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招远市土壤酸化的原因,以及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结合改良实践,分析不同酸土改良物料的改良效果,提出酸化土壤的综合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土壤酸化的原因以及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改良实践,提出了对酸化土壤的综合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复合菌剂CAMP对砂质土壤改良及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砂质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白菜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白菜和砂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砂质土壤,研究其对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砂质土壤的养分、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白菜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可以提高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土壤有效菌数量是CK(对照,未经过处理的砂质土壤)的357.1倍。微生物菌剂CAMP对提高砂质土壤养分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砂质土壤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含量分别比CK高4.3%~10.1%、7.9%~10.0%、7.6%~24.1%和3.7%~8.4%。同时微生物菌剂CAMP对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生长速率也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下鲜质量和地下干质量分别比CK高11%、51%、8.9%、11%、27%、18%和11%。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180%和35%。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在砂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种植白及2年的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土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测定土壤理化因子,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真菌群落的相关性,以期为白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改良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共得到43 651条真菌基因优化序列,2种根际土壤真菌存在差异,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土特有真菌OTU数分别占总数的33.50%、33.60%;α多样性分析表明,砂质壤土中真菌属丰富度高于砂质粘土;群落结构分析表明,除未分类的真菌属之外,镰刀菌属(Fusar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2种白及根际土壤中均为优势真菌属,砂质壤土中显著富集附球霉属(Epicocc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Knufia,而砂质粘土中显著富集外瓶柄霉属(Exophiala)、原隐球菌属(Saitozyma);土壤有效磷对白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有机质、pH、有效磷、有效镁、有效钙对土壤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影响。种植白及的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土壤理化因子对根际真菌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有效磷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酸化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过程,酸化土壤会对作物生长甚至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改良措施。1土壤酸化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大问题从上世纪开始发展的石油农业,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革命,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普遍大量应用,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土壤酸化问题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较大城市,发展蔬菜生产对保障城市供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市菜园土壤总面积十万亩,其中菜园草甸土占52%,菜园砂土占22%,菜园黑钙土占26%。菜园砂土有机质含量低,不保水、不保肥,但通气性好,导热快,耕层疏松,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7.
张现民 《现代园艺》2014,(17):54-54
1栽培地选择 选择松软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5.5-7.6的范围,最适宜pH值6.5的土壤。栽培地的水、土、气环境须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生物菌肥的生产、在农业生产和有机物质生态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简要介绍生物菌肥菌种、载体的选择,其在农业生产中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抗性、降低化肥农药危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在有机物质生态循环中对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废弃有机物利用中的作用,并对生物菌肥在我国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炭基肥料是由生物炭与有机肥料结合制成,可以稳定土壤环境、改良土壤理化环境。该研究综述了炭基肥料在21世纪应用初现规模,指出了它可用于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并能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碳汇,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指出了炭基肥料使农业生产回归有机农业,符合低碳农业发展方向,为其将来取代传统化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方园艺》2008,(2):60-60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无机肥三者构成了肥料的总体,对作物的生长起着不同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部分,是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的基础肥料,它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熟化土壤  相似文献   

11.
<正> 用S-H混合物(4.4%蔗渣,8.4%稻壳,4.25%牡蛎壳粉,8.25%尿素,1.01%硝酸钾,13.16%过磷酸钙和60.5%矿质粉)改良壤质土,对降低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的存活率有显著效果。牡蛎壳粉、矿质粉、玉米秸、未熏蒸的稻壳、熏蒸的稻壳和牛粪也有效果,但效果较差。而用蔗渣改良,土壤中病原菌存活率增加。对于砂质土用S-H混合物改良的,病原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早秋芹菜-莴苣轮作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生产中连作障碍,达到改良土壤、提高水田利用率的作用,对稳定粮食生产和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石灰氮在莴笋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氮是一种缓释肥,可提供长效氮,提高氮素利用率8%~12%,并提供钙素,解决植株钙缺素症,调节土壤pH值,石灰氮在日本、新西兰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其作用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及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4.
种植绿肥可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果实品质;改善果园的小气候环境,抑制杂草为害,为害虫的天敌提供栖居的场所;防止水土流失,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是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盐渍土壤对于作物生长来说是一种逆境土壤,这些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改良难度大,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现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机理及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作物造成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早黑宝葡萄已开始推广应用日光温室栽培模式,采用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温湿度调控,单干立架密植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不仅提早了成熟期,提高了果实品质,增加了果农收入,还改良了土壤,减轻了土壤和空气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良性循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徐龙恩 《蔬菜》2013,(11):19-20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由于常年连作重茬,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土壤板结等土壤问题,总结了3种改良技术措施,分别是秸秆生物反应堆土壤综合治理技术、石灰氮土壤综合治理技术、设施大棚种植绿肥改良土壤法。这3种技术措施分别利用生物菌种、物理反应、绿肥进行土壤处理,均能达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生产优质、高产、绿色蔬菜产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原土直栽绿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的土壤特性以及重盐碱地原土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概述。认为应首先对土壤盐分进行测定,进行土地整理与改良。然后选择适宜的树种并注意时空配置。在栽植绿化植物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通过精心栽植与养护管理,有效防治病虫害,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原土绿化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从基地选择、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了适合蓬莱市的有机苹果生产技术。采用物理方法和农业方法防治病虫害,增施无污染的有机肥及果园生草改良土壤等技术措施,在苹果生产中不施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生产出有机苹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有机肥当量化肥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绥阳朝天椒有机肥当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处理2产量最高,折合鲜椒产量为870.0 kg/667 m2,但受人工成本影响,施用有机肥产投比会降低。从现代农业的特点来看,充分利用现存的有机肥,对改善辣椒品质、节约成本、改良土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生产上推荐施用有机肥,既能保证稳产增产,又能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