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有效防控巴东马铃薯晚疫病,应用比利时科技人员基于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降雨等)和晚疫病菌生长特点研发的预警系统,对湖北巴东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情况开展预测预报,结果发现,该系统可以科学有效地预测预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戴春红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151-152
马铃薯晚疫病是黑龙江省马铃薯栽培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减产幅度在20%左右,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通过合理农艺措施和科学化学防控技术,可以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马铃薯产量的最主要病害。文章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规律,影响发病的因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瑞 《现代园艺》2012,(23):76-77
马铃薯晚疫病是枣庄地区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每年田间损失量一般达20%~40%,严重年份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提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农业、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我国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在多雨潮湿年份为害较重。本文选择了常见的9种杀菌剂组合,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药剂25%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85%以上,适合用于当地马铃薯生产中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防治技术作为其中一项关键技术,不但决定马铃薯产量与质量,因种植户种植经验不足和专业性不强,造成马铃薯产量急剧下降,对种植户经济收入也有直接影响。应具体分析和了解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找到最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确保种植者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在马铃薯病虫防治上,应该坚持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原则,着力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要结合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信息系统的监测成果及大田调查情况,针对马铃薯生产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技术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7.
胡秋舲  卢瑶 《蔬菜》2012,(4):61-63
研究马铃薯与玉米7种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病情指数以及作物抗性、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玉米)套双(马铃薯)与四(玉米)套二(马铃薯)这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控制作用,马铃薯抗性表现为抗病(R),且马铃薯和玉米的产量及产值也较高;其余4种多样性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市冬种马铃薯晚疫病常在1月和3月发生流行,此时植株正处在生长中后期,一旦错过早期喷药保护,往往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马铃薯晚疫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为了筛选出能延缓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进程的药剂,降低已错过早期喷药保护的马铃薯产量损失,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经常发生各种病害,但主要发生的两种病害有: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青枯病. 这些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30%以上,并降低了品质,发病严重的田块,成片枯死,甚至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0.
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非常适合春、秋二季马铃薯栽培,但受品种抗性较差、初次侵染菌源量大、气候条件适宜和栽培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为害较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为此,按照"科学用药、绿色发展"要求,提出以选用抗病良种为中心、压低菌源为前提、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用药作保障的综合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淑静 《蔬菜》2010,(12):26-27
<正>承德市地处冀北山区,马铃薯是本市主要农作物之一,马铃薯晚疫病是严重危害承德市马铃薯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该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损失极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晚疫病为害可导致马铃薯减产20%以上,严重地块可减产50%~  相似文献   

12.
宁夏西吉县年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6.67 万
hm 2,成为地区经济的顶梁柱。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
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晚疫病的发生逐年加重。
为了明确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晚疫病抗性水
平,笔者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产量、商品薯率三方面的调查结果,及综合性状排位
来确定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莫世春 《西南园艺》2013,(Z1):112-113
在病原菌和感病品种均已满足的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流行与否往往和马铃薯作物花期以前天气条件有关。通过田间气象站采集到的2009—2011年4—5月天气数据,结合田间调查结果,对重庆市巫溪县尖山地区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程度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规模取决于4—5月降雨日数多少以及极端温度的出现等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非常适合春、秋两季马铃薯栽培。近年来,春、秋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已达5万亩,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重,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一。1发生为害较重原因1.1主栽品种抗性较差品种抗病性差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的直接原因。目前,召陵区马铃薯主栽品种有郑薯六号、费乌瑞它、东农303等,其品种抗病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BS-10和银法利(氟菌·霜霉威)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流行速度快,从出现中心病株到全部植株枯死仅17~24 d,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对产量影响极大,如不防治或防治不当,可造成减产2/3;试验所用药剂均不能完全抑制晚疫病的发生,相对而言,银法利防效优于枯草芽孢杆菌BS-10。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的迅速发展 ,套作栽培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 ,而病害也时有发生。为控制及减轻病害的发生为害 ,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就生产中发生相对较重的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等作简单介绍。1 马铃薯晚疫病1.1 病原及侵染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为致病疫霉。晚疫病可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主要病症是患病叶如同被开水泡过。叶早期发病在叶尖和叶缘上 ,生成暗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小斑 ,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暗褐色大斑 ,病斑与正常叶组织交界处有白色稀疏霉轮 ,病叶背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列前4位,常年种植面积在53.3万hm^2以上,晚疫病(确y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我省马铃薯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马铃薯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我们选用不同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效比较试验,试图寻找出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晚疫病是指由致病疫霉引起, 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该病各地普遍发生,为害严重.晚疫病以往多在保护地发生,但近几年特别是多雨年份—年四季都能发生,发生严重时,叶片萎蔫,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南方春马铃薯主产区7个省(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对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进行了网络会商,综合分析了马铃薯品种抗性、田间菌源量和未来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预计2019年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总体偏重发生,其中湖北西部、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等地局部大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93万hm~2(1 395万亩),大部产区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漆文选 《中国蔬菜》2011,1(19):29-31
地处高寒二阴区的甘肃省渭源县2006 年以来
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45% 以上,随着
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马铃薯连作几率增大,
加之频繁的调引种、气候变暖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
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从
2006 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2.11 万~2.15 万
hm 2,病田率84.0% ~89.5% ,发生程度3~4 级,每
667 m 2 产量损失15% ~25% 。经观察,发病呈现出发
生早,前期发展慢,中期扩散快,后期流行快受害重
的特点。环境因子对晚疫病的加重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