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把在不同水平NH4Cl、NaNO3处理下分解6个月后的杉木桩化感物质应用于杉木种子发芽试验,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杉木桩弱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胚根长产生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轴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而杉木桩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和干物质量表现出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势、胚轴长和鲜物质量表现出抑制作用。5个处理相比,加NH4Cl分解的杉木桩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化感促进效应大于加NaNO3分解的,其中加100gNH4Cl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促进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2.
杉木枯枝落叶分解12个月后化感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机溶剂与蒸馏水混合浸提杉木枯枝落叶分解12个月后化感物质,应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杉木枯枝落叶及腐殖土中的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绝对发芽势、绝对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干物质量及鲜物质量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杉木枯枝落叶中的弱极性化感物质200mg/kg处理的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量及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5.73%、47.71%、41.89%、57.50%、56.92%及33.33%,而腐殖土中的极性化感物质200mg/kg处理对种子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8.20%、28.08%、48.20%、66.88%、69.74%及48.48%。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硝酸钠水平处理下,杉木种子发芽实验检测了杉木桩分解3个月后其提取物对杉木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桩和分解土的弱极性提取物对杉木种子胚轴长有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根长、鲜重和干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桩极性提取物对绝对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和鲜重有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势和干重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分解土极性提取物对胚轴长和鲜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其他指标则体现为抑制作用。3个不同NaNO3水平处理的提取物对杉木种子的化感促进效应相比,桩弱极性提取物体现为处理2(100 g NaNO3)>处理3(50 g NaNO3)>处理1(不加N素);而极性提取物体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分解土的弱极性和极性提取物的化感促进效应表现一致,均体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  相似文献   

4.
采用丙酮、乙酸乙酯、蒸馏水(2:2:1)混合提取腐解3个月后的杉木根化感物质,并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杉木根腐解3个月后.添加氨态N、硝态N素及不加N素处理的杉木根化感物质对种子发芽具有不同的效应。就弱杉性化感物质200 mg·kg~(-1)处理而言,NH_4Cl 100 g、NH_4Cl 50 g、NaNO_3 50 g处理的对杉木种子绝对发芽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NH_4Cl 50 g、NaNO_3100 g处理的对胚根长和胚轴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就极性化感物质200 mg·kg~(-1)处理而言,NH_4Cl 100 g和NaNO_3100 g处理的对绝对发芽率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NH_1Cl 100 g、NaNO_3 100 g和NaNO_3 50 g处理的对绝对发芽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添加氨态N和硝态N素处理的根极性化感物质对胚根长抑制作用强于不加N素处理。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根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马尾松根的生化物质进行萃取和初步分离,并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非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绝对发芽势、鲜物质重等起抑制作用,而对绝对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及干物质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绝对发芽势起抑制作用,而对绝对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鲜物质重及干物质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杉木根分解3个月后分解土化感物质生物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丙酮、乙酸乙酯、蒸馏水(2∶2∶1)浸提杉木根分解3个月后分解土化感物质,应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氮素水平条件下,随着质量浓度降低,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抑制效应逐渐减弱;同一化感物质浓度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相比,氨态氮及硝态氮处理,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基本强于不加氮素处理;杉木根分解3个月后分解土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弱极性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7.
几个植物种叶片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丝栗栲及木荷叶片的生化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了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经木荷和丝栗栲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和胚根长而言,其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就鲜质量和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经杉木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及鲜质量而言.杉木叶片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活性.而对于于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  相似文献   

8.
杉木及其伴生树种化感物质的分离与生物测定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对杉木、丝栗栲以及木荷叶片的化感作用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的分离 ,并用杉木种子进行生物检测 .结果表明 ,丝栗栲、木荷叶片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产生影响的化感活性物质是为极性物质 ,杉木叶片对自身种子发芽过程产生影响的化感活性物质为弱极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2种杉木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研究杉木叶中提取的化感物质——邻羟基苯甲酸、四羰基己醇对杉木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邻羟基苯甲酸对杉木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蒸馏水和酒精对照处理,发芽高峰分别出现在第7天和第9天,而质量分数为100、200、400、800 mg.kg-1邻羟基苯甲酸的处理,发芽高峰分别出现在第8天、第6天、第7天和第8天;高质量分数处理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指标都表现为抑制作用.低质量分数四羰基己醇的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质量分数为100 mg.kg-1四羰基己醇的处理,15 d后发芽总数是蒸馏水对照处理的114.34%,是酒精对照处理的114.81%;高质量分数处理表现为轻微的抑制作用.高质量分数处理对胚轴长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绝对发芽率和胚根长的影响则表现为低质量分数处理促进生长,高质量分数处理抑制生长;对绝对发芽势、鲜重、干重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就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对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进行了探讨.采用混合溶剂浸渍法分别提取鲜毛竹叶、腐解9个月后的毛竹枯枝落叶和腐解土中的化感物质,用丙酮两相溶剂萃取法萃取分离,得弱极性化感物质和极性化感物质.分别设50、100和200 mg/L 3个化感物质处理组,分别测定其对阳春砂仁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盛期和发芽结束时间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鲜毛竹叶化感物质对阳春砂仁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而腐解9个月后的毛竹枯枝落叶和腐解土中的化感物质则对阳春砂仁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部分还呈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杉木凋落物对杉木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处理,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比较不同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以10 g·L-1的浸提液处理的种苗综合指标最好,但随着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根长、茎长、叶长和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中根长对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反应最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杉木幼苗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高浓度的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各项指标表明,不同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起到低促高抑的作用,且高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功能的絮乱,可见随着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浓度的上升,其对杉木种苗的化感作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毛竹叶和鞭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马尾松种子发芽试验检测毛竹叶和鞭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毛竹叶和鞭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就生化物质间的发芽效应差异而言,毛竹叶和鞭弱极性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强于极性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   

13.
木荷叶及根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有机溶剂浸提和水浸提2种方式分别提取木荷叶、根的生化物质,并用闽楠种子发芽试验评价木荷对闽楠的化感作用。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式浸提的木荷叶和根的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就不同浸提方式而言,有机溶剂浸提的木荷叶和根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发芽率、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的抑制作用强于水浸提的生化物质;就不同木荷器官的生化物质而言,木荷根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木荷叶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