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相似文献   

2.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上生物量越高,形成的有机质越多.在单播的紫花苜蓿中,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与速效K呈负相关,说明生成的地上生物量越多,消耗的速效K越多.单播无芒雀麦的地上生物量与碱解N、速效P和速效K都呈负相关.在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中,速效P和速效K肥的消耗最大.  相似文献   

4.
蒋慧  于磊  马春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20-1021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对青贮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即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以50%+50%、60%+40%和70%+30%比例混播,分析各处理青贮材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丁酸、乳酸和总酸的变化,研究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播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单播苜蓿相比,混播可以显著降低青材料的pH值(P〈0.01)、NH3.N/TN值(P〈0.01)和丁酸含量(P〈0.01),有利于保存青贮物的营养成分。混播还可提高青贮产物中乙酸、乳酸和总酸的含量(P〈0.01),从而提高苜蓿青贮品质。[结论]以混播处理A(苜蓿50%+无芒雀麦50%)效果最好,pH值,NH3-N/TN的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和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豫北地区6 a定位试验,以撂荒地为对照,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与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建植后,土壤团聚体形态结构改善较为明显;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以5.00~3.00和3.00~2.00 mm粒径为主(比例为35.55%~57.12%);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以 < 0.25 mm和3.00~1.00 mm为主(比例为53.47%~74.47%);无论机械稳定性团聚体还是水稳性团聚体,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团聚体质量分形维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撂荒地、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腐殖质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各栽培模式下0~40 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撂荒地;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显示: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以及腐殖质碳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 < 0.01)。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值均与小粒径团聚体(< 0.25 mm)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相对于撂荒地,人工建植草地后能够显著改变土壤团聚体的分布,促进土壤固碳,其中又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苜蓿、苇状羊茅和无芒雀麦为材料,根据其生物学特点进行混播,并对混播牧草的生长特点和生产性能与单播进行比较,以便找到利用该类混播草地的规律.结果表明:混播与单播牧草的全年生育期均为90~100 d,绿期220~230 d,和单播相比,混播能提高牧草的茎叶比和分蘖数,降低鲜干比,对叶面积系数影响不大.混播和单播牧草地上生物量动态均呈现S型动态曲线,生物量增长最快在抽穗扬花期,生物量最大值在成熟期,其中蜡熟期是单播或者混播牧草的最佳利用时期.牧草混播的生产水平高于苇状羊茅和无芒雀麦的单播,低于苜蓿的单播.  相似文献   

7.
左艳春  杜周和  朱永群  周晓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33-3634,3637
[目的]探讨紫花苜蓿与鸭茅混播效应以及最佳混播比例。[方法]设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紫花苜蓿与鸭茅的混播比例不同。测定混播后各个处理组混播草地的产量,相总生物量以及紫花苜蓿与鸭茅在混播草地的竞争率。[结果]处理A3组的总产量最高,为4 827.67 kg/hm2,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且与处理A1组差异极显著(P〈0.01)。3个混播处理组的RYT值均大于1,2种草能够互补共存。在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的竞争力强于鸭茅,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紫花苜蓿与鸭茅混播草地以及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混播草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对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和羊茅二种多年生禾草的混播草地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时空间动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混播牧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双峰曲线,地上生物量峰期分别在完熟期以及果后营养中期;地下生物量的峰期分别在种子完熟期和果后营养后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增长最快在抽穗期(现蕾期)到完熟期期间,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以及羊茅的混播牧草的生长强度为11.92gDM/(m2·d)和14.13gDM/(m2·d);地下部分增长最快分别在分蘖期(分枝期)到拔节期(抽茎期),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以及羊茅的混播牧草根系生长强度分别为8.53gDM/(m2·d)和8.94gDM/(m2·d)。  相似文献   

9.
运用deWit(1960)的植物竞争试验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狗牙根和白三叶单播及混播草地进行地上生物量动态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50%+狗牙根50%混播处理的地上生物量最高,与其他4个处理的地上生物量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单播白三叶处理的地上生物量最低.单播狗牙根地上生物量与绝对生长速率显著大于...  相似文献   

10.
王京 《陕西农业科学》2016,(11):111-114
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按照行比设置7种混播组合(即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比例为10∶0、8∶2、6∶4、5∶5、4∶6、2∶8和0∶10),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及二者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二者各自单播草地,RYT值均显著大于1.0,表明二者混播存在混播互补优势,其中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比例6∶4在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方面具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明夏播玉米大豆间作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吸氮量、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明确间作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率,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河北省徐水县代表性农田设置玉米单作(T1)、大豆单作(T2)、玉米与大豆间作根部不分隔(T3)、玉米与大豆间作根部分隔(T4)4个处理,并对关键生育时期的作物生长、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进行实时观测。【结果】相对作物单作种植模式,间作产量优势明显,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间作模式总吸氮量(256.1 kg·hm-2)显著高于玉米单作种植(159.7 kg·hm-2)。玉米大豆间作主要通过促进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来提高间作系统生产能力,其中地上部因素对间作玉米生物量、产量和吸氮量提高的贡献率分别为81.6%、83.4%和75.7%,而地下部因素的贡献率仅为18.4%、16.6%和24.3%。间作玉米条带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单作玉米,隔根间作玉米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不隔根间作玉米,单作大豆与间作大豆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隔根对间作大豆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相对单作种植,间作系统降低了玉米收获后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而提高了大豆条带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对不隔根处理,间作隔根对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间作大豆土壤硝态氮含量。夏季无论是单作种植还是间作种植,其后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间作可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P<0.05),相对玉米单作,间作种植的后茬小麦收获后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降低了87.2 kg·hm-2,其中地上部因素贡献率为77.5%,地下部因素对此贡献仅为22.5%。【结论】夏播间作种植产量优势明显,间作模式整体吸氮量高于玉米单作,其中地上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贡献大于地下部因素,并且夏播间作种植对后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对单作种植,间作种植降低了玉米条带土壤含水量而对大豆条带无显著影响,间作玉米条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而大豆条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但间作系统当季及后茬作物收获后的整体土壤硝态氮残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磷细菌(PSB)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PSB和AMF对苜蓿生长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明确PSB与AMF的相互作用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机制,以期为紫花苜蓿人工栽培及其高效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4株菌,分别为具有高效解磷能力的巨大芽孢杆菌(Bm)和枯草芽孢杆菌(Bs),以及能与苜蓿根系共生的摩西管柄囊霉(Fm)和幼套球囊霉(Ge),并将这两类菌双接种,分别为BmBs、BmFm、BmGe、BsFm、BsGe、FmGe,以加灭活菌为对照(CK),共计11个处理。测定接菌处理后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苜蓿植株磷含量、主根长、地下生物量、土壤pH、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评价单接种菌和双接种菌对苜蓿的应用效果。【结果】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植株磷含量、主根长、地下生物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为接菌处理显著高于CK(P<0.05),土壤pH、全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与CK相比,苜蓿地下生物量、株高和茎粗在单施解磷细菌Bm和Bs处理下分别增加了18.57%—24.49%、8.59%—21.33%和3.86%—9.54%,在单施丛枝菌根真菌Fm和Ge处理下分别增加了9.15%—27.35%、2.51%—18.60%和4.59—8.58%,双接种BmBs、BmFm、BmGe、BsFm、BsGe、FmGe处理下分别增加了7.66%—41.62%、7.44%—34.56%和5.58%—26.61%。单施Fm和Ge处理苜蓿的主根长均显著大于单施Bm和Bs处理(P<0.05),但Fm和Ge处理之间、Bm和Bs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接菌处理中,FmGe处理苜蓿的主根长最长,且显著大于其他施菌处理(P<0.05),其中BmBs处理对紫花苜蓿主根长的效应最弱。相关性分析表明,除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茎粗呈负相关不显著(P>0.05),地下生物量与苜蓿磷呈正相关不显著(P>0.05),与土壤全磷呈负相关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指标之间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大的接菌处理前3位排序为BmFm、BmGe和FmGe处理。【结论】PSB和AMF同时接种,对苜蓿植株生长发育和磷营养促生效果优于单一接种PSB或AMF,其促进作用的大小与PSB和AMF的种类有关。从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植株的磷营养及地下生物量指标综合考虑,解磷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m)与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m)同时接种(即BmFm处理),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和磷营养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BmGe处理。  相似文献   

13.
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明确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种间竞争关系,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和其入侵地生态修复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野外生态学的试验方法,建立不同密度的非洲狗尾草和紫茎泽兰单种与混种种群小区,定量分析其相对生长速率和竞争能力。【结果】非洲狗尾草单株生物量、相对产量(RY)和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高于紫茎泽兰对应指标,竞争效应参数相对产量总和(RYT)显著小于1;随着各处理种群密度的增大,上述关系愈加明显。在混种处理20、45和175株/m2密度条件下,紫茎泽兰单株总生物量比其在单种处理对应密度条件下的单株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3.0%、38.5%和70.1%,而非洲狗尾草单株生物量在各密度间无显著变化。在混种处理条件下,非洲狗尾草生物量根茎比显著小于在单种处理其根茎比,而紫茎泽兰其根茎比显著大于在单种处理其根茎比。【结论】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之间呈现很强的竞争作用,非洲狗尾草地上部分相对竞争力比紫茎泽兰强。在较高密度的生长模式下,两物种混种群落经过长期的竞争演替,紫茎泽兰可能会被非洲狗尾草成功取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黄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利用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以云南黄牛(大理黄牛、德宏黄牛,n=379)和西本杂(西门塔尔牛♂×云南黄牛♀,n=136)为母本,大额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母牛在输精后约60 d,通过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并对妊娠母牛进行跟踪调查,统计产犊数,测定云南黄牛及杂种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体尺,观察调查杂种牛的主要外貌特征。【结果】①用大额牛冷冻精液累计输精515头母牛,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73.98%和92.13%,其中黄牛母本的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为68.87%和90.81%,西本杂母本的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88.24%和95.00%。②大西本杂(大额牛♂×西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分别为22.86、103.86、142.40、176.21和243.25 kg,比云南黄牛的11.73、82.42、108.37、124.60和132.10 kg提高94.89%(P<0.01)、26.01%(P<0.01)、31.40%(P<0.01)、41.42%(P<0.01)和84.14%(P<0.01),比大本杂(大额牛♂×云南黄牛♀)的17.70、102.19 、134.81、161.43和201.91 kg提高29.15%(P<0.01)、1.63%(P>0.05)、5.63%(P>0.05)、9.16%(P<0.05)和20.47%(P<0.01);大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亦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50.90%(P<0.05)、23.99%(P<0.01)、24.40%(P<0.01)、29.56%(P<0.01)和52.85%(P<0.01);大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301.90 g,极显著高于大本杂的264.67 g和黄牛的164.89 g(P<0.01),大本杂平均日增重亦极显著高于云南黄牛 (P<0.01);大本杂的初生、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8.21%、3.87%和4.20%,以初生重的杂种优势率最高。③初生时,大西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同龄云南黄牛提高8.38%(P<0.05)和8.34%(P<0.05),大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8%(P<0.05)和7.23%(P<0.05)。在6月龄,大西本杂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5.88%(P<0.05)、16.50%(P<0.05)、9.81%(P<0.05)和29.48%(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0.89%(P<0.05)、11.10%(P<0.05)和21.23%(P<0.05)。在12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82%(P<0.05)、30.64%(P<0.05)、31.16%(P<0.01)、29.95%(P<0.01)和26.63%(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1%(P<0.05)、13.34%(P<0.01)和21.86%(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分别比大本杂提高33.20%(P<0.05)、31.43%(P<0.05)、17.72%(P<0.01)和14.65%(P<0.01);在24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30%(P<0.01)、31.69%(P<0.01)、38.83%(P<0.01)、32.12%(P<0.01)和41.60%(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2.69%(P<0.01)、24.42%(P<0.01)和40.92%(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分别比大本杂的明显提高38.72%(P<0.01)、27.83%(P<0.01)和13.16%(P<0.01)。表明杂种牛在初生时体高和胸围优势明显,6月龄以后以胸围、腹围和管围生长较为明显;特别是三元杂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生长从12月龄开始明显地超过二元杂。④大额牛与大理黄牛杂交F1的初生体重显著高于大额牛与德宏黄牛杂交F1(P<0.05),但两者的各体尺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大额牛与两地黄牛杂交效果基本一致。⑤成年杂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习性与大额牛的非常相近。【结论】大额牛和云南黄牛种间杂交可行,杂种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且三元杂优于二元杂;F1代母牛可育,但公牛可能不育;大额牛与黄牛杂交利用潜力大,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5.
褐飞虱Yellow基因的克隆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姚云  徐泽炜  林欣大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5):2976-2984
【目的】克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Yellow基因(NlYellow),研究该基因在褐飞虱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通过RNA干扰沉默NlYellow了解其功能。【方法】使用网络版primer3设计引物克隆NlYellow,将得到的cDNA序列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物种的Yellow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褐飞虱胚胎、1-5龄若虫以及成虫期NlYellow的相对表达量,并检测该基因在雌、雄成虫头、胸、腹、足、翅、卵巢和睾丸等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向褐飞虱5龄若虫体内注射0.4 µg针对NlYellow的双链RNA,待羽化为成虫后观察表型。【结果】克隆得到NlYellowORF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它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Yellow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98%),但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家蚕(Bombyx mori)等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它与豌豆蚜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显示NlYellow在胚胎期表达水平具有波动性,其中第1、3、4和5天中的表达量低于其他时段的表达量。此外,NlYellow在3龄和5龄若虫期表达量高于其他若虫期(P<0.05);该基因在雄虫头、胸、翅、足、中肠和睾丸中均有表达,但前4个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而在雌虫中,该基因只在头、胸、翅、足中表达。另外,该基因在短翅成虫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长翅成虫(P<0.05),并且在短翅成虫当中,雄虫中的表达量高于雌虫并达到显著水平(P<0.05)。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NlYellow后,褐飞虱成虫整体体色变黄,胸、腹和足颜色变化尤其明显。【结论】初步推测NlYellow的功能是参与外表皮色素沉积,改变体色。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对根瘤菌运移、定殖及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动态及接种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Gannong No.5)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增强根瘤菌向苜蓿体内尤其向繁殖器官转移并定殖的能力,促进苜蓿种植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分别向Ensifer meliloti LZgn5f(gn5f)和Ensifer meliloti 12531f(12531f)两种根瘤菌液内添加0.5、1、10和100 mg·L~(-1)赤霉素,测定第1、3、5、7和9天两种根瘤菌OD600吸光度值,同时将添加不同赤霉素的菌液分别浇灌于幼苗根部,于接种后第15、30、45和60天检测根瘤菌在根和地上各组织内运移和定殖及对苜蓿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添加10 mg·L~(-1)赤霉素稍可促进12531f生长,但效果并不明显;而1 mg·L~(-1)赤霉素对gn5f生长初期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则无明显作用。10 mg·L~(-1)赤霉素促进12531f运移并定殖到下部茎、上部茎和上部叶内,1 mg·L~(-1)赤霉素促进gn5f运移并定殖到下部茎和下部叶内,以无菌水为对照的各组织内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单独接种12531f和gn5f,均促进了叶绿素的形成,而添加赤霉素后接种均抑制了叶绿素的形成,但12531f添加10 mg·L~(-1)赤霉素、gn5f添加1 mg·L~(-1)赤霉素接种可使幼苗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单株叶片数、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则均达最高。其中12531f添加10 mg·L~(-1)赤霉素接种后苜蓿单株结瘤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75.71%和11.82%,但差异不显著(P0.05);单株根瘤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 136.11%和55.05%,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片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13.94%和78.28%,差异显著(P0.05);株高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83.33%和50.24%,差异显著(P0.05);根长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15.28%和29.17%,差异显著(P0.05);地上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214.27%和206.43%,差异显著(P0.05);根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 156.19%和1 049.53%,差异显著(P0.05)。gn5f添加1 mg·L~(-1)赤霉素接种后苜蓿单株结瘤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82.86%和4.07%,但差异不显著(P0.05);单株根瘤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697.22%和105.00%,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片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32.12%和19.13%,株高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95.24%和37.82%,根长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76.39%和5.83%,但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地上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25.98%和121.80%,差异显著(P0.05);根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864.43%和762.21%,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别添加10 mg·L~(-1)和1 mg·L~(-1)赤霉素后利于12531f和gn5f在苜蓿体内的运移和定殖并对结瘤、叶片生长、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有促进作用,表明适宜赤霉素浓度可作为促进目标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方法,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耐寒性能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体内抗寒系统的组成,为探究中蜂和意蜂耐寒性能的差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室外相同环境条件越冬的中蜂和意蜂各5群,于2015年12月20日每群随机选取蜜蜂立即测定两者的过冷却点、冰点,比较其耐寒性能差异。然后分别测定蜂体游离水、结合水、脂肪、糖原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海藻糖酶的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淋巴中山梨醇、海藻糖、甘露醇的含量。在海藻糖的生物合成通路中确定4个重要调控基因,选择β-action和β-肌动蛋白分别作为中蜂和意蜂的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蜂和意蜂海藻糖4个相关调控基因在越冬期时m 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越冬期中蜂和意蜂过冷却点差异显著,中蜂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意蜂(P0.05),但二者冰点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越冬期中蜂和意蜂蜂体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中蜂体内游离水含量显著低于意蜂(P0.05),而结合水含量显著高于意蜂(P0.05);越冬中期蜂体脂肪含量在两蜂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蜂和意蜂蜂体和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意蜂在越冬期时体内糖原含量明显低于中蜂,并且差异显著(P0.05);中蜂血淋巴中甘露醇、山梨醇含量接近于意蜂的两倍,海藻糖含量也相对高于意蜂,差异显著(P0.05);中蜂蜂体和血淋巴的海藻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意蜂(P0.05);以中蜂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意蜂的海藻糖酶基因(Tre-2)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UGP)表达量明显高于中蜂(P0.05);而基因Tre-1表达情况相反;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表达量在中蜂和意蜂体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意蜂相比,中蜂能够通过降低体内游离水含量,提高糖原和小分子糖含量,调节海藻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等方式降低体内过冷却点,提高自身耐寒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两种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为西瓜连作障碍和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粉碎后施入瓜类连作土壤中并继续栽培西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西瓜蔓长、鲜重及产量,稀释平板法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通过Real-time PCR测定西瓜根际土壤中功能微生物芽孢杆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的施入,促进了西瓜蔓长的伸长,并在后期显著促进了植株地上鲜重、根鲜重和全株鲜重的增加(P<0.05),且D125处理略高于D123处理;残茬处理虽然增加了西瓜单株产量,但与对照(CK)差异不显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统计表明,定植第20天时,D125处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D123处理与CK(P<0.05),D123与CK间差异不显著;定植第30天时,D125处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CK(P<0.05),D123与CK、D125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真菌数量的研究表明,各时期均表现为D125>D123>CK,并在定植30 d时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对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的研究表明,各时期均表现为D125>D123>CK,在定植30 d时,D125处理显著高于D123处理和CK(P<0.05),但D123处理和CK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比值随着取样时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细菌繁殖速度低于真菌繁殖速度;定植20 d时,D125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值显著高于D123处理和CK(P<0.05),D123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随着西瓜植株的生长,土壤中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各时期尖孢镰刀菌均表现为CK>D123>D125,在定植第20天和第40天时表现为小麦残茬处理显著降低了尖孢镰刀菌数量(P<0.05)。芽孢杆菌数据表明,各处理在定植30 d时芽孢杆菌数量均达到最高,其他时期均较低,小麦残茬的施入增加了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数量,D125处理在各时期均表现为显著高于CK(P<0.05),D123处理在定植后20 d和30 d表现为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D125处理在定植后20 d和40 d显著高于D123处理(P<0.05),定植后30 d时则表现为相反的结果。【结论】小麦残茬的施入,促进了西瓜生长,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并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枯萎病致病菌数量,对西瓜连作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游牧放牧与定居放牧不同利用方式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山地草甸草地生产力及确定合理的放牧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的方法,以天山北坡山地草甸草地为对象,分别在游牧放牧区和定居放牧区设置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和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2种放牧强度,围栏打草场(未放牧区)为对照(Check test),分析2种放牧方式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分布。【结果】(1)在LG和HG下,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0.05)。游牧放牧和定居放牧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大小均为CK>LG>HG;除杂类草外,多年生禾草、多年生豆科草、多年生莎草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逐渐减少趋势。游牧放牧区与定居放牧区多年生莎草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在LG下有显著差异(P<0.05),多年生豆科草地上生物量在HG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2)在CK和LG下,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层0~10、10~20、20~30 cm的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定居放牧区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比游牧放牧区分别高出36.79%、31.55%、27.38%。游牧放牧区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范围在743.99~1 229.83 g/m2;定居放牧区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范围在864.33~1 550.95 g/m2。(3)在LG和HG下,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根冠比有显著差异(P<0.05),定居放牧区植物群落根冠比游牧放牧区分别高出19.38%、9.91%。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游牧放牧区和定居放牧区植物群落根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HG>CK>LG。【结论】山地草甸草地的不同利用方式改变了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定居放牧方式下植物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著高于游牧放牧方式(P<0.05)。  相似文献   

20.
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外源养分添加对稻田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特征,明确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胞外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过程,为稻田土壤水肥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湖南长期种植水稻的典型缺磷水稻土,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碳磷(CK)、添加碳(C)、添加磷(P)和添加碳磷(CP)。采用96微孔荧光法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同时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磷分级方法(BBP法)测量4种磷组分(CaCl2-P、Citrate-P、Enzyme-P和HCl-P),探讨碳、磷添加对4种生物有效性的磷组分的影响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与CK相比,C、P添加和CP配施处理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29.76%、84.03%和87.94%(P<0.05),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减少20.13%、增加57.49%和56.53%(P<0.05);植物全磷(TP)含量与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C、P和CP添加处理地上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增加57.23%、95.21%和95.91%(P<0.05),地下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减少26.12%、增加45.45%和38.01%(P<0.05)。根际土pH、NH4+-N和Olsen-P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CP配施处理中根际土微生物量磷(MBP)含量高于非根际土;碳、磷添加对4种基于生物有效性磷组分具有显著调控作用(P<0.05);Olsen-P和MBP与AL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与ACP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微生物对速效养分利用明显。冗余分析表明非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变化主要受Olsen-P、MBP、CaCl2-P和Citrate-P含量影响;而土壤中含水量、pH、NH4+-N、根系生物量、HCl-P和Enzyme-P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结论】P和CP配施处理能提高缺磷水稻土微生物活性,显著增加水稻生物量,提升根际微生物效应,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