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新技术》2011,(12):25
该机组能完成原粮提升、清理去杂去石、砻谷脱壳、谷糙分离、碾米、抛光、小米分级等工序。具有出米率高、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业》2022,(6):24-25
<正>(续第5期第24页)6.低温升碾创新采用“一条龙”低温升碾米加工线,工艺流程为初清→振动清理→去石→初次砻谷→二次砻谷→谷糙分离→四次碾米→初次分级→凉米仓→抛光→两次色选→精选→再次分级→抛光→凉米仓→自动包装。企业过去采用的传统工艺碎米率约5%,新工艺碎米率约为1%,产品保质期还可延长1个月。主要装备:自动化400吨精米生产线200型,粮堆表层控温专用机组YSWKF-22,移动式风冷谷冷机YSFLZY-85,控粮温空调YSKWF-22,自动化包装线QZB-900E1、QZB-900、DS-9。  相似文献   

3.
砻碾组合米机是一种高效率的稻谷加工综合设备,具有结构紧凑、造型美观、操作简单、出米率高、碎米少、动力消耗低等优点,适合于农场、集体和个体粮食加工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利用砻碾组合米机加工大米时,稻谷经振动筛、磁铁装置入机、过胶辊砻谷、风选、喷风碾米,连续完成从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黑龙江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大米淀粉糊化特性,以黑龙江5个不同地域的水稻为研究对象,稻谷经砻谷、碾米后,分别测定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征值,运用了SPSS 18.0进行方差分析,比较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直链淀粉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13%~18.36%,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都为低直链淀粉含量,初步判断实验选取的水稻品质较好。不同地域的淀粉糊化特征值各不相同,但未表现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 )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保持"宝农34"的纯度和种性,确保其持续优质稳产,从种子田选择、机械清理、田间去杂去劣、晒场清理、装袋及精选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种子提纯复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压榨取油是广大农村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小型制油工艺,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术才能提高出油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操作如下: 1、清理 先用振动筛过筛原料菜籽,除去大小杂物.如有必要除去菜籽料中的泥土,可用卧龙铁辊筒像碾米那样过碾,再用淌筛除去被碾碎的泥灰.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电测法对分离式铁辊碾米机的碾米性能及功率消耗进行测定,根据对测定的出米率、碎米率、含谷率和功率等指标所进行的分析,进而探讨了碾米过程巾米粒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及主要工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产量与碾米品质协调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寒地水稻产量与碾米品质的关系,探讨了品种生育期、施氮技术和密度等因素对寒地水稻碾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水稻的碾米品质与产量之间没有必然的相互影响,因而可以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上实现协调统一:在同一地区,水稻的碾米品质会因品种的生育期加长而明显下降,在整精米水平上表现尤其明显;株距的增大会导致碾米品质的降低;适当增加施氮量,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碾米品质,但在氮肥分配上应适当偏向前期。选择早熟品种,采用合理而不过稀的密度配置,结合前重、中轻、后补的施肥技术。是实现寒地水稻高产前提下提高碾米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罗麦10号"是宝山区小麦高产创建的主推品种,为保持其高产、优质等种性特点,需做好种子田选择、机械清理、去杂去劣、晒场袋子清理及精选、加强种子管理等提纯复壮工作,以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1.
苦荞麦非热脱壳机试验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的熟化脱壳工艺中热处理造成苦荞麦营养损失严重的问题,基于对苦荞麦结构特性和现存脱壳机缺点的分析,提出苦荞麦动态调压磨削非热脱壳方法,并研制了脱壳机。该机具有脱壳室压力动态调整机构。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了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分别建立了脱壳率和整仁率与各因素的回归模型。采用多指标优化,确定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磨削间隙2.6mm,磨削气囊压强22.3kPa,揉搓间隙4.0mm,揉搓气囊压强5.1kPa,主轴转速470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整仁率为31.8%,脱壳率为88.1%。脱壳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脱壳室压力动态调整机构不灵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料的脱壳方法及原理,并结合油菜籽的物理机械特性,提出了油菜籽两次撞击脱壳方法。同时依据两次撞击脱壳方法设计制造了油菜籽脱壳装置,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脱壳装置上进行的油菜籽脱壳试验结果表明,两次撞击法脱壳率大于75%,粉末率小于5%;随着油菜籽含水量的增加,脱壳率和粉末率降低;打板在主轴上的安装位置和打板高度均有最佳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小麦粉生产设备的整体利用率和小麦粉加工效率,在对某小麦粉企业单条生产线生产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收集生产相关数据,结合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选用Flex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小麦粉单生产线加工流程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发现:在小麦粉加工过程中,小麦清理和研磨设备的利用率较低,设备阻塞率达24.1%和26.9%,是生产过程的瓶颈;经仿真数据分析和多次仿真提出改善方案,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后小麦清理和研磨设备阻塞率下降至13.5%和15.6%;另外,单包小麦粉生产数量由10 645个上升至21 290个,设备的整体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小麦粉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鲜大豆壳效率、降低破损率以增强鲜大豆粒出口创汇能力,进行了小间隙双轧辊剥壳元件的试验研究,求得影响剥壳率和破损率的主次参数和参数较优组台,设计了大豆荚定向喂入装置,为鲜大豆剥壳机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聂超仁  许小过  段庆明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35+3838-3835,3838
[目的]探讨提高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G.Don ex London]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机械破皮处理为:用剪刀剪破种子的外种皮,使种仁露出,分别用清水、2 g/L赤霉素浸泡破皮和没破皮的山樱花种子24h,然后在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恒温箱中催芽.赤霉素浸泡处理为:山樱花种子沙藏90d后,分别用1 000、2 000、3 000 mg/kg赤霉素及清水浸泡24h,放在在恒温箱中催芽,温度为20℃,相对湿度80%.[结果]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均能提高其发芽率,破皮可使其提高到67.21%;用1 000、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能使发芽率提高到77.19%、72.58%,但用1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出芽后生长较快,而用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生长较慢,且生长点有黄花现象,说明赤霉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推荐使用1 000 mg/kg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率为7%的薏苡,以脱壳装置的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为试验因素,脱净率和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影响薏苡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预紧力、脱壳间隙、脱壳转速,影响薏苡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壳间隙、预紧力、脱壳转速;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脱壳装置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脱壳转速513.625 r/min、脱壳间隙2.061 mm、预紧力119.628 N,薏苡脱净率为91.731%、破损率为9.612%。将优化参数圆整,对薏苡进行连续脱壳作业,测得薏苡脱净率为91.12%,破损率为8.93%,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银杏脱壳技术与设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银杏的脱壳方法,并以脱壳率(出现脱壳银杏所占的比率)、整仁率(完整果仁所占的比率)和碎仁率(碎果仁所占的比率)为观测指标,进行了银杏挤压脱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碾搓法脱壳,可使银杏一次脱壳率(P1)不低于65%、碎仁率(P3)不高于10%.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银杏脱壳设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系统小麦面粉粉路与小麦面粉、面片色泽的关系,笔者测定了20种系统小麦面粉的L~*,a~*,b~*值、灰分含量、蛋白含量、麸星面积、黑点面积及面片色泽与褐变情况。结果表明:小麦面粉色泽的影响因素除原粮及其清理效果外,粉路对小麦面粉色泽的影响很大。小麦面粉的b~*值、灰分含量、蛋白含量、麸星面积和黑点面积,各系统内部呈现后路高于前路;XF粉、后路B粉、T粉、前路B粉、前路M粉、D粉、S粉、前路M粉各系统之间呈现递减趋势;L~*,a~*值与之相反。不同粉路制成的面片色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暗,在8 h至24 h之间面片色泽变化最大,褐变较明显,前路M粉的面片在24 h内的L~*值较其他粉路的L*要高,面片色泽较白,褐变较慢,其次是B粉、T粉、D粉;在4个粉路系统中前路M粉最好,属于优质粉,褐变最严重的是吸风粉,其面片色泽深、暗、黄,属于劣质粉。因此,粉色优质的小麦面粉粉路推荐为B磨粉的前路、M磨粉的前路。  相似文献   

19.
关中小麦品种的籽粒结构与磨粉品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扫描电镜研究关中几个小麦品种(系)籽粒组织结构与磨粉品质关系的结果表明,胚乳栅栏淀粉细胞的数量,糊粉层细胞的质量与小麦籽粒角质率、容重和出粉率具有密切的关系;基质蛋白质质量与数量以及与淀粉粒结合的紧密程度对小麦品种磨粉品质和工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克强  冯现民 《油气储运》1997,16(10):54-55
针对加热炉因结蜡和结焦而发生炉管堵塞的情况,采用了化学清洗技术实施清洗,收到了满足的效果。与常用的大修方法相比,化学清洗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即施工简单、安全;清洗剂不会对炉管造成腐蚀,并且适合于对复杂的炉管内表面;清洗周期只占大修周期的1/10,清洗成本低。炉管清洗后的运行参数表明,加热炉的原设计性能得到了恢复,原油出口左和压差都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