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30%嘧菌环胺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分蘖盛期、破口期各施药一次,对叶稻瘟的防治效果为48.56%~80.42%;对穗颈稻瘟的防治效果为50.56%~94.39%。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500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五种杀菌剂及其不同浓度对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生长安全性的影响,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最佳使用药剂和使用浓度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8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田间防效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分析8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设计用药量下,对水稻穗颈瘟最终防效由高到低的药剂依次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13%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稻瘟灵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促进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2016年4~9月在贵州余庆县进行了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30、45、60mL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随用药量增加而提高,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40%稻瘟灵乳油100mL/667m~2相比,防治效果和产量均较对照高。防治效果、产量以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60mL/667m~2最高,其次是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45mL/667m~2。在防治稻穗瘟病时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可作三环唑、稻瘟灵的替换或替代产品,建议施用量45~60mL/667m2。  相似文献   

5.
以生产中常用的稻瘟病防治药剂为对照,开展稻田施药试验,调查新型复配杀菌剂三环·嘧菌酯防控稻瘟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5%三环·嘧菌酯悬浮剂3个用量处理对水稻穗瘟均具较高防效。其制剂用量40 mL/667m2处理在第2次药后24 d的病指防效为74%,与对照药剂40%氰菌胺悬浮剂处理的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另两种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和6%春雷霉素水剂处理;其50、6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更高,第2次药后24 d均达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稻田开展飞防试验,研究了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在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全程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喷雾助剂在无人飞机低容量喷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飞防助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冠层上部雾滴覆盖度;两种无人飞机结合不同施药配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80.03%~91.85%,对穗颈瘟的防效为80.93%~94.01%,增产率为1.73%~8.97%,试验全程无药害发生。供试的5种制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春雷霉素水剂、40%嘧菌·戊唑醇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均可用作水稻纹枯病和穗瘟病的飞防药剂。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3×109 cfu/m 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时沟施药液,未干即覆土处理后,3×109 cfu/m 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处理区马铃薯的苗期病情指数为5.27,防效为60.4%;块茎膨大期病情指数7.74,防效64.1%;收获期病情指数7.63%,防效67.3%。3次调查防效均明显高于25%嘧菌酯悬浮剂处理。  相似文献   

8.
练德进 《植物医生》2016,(11):50-52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每667 m~2用30%已唑醇悬浮剂15 mL+25%嘧菌酯悬浮剂15 mL施药一次,7 d后再施药一次,第二次施药后14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88.30%,显著高于每667 m~2用30%已唑醇悬浮剂10 mL+25%嘧菌酯悬浮剂10 mL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每667 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 mL、30%已唑醇悬浮剂15 mL和10 mL、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 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几种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14 d,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79.24%、90.89%和91.7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是64.79%。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建议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用1 000倍液对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0.
苯甲·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田间早稻纹枯病进行施药防治试验,调查并比较了苯甲·嘧菌酯与另外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始病前喷施1次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m L/667m2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达92.74%,与在始病前及盛发期各用药1次处理的控制效果99.20%相接近,并极显著高于仅在盛发期用药1次的各个处理。由此得出在水稻纹枯病始发前后使用1次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m L/667m2,能够有效控制该病在田间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1.
2013—2014年在韶关曲江区水稻田里开展了9%吡唑醚菌酯(稻清)微胶囊缓释剂CS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试验,结果显示:9%吡唑醚菌酯(稻清)CS对穗颈穗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发病率防效达80.75%~93.85%,病指防效达85.90%~95.01%,9%吡唑醚菌酯(稻清)CS在用药剂量为100mL/ha时最佳,明显高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和32.5%苯甲·嘧菌酯SC常规剂量的防治效果;施用9%吡唑醚菌酯(稻清)CS后,可挽回产量损失率达4.00%~42.71%,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2.
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地防治该病,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最好,对芦笋茎枯病防效为64.30%~74.85%;30%苯醚甲环唑乳油和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次之,其防效分别为61.90%~72.66%和61.12~71.25%;30%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防效为57.07%~67.3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其防效分别为24.48%~34.99%和22.37%~29.85%。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增产率最高,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84%、22.08%、23.66%。30%苯醚甲环唑乳油次之,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32%、20.77%、22.14%。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酯悬浮剂的增产率相对较高,为15%~20%。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增产率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氯啶菌酯与戊唑醇混合物对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力增效作用,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戊唑醇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对水稻稻瘟菌的毒力, 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其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水稻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啶菌酯与戊唑醇质量比为8∶1的混合物对抑制菌丝生长增效最为明显, 增效系数为2.71。在田间药效试验中, 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50 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81.54%, 高于常规药剂三环唑, 且对水稻整个生育期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咪铜·氟环唑对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防治稻曲病、穗颈瘟常用的药剂组合40%稻瘟灵乳油+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为对照处理,设置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个剂量进行稻田施药防病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 d,喷施1次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制剂用量60 g/667m~2处理,对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2.65%、94.93%,为3个用量处理中最高,与对照药剂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每667 m2用30%己唑醇悬浮剂15 g+25%嘧菌酯悬浮剂15 mL和30%己唑醇悬浮剂10 g+25%嘧菌酯悬浮剂10mL施药2次,第二次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00%和81.29%,对作物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32.5%苯醚甲·嘧菌酯悬浮剂等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结果表明,32.5%苯醚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5%嘧菌酯悬浮剂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商品量18~36g/667m2,2次药后防效可达81.11%~84.75%,显著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嘧菌酯、百菌清复配剂对草坪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百菌清(1∶5)复配剂对草坪褐斑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为0.134 2mg/k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百菌清480g/L悬浮剂1 080~1 728g(a.i.)/hm2对草坪褐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83.44%~87.18%。药剂对草坪草安全,可以广泛用于草坪褐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抗性动态及相应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采用叶盘漂浮法监测了2011—2015年河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抗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含甲霜灵或精甲霜灵的混剂及嘧菌酯单剂等7种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838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和嘧菌酯普遍产生抗性,抗性频率为100.00%,抗性倍数为482.99和354.97,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抗性随着监测地区和监测年限而波动,唐山、沧州、石家庄、衡水、廊坊和保定市的菌株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抗性指数高于其它地区,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抗性指数在不同年度间高位波动。按照田间推荐剂量喷施,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72.15%~74.13%;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和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分别为65.30%~70.19%和63.26%~68.35%,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 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和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的防效达82.00%以上,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在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甲霜灵和精甲霜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可作为替代或混配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苯甲·嘧菌酯对贝母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本研究对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在推荐剂量有效成分195~292.5g/hm~2,连续用3次,隔7d 1次,施药后14d防效可达85%以上,对贝母和其它非靶标生物安全。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可以用于防治和控制贝母黑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