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疆春大豆中黄35公顷产量超6吨的栽培技术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2010年连续3 a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以高产高油早熟大豆新品种"中黄35"为载体,采用大豆覆膜滴灌结合水肥同步的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小面积产量超6 000 kg.hm-2,大面积产量超4 500 kg.hm-2的全国大豆高产纪录;通过将肥料精确地随水滴入大豆根系区域,减少了肥料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将水产比提高至1∶1.25~1∶1.32;氮肥利用率提高至20%~25%,磷肥利用率提高至5%~10%,实现了大豆田水肥藕合关键技术的突破;另外,通过化学调控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光、热、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该项技术对提高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黄35大豆超高产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晓光  赵念力  魏建军  董钻 《大豆科学》2011,30(6):1051-1053
2006~2010年,在新疆8个不同地点进行大豆品种中黄35高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达5 722.5 kg·hm-2,其中2010年获得了6 088.35 kg·hm-2的超高产纪录.如此高额的产量得自于“品种-环境-措施”三者的最佳结合与协调.中黄35系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茎秆坚韧、叶片中等大小、结荚均匀密集;新疆光照...  相似文献   

3.
组装集成示范带动实现大豆大面积高产—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初报何志鸿(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哈尔滨,150001“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包括五个专题,任务目标:一是综合组装先进适宜的增产技术,在一千万亩的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挖掘大豆新品种合农71产量潜力,创造区域大豆高产典型或突破区域大豆单产纪录,总结良种良法配套技术,2020年分别在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和黑龙江省宾县二龙山村崔家屯开展了该品种高产创建工作。该品种小面积高产创建,实种面积14亩,实收测产面积5.2亩,平均产量为336.2公斤/亩,创造了东北地区大豆小面积实收单产纪录;大面积高产创建,实种面积280亩,实收测产面积5.3亩,平均产量为291.3公斤/亩,创造了黑龙江省大豆大面积实收单产纪录。本文介绍了该品种高产创建产量结果与栽培技术要点,为今后大豆高产创建提供经验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超高产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建新  周婷  贾珂珂 《大豆科学》2012,31(5):739-743
为探明超高产大豆品种的花荚形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在田间系统地比较了超高产大豆中黄35、新大豆1号、10-124与高产大豆新大豆10号的花荚形成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中黄35、新大豆1号、10-124具有终花期、始荚期明显推迟,花期和荚期显著延长,开花节数和结荚节数明显增加,开花和结荚高峰期明显后移,单株花数和荚数明显增多的特点;中黄35中部和上部节开花数多,新大豆1号和10-124下部节开花多;中黄35植株下部和中部节的荚数和粒数分布较多,新大豆1号和10-124植株的中部和上部荚数和粒数分布较多.超高产品种开花期和结荚期明显延长、开花和结荚节数增多、开花和结荚高峰期明显后移,且峰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黄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在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早熟、抗病,适宜东北北部高寒地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文中介绍了中黄901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绥农35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在2011年育成了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大豆新品种绥农35,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岚  王连铮  赵荣娟  李强 《大豆科学》2007,26(3):407-411
我国大豆每公顷产量仅为1.83 t,比国外大豆主产国家低0.7~0.9 t.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2 500~2 700万吨.显著超过我国大豆总产,我国大豆年总产为1 700万吨左右.因此,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大豆总产是大豆产业的主要任务.通过过去15年的工作,利用杂交育种育成了超过4.5 t/hm^2的大豆品种3个:中黄13、中黄19和中黄35,其中中黄13在2003年已成为关内各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2005年已推广22.4万公顷,居全国第三.  相似文献   

9.
绥化市大豆大面积公顷3500公斤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市几年来把建设农业高科技百里示范带作为重点工程,在示范带里我们又把大豆高产攻关区作为重点项目。1998年700公顷,1999年1000公顷,公顷产量3500公斤攻关获得成功。在高产攻关区里我市又把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简称大豆超高产试验区)作为重点突破,1998年31公顷高产试验获得公顷产量4125公斤。本文以高产攻关区和超高产试验区为重点,结合我市两年来的研究与攻关情况,对我市实现大豆大面积公顷产量3500公斤的技术总结如下:一、高产攻关的主要技术高产攻关成功经验是,技术措施优化综合组装配套应用,不是某项技术的单一…  相似文献   

10.
"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是国家"九五"期间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大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五大农作物的"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不仅对于粮棉油的大幅度增产、提质、增收有重要作用,还对解决21世纪谁来养活16亿中国人这样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大豆乃至农业生产组建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研体制改革都有重大意义.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科技攻关项目,在人民大会堂与五个省区签订协议期间,各省区非常重视,分别派省及有关部委的领导亲自赴会.我省的省委书记、省长多次过问课题的进展,马淑洁副省长亲自挂帅、亲自抓.亲自主持与20个试区县、市农场的书记或县长签定协议书.试区各县、市农场都把课题的实施作为标志性工程和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大豆高速气力精密播种机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目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示范》的子项《大豆精密播种机研制与开发》的研究内容。主要任务是将国内外的精播大豆的先进技术和成果进行高度集成、组装、研究,研制开发适应于大豆机械化高产模式的精密播种机。并为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践8号"卫星搭载大豆中黄13、中黄38等6个品种,卫星在太空运转16 d,大豆种子受空间辐射、空间微重力和空间综合环境作用下在熟期、品质、抗性和产量等方面产生一些变异,通过选择已经育成中作103大豆品系,在辽宁省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优异,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定名为中黄73,这是我国利用航天育种育成的第一个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中黄13在宿州市的种植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州市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中黄13是宿州市大豆种植主导品种,占总大豆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近几年国家大豆区试,总结出中黄13在宿州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宿州市大豆生产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0前言 "地下软松松,地上机声隆,天上飞喷忙,豆田绿葱葱",这是试验区内广大农户和农场职工对"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实施现场及效果的描绘和赞许,也道出了课题新形成的现代化大农业"大豆工程化栽培技术"蕴含着的重大科技进步及寄希望之声,更展示了现代化大农业大豆生产的崭新图画及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合丰55(合交02-69)选育、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结果及配套栽培技术。该品种在北方春大豆区属中早熟品种,百粒重22~25克,脂肪含量22.61%,蛋白质含量39.35%,创造了530亩小面积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1.7公斤/亩,万亩大面积试验平均产量283.94公斤/亩的高产纪录,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适应性广。该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607.5万亩,已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4 500万亩。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科技》1999,(4):7-8
根据“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总体方案”要求及三年初步试验、示范结果,结合友谊农场的特点,特制订友谊农场1999年大豆试验、示范、辐射区实施方案。一、总体设计与指标1总体设计思想1999年是本项目实施的关键年。为了使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北部高寒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年来,讷河市经过对“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的实施,总结出了北部高寒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1伏秋整地,连片种植本市土壤肥沃,土壤容重较低,通透性好,保肥、水能力强,给大豆高产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调节土壤内部水、肥、气...  相似文献   

18.
大豆优良品种合丰50迅速大面积推广应用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丰50是近年育成的高油、高产优良大豆品种,2010年推广面积就达到64.2万hm2,是黑龙江省第一大品种,推广4 a面积扩大了17.4倍。合丰50迅速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有:合丰50特点突出,品种优秀;栽培技术配套,大面积示范和高产创建;项目带动,提供示范与高产创建的资金支持;抓好种子繁育与供应体系,创新成果转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总体方案”的要求 ,进一步增强高产攻关意识 ,课题要求及各项任务指标如下 :1、总体设计与产量指标( 1 )总体任务 :示范区 3万亩 (总局指标 6万亩 ) ,辐射区 2 0万亩。( 2 )任务落实及指标 :我场示范区依据三江平原科技攻关优势 ,结合我场示范区的生态特点 ,通过大面积示范提高技术集成 ,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的显示率为主攻方向 ,6个作业区均为示范基点 ,组装大豆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 ,带动农场及垦区大豆产量全面提高 ,使示范区、辐射区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课题任务指标。 (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自1991年开始从事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以来,将抗大豆胞囊线虫育种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之一,每年均配制一定数量的抗胞囊线虫育种组合,经过筛选鉴定及育种实践,比较好的抗源是PI437654、灰皮支黑豆和五寨黑豆等,通常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和新育成的高产品系为母本,抗源为父本进行杂交,取得了较好结果,以单8为母本,PI437654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2个品种,一个是中黄26,在北京地区推广;另一个是国审品种中黄54,在西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