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新品种—汕油2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油21系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1993年组配杂交,于1998年育成的花生新品神。2004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南方花生种植区试验示范。2006年我站从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引进该品种,并作春季进行试种栽培,表现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现将该品种试种示范表现、  相似文献   

2.
我市从2001年开始引进试种黑花生,经过连续3年试验.该品种不仅在我地区生长良好,而且产量较高、品质较优.2003年在我市连山区、绥中县都有试种.现将连山区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方寒地花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本试验以'四粒红’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下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的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DTA-6)、赤霉素(GA3)和激动素(KT)均能明显增强北方寒地花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叶片细胞间隙CO_2浓度,促进植株叶、茎、根及荚果的干物质积累,提高花生产量。其中G30(GA3 30 mg/L)、D40(DTA-6 40 mg/L)及K30(KT 30 mg/L)处理产量促进效果优,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寒地花生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充分利用调节剂优势进行复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寒地花生栽培中连续重茬、缺少有机肥、土壤板结、病虫危害诸因素造成花生烂果,提出了轮作换茬,均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寒地花生栽培中连续重茬、缺少有机肥、土壤板结、病虫危害诸因素造成花生烂果,提出了轮作换茬,均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检验"黑农科"花生专用肥的肥效,进行了"黑农科"花生专用肥对寒地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农科"花生专用肥增产显著,较对照增产15%,净增收入93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6.2.施用"黑农科"花生专用肥的花生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品质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特色花生引种试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铜陵市种子站从北京引进京黑1号、京白2号、京红3号3个特色花生品种进行试种,试种结果:除西联乡的京白2号因发生病毒病与对照相比减产外,其余品种均有较大幅度的增产。京黑1号比较适应沙壤土,而京白2号更适合在粘壤土种植,京红3号适应性较广。特色花生地上部分生长势较强,一定要进行化控。  相似文献   

8.
博乐地区棉花多年单一的种植方式,使绝大多数棉田病虫害发生越趋严重.为了解决倒茬难的问题,2006年博乐市种子站在贝林乡托森哈夏新村小面积试种棉花与花生间作栽培取得成功,每公顷产皮棉1187.7千克、花生2 055千克.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花生开农37的品种特性,以期为试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地区2007年引进试种新花生品种一森列尔黑花生,经示范推广,现已达面积数千亩。最高产量亩可达450kg,平均亩产413kg。比普通花生亩增产30%,收购价比普通花生每千克增加0.9元,亩增加收益达300余元。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单产,通过合理施肥、扩大播种面积,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栽培二季晚花生的历史情况: 兴国县栽培二季晚花生,距今约有四十年以上的历史。开始由该县高兴区长迳乡农民王善明以当地品种“贼古提”试种,由于管理粗放,产量很低,每亩约收获花生1.4担。但“贼古提”品种成熟迟,易遭受霜害,产量不高。迄1941年才更换成  相似文献   

12.
山东伏花生是一个早熟丰产的花生良种,我省1957年开始引种,经过多年试验、试种的结果,比当地花生品种都增产。据从1961年~1964年锦州地区各地的区域鉴定结果,伏花生比立茎小花生平均增产22.5~36.4%。1964年我省多雨偏涝,在昌图、绥中、沈阳等地大面积种植,一般立茎小花生的产量只有几十斤,伏花生产量在150斤以上;1965年我省气候干旱,伏花生的产量也稳定在150斤以上。近两年来,我省气候变化无常,旱涝不均,伏花生经受了考验,充分证明了它是适合我省栽培的一个稳产高产品  相似文献   

13.
天府11号是龙岩市新罗区农科所和种子公司2000年从四川南充市农科所引进的花生新品种,在新罗区东肖科技园和雁石镇进行试种获得成功,春季亩平均产量达328kg(干品,下同),秋季平均亩产量达251.2kg,加工成盐酥花生品质优良,取得很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4-35
通过对永泰县小粒红皮花生主产区红皮花生品种进行征集,筛选出9个小粒红皮花生品种在嵩口镇龙湘村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嵩口4号、梧桐5号、长庆5号的产量高、抗逆性强、感官品质好,适宜永泰县种植,建议扩大栽培种植面积。其余品种建议在2016年继续试验试种。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科技局消息,日前,青岛市培育的大花生新品种“花育36号”在盐碱地试种成功,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开创了盐碱地花生种植产量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康平县绿色食品生产的主导产业之一.为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县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02年,我们引进亚美406、业美285、亚美1号、亚美3233四个花生新品种,以白沙1016、辽丰2000为对照进行试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秋花生也称“倒种春”花生。上世纪60年代初期,泉州郊区城东试种成功,历史悠久,农民群众有着丰富的栽培经验。其在生产上应用秋花生留种,为第二年春花生提供种子,不仅是减轻烂种,确保全苗的增产措施,也是加速良种繁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粤油13号花生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多种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1],2006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审定。龙川县于2010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非常适合龙川地区种植。同时根据粤油13号品种特性与龙川的气候、土壤条件等提出配套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宁化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保持在0.2万公顷左右,随着近几年市场行情的提升,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生产上品种老化、普遍连作、病虫害等原因影响,造成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此,逐年引进、更换、推广抗病、抗旱、高产的花生新品种,成为我县种子部门工作的主要目标。2008年我县引进花生新品种“龙花163”,经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20.
和静县2000年试种了早熟花生品种鲁花9号和中熟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主要分布在巴润哈尔莫墩乡和哈尔莫墩乡,面积5.8公顷,平均666.7米2单产310千克(干果),最高产量达350千克.现把具体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