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米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米中的三环唑残留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进样.用非极性毛细管柱(DB-1)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FPD-393 nm硫滤光片)测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满足二次曲线方程y=41.35x^2-15.73x+52.23,相关系数0.9996.回收率95.3 %,相对标准偏差3.01 %,方法检出限0.5 mg/ kg.该试验方法有测定结果准确度高、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大米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利用高灵敏氮磷检测器,用乙腈和丙酮提取样品,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大米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2~0.009 mg/kg.添加量为0.004~O.007mg/kg时,添加回收率为84.3%~120.0%,相对标准偏差为4.1%~11.5%.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大米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变异系数小、检出限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芜湖惠丰省级粮食储备库储存的不同储藏年限的籼稻为原料,并将其制成大米,测定大米的脂肪酸、蛋白质及总淀粉含量,并用酸度指示剂法鉴定稻谷新陈状况,探讨了脂肪酸含量、淀粉黏性及酸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不同储藏年份稻谷在陈化过程中的营养特性与性能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增长,总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脂肪酸含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酸度指示剂显示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酸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米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米中有机氯农药经有机溶剂石油醚的萃取浓缩后,由高纯氮气载入色谱柱进行分离,载有有机氯农药的氮气进入电子捕获检测器后,其出峰顺序为:(1)α-HCH;(2)β-HCH;(3)γ-HCH;(4)δ-HCH;(5)七氯;(6)艾氏剂;(7)ρ,ρ’-DDE;(8)狄氏剂;(9)ρ,ρ’-DDT;(10)ο,ρ’-DDT;(11)ρ,ρ’-DDD。用该方法测试的结果表明,在米面中分别添加1mg/kg和0.1mg/kg混合农药标准物时,各种标准物的回收率为86.19%~106.86(3次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5%~7.53%。最低检出限为0.002~0.005mg/kg。实样检测表明,该方法对大米品中测定这11种有机氯农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通过高效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先后对大米渣蛋白酶解后的多肽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得到组分2和组分RF9;再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组分RF9进行分析鉴定得到抗氧化肽氨基酸序列L-Q-P-Y(Leu-Gln-Pro-Tyr),分子质量为520.277u。合成的抗氧化肽片段L-Q-P-Y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5.84%。 相似文献
8.
9.
对芦笋在冷藏及焯烫、冷冻、制罐、清炒等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感官品质变化与细胞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可知在各种加工及冷藏条件下,芦笋的感官质量与组织结构中的表皮、薄壁组织、导管等均会受到影响,而且与加热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及是否受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水稻发育胚乳中淀粉的积累及淀粉合成的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利用4个粒重相近品种(组合),对胚乳发育期间蔗糖、可溶性糖的淀粉含量、籽粒灌浆速率及与淀粉合成有关的6个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及不同剪叶处理间强势粒的淀粉积累和酶活性差异较小,而弱势粒差异明显。蔗糖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态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枝酶(Q酶)、活性的变化与灌浆速率曲线十分吻合,相关性极显,而U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变化与灌浆速率曲线吻合性较差。结合态淀粉合成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热加工处理后伊拉兔肌内磷脂在冷藏期间的动态变化,为伊拉兔肉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伊拉兔背部最长肌为原料,用3种不同的热加工方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各样品在0-9 d冷藏期间肌内磷脂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此外,将主要8个设计因子(原料、3种热加工方式和4个贮藏时期)作为X变量,以肌内磷脂脂肪酸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对伊拉兔的肌内磷脂脂肪酸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在0-9 d冷藏期间,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处理后伊拉兔的肌内磷脂含量(干重%)均有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6-9 d冷藏后期,其中,微波处理更能维持伊拉兔肌内磷脂含量在冷藏期间的稳定性。在此期间,伊拉兔肌内磷脂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PUFA的比例在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6-9 d贮藏期间各样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尤其是长链PUFA)下降幅度最大。锡箔烘烤较之另外两种热加工方式更能够抑制冷藏期间肌内磷脂不饱和脂肪酸(UFA),尤其是PUFA的降解。此外,在0-9 d冷藏期间,加工后伊拉兔肉样品肌内磷脂脂肪酸的n-6/n-3比值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但是仍处于推荐的范围之内。相比之下,蒸煮处理更能有效地维持伊拉兔肌内磷脂脂肪酸的n-6/n-3比值处于较低的波动范围。经PLSR分析证实,当采用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3种热加工方式时,伊拉兔肌内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受冷藏时间的影响要大于热加工方式。在冷藏期间,伊拉兔肌内磷脂中绝大多数的脂肪酸都发生了差异性变化,尤其在0-3 d时,MUFA(C17:1)和PUFA(C20:2n-6,C20:4n-6,C20:5n-3,C22:5n-3和C22:6n-3)显著下降,而SFA(C16:0和C18:0)显著升高(P<0.05)。比较3种热加工方式,蒸煮处理更有助于保护伊拉兔肌内磷脂在冷藏期间的脂肪酸组成。【结论】加工方式和贮藏时间都能够影响伊拉兔肌内磷脂的含量与组成。当采用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3种热加工方式时,伊拉兔肌内磷脂组成受冷藏时间的影响要大于热加工方式。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出发,烹调时应尽量选择温和的热加工方式,并缩短加工后的冷藏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河北省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给大豆的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近30年来河北省审定的41个大豆品种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品种之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中的脂肪酸含量高低顺序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亚麻酸,硬脂酸。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开育9号’,为56.89%;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冀承豆3号’,为9.06%;不同大豆品种各脂肪酸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2%,最小的是硬脂酸,变异系数为4.64%,通过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10种中药材和大米为原料,采用酵母菌、曲霉菌(Aspergillus kawachii,Aspergillus shirousamii),发酵制取药用米酒。在18℃,60d的发酵过程中,测定不同试验组(对照组、添加中药粉末、添加中药浸出物组)其总酸度、总糖度、乙醇含量和参数pH值、色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总酸度的含量不断增加,其中以中药粉末添加组的含量最高。总糖含量在发酵初期急剧下降,后期变化不大,不同试验组含量相当。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乙醇含量,中药粉末添加组中的乙醇含量高于其他2组。pH值的变化,2组呈相同的趋势,在发酵初期下降,后期又缓慢增加,色度的变化,不同试验组均前期变化较快,后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选取24个茶树品种的茶籽,研碎,用甲醇和氯仿提取其中的脂肪,将提出的脂肪甲基化,用100m×0.25 mm的CP-Sil88毛细管柱测定脂类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的脂肪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51.06%,其中油酸占单不饱和脂肪酸量的96.4%,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7.86%,主要为亚油酸,占多不饱和脂肪酸量的98.6%;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0.67%,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占饱和脂肪酸的78.3%和19.3%;此外还含有0.144%18:1-11t酸,该种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能是9c,11t-CLA(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的前体.说明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较符合保健食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不同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与糙米品质的关系,为稻米安全储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两个典型籼稻品种IR110,IR124以及两个典型粳稻品种沈农265和辽粳294,将其糙米于-15,5,25,41℃条件下自然储藏180d,研究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脂肪酸在不同温度下均随时间呈倒抛物线变化,但不同温度下波谷出现的早晚和幅度不同,温度越高波谷出现时间越早,波幅越大。表明高温条件下稻米内脂肪酸生化反应剧烈,高温不利于稻米安全储藏。从蛋白质含量上看,各温度条件下变化均不明显,表明稻米在储藏过程中,其品质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率41℃时最大,5℃时最小。就食味值来说,不同温度下2个粳稻品种均优于2个籼稻品种,而无论籼粳稻品种,在-15℃和5℃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食味稳定,在25℃和41℃高温条件下食味变化剧烈。籼稻和粳稻的糙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品质都会发生改变,其中蛋白质含量随储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较小,脂肪酸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呈倒抛物线趋势,直链淀粉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食味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3种淡水硅藻油脂的含量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3种淡水硅藻(小头端菱形藻、尖针杆藻、肘状针杆藻丹麦变种)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潜能,培养并检测了其油脂含量及成分.结果表明:小头端菱形藻生长周期最短,生物量最高.3种淡水硅藻中总脂含量为2.92%~9.2500,小头端菱形藻的总脂含量最高,达9.25 %;脂肪酸的组成相似,且3种硅藻主要脂肪酸成分是豆蔻酸(C14:0)、软脂酸(C16: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十八碳四烯酸(C18: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0%以上,小头端菱形藻达63.54%.进一步改善培养条件后小头端菱形藻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20.
12种常见食用蘑菇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12种常见食用蘑菇长链脂肪酸的绝对含量。方法:以正十七酸为内l-CH3OH抽担和酯化,正己烷提取脂肪酸甲酯化物,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与结论:12种食用蘑菇所含脂肪的绝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