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水稻品质遗传的研究方法。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主基因控制,亦可能受微基因影响,尤其是胚乳品质性状,可能受胚乳基因型或/和母体基因型控制,还可能存在细胞质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应采用正确的评价体系和测定方法(如单粒分析法),选择合理的遗传模型(如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胚乳质量—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粳型杂种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验材料p=4, q=7。结果表明:(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和垩白率6个性状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着生在F1植株上)没有发生遗传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3个性状在F2米粒间有显著的遗传分离,因此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2)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余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方差为主。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3个性状中,种子性状分离方差都占有较高比例,进一步证明了F2种子的这3个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胚乳自身的基因型决定的。(3)正反交测验的结果表明,9个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细胞质效应,但细胞质遗传方差仅占遗传总方差的2.49%(糊化温度)~29.3%(精米率),多数性状集中在2%与5%之间,所以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在总体上是不大的,但在性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十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杂种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验材料P=4,q=7。结果表明:(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和垩白率6个性状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着生在F1植株上)没有发生遗传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3个性状在民米粒间有显著的遗传分离,因此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2)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余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方差为主。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3个性状中,种子性状分离方差都占有较高比例,进一步证明了F2种子的这3个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胚乳自身的基因型决定的。(3)正反交测验的结果表明,9个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细胞质效应,但细胞质遗传方差仅占遗传总方差的2.49%(糊化温度)~29.3%(精米率),多数性状集中在2%与5%之间,所以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在总体上是不大的,但在性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优质早籼稻“佳禾早占”连续3a和异地栽培的早晚季稻米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佳禾早中”的早季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二级标准;晚季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一级标准,佳禾早占稻米品质性状具有很强的遗传稳定性,极具应用价值。稻米品质性状是由品种的基因型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在水稻黄熟期前,尤其是在杨花后,有10d左右的日了高气温大于30度,或日平均气温28度,稻米品质变差,在各品质性状中,整精米率最容易受影响,年度间可相差几十百分点。选育耐高温的品种,是使早稻米品质达到较高水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灵佳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405-408
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高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杂交稻组合在同一生态区5个不同海拔高度12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存在很大差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相对稳定,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仅为0.75%,0.60%和3.16%;而垩白度、垩白粒率波动较大,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高达92.28%和66.54%.通过聚类分析,可根据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3种类型,第1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的生态敏感型,如垩白度、垩白粒率,第2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反应迟钝的生态迟钝型,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第3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随海拔升高,灌浆结实时间延长,整精米率增大,垩白度、垩白粒率变小,说明高海拔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7.
徐庆国 《作物研究》1997,11(3):7-9,12
采用4个籼稻品种,对分别按6种不同精度处理得到的样品进行了稻米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除湖化温度碱消值外,其它各性状都明显受磨精度的影响,且碾磨精度分别与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精米宽、精米厚呈负相关;碾磨精度分别与直链淀粉含量(g/100g淀粉)、胶稠度米胶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彭灵佳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Z1):405-408
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应用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2年四川省区试的14个水稻新品种(组合)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在选出的8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粒形因子和碾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1.6%;14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被归为4类,显示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不同,水稻品质育种首先应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
程融  孙明 《杂交水稻》1995,(3):28-30
由38个杂交粳稻及其12个亲本的6个产量性状和13个品质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得出:两者以稻谷重、糙米重、精米重、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间相关极显著。其他性状关系小。故对产量及其余品质性状同步选择可加速育成优质高产组合。提高产量宜着力增加穗数和结实粒数,籽粒不宜过大过宽过重。改良品质以糙米率、糙米长宽比、垩白率、透明度、食味最为关键,并互为正向关系,可同时改良,其中透明度、垩白率又是影响食味的主要直观性状。  相似文献   

11.
以5个两用不育系与22个恢复系(或常规品种)为供试材料,组成5×22 NCⅡ交配设计,对两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谷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4个性状均为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同时受父母本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9.24%,98.80%,93.50%和97.42%.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粒长与长宽比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未达显著相关;粒宽与长宽比达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对长宽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03 1,0.888 6和-0.560 0;粒重通过粒长、粒宽两性状的间接通径系数达0.606 9和-0.349 3.  相似文献   

12.
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1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粒形分类,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组合)的粒长多属短粒形,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粒长、粒度、长宽比)与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蒸煮品质中的碱消值呈显著相关;千粒重对各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并提出水稻品质育种只有做到粒长、粒重兼顾,才有可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改良米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态类型间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8个不同生态类型的粳稻品种所配成的8×8双列杂交的F2稻米的7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结果表明:(1)8个亲本各品质性状表观差异不大,但F2代出现超亲现象,表明亲本间基因呈分散分布。(2)米粒宽、米粒重、垩白率、糊化温度、胶稠度5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且均以显性效应为主。粒长和直链淀粉含量2个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存在上位性。(3)粒宽、粒重2个性状的显性基因具减效作用,垩白度、糊化温度和胶稠度3个性状的显性基因具增效作用。(4)越光在糊化温度性状上比其他品种带有较多的隐性基因;镇稻88在粒宽、粒重2个性状上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秀水04在粒长和胶稠度2个性状上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在垩白度性状上带有较多的隐性基因。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2004年区域试验部分新品系为试材,对辽宁水稻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进外观品质性状达到改善碾磨品质、蒸煮食用品质性状的目的。并讨论了优质基因的利用、高产与优质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161份不同类型水稻材料的谷粒、糙米的密度及其粒型参数。结果表明,谷粒的密度与谷粒千粒重、谷粒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宽比和谷粒百粒体积显著正相关;糙米的密度与糙米千粒重、糙米粒长、糙米百粒体积、糙米粒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糙米宽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谷粒和糙米的千粒重对密度的直接正效应最大;百粒体积和粒宽对密度的直接负效应较大;谷粒其他性状也多是通过谷粒千粒重和百粒体积来间接影响谷粒密度的;而糙米不同性状的间接效应较复杂。谷粒回归模型表明,需增加合理解释谷粒密度变异的预测变量;而糙米回归模型表明,糙米千粒重、粒厚、百粒体积可解释糙米密度因变量的70.2%。  相似文献   

16.
早籼粒形的遗传和改良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谷粒的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粒重都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多数组合或性状是以加性效应为主,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分别为28.3%~94.0%和4.0~83.2%,并有较高的遗传进度。粒长、粒宽与长宽比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加强杂交后代长粒形的选择压,并注意穗重和穗数可明显改进粒长和长宽比。通过上述选择方法已初步育成细长粒高产品系浙农928和浙农937。  相似文献   

17.
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国内外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其56个正反交组合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杂种与父母本间相关分析和F2分离群体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组合间粒厚差异不显著,而组合间粒长,粒宽,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正反交间粒长差异显著,粒宽,粒厚,粒重差异不显著,说明粒长存在明显的细胞质效应,杂种谷粒长,宽,重与父,母本及中亲值呈正相关,而且与母本及父母本均值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表明杂种的粒形性状受母本的影响更大,F1粒形多为双亲之间,且F2呈连续的正态分布,表明粒形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亲子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10个粳型广亲和品种和6个灿稻材料作父本,共配制灿粳亚种间杂交组合40个,品种间杂交组合19个,对杂种F1与双亲的籽粒充实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系亚种间杂种F1籽粒充实度与其父本、母本籽粒充实度及双亲平均籽粒充实度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提高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选用充度好的亲本配组很重要,对解决两系灿粳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籼稻杂种一代品质性状与其亲本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5个籼稻优质品种(七桂早25、新丝苗1号、新锦占1号、早选2、早优占30)和4个籼稻非优质品种(光明、金占、特青、三二矮,其中特青、三二矮为高产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组合进行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硬胶稠度作亲本的组合,其杂种一代都为硬胶稠度。F1植株籽粒品质性状的表达较复杂,如亲本为高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组合,可以出现高、中、低含量的杂种一代,因此不能单独根据某一性状来确定亲本的选配。粒形和脂肪含量可以作为衡量米质等级的指标。选用优/优、优/非优组合,可以育出长粒形、高脂肪含量的杂种一代。选用优/优或优/非优组合,更可能获得既优质又高产的杂种一代。七桂早/早选2是优质的最佳组合。七桂早/新丝苗、七桂早/金占、七桂早/早优占是优质高产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