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大白菜进行不同水平的施肥,来获得该土壤情况下大白菜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姚安县大白菜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目的 掌握夏玉米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浩 《蔬菜》2012,(8):39-40
介绍了6种测土配方施肥的制定方法,分别是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  相似文献   

4.
果树平衡施肥技术是指利用养分平衡的原理。根据果树各个生育阶段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和土壤能够提供的可利用养分.通过测定土壤的养分,进行分析决策,推荐施人肥料的种类、数量和时间、方法。保持土壤养分比例平衡的科学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所谓科学施肥 ,是综合考虑土壤的供肥状况 ,作物的需肥规律 ,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肥料的特性等因素 ,旨在取得高产优质、低耗产品的施肥措施。有3个基本内涵 :一是施肥既要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 ,又要维持土壤的肥力 ,达到土壤养分收支循环的基本平衡。二是减少施肥的成本 ,包括肥料的成本和施肥技术成本 ,取得低耗产品。三是施肥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即环境友好。1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1.1 养分归还学说 人类在土壤上种植作物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随着作物的收获 ,土壤中所含的养分将越来越少 ,如果不弥补土壤养分的损失 ,就难…  相似文献   

6.
杨宇 《吉林蔬菜》2011,(2):65-66
蔬菜测土施肥技术具有增产增收、节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酸盐对蔬菜和环境污染等特点。1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根据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以及菜田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施肥量,根据蔬菜的营养生理特点确定施肥  相似文献   

7.
根据科学施肥的目的、原理和依据 ,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氮、磷、钾肥的施肥量及配比 )和施肥方法 ,是蔬菜施肥计划的基本内容。1 施肥量蔬菜吸收的养分由土壤本身的营养和施肥所带入的营养供应 ,因此合理施肥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蔬菜的产量和土壤本身的供肥量。由于肥料施入土壤后还存在土壤吸附、固定和释放等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仅有部分养分被当季吸收利用 ,所以 ,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合理施肥量 :施肥量 =(蔬菜养分吸收量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蔬菜养分吸收量 =蔬菜的计划产量×每单位蔬菜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土壤供肥量 =不…  相似文献   

8.
<正>1试验目的严格按照《2009年河南省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通过试验和土壤养分化验,摸清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以及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等有关参数,找出适合当地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标准,为当地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方式对山区杏树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太行山区杏树肥料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以5 a生金太阳杏树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3种施肥方式(滴灌施肥、环状施肥、不施肥)对土壤养分、叶片、果实养分浓度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可以提高100 cm土层养分含量、叶片、果实全氮磷钾浓度及果实品质,与环状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摸清我地区土壤养分较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通过白菜测土配方施肥参数田间试验,对作物不同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产量表现进行了摸索,为指导我地区配方施肥奠定良好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施肥是葡萄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施肥,对葡萄有效地利用肥料中的养分和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促进、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根据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及葡萄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施肥。1基肥葡萄果实膨大快,成熟的时间也短,故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也称底肥,是葡萄园全年施肥中最重要的一次施肥,施肥量占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施肥量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5种蔬菜(甘蓝、青花菜、芹菜、大白菜、辣椒)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蔬菜产量与肥料施用量有直接关系,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连续5茬蔬菜的增产效果显著,且肥料、养分促进剂发挥出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生物农药虽然没有大的增产作用,但可以发挥出和化学农药相同的效果。肥料用量依然是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养分促进剂的长期施用也可以成为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不同施肥处理对菜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也有不同影响,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正土壤是苹果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水平高低决定了苹果树的生长状况,而施肥种类和肥料质量又深刻影响土壤性状及土壤肥力。了解苹果园土壤养分情况与施肥现状,对指导果农科学合理施肥、生产优质苹果意义重大。为此,对陕西淳化县20户果农进行了入户调查,结合淳化县农技中心土肥站对果园土壤的测定分析,对如何改进当地苹果园施肥、提高苹果园肥力提出建议。1土壤养分和施肥现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果树生产上补充某些微量元素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土壤施肥,二是叶面喷施。由于土壤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固定或流失等原因,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效果往往不够显著,且用肥量较大,还有造成土壤污染的危险。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克服了土壤施肥的某些缺点,但叶片并非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叶片吸收的养分由于移动性  相似文献   

15.
三峡地区柑桔园种植地形有平原、丘陵、半高山,土壤有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潮土等类型,柑桔种植园的水利设施不完善,施肥方式不太科学,导致肥料利用率低,肥料投入成本高,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养分失衡。针对这一现象,在三峡地区部分柑桔园中实施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在三峡地区柑桔园实施"水肥一体化+绿肥"技术,既能精准施肥、适时施肥,又能防止水肥流失,为柑桔园土壤养分失衡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梅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允许有条件限量使用化肥,根据杨梅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情况和肥料效应,进行平衡施肥,最大程度地保持园地土壤养分平衡和肥力的提高,减少肥料成分的过分流失对杨梅和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报刊点读     
柱形半包膜全程肥料制成一种“柱形半包膜全程肥料”由四川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王志民研制成功。该肥料有以下特点:①一次施用,即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减少施肥次数,节省施肥劳动力:②采用半包膜专利技术处理,可处延长养分在土壤中存在的时间,减少氮素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处理对设施根结线虫控制和土壤氮磷环境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菜田土壤环境状况是蔬菜高效生产重要因素。通过养分调控与土传病害综合控制方法调节设施土壤内部环境条件,研究了闷棚+调控剂+传统施肥、闷棚+调控剂+优化施肥等不同综合处理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控制、土壤养分运移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闷棚+调控剂+传统施肥的线虫控制率为79.07%,闷棚+调控剂+优化施肥为86.05%。优化施肥能够减少氮磷养分向土壤中下部运移,从而减少环境风险危害。该研究在根结线虫控制、提高肥料利用和降低施肥环境风险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善江 《蔬菜》2003,(11):20-20
施肥的前提是要知道土壤能供应多少养分,作物需要吸收多少养分。根据两者的差值和肥料的利用率计算出需要施用的养分数量(主要指氮肥、磷肥和钾肥)。一般来说,通过查阅一些植物营养教科书或肥料使用方面的书籍就能知道某种作物 “达到50 kg的产量所需要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总量”和肥料的利用率,而想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就需要依靠对当地土壤样品的分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土壤养分测定值均是指常规方法的测试值。该方法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实验和实践,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是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界的经典方法。但是…  相似文献   

20.
按初步制定的《武汉市蔡甸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肥料养分施用指标》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习惯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肥三元配合施用其养分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8.3,16.0,51.4个百分点,养分施用总量减少33.5 kg/667 m^2,增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增产率为5.4%,新增产值291.8元/667 m^2,减少肥料投入219.2元/667 m^2,新增纯收入511.0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