄甲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白花羊蹄甲花朵在20℃和50℃温度下萃取所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温度对白花羊蹄甲花朵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在20℃时,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在50℃时,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50℃下萃取产生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20℃的含量高。50℃萃取产生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愈创木烯(26.96%)、β-榄香烯(7.98%)、β-杜松烯(6.47%)、依兰油烯(5.92%)、β-人参烯(3.98%)、α-芹子烯(2.92%)、2-甲基-呋喃(0.07%)、玫瑰醚(0.03%)、3,7-二甲基-6-辛烯-1-醇(0.11%)、茴香脑(0.03%)、γ-榄香烯(0.08%)和异榄香脂素(0.15%)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 联用技术, 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 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42 种成分,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69 %, 含量最高的 为叶醇27.08 %, 其次为2-己烯醛10.02 %。在42 种成分中醇类有9 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87 %;酸类有7 种,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46 %;醛类有7 种,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49 %。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 含量为0.38 %。图1 表1 参10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浸提藤茶(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挥发性成分,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旨在为优质藤茶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分离出藤茶(显齿蛇葡萄)挥发性成分38个,鉴定出28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的73.68%,其主要成分为烷烃类、醛类、有机酸、醇类及甾醇类等化合物;分离出广东蛇葡萄挥发性成分34个,鉴定出27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9.41%,主要成分为烷烃类、有机酸类、酚类、醇类及甾醇类化合物。虽然两种植物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穿贝海绵甾醇(≥30%),但其他高含量成分大多数不同。  相似文献   

18.
林杰  江汉美  卢金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65-166,199
[目的]分析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这2种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出40种化学成分,鉴定出19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72%;从杜仲中共分离出39种化学成分,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6.83%。杜仲和杜仲叶2种药材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都为壬醛,含量分别为17.47%、13.53%。[结论]杜仲与杜仲叶中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香芋南瓜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香芋南瓜叶片香气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以及它们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叶片挥发性物质中共定性鉴定出香气物质28种,其中醇类化合物种类最多,苯甲醛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表明,PC_1与PC_2的贡献率达到70.45%,能够将香芋南瓜和非香芋南瓜这两类材料进行分类,获得了香芋南瓜叶片中特有的4种差异化合物,分别是2-乙酰基-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 2-AP)、2-乙酰基吡咯、十一醇和水杨酸甲酯。其中,2-乙酰基-1-吡咯啉是香芋南瓜叶片特殊香味的主要贡献物质,其在植株发育早期叶片和高节位幼嫩叶片中含量较高,并且随着叶片的衰老含量降低。上述结果可为香芋南瓜香味性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青篙-陈艾的最佳浓缩方法,采用文火对青蒿-陈艾进行煎煮,分别用50℃减压旋转浓缩、50℃减压旋转浓缩+65℃水浴和文火煎煮+65℃水浴浓缩,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分析各浓缩方法所得浸膏与水煎液的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水煎液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4种,含量较高的为醇类和酮类;50℃减压浓缩液共鉴定出35种,含量较高的为醛类、烃类和醇类;50℃减压+65℃水浴干燥浸膏共鉴定出39种,含量较高的为酸类、醇类和醛类;文火煎煮+65℃水浴干燥浸膏共鉴定出58种,含量较高的为酸类、醇类。4个样品含共有挥发性成分14种,其中水煎液与文火煎煮+65℃水浴干燥浸膏共有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多,达26种。不同浓缩方法对青蒿-陈艾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文火煎煮+65℃水浴干燥法可作为最佳浓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