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猝倒病是罗汉果组培苗苗期常见的病害,极具传染性、毁灭性。引起猝倒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镰孢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腐霉菌(Pythium)”等大量繁殖,侵染幼苗根茎连接部。苗圃湿度过大、积水是易引起猝倒病发生。苗圃地的选择、整地与作床,基质土壤消毒灭菌,适当的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防治罗汉果组培苗苗期猝倒病。  相似文献   

2.
果树幼苗猝倒病,又称果树立枯病。是一种综合性的果树苗圃病害,从播种到果树幼苗木质化都可能出现该病,不同时期受害后表现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猝倒病是罗汉果组培苗苗期常见的病害,极具传染性、毁灭性。引起猝倒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镰孢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腐霉菌(Pythium)"等大量繁殖,侵染幼苗根茎连接部。苗圃湿度过大、积水是易引起猝倒病发生。苗圃地的选择、整地与作床,基质土壤消毒灭菌,适当的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防治罗汉果组培苗苗期猝倒病。  相似文献   

4.
猝倒病主要危害育苗畦中的幼苗。有两种症状,一是病原菌侵染幼苗下胚轴基部,出现倒伏,俗称“小脚瘟”;另一种情况是发病于幼苗子叶以下,发病后子叶处下垂枯死,又叫“卡脖子”病。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缺苗严重。猝倒病病原  相似文献   

5.
番茄苗期病害发生与防治番茄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两种。猝倒病的发生期早,在幼苗尚未出土时,胚茎和子叶即受危害而腐烂,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先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最后茎基缩呈线状。猝倒病发病速度快,往往叶子还未凋萎,而幼苗即已猝倒,成片倒苗。...  相似文献   

6.
各种蔬菜苗期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一、1.猝倒病:①症状:主要危害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苗;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斑块。  相似文献   

7.
辣椒幼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壮苗是辣椒获得高产、优质、高效产品的重要环节,但辣椒苗期病害,特别是幼苗猝倒病的发生,往往是培育壮苗的障碍。辣椒幼苗发病猝倒,影响幼苗的成活率,最后导致辣椒产量下降,所以防治辣椒幼苗期猝倒病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步骤,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秋冬甘蓝栽培需要在夏季播种育苗,由于育苗定植时气温高,苗期立枯病等病害较易发生,如何育好苗及提高幼苗定植成活率至为关键,做好这些,秋冬甘蓝栽培便成功了一半。秋冬甘蓝育苗及定植中的常见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等,西安地区以立枯病发病较为严重。1、症状和病原1.1猝倒病猝倒病多发生在甘蓝幼苗期,发病的甘蓝幼苗  相似文献   

9.
1 猝倒病 辣椒苗期重要病害,常因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适宜、管理粗放而引起,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1.1 症状 秧苗感染发病时,茎基部呈浅黄绿色水浸状,很快转为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产生缢缩。水渍症状自下而上继续延展,幼苗即倒伏于地。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蔓延扩展,最后引起成片幼苗猝倒。 1.2 发病条件猝倒病主要是由瓜果霉菌侵染所致的  相似文献   

10.
蔬菜幼苗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瘟”等。我镇近两年均有发生 ,是早春蔬菜育苗时苗床上为害最重的病害。发病后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 ,称之为“掉苗”,重者甚至毁床 ,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1 猝倒病症状病苗在茎基部初呈水浸状 ,黄褐色病斑 ,迅速扩展后病部缢缩成线状。由于病势发展迅速 ,在幼苗子叶尚未凋萎之前 ,幼苗便倒折贴伏地面 ,刚倒折幼苗依然绿色 ,故称之为猝倒病。在苗床上最初形成发病中心 ,迅速向四周扩展 ,最后引起成片幼苗猝倒。在苗床湿度高时 ,病苗残体表面及附近土壤表面有时长出一层白色絮状霉 ,最后病苗多腐烂…  相似文献   

11.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立枯病又名猝倒病,主要侵染苗圃的幼苗。被害幼苗根颈部有1-2cm宽的凹陷,组织腐烂缢细,病部灰褐色,地上部退色萎蔫,很快从缢伤处拆倒,苗床上的幼苗出现成片死亡,病苗拔起时根皮留在土中,根部如烂麻状。立枯病由真菌病害中的镰刀菌所引起,病...  相似文献   

12.
《吉林蔬菜》2003,(1):34-34
黄瓜幼苗猝倒病又叫绵腐病,俗称卡脖子、小脚瘟,还可危害其它蔬菜幼苗,该病原菌还能引起果实腐烂。1 症状识别 幼苗被害后,茎基部出现水浸状(像开水烫过)病斑,迅速变成黄褐色,此时病部缢缩呈线状,往往由于发病突然,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多猝然倒伏,故称猝倒病。该病的病原菌是真菌中鞭毛亚门的腐霉属瓜果腐霉菌。  相似文献   

13.
<正>1猝倒病1.1症状及发病特点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触病部的表面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幼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辽宁省喀左地区松毛虫、杨扇舟蛾、光肩星天牛的为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及幼苗猝倒病、杨树腐烂病的症状识别、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吉林蔬菜》2010,(3):17-17
症状:茄子德巴利腐霉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前期,种子发芽后和出土前后均可染病。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或烂芽;出土后3片真叶前染病主要发生在茄苗茎基部,初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成线状,往往在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便折倒贴伏在地面上,故称猝倒病。苗床上猝倒病多零星发病,形成发病区以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一片一片的猝倒,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10,(3):42-42
症状:茄子德巴利腐霉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前期,种子发芽后和出土前后均可染病。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或烂芽;出土后3片真叶前染病主要发生在茄苗茎基部,初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成线状,往往在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便折倒贴伏在地面上,故称猝倒病。苗床上猝倒病多零星发病,形成发病区以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一片一片的猝倒,生产上头一天还长的挺好,  相似文献   

17.
甘蓝猝倒病是土传病害。 1发病症状常见症状有死苗和猝倒两种,死苗一般发生在播种后发芽出土前。种子尚未出土前遭受病菌侵染的称死苗;猝倒是指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苗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变软。继而缢缩成细线状,导致幼苗地上部失去支撑能力而造成幼苗贴伏地面。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的增加,甜瓜病害越来越严重。甜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属于葫芦科黄瓜属甜瓜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多年实际调查,总结了甜瓜常见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1甜瓜猝倒病1.1症状:受害幼苗基部呈水浸状,倒伏,缢缩,随病情发展,引发幼苗成片倒伏。发病规律: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土温低于15℃时土壤湿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的发病迅速。幼苗子叶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苗圃猝倒病、白粉病、炭疽病、白绢病、蚜虫、白粉虱等常见的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大棚甜瓜栽培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源虫源逐年积累,致使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猝倒病1.1症状识别主要发生在甜瓜苗期。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或根茎部生出淡黄褐色水渍状缢缩并伴病斑,染病后期茎基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成线状,至幼苗猝倒,一拔即断。1.2发病规律猝倒病是由瓜果腐霉和德里腐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2~3片真叶前遇低温、高湿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