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栀子苷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0.44 mg/g,其次是藏红花素,为9.4 mg/g,绿原酸为1.74 mg/g,栀子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5 mg/g;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但遗传力均比较小,表明供试的4种黄栀子品种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分化能力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性状及冠幅与果实有效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型性状及单株果数与果实有效成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8。  相似文献   

2.
红果树是蔷薇科的乔木树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江西、福建等地。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果树资源,对采自于江西遂川县七岭的红果树果实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其果实中富含钾元素,钾含量达5.207 1 mg/g;其果实富含镁元素,镁含量达0.725 8 mg/g;其果实富含锌元素,锌含量达0.015 mg/g;其果实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为0.015 13 mg/g;其果实中的蛋白质(0.029 8 mg/g)、脂肪(0.023 mg/g)、钙(0.952 1 mg/g)、Vc(0.003 mg/g)等成分含量也比较丰富;红果树成熟果实的水分含量为0.737 mg/g,高于锥栗和板栗,适宜食用或加工。这些特点说明了,红果树果实具有突出的功能性成分特点,其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钙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收后的猕猴桃果实采用不同的钙处理,然后测定其软化衰老过程中糖类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成熟时,其果糖含量由采后第20天的15.5μg.mg-1增加到第80天的26.5μg.mg-1;而经过浸钙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其果糖含量比对照的低,这说明浸钙处理能够抑制其果实的软化衰老,从而能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科学而又省力的人工疏花技术,以红富士、新红星为试材,在衡水市旧城、等庄两处果园,研究了苹果一次疏花对坐果及果实发育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疏花可使红富士的花序坐果率两年平均达7948%,较对照高147倍,新红星平均花序坐果率为7282%,较对照高197倍;且幼果膨大较快,果实平均单果重红富士、新红星分别为26896g、24251g,分别比对照高5009g和3016g,且果个整齐,果形指数提高。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市麻疯树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研究了麻疯树果实及其组成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了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影响.攀枝花市麻疯树果实平均重量为1.7 g,其中种子平均重量1.17 g,壳重量0.53 g,分别占34%和67%.单个果实平均种子数为2.47个,结籽率为82%,单粒种子重量为0.47 g.这些果实及其组成的参数存在明显的样地间差异,可能与土壤厚度有关.从统计学上考虑,麻疯树果实及其组分存在正态或偏态分布,变异程度可用整齐度来表示.麻疯树果实大小对其组分参数具有调控作用.回归表明,果实大小和壳重量之间符合多项式模型:y=0.0013x4+0.054x3-0.2769x2+0.5933x+0.048(R2=0.6671);果实大小和种子重量之间也符合多项式模型:y=0.0786x2-0.3723x+0.7175(R2=0.6225).结果表明,果实较小时较多资源投资在果壳上,而果实较大时较多资源投资在种子上,超过一定大小则对壳的投资较多.还表明,麻疯树果实组分的资源配置存在一个优化模式,约在2.5 g左右壳比例最低而种子比例最高.结籽率高的果实较大.而单粒种子重量较低,单个果实种子重量较大.不考虑其它因素.麻疯树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资源配置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木枣为试材进行枣树蒸腾作用与萎蔫现象研究 ,结果表明 :晋西北黄土丘陵旱坡地枣树叶片在正常年份内的蒸腾速率为 0 .93 μg/ (s· cm2 ) ;枣树的蒸腾系数为3 81 .66,即枣树叶片每制造 1 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 3 81 .66g。枣树的萎蔫现象是指果实的萎蔫和叶片的萎蔫 ,枣树幼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为 3 .5%,而枣树大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应低于 3 .3 6%。果实萎蔫分为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果实萎蔫时期一般是在气温最高的 7月— 8月份 ,特殊年份可持续至 9月上旬 ,枣果实开始萎蔫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在 6%左右。  相似文献   

7.
1.豫早冠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51.6g;果肉桔黄色,厚1.3cm,可食率95.1%,浆汁极多,味甜酸适口,略有香气。每100g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0g,总糖量2.074g,总酸量5.27g,Vc9.63mg。为极早熟、大果型珍稀良种,适应性、丰产性均强。 2.豫寒魁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30.9g;果肉桔黄色,厚1cm,肉质细密,软脆,纤维少,汁中多,味甜,香味浓。每100g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1年从山东省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引进的中油13号油桃在辽宁省朝阳县进行栽培试验,从栽植技术、果实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油桃坐果率达到75%,自花授粉,平均果重195g,最大单果重260 g;果实成熟时颜色深红、不离核,品质好,味甜且有香气,含糖量15.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且早产、极丰产、稳产,6年生桃树每亩产值4.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岭南花椒果实精油成分的分析及对两种蚊虫的毒杀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GC-MS分析了岭南花椒Zanthoxylum austrosinense果实精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浸液法和三角瓶法测试了该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幼虫、蛹及成蚊的毒杀活性。在岭南花椒果实精油中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占该精油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39%;该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63.42和65.08μg.mL-1;熏蒸剂量为109.4μg.cm-3时,岭南花椒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KT50值分别为4.32和5.52 min;该精油对两种蚊虫成蚊的24 h毒杀LC50值分别为47.14和25.78μg.cm-3。试验数据表明,岭南花椒果实精油对蚊虫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具有开发成高效环保的灭蚊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以庭院栽植的樱草蔷薇为材料,对种实与观赏性状进行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株间种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最显著的特征是:果实颜色,1号树为蓝黑色,2号树为紫红色;种皮颜色,1号树为紫红色,而2号树则为黄褐色略带紫红色成分;种子重量,1号树为22.4 g,2号树为26.1 g.此外,1号树的果实具有较长的宿存期.  相似文献   

11.
疏花剂对杨梅结果大小年的调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施用"疏六"疏花剂对3个杨梅品种结果状况、果实品质及翌年树体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年施用疏花剂可明显减少杨梅花朵数量及坐果率,使杨梅果实成熟期提前,单果重提高,并且果实着色及可溶性固形物均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小年产量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显著,调节效果明显,且一次调节持效多年.疏花剂对3个品种的作用效果是:'早梅'>'木叶梅'>'荸荠种'.建议使用疏花剂最适合浓度为3g/L.  相似文献   

12.
霜冻前后野生余甘子果实功能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余甘子果实经过霜冻后风味更佳的原因。【方法】以永仁县野生余甘子林同一居群7株代表性植株为研究对象,在霜冻前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余甘子果实形态和功能成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并比较了霜冻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居群不同余甘子样株果实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SOD活性、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硒含量均有差异,其中霜冻前变异系数最大为硒含量(31.65),其次为氨基酸含量(27.52)。果实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含量、总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霜冻后,余甘子果实形态差异显著,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酚含量均增加。其中,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增加,由26.82μmol/g增大到36.97μmol/g,总糖含量显著增加,由47.82 mg/g增加到52.97 mg/g,蛋白质含量增大,总酚含量均值变化最小,但蛋白质含量和总酚含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果实SOD活性、总酸含量、硒含量极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霜冻有改变余甘子果实营养物质形成和积累的作用。生产中,霜冻前有利于采集维生素C、硒含量较高的余甘子果实;霜冻后余甘子果实蛋白质、氨基酸、总糖含量较高,有利于采集到的营养价值高且口感较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选取天然群体中3株重阳木优良单株,测量不同单株果实的形态性状,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重阳木果实中的粗脂肪,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单株之间果实的大小和百粒重存在显著差异,CY2号重阳木果实百粒重最大,为30.952 7g;果实油得油率也以CY2号重阳木最高,为14.24%;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阳木果实的得油率与果实大小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把果实大小作为选择含油量高的良种的一个指标;GC-MS分析发现3个重阳木单株的脂肪酸成分相同,分别为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硬脂酸4种,亚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约占9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美国梾木引种栽培果实落果致败诱因,以不同发育阶段美国梾木果实为对象,采用实验室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色谱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对果实发育过程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逆境或衰老条件下,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是持续增长的,递增量0.67 mg/g,蛋白质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递增明显,平均递增量为0.6 mg/g,6月初开始下降呈抛物线变化后趋于稳定保持在1.14 mg/g,还原糖由于可能出现的呼吸骤变,含量持续增加,递增量为8.63 mg/g,淀粉含量在发育初期达到2.28 mg/g后急剧下降,从在6月初至落果前保持稳定,最终含量保持在1.96 mg/g;果实中过氧化氢活性在发育初期最强,达到0.018△OD/min·mg,6月底至7月初活性降至最低点,6月至7月突然出现的高温高湿气候导致果实发育受到影响,表现为对逆境的不适应过氧化氢酶活性;果实内源激素中细胞分裂素(ZT)和生长素(IAA)一直持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09.68μg/g和38.97μg/g,赤霉素(GA)呈现抛物线变化,平均递减幅度5.89μg/g,落果前呈小幅度的增长,平均递增量3.79μg/g,脱落酸(ABA)含量急剧降低持续到6月中上旬,平均递减量3.06μg/g,在落果之前脱落酸(ABA)含量基本趋于稳定,ABA/ZT变化稳定,ABA/GA变化呈整体下降趋势,ABA/IAA变化呈缓慢增长趋势,脱落酸(ABA)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落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可溶性糖变化与还原糖变化呈极显著相关,与生长素(IAA)变化呈负极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果实生长变慢,能耗过快,成为果实落果的诱因。  相似文献   

15.
湘南地区引进杂柑天草接穗在尾张温州蜜柑树上进行高接换种研究发现:高接后第二年始果,第三年有一定产量;春季萌动始于3月上旬,3月中旬现蕾,4月中下旬盛花期,5月下旬至10月底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在11月中下旬;果实平均单果重206 g;果实汁多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2.9%,100 g鲜果肉含维生素C 33.17 mg,可滴定酸0.53%;树势中等偏弱。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年份采集的五叶地锦果实和种子为材料,对其有关性状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2005~2008年采集的种子千粒重依次分别为:25.4g、26.1g、25.7g、28.0g,均值为26.3g,差异不显著,这与长期无性繁殖密切相关.果实中含种子1~4粒不等,以1~3粒者居多.种子横切面呈圆形、半圆形、伞形和三角形,并具...  相似文献   

17.
油茶象危害油茶果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油茶杂交试验林果实的果径、果高、果重、籽重(种仁重)以及果实受害率等进行测定,分析油茶象对油茶果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油茶林分中,株受害率为94.7%,平均虫果率为14.7%;健康果平均果径为3.01 cm,显著地大于虫果的2.86 cm;健康果平均果高为3.05 cm,显著地高于虫果的2.84 cm;健康果平均果重为16.8 g.个-1,极显著地大于虫果的果重;健康果籽重为6.2 g.个-1,极显著地大于虫果籽重4.8 g.个-1;结果表明:油茶象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油茶果的生长和油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不同硬度黑莓品种生长性状动态的共性和差异,以期为探讨黑莓果实硬度的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对高硬度黑莓品种Chester和Arapaho及低硬度品种Kiowa和Boysenberry果实性状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花后第3天至成熟进程中,4个品种果实的纵、横径均呈双S型持续增加的趋势,且花后3天内生长最快,相同硬度类型的果实自转色至成熟的发育进程中其纵、横径增长变化趋势类似。4个品种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也均呈单S型增加趋势,Chester和Arapaho分别在花后第45天和第36天其单果质量明显持续增加,且最后成熟阶段的净生长量最大;Kiow a和Boysenberry分别在花后第45天和第30天即果实接近成熟时其单果质量急速增加,且其单果质量净增长量分别在花后第48~51和第27~30天时达到最大值。在Chester和Kiowa果实转色至完全成熟进程中,Chester的聚合果总质量、果轴质量和单核果质量均在花后第54天即果实完全成熟时分别增长至最高值4.190、0.337和0.099 g,而Kiowa的三者则在花后第51天即果实接近完全成熟时分别达到最高值12.783、1.190和0.126 g。Chester种子百粒质量在花后第51天即果实接近成熟时达到最大值,而Kiowa种子百粒质量在花后第33天达到最大值且趋于稳定,直至花后第54天才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樱桃树适应性强,果实成熟早,病虫害少,栽培管理容易,生产成本低而经济价值高.其果实营养比较丰富,每100g鲜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8 g,蛋白质1.2 mg,磷3 mg,铁5.9mg,Vc126mg,食后对增进人们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时期采摘白栎果实并测定其含水率、千粒重以及总脂、租纤维、氨基酸、蛋白质、类黄酮和Vc 6大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6大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规律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把白栎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白栎果实成熟的时间为10月下旬;自栎果实成熟期6大营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类黄酮0.7%,蛋白质0.72%、氨基酸0.99%、总脂肪4.18%、粗纤维7.2%、Vc(mg/100g)11.8;8月30日是这6大营养物质含量与果实水分以及千粒重变化的关键点,具有一定的生理学意义和栽培指导意义;白栎果实含水率在8月30日变化最大,在此之前果实含水率较高,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此8月30日之前的水分管理是自栎丰产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