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锡茭白原有的主栽品种广益茭和刘潭茭质优味美。其夏茭的采收期,江南地区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提早夏茭的上市期,无锡市蔬菜研究所茭白课题组从1980年开始了早熟无锡茭白的选育种工作。当年5月在广益茭中发现了80个夏茭早熟株系。经过营养系混合选择,其中的广80—2营养系,到今年为止,在本市郊区已种植秋茭534.9亩次,夏茭333.9亩次。并被引种到徐州、常  相似文献   

2.
无锡茭白     
苏南是二熟茭白的起源地,无锡和苏州是起源中心。起源于苏州,而且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大多属于夏茭为主型,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亩产1200~1500公斤(指净茭肉,下同);秋茭的收获期在10月初到11月上旬,亩产400~500公斤。起源于无锡,而且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为夏秋兼用型,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下旬到7月中旬,亩产1200~1500公斤;秋茭的收获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亩产1200~1500公斤。无锡茭白主  相似文献   

3.
无锡早熟夏茭(广80—2)是无锡市蔬菜研究所、无锡市郊区南站乡,广益乡共同选育的两熟茭白新品种。目前除了在本市郊区栽培较多外,本省南京市、安徽省的一些地方正在逐步引种。提据我们的试验和各地引种的情况,就其主要特性和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一、主要特性:本品种株型紧凑,株高秋茭180—185厘米;夏茭160—165厘米。叶片剑形挺立,叶色深绿。密蘖型  相似文献   

4.
茭白新品种“79—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间,茭白的栽培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在江苏苏南气候较温暖的地区引种的茭白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试种多告失败。因此,根据高产,抗逆性强,能适于长江以北气温较低地区生长的选育目标,选用苏州地方品种小腊台为亲本,期望进一步提高产量及增强其植  相似文献   

5.
纹枯病对不同茭白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茭白不同品种类型间纹枯病的发病率、危害程度及病害所致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一熟茭品种"蒋墅茭"的发病率、危害程度及相应的产量损失要高于二熟茭(秋茭);二熟茭中,无锡型品种要高于苏州型品种.  相似文献   

6.
两熟茭白生长动态研究初报 Ⅰ.秋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Hand-Mozz.)为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东南部,至今仍为我国特有蔬菜,其栽培最为集中的首推无锡、苏州两市。在茭白栽培技术方面,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茭白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苏州小蜡台为苏州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在两熟茭类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其为试材,对秋茭生育期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研究茭白丰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5~1987年在江苏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苏州小蜡台品种为试材。 观…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特性 该品系是1983年从广益茭中系统选育出的一个株系。它的株型比广益茭略松散,顶部1叶—2叶在生长过程中微下披,中下部叶呈剑形挺立,叶色略淡于广益茭。分蘖能力中等,略低于广益茭。地下根状茎长势较强,夏茭的分株(疏蘖形分蘖)数约占总苗数的30%。株高秋茭为190cm—200cm,夏茭为180cm—190cm,分别比广益茭高10cm左右。茭肉长度秋茭为23cm—27cm,夏茭为21cm—25cm,都比广益茭长1cm—3cm。茭重秋茭为90g,夏茭为75g,分别比广益茭重15g和5g。秋茭亩产1300kg—1400kg,夏茭亩产1450kg—1550kg,均比广益茭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8.
邢湘臣 《蔬菜》2002,(11):42-42
茭白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国外仅在东南亚有零星栽培。茭白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省,以长江以南地区为多。各地多为每年采收一季的“单季茭”,惟有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苏州、无锡、杭州一带栽培最盛,且都以“双季茭”为主。因此,这一带成为我国茭白的名产地,尤其是苏州茭白以春季上市早而闻名,无锡茭白以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茭白营养丰富,每100g茭白中含蛋白质1.5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4g、热量96.1kJ、钙4mg、磷43mg、铁0.3mg、硫胺素0.04mg、核黄素0.05mg、烟酸0.6mg、抗坏血酸2mg。由于其质地鲜嫩,味甘实,被…  相似文献   

9.
豇豆是春季及夏秋季节主栽的蔬菜种类之一,选择早熟、高产等系列品种对供应市场及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目前生产上栽培用的豇豆品种多而杂,为了从中筛选出早熟、高产、商品性状优且适应于江南地区栽培的品种,以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特进行以下试验。 一、试验方法 试验分三组进行。 (一)春季早熟组:用锡早豇、无锡青豇、苏州青豇与之豇特早30进行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早熟、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0.
浙茭7号是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较梭子茭矮小,适宜在浙江省中部以北平原地区种植;孕茭适温18~28℃;秋季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采收秋季茭白,比梭子茭早4~5 d;春季4月初到6月初采收夏季茭白,比梭子茭早6~7 d;秋茭产量约1 368.0 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45%和10.44%,夏茭产量约2 718.8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54%和12.83%。  相似文献   

11.
一、选用良种 适时播种 根据温室栽培特点,选用蔓短叶小,株型紧凑,不发生侧蔓,耐低温弱光,早熟高产抗病的品种。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早青一代等。冬春茬茭瓜,一般应在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嫁接,12月中下旬开始采收,可供应新年和春节两大节日,并可延至春夏两季,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余汉清  顾力 《中国蔬菜》2007,(B08):95-97
苏南地区是二熟茭白的起源地。16世纪江南出现了以春季(或夏末)栽插,秋季收获秋茭,老墩越冬,翌年夏季再采收一次夏茭的茭白变异种类。经过不断的演化和积累,形成了夏茭为主型和夏秋兼用型两种二熟茭类型。起源于苏州的品种大多为夏茭,夏茭的代表收获期在5月中旬~6月上旬,每667m^2产量1200~1500kg(净茭肉,下同);秋茭的代表收获期在10月初~11月上旬,每667m^2产量400—500kg。  相似文献   

13.
河姆流以季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姆渡双季茭白主产地在余姚市河姆渡镇。该镇是有七千年的稻作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所在地。由于地势低洼,长期以来当地农民有种植水生作物的习惯。80年代中期以来,从当地多个农家品种中发现并逐渐选育而成的河姆渡双季茭至90年代中期已基本定型。由于该品种夏茭上市早、质量好、产量高,秋茭上市时正值市场秋淡空档,因此受到农民及消费者欢迎。随着种植业结构改革,河姆渡双季茭白面积逐年扩大,至1999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 100 hm2以上,仅河姆渡镇就种植800 hm2以上,已发展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茭白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产值的50%以上。现已成为宁波市的主栽品种,还被省内其他县市引种及江西、上海郊县及无锡等地引种。 河姆渡双季茭白于1998年1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审(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正式定名为"河姆渡双季茭白"。  相似文献   

14.
河姆渡双季茭白主产地在余姚市河姆渡镇。该镇是有七千年的稻作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所在地。由于地势低洼,长期以来当地农民有种植水生作物的习惯。80年代中期以来,从当地多个农家品种中发现并逐渐选育而成的河姆渡双季茭至90年代中期已基本定型。由于该品种夏茭上市早、质量好、产量高,秋茭上市时正值市场秋淡空档,因此受到农民及消费者欢迎。随着种植业结构改革,河姆渡双季茭白面积逐年扩大,至1999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 100 hm2以上,仅河姆渡镇就种植800 hm2以上,已发展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茭白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产值的50%以上。现已成为宁波市的主栽品种,还被省内其他县市引种及江西、上海郊县及无锡等地引种。 河姆渡双季茭白于1998年1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审(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正式定名为"河姆渡双季茭白"。  相似文献   

15.
早青一代西葫芦是山西农科院周祥麟研究员选配的一代杂交种。我市1986年引种,通过品比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比原主栽品种长藤西葫芦早熟15天,一般在4月中、下旬的蔬菜淡季便可抢早上市。由于其前期产量、产值高,从而使我市葫芦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远销到长沙、武汉、黄石、洪湖等市。一、特征特性早青一代是以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自交系为母本,黑龙江小白皮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一代杂  相似文献   

16.
在恩施高山地区引种栽培茭白优良品种,对适生性强的7个品种,进一步筛选优良类型,比较各品种优选类型的生长、产量、外观品质,以及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叶鞘长、叶长、株高、叶宽差异不显著,茎粗和有效分蘗数差异显著;肉茭长、肉茭直径、壳茭质量和肉茭质量、平均产量均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鄂茭2号6号株系、浙茭6号、浙茭2号、秋玉和丽茭1号均表现出较好的外观品质。综合产量、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鄂茭2号6号株系综合效益最好,具有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的特点,其次是秋玉。  相似文献   

17.
双季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蔬菜。近年来 ,江西资溪县一些菜农在冬春季应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大棚等保护措施 ,促成茭白一年之内结两次笋 ,尤其是春季结笋产量高 ,产值高 ,每 6 6 7m2 春季可采笋 2 0 0 0~ 2 5 0 0kg ,秋季可采笋 5 0 0~ 70 0kg,总产值 6 0 0 0~ 70 0 0元 ,实现了高效益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品种选择经几年的栽培实践 ,双季茭白应选择高产、耐低温、抗病的品种。如 :无锡双季茭白、苏州大头青、黄岩双季茭白等。2 育苗双季茭白第 1年种植一般是从外地引种 ,引种时应保持湿润 ,栽前割去叶尖 ,随引随栽。…  相似文献   

18.
漫话茭白     
茭白又名菰,肉质洁白鲜嫩,外形似笋或小儿手臂,故有“茭笋”、“茭手”之称,是原产我国和东南亚的水生蔬菜。目前,我国南北诸省均有种植,品种很多,可分为一热茭和两熟茭两大类。一熟茭又叫单季茭,每年只收获一次,一般在白露至寒露间采收。较好的品种有杭州的“一点红”、“象牙茭”,广州的“大苗茭笋”等。二熟茭又叫双季茭,每年收获两次,一次在5月前后,另一次也在白露至寒露间。优质品种有杭州的“梭子茭”,无锡的  相似文献   

19.
无锡茭白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为止。全国各地来无锡引种4万余亩次。无锡市郊种植0.5万余亩。为了研究总结无锡茭白秋、夏茭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84年省水生蔬菜协作组给我们下达了无锡茭白高产栽培的研究课题。经过三次重复试验,已完成了原订计划。并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推广8000多亩,一般每亩可以增产100—150公斤。在3亩多的丰产试验田中,连续三年夏、秋茭亩产都超过1500公斤(净茭肉)。现就夏茭的情况作一介绍:从试验和推广的结果来看,要保持夏茭的高产、稳产,应做到种子纯度高,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长江蔬菜》1992,(5):15-16
我市于1987年开始从无锡引进中熟两季、高产优质的中介茭,进行引种栽培和高产优质栽培试验,已获得成功。秋夏茭亩产均在1000公斤以上,亩效益2000元左右。茭白鲜嫩甜脆,营养丰富,品质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