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西藏地区玉米与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降解效果,为西藏地区冬春季非粮饲料资源开发提供有效措施。以西藏地区种植的玉米和豌豆为原料,设置4个不同的混合青贮组:全株玉米:全株豌豆=4:1混合青贮组(Y80%W2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3:2混合青贮组(Y60%W4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2:3混合青贮组(Y40%W6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1:4混合青贮组(Y20%W80%)。在青贮30 d后打开青贮窖取样,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pH、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牦牛瘤胃液对4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体外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和pH,计算不同混合青贮饲料组的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随着混合青贮中豌豆比例的增加,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粗蛋白和pH显著升高,而乳酸、中性洗涤纤维、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降解效果研究得到,Y60%W40%青贮组和Y40%W60%青贮组中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高于Y80...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苜蓿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的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苜蓿单贮组、玉米单贮组,及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分别为25∶75、33∶67、40∶60、50∶50、60∶40、67∶33、75∶25的混合青贮组7个,共9个处理组。结果表明:与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能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营养品质降低。所有混合青贮处理中,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为60∶40、67∶33、75∶25组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好,这三个组中混合比例为60∶40的混合青贮饲料相对饲用最高,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将苜蓿和全株玉米经不同比例(苜蓿和全株玉米鲜质量比分别为10:0、8:2、6:4、4:6、0:10)青贮,旨在寻求能够提高苜蓿和全株玉米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最优混贮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着全株玉米的加入,各指标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粗蛋白(CP)、可溶性蛋白(SOLP)、非蛋白氮(NPN)随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随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和青贮处理后,通过弗氏评分,除对照组外,发酵品质均为良好,达到了优良青贮饲料的目的;其中,苜蓿:玉米4:6比例组合的青贮饲料NDF与ADF含量显著高于8:2处理组,而与6:4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的分析,处理组苜蓿:玉米(6:4)的青贮饲料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张婷  梁悦  张鑫  杨在宾 《中国猪业》2021,16(2):48-52
为探讨小麦全株青贮饲料的饲喂方法,以汶鑫黑猪和三元(杜×长×大)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对比试验,证明小麦全株青贮饲料在中国地方猪和进口三元猪上应用的可行性.选择体重相近的汶鑫黑猪1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用14%的小麦全株青贮饲料替代基础日粮,测定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同时,选取体重相近(60±0.16 kg...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求提高苜蓿和全株玉米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最优混贮比例,试验以初花期第三茬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为原料,制成不同混合比例(苜蓿和全株玉米比分别为0∶100、40∶60、51∶49、61∶39、80∶20、100∶0)的青贮饲料,水分含量为50%~70%,在室内装袋发酵90 d,测定混合青贮的各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及时间对混合青贮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80∶20组合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全株玉米单贮(P0.05),低于苜蓿单贮(P0.05);51∶49组合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不大;苜蓿与全株玉米40∶60、61∶39组合p H值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苜蓿和全株玉米混贮40∶60组合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处理玉米秸秆与精粗比饲粮对滩湖F_2代育成公羊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法,选用4只体质量相近、体况健康且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滩湖F_2代育成公羊,分别测定不同复合氨化处理玉米秸秆和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及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饲粮尼龙袋样品,在其瘤胃培养4、8、16、24、48和72 h时的干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以复合氨化玉米秸秆为基础即粗饲料60%(氨化玉秸50%+苜蓿干草10%)+精补料40%全混合饲粮和以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为基础即粗饲料70%(全株玉米青贮30%+苜蓿干草20%+玉米秸秆20%)+精补料30%全混合饲粮在瘤胃内的干物质降解率较高,可以作为宁夏引黄灌区肉羊生产全混合饲粮的推荐配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西藏地区豆科牧草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得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以苜蓿和箭筈豌豆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共分离得到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经传统微生物培养和16S rRNA序列分析,3株(LCG9,CG35和AG11)为戊糖片球菌,2株(LCG3和LAG1)为植物乳杆菌,1株(LA3)为弯曲乳杆菌;除AG11和LAG1在5℃,LCG9和AG11在pH 3.0和8.0生长微弱外,其余乳酸菌菌株均在5~20℃,pH 3.0~8.0及3.0%和6.5% NaCl培养液中生长良好。从耐低温特性、产酸能力和发酵速率3个指标考虑,植物乳杆菌LCG3最适宜用于西藏青贮饲料生产的乳酸菌菌种。  相似文献   

8.
5种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燕麦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2种)共5种青贮饲料的淀粉瘤胃降解特性,对其有效降解率与实时降解率进行分析,以期能根据单个时间点的淀粉降解率来估算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率,并为《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更新提供相关数据。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评定淀粉的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将装有待测饲料样品的尼龙袋在奶牛瘤胃中分别培养4、8、12、24、30、36、48和72h,每头牛每个时间点设4个平行。结果显示:(1)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各青贮饲料的淀粉瘤胃降解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且在24h后趋于稳定;全株小麦青贮的淀粉有效降解率最高,与依次降低的燕麦青贮、苜蓿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差异显著(P0.05)。(2)试验所选用的青贮饲料的8h淀粉降解率与其有效降解率相关性最强,R2为0.9876。由此可知,采用8h淀粉降解率估测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率是可行的,本试验结果可为科学配制奶牛日粮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贮就是将青绿饲料适当加工后长期密封保存,好的青贮饲料可以保存若干年而不变质.常见的饲料如玉米秸、高粱叶、禾本科牧草、甘薯秧、南瓜、菊芋、向日葵、甘蓝等,都是制作青贮饲料的好原料.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紫云英、大豆秧、豌豆秧、马铃薯茎叶等,虽然不容易青贮,但适当进行加工或与其他饲料配合后,也可以制作出良好的青贮饲料,一般可将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以1:1.3的比例混合,即可青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燕麦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2种)共5种青贮饲料的淀粉瘤胃降解特性,对其有效降解率与实时降解率进行分析,以期能根据单个时间点的淀粉降解率来估算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率,并为《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更新提供相关数据。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评定淀粉的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将装有待测饲料样品的尼龙袋在奶牛瘤胃中分别培养4、8、12、24、30、36、48和72 h,每头牛每个时间点设4个平行。结果显示:①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各青贮饲料的淀粉瘤胃降解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且在24 h后趋于稳定;全株小麦青贮的淀粉有效降解率最高,与依次降低的燕麦青贮、苜蓿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差异显著(P < 0.05)。②试验所选用的青贮饲料的8 h淀粉降解率与其有效降解率相关性最强,R2为0.9876。由此可知,采用8 h淀粉降解率估测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率是可行的,本试验结果可为科学配制奶牛日粮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苜蓿、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玉米(Zea mays)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采用CO2滴定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分别对有氧暴露0、2、4、6、8、10 d的苜蓿、玉米青贮饲料,以及有氧暴露0、2、4 d的苜蓿青贮饲料和玉米青贮饲料的全混合日粮有氧稳定性进行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苜蓿青贮饲料在有氧暴露10 d时pH升高0.38,玉米青贮饲料则升高0.60;有氧暴露4d时,苜蓿青贮饲料CO2产量低于1 g/kg·DM,而玉米青贮饲料则高达5.4 g/kg·DM;苜蓿青贮饲料的酵母菌和霉菌数量从1.58×102CFU/g·DM和2.51×102CFU/g·DM显著增加到2.51×103CFU/g·DM和7.94×102CFU/g·DM(P<0.05),而玉米青贮饲料在有氧暴露2 d时即从2.51×102CFU/g·DM和1.26×102CFU/g·DM显著提高到3.98×103CFU/g·DM和3.16×103CFU/g·DM(P<0.05);这说明苜蓿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要优于玉米青贮饲料;在有氧暴露的4d内,虽然苜蓿青贮饲料全混合日粮的pH变化为0.93,低于玉米青贮饲料2.18,但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无明显差异,在有氧暴露2 d后均显著地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2.
新型非药物生长促进剂—牛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倡华  冯杰 《饲料广角》2000,(18):27-27,23
牛至(Origanum vulgare)也称“滇香薷”,是唇形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cm,全株被微柔毛,可散发出芳香味。牛至的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都可生产一定量的牛至,在我国,牛至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至长江以南各地。牛至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也可以用作香蔫人药,还能作为蜜源植物使用。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已把牛至作为一种中草药使用,它可用于治疗因暑湿所引起的发热、头痛、身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总结了全珠小麦青贮饲料和小麦秸秆青贮饲料的保存和营养特性。选择25包来自4个不同田间的全珠小麦青贮饲料和10包小麦秸秆青贮饲料,分别进行了全株小麦青贮和秸秆青贮试验。全珠小麦青贮饲料保存良好,平均pH值为4.46,乳酸、乙酸和丁酸盐的浓度分别为19.2、10.4和4.7g/kg。小麦秸秆青贮饲料的平均pH值为5.46,由于干物质含量较高,发酵受到抑制,乳酸、乙酸和丁酸盐的浓度分别1.9、2.2和1.0g/kg。全株小麦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为78g/kg,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6g/kg,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6g/kg。全珠小麦青贮饲料中粗蛋白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较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相对较小,这与籽粒成熟度的差异有关。全株小麦青贮饲料和秸秆青贮饲料的体外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56.1%和29.3%。全株小麦青贮饲料的体外有机质降解与pH、乳酸和乙酸盐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丁酸盐含量和氨氮比值有显著相关性的趋势(P=0.07)。瘤胃对全珠小麦青贮饲料的发酵早期体外气体生成的变异系数越高,相对于一些纤维组分,如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测定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变异系数也相应升高。综上所述,冬季旱地栽培的小麦可以作为全株青贮饲料在瘤胃中发酵提供能量,小麦秸秆也可以作为纤维原料进行青贮。  相似文献   

14.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综述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的技术要点。只有掌握了青贮池(平台)的建设,全株玉米的收割、加工、运输、装填、压实、封顶等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才能制作出品质优良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生产现状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掌握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状况,采用抽样方法对云南省5个州市17个粮改饲试点县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质量抽查,通过感官评价及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了质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状况良好,通过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综合评分,评价为优有31个样品(占总数79.49%),评价为良的7个样品(占总数17.95%),评价为差的有1个样品(占总数2.56%)。同时,通过此次抽查也可以看出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目前存在:全株玉米收获时间过早,青贮制作技术有待提高,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全株玉米和苜蓿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LaLSIL Dry(LD)、H/M FINOCULANT(H/M F)和FAST-SILE(FS)三种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优质青贮料,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并降低乙酸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明显降低苜蓿青贮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2018年窖贮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进行评价,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共采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40个(地方20个,农垦区20个),通过营养成分分析、质量评鉴及霉菌毒素的测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3个指标(营养成分、感官评定、霉菌毒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检测值分别为(77.01±67.78)μg/kg、(26.19±18.78)μg/kg,农垦区极显著高于地方(P<0.01)。3)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4.18和24.59,农垦区评分略高于地方。4)模糊综合评价法表明,地方和农垦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综合质量评分分别为-48.29和-55.77,农垦区青贮饲料品质整体略低于地方。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地方与农垦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与感官品质均达到国际标准,但农垦区需加强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霉菌毒素管控,以便更有效合理地利用青贮饲料资源,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18.
几种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种豆科牧草分别和全株玉米按重量比为4∶1混合后袋装青贮,取样分析青贮饲料的pH值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可以调制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内蒙古青贮饲料品质现状,采用抽样方法对内蒙古青贮饲料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青贮设备主要以窖贮和壕贮为主,青贮时间一般为9和10月,青贮种类主要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青贮、甜菜类青贮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总体表现较好,通过对青贮饲料有机酸进行费氏评分,达到优良等级的占总样品的83%,全株玉米青贮和甜菜类青贮经费氏评分均达到优等,但是,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甜菜类青贮饲料(P<0.05),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甜菜类青贮饲料(P<0.05),玉米秸青贮饲料费氏评分为良,内蒙古青贮饲料有机酸费氏评定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基本相符;3种青贮饲料中,甜菜类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次之,玉米秸青贮饲料最劣。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甜菜类青贮饲料营养保存率高,发酵效果好,玉米秸青贮饲料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20.
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长期贮藏拉伸膜裹包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饲料养分的体外消化率,采用两步法测定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体外粗蛋白消化率(IVCPD),采用一步法测定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和体外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ADFD)。结果表明,除IVCPD外,鲜割苜蓿拉伸膜裹包青贮饲料的IVDMD、IVNDFD、IVADFD低于苜蓿原料;绿汁发酵液和甲酸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IVDMD、IVCDP、IVNDFD、IVADFD没有差异;晾晒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养分消化率低于苜蓿原料;晾晒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IVDMD和IVCPD显著低于鲜割苜蓿青贮饲料(P<0.05)。总体来说,苜蓿青贮后,养分的消化率下降,晾晒降低了苜蓿青贮饲料的IVDMD和IVC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