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干旱灌区紫花苜蓿高产田施肥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效应,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对紫花苜蓿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紫花苜蓿产量及蛋白总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氮、磷、钾对建植2年苜蓿产量的贡献为钾>磷>氮,对建植3年苜蓿产量的贡献为磷>钾>氮,建植2与3年苜蓿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氮磷>氮钾>磷钾。氮、磷、钾对建植2年苜蓿蛋白总量的贡献为氮>钾>磷,对建植3年苜蓿蛋白总量的贡献为氮>磷>钾。建植2年苜蓿氮磷肥互作效应明显优于氮钾、磷钾互作;建植3年苜蓿氮磷、氮钾交互对苜蓿蛋白总量的增产效果明显大于磷钾交互。采用频度分析法,通过模拟寻优,得出建植2年紫花苜蓿目标产量大于平均产量17522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56.27~67.51kg·hm^-2、磷77.69~90.48kg·hm^-2、钾76.43~87.18kg·hm^-2;建植3年紫花苜蓿目标产量大于平均产量19234.1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46.75~57.66kg·hm^-2、磷80.15~92.28kg·hm^-2、钾57.79~69.74kg·hm^-2;建植2年紫花苜蓿目标蛋白总量大于平均2115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66.35~77.48kg·hm^-2、磷79.34~92.87kg·hm^-2、钾73.68~85.38kg·hm^-2;建植3年紫花苜蓿目标蛋白总量大于平均2656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68.44~79.50kg·hm^-2、磷72.74~85.96kg·hm^-2、钾50.68~61.61kg·hm^-2。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配施对草原3号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草原3号苜蓿进行大田施肥,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来探索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在7.20%~26.85%之间,增产最高的施肥处理是P2K1N1;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苜蓿干草产量随着磷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和氮肥施入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两因子互作效应中,氮磷、磷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氮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P2O5 180.22kg/hm^2、K2O 52.82kg/hm^2、N 41.84kg/hm^2,产量达11257.09kg/hm^2。磷、钾、氮以及饲草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8.2~182.33kg/hm^2、51.38~54.38kg/hm^2、40.8~42.9kg/hm^2、11247.36~11266.82kg/hm^2。  相似文献   

3.
对宁夏引黄灌区8个苜蓿品种种植5年后的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苜蓿品种种植5年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在20~60cm土层差异显著;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仅在表层土壤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苜蓿品种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且有效磷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长期种植苜蓿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降低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速效钾降幅最大。速效钾变化量与苜蓿干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苜蓿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苜蓿要根据苜蓿品种、土壤养分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尤其要注重增加钾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生产力及养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粮草轮作中苜蓿产草量及其养分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苜蓿产草量一年生最低,为8 763 kg/hm2,3年生产草量达到最高,为12 020 kg/hm2,4年生产草量为9 665 kg/hm2,开始出现下降。1年生苜蓿对氮、磷、 钾的吸收量最低,分别为218 kg/hm2,11 kg/hm2,105 kg/hm2,3年生苜蓿对磷、钾的吸收量最高,分别为23 kg/hm2和185 kg/hm2,比1年生苜蓿吸磷量高109.1%、吸钾量高76.2%;而4年生苜蓿对氮的吸收量最高,为351 kg/hm2,比1年生苜蓿吸氮高61%。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逐年增加,有机质由15.60 g/kg增至18.26 g/kg,全氮由1.20 g/kg增至1.50 g/kg,碱解氮由64.74 mg/kg增至88.02 mg/kg;土壤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全磷由0.86 g/kg降至0.76 g/kg,速效磷由14.00 mg/kg降至9.27 mg/kg,速效钾由70.51 mg/kg降至54.35 mg/kg。建议在生产中施适量钾肥满足苜蓿高品质、高产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 种植在受灰分影响的爱达荷州北部Mission粉砂壤土上的苜蓿平均产量只有7500公斤/公顷,较低的产量经常被误认为是与andic土壤化学性质有关。该试验的内容是①确定土壤pH值对苜蓿定植和生长期的影响,②氮和磷的摄取,③根瘤菌的生存,④在温室条件下磷对Mission土壤的有效性。通过精细地施用硫酸铝和碳酸钙来调整土壤pH值,土壤pH值的等级是4.8,5.1,5.6,6.2,6.4,6.9,7.0和7.4。苜蓿种植在放于温室中的直径为150毫米的花盆中,大概每  相似文献   

6.
从氮、磷、钾对苜蓿的产量作用出发,系统综述了单施氮、磷、钾和复合施氮、磷、钾对苜蓿产量的影响,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苜蓿草产业开发,为指导饲用苜蓿生产实践及专用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揭示河北沧州地区苜蓿需肥规律,提高苜蓿的产草量和品质,为苜蓿生产提供施肥指导。2014~2019年,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前营试验站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苜蓿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0~20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影响差异较大,其中N2P2K3处理产草量和品质均表现最佳,5年总产草量达到91.77t/hm2,5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分别达到17.42%和140.92。在收获高产优质苜蓿的条件下,氮、磷、钾3种肥料的重要程度分别为钾肥>磷肥>氮肥,明确了钾肥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不同施肥处理下0~20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推荐河北沧州地区中等肥力(全氮0.1%~0.2%,碱解氮60~120mg/kg,有效磷10~20mg/kg,速效钾100~200mg/kg)苜蓿土壤地块最佳施肥量为N 5kg/hm2、P2O5 60kg/hm2、K2  相似文献   

8.
<正> 捷克斯洛伐克总结了50个地方施氮0~480公斤/公顷(结合磷钾)的田间试验,得出了两个结论。在低生产力的草地上最有效的施氮量是120公斤/公顷(结合磷钾,施氮每公斤可获干物质27~28公斤);施氮240公斤氮的利用率表现出低、中、高级生产力的草地之草丛相似(干物质平均为  相似文献   

9.
潘玲  魏臻武  武自念  张栋  郑曦  陈斐  刘倩  李伟民 《草地学报》2012,20(6):1099-1104
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扬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播种量和施肥水平对产草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地区苜蓿推荐播种量为18.75 kg·hm-2,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3,113,68 kg·hm-2时,此时苜蓿的理论产草量可达22858.25 kg·hm-2。单独施用氮、磷、钾肥时,在一定范围内对苜蓿产草量有促进作用,但当超过最大施用量时,对苜蓿的生长反而造成抑制。建议氮肥施用量不超过30 kg·hm-2,磷肥施用量不超过130 kg·hm-2。氮、磷、钾共同施用时苜蓿产草量才能达到最大值;氮肥在苗期、分枝期和初花期对苜蓿植株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磷肥促进苜蓿主枝数的增加,氮钾肥有利于苜蓿侧枝数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对指导田块尺度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方法分析作物产量效应及农田养分平衡。结果表明,经过7年定位施肥试验,CK、P2K2、N2K2和N2P2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N2P2K2处理的25.5%,34.5%,43.3%和83.2%;玉米产量分别为42.3%,52.7%,70.6%和76.2%;不施氮肥土壤氮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到59%,第2年为43%,此后稳定在40%左右;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至72%,第3年为55%,之后保持在55%左右;不施钾肥土壤钾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93%,第3年为76%,之后基本不变;7年累计农田氮平衡状况较好的区为N2P1K2和N2P2K1,磷为N2P1K2,钾为P2K2,氮磷钾综合而言为N2P1K2;7年累计小麦、玉米对氮、磷、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4.3%,31.2%,53.0%和40.8%,28.9%,50.3%。综上可知,该区作物产量与施肥量有明显相关性,且氮是限制该区作物产量的首要因子,磷、钾次之;从7年累计实验来看,N2P1K2处理农田氮、磷、钾养分平衡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07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以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和6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草产量逐渐降低,以2年生苜蓿最高,且与6年生苜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全磷含量随种植年限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速效钾、全钾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各种养分含量在040 cm土层内有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405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3040 cm土层。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斯塔夫罗被尔边区灌溉地上,目前苜蓿大约占12.5万公顷,几乎比1970年多8.9万公顷。这一有价值作物的产量最近10年增加了一倍多,干草产量达到72.5公担/公顷,青体达到424公担/公顷。但是苜蓿还可能由每公顷灌溉地上获得达200公担干草和1000多公担青体的高产。阻碍这一作物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阿塞拜疆共和国,库尔达米斯克试验农场进行无机肥料对苜蓿产草量、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地土壤为灰钙土、含腐殖质1~1.5%,碳酸钙含量为3~8%。试验结果证明:不施肥的产草量为98q/ha。施磷肥120kg为126q,施磷60kg、钾60kg为137q,施氮45kg、磷60kg、钾  相似文献   

14.
<正> 作者于1979—1982年在苏联某国营农场测定了在灌溉情况下苜蓿地施磷肥的最适量。试验地块的土壤是一般的贫瘠黑钙土。耕作层腐植质含量为4.52%,在100克土中含水解氮12.7毫克;有效磷2.2;代谢钾23。在苜蓿分枝和孕蕾期进行灌溉,灌水量为700米~3/公顷。在苜蓿开花期以前,土壤一米深的土层内的含水量保持在土壤最低含水量的70—100%,从开花到籽实成熟时为55—60%。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中壤和重壤土上生产苜蓿是最经济的,因为降雨量能充分满足苜蓿的需水量(56到83毫米/公顷·吨)。不过,苜蓿在灌溉的轻壤土上也能繁茂生长。为了提高苜蓿产量,增加草丛持久性,钾是必需的。钾肥可降低缺水对苜蓿产量的不利影响。但是,施钾量和灌水量对抗病耐寒的苜蓿品种的产量和持久性的相互影响尚无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同时评价灌溉、钾肥、收获制度和品种选择对苜蓿产量、牧草品质和草丛和持久性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方法在试验农场大田轮作区划出200公顷种多年生牧草,作为割草场和放牧场。土壤为淋溶黑钙土,其耕作层(0—20厘米)内含:腐植质6.47%,P_2O_5 4.9,K_2O 15.9和易水解氮10.4毫克/100克土;pH5.8。放牧试验安排在栽培牧场中的一个分区,一年放5次,其草地组成主要是无芒雀麦草和混杂少量的苜蓿、牛尾草、猫尾草和草原莓系。在不灌溉试验(试验1)中,各试验组的磷和钾以及第3试验组的氮,都于早春一次施入(表1),第4、6试验组的氮于第一、二次放牧后均分施入,第5、7试验组的氮于三次放牧后均分施入。在灌溉试验(试验2)中,各试验组的磷和钾以及第4试验组的氮于早春一次施入,第3试验组的氮于第一、三次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从氮、磷、钾及微肥对苜蓿Medicago sative的生理作用出发,系统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有关施肥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在苜蓿施肥研究中应注意栽培的地域环境对施肥的影响,并建议做长期的定位试验,对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与协助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氮,磷和钾配施对草地群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和钾合理配施有利于草原2号苜蓿和无芒雀麦生长。在配施中,草原2号苜蓿与磷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氮肥和钾肥效应最显著。高钾组合与高氮组合显著降低了草原2号苜蓿产量(P<0.05)。对于春播的杂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为了保持混播群落组分种群的稳定性,较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2、P1、K2组合(基肥:尿素20 g/m2、过磷酸钙30 g/m2、氯化钾20 g/m2;追肥:尿素30 g/m2、过磷酸钙50 g/m2、氯化钾30 g/m2)。一年龄草地头茬草和二茬草中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分别为44.47%和71.10%,占全年总产量的63.62%。二年龄草地三茬草中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分别为39.23%,59.73%和37.76%,占全年总产量的46.64%。  相似文献   

19.
依托2014年晋西南开展的田间试验,分析了2017年和2018年小麦单播、苜蓿单播和小麦-苜蓿混播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及其养分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在0~60cm土层内,3月份苜蓿单播速效氮含量高于小麦单播和混播,6月份苜蓿单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小麦单播和混播。整个生育期60~200cm层苜蓿单播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低于小麦单播和混播。与单播相比,小麦-苜蓿混播不仅提高了小麦植株氮含量,还增加了作物系统植株养分积累量,提高了养分吸收效率。小麦-苜蓿混播净增产高达2903.9kg/hm~2,作物系统产量较小麦单播提高了22.4%,较苜蓿单播提高了44.8%,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间套作种植具有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0.
配方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中苜2号苜蓿规模化种植中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确定等问题,通过“3414”测土配方施肥设计,并结合理论优化模型及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筛选中苜2号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中苜2号苜蓿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处理N2P2K2株高最高,为22.76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4.39cm;冠幅最大处理是N3P2K2,为21.43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5.76cm。施肥后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为0.24%~16.75%,增产率最高为处理N2P3K2,产量10981.59kg/hm^2,最低为处理N2P2K3,产量9428.78kg/hm^2。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氮含量60.80kg/hm^2、磷含量52.12kg/hm^2、钾含量36kg/hm^2,产量为10363.74kg/hm^2;最优施肥配比区为氮含量60.03~61.60kg/hm^2、磷含量51.37~52.96kg/hm^2、钾含量35.63~36.25kg/hm^2,产草量10344.92~10382.5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