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茄子耐热性,选用4个不同品种番茄作为砧木对茄子进行嫁接,通过对其苗期热害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番茄砧木对茄子嫁接苗苗期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能降低茄子苗期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其中苗期热害指数最高可降低27.45个百分点;且能降低叶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不同砧木嫁接茄子的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变化不规律,其中SOD活性增幅最高可提高110%;但不同的嫁接组合表现有差异,其中以L-402为砧木的嫁接苗表现出较高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茄子耐热性苗期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建立茄子耐热性快速鉴定体系,对7个供试茄子材料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热害指数、膜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高温处理的热害指数和连续高温处理下的膜电导率可以有效区分不同品种茄子幼苗的耐热性,且两者鉴定结果相关显著,处理时间以4天为宜;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品种耐热性虽有一定相关,但不宜作为快速鉴定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温胁迫条件下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ers]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品种间的差异,分析了高温胁迫对豇豆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8个豇豆品种的热害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观表现为之豇28-2和白籽豇豆耐热性强,而高产四号、宁豇三号和红豇豆的耐热性差;所有豇豆品种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大;耐热豇豆品种的可溶性糖浓度及高温胁迫后的增值均低于耐热性较差的品种;双向电泳结果表明,高温胁迫特异性诱导了15种和抑制了6种蛋白质表达,另鉴别到8种上调和10种下调表达蛋白.表明高温胁迫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该研究为今后解析豇豆的耐热机理、选育耐热品种和发掘重要抗热基因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5.
以3个耐热品种(“意大利全能生菜”、“耐抽薹生菜”和“辛普森-精英”)和3个不耐热品种(“生菜王”、“大速生”和“嫩绿奶油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散叶莴苣在人工模拟高温胁迫下的热害情况、细胞膜透性、保护酶相对活性变化以及丙二醛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幼苗热害指数是鉴定散叶莴苣的耐热性的理想指标,高温导致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耐热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温胁迫下水稻生化特性变化及其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耐热品种的鉴定和热害后补偿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智能温室对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6项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的影响,对各品种生化指标变化与热敏感指数进行多元同归分析筛选水稻耐热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内源多胺含最在3个处理阶段均旱下降趋势,但耐热品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热敏感晶种,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则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处理7 d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处理14 d和21 d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温胁迫后,叶绿素、可溶性糖、脯胺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等含量变化与水稻耐热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含量可以作为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温胁迫下不同品种东方铁筷子的耐热性差异,筛选适合在我国夏季高温地区园林应用的东方铁筷子耐热品种,为铁筷子耐热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9个东方铁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高温胁迫,观测其热害症状,检测高温胁迫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其高温耐受性;并结合隶属函数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高温胁迫条件下,单瓣白和单瓣白粉脉无明显热害症状;9个东方铁筷子品种总叶绿素(Chl(a+b))、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和相对含水量(REC)下降,而相对电导率(RWC)、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CAT)活性的变化因品种而异。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9个东方铁筷子品种耐热性排序为:单瓣白>银莲花白斑>单瓣白粉脉>银莲花白>重瓣白斑>银莲花红>重瓣红>重瓣白>重瓣绿斑。【结论】9个东方铁筷子品种中单瓣白耐热性最强,适宜在夏季高温地区园林中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菜心耐热性评价及酶促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不同菜心品种的耐热性,以热害指数为评价指标对19份材料进行耐热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促抗氧化系统对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热害指数分析,筛选出耐热品种5个、中等耐热品种11个、不耐热品种3个。对耐热品种CX10、中等耐热品种CX17和不耐热品种CX13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发现,37 ℃高温胁迫时菜心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CAT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从增加幅度来看,耐热材料中的电导率、MDA含量增幅明显低于不耐热材料,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CAT基因表达量则以耐热材料中增幅最大。在胁迫恢复3 d时,与胁迫时相比,所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高温胁迫影响了菜心酶促抗氧化系统的正常代谢,即使高温解除后也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但耐热材料可通过调节自身的酶促系统减轻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绣球(Hydyangea macrophylla)、圆锥绣球(Hydyangea paniculata)和乔木绣球(Hydyangea arborescens)3个品系共56个绣球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大棚进行高温胁迫试验,调查分析其形态变化及热害症状,对其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之后,不同绣球品种的热害指数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有19个品种的热害指数较小,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是适宜苏州地区引种和推广的优良绣球品种;大花绣球11个品种表现为中等耐热性,15个品种耐热性差,更适宜应用在温度不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并评价大花蕙兰品种的耐热性指标。[方法]以8个大花蕙兰品种的1年生小苗为试材,观测在40/30℃(日温/夜温)高温条件下其热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初始荧光值(F0)和PSⅡ系统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评价8种大花蕙兰的耐热性强弱及筛选出有效耐热评价指标。[结果]1高温胁迫使Fv/Fm、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下降,且胁迫时间越长,下降越多;2耐热性强的金玉满堂、马可受高温胁迫Fv/Fm下降较小,且在恢复适温后能迅速恢复到初始值的90%以上,而耐热性差的福娘和修女Fv/Fm受高温胁迫显著下降,且在恢复适温后无法恢复;38个品种耐热性从强到弱为:金玉满堂、马可、玉蝉、UFO、红霞、黄金岁月、修女、福娘。[结论]研究发现,Fv/Fm与植物的热害指数相关系数达0.946,可作为大花蕙兰耐热品种筛选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花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荚的苏豇1419、紫荚的苏紫41、青荚的苏青29和绿白荚的苏豇3号为材料,测定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嫩荚及商品荚的花青素、矿物质(钙、镁和铁)及常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纤维素、维生素C、淀粉、干物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苏紫41商品荚的花青素含量为330.48 nmol/gFW,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不同荚色品种(P<0.01);苏豇1419的钙含量最高(1295.75 mg/kgDW),显著高于苏豇3号和苏紫41(P<0.05);4个不同荚色豇豆品种均有各自突出的常规营养成分.在豆荚发育过程中,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花青素含量(3.92~30.98 nmol/gFW)均有明显变化,但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苏紫41(花青素含量为174.33~644.52 nmol/gFW);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紫4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苏青29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青29和苏豇3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苏紫41呈上升—下降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前期荚(长30 cm)、后期荚(长40 cm)和前期荚(长30 cm),苏紫4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后期荚(长50 cm);4个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豆荚的纤维素含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不同荚色品种豇豆的花青素含量与营养成分含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结论]紫荚的苏紫41花青素含量最高,青荚的苏青29纤维素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白荚的苏豇1419钙和脂肪含量较高,绿白荚的苏豇3号营养成分含量一般,这些特征可供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2.
高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38℃/28℃(昼/夜)和43℃/32℃(昼/夜)下胁迫4 d,之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以研究不同高温下西洋杜鹃的耐热性及其叶片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在43和38℃胁迫下,植株遭受严重形态伤害,43℃胁迫对植株造成伤害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大于3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氧自由基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 d后与初始值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不适合应用于西洋杜鹃的耐热品种筛选。对7个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溶性蛋白、MDA和相对电导率3项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96.8%。耐热性综合评价,4个供试品种(系)耐热性顺序为:‘铁红’>‘普红’>‘梅红’>‘粉红’。  相似文献   

13.
一串红是夏季园林常见花卉,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正值北京地区夏季高温天气,为使一串红发挥出很好的景观效应,选用耐热性好的品种是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对自育的1120#、12#、73#品种和国外引进的展望、王后共5个一串红品种在热胁迫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MDA和脯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展望和王后叶片叶绿素下降速度最大、细胞膜伤害率上升最快、MDA含量达最大、脯氨酸含量增幅较小,是最不耐热的2个品种,1120#、12#和73#品种耐热性较好。这种耐热性差异在北京地区夏季盆花生产中也得到证实。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一串红,建议选用耐热性较好的1120#、12#和73#品种。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1号’和‘春四’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黄瓜的抗旱机制研究和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大,2个黄瓜品种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逐渐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都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大呈明显上升趋势。隶属函数法评定这2个黄瓜品种的耐旱性顺序为‘津优1号’>‘春四’。  相似文献   

15.
【背景】辣椒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栽培的蔬菜,具有喜温不耐热的特性。随着近些年极端高温天气出现日渐频繁,热胁迫已经成为影响辣椒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明确辣椒的耐热机制进而培育耐热品种对辣椒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热激转录因子HsfA2在植物耐热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筛选辣椒CaHsfA2上游的转录因子,并分析后者在辣椒耐热性形成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辣椒耐热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CaHsfA2起始密码子上游的955 bp启动子序列为诱饵,利用酵母单杂交(Y1H)技术,筛选CaHsfA2的上游转录因子,并通过Y1H点对点杂交、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Dual-Luciferase)与萤火素酶互补技术(LCA)进一步验证二者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qRT-PCR技术分析热胁迫下CaHsfA2上游转录因子在辣椒耐热品系‘R9’中的动态表达模式;利用基因瞬时表达技术分析上游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分析CaHsfA2上游转录因子的耐热功能。【结果】筛选获得了CaHsfA2上游转录因子CaBES1,验证了二者的互作关系,通过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结果及CaBES1沉默辣椒植株中CaHsfA2的表达量发现,转录因子CaBES1对CaHsfA2具有转录抑制作用。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aBES1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上均有表达,热胁迫处理后细胞核内的荧光信号增强,符合其发挥生物学功能时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移的特性;动态表达模式分析表明,热胁迫下,CaBES1表达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这也说明CaBES1可以响应热信号,为下一步对其耐热功能研究提供了支撑。辣椒CaBES1被沉默后,通过对比分析沉默植株和对照植株的表型、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发现,CaBES1的沉默表达提高了CaHsfA2表达量并增强了辣椒的耐热性。【结论】CaBES1通过负调控CaHsfA2表达而抑制辣椒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一品红盆花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两个品种叶片的相对 含水量(RWC)、水分饱和亏(WSD)、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等相关生理生化指 标变化情况,研究了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一品红两个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引起两个品种的 RWC、Fv/Fm 明显下降和相对电导率、MDA、H2O2 、Fo、WSD 含量明显上升;复水后,两个品种的RWC、WSD、Fv/Fm、 MDA、H2O2、Fo 等不同程度地恢复,抗旱野金奖冶品种的RWC、WSD、Fo、H2O2恢复到接近胁迫前水平,而原野金奖冶品种 的全部生理指标均未能恢复到胁迫前水平。抗旱野金奖冶品种的各项指标与原野金奖冶品种对照相比,在干旱胁迫期间 降幅小,复水后各项指标恢复相对明显,表现出较强的耐旱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以西安91-2、甘啤3号和扬饲麦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6000(5%、10%、15%、20%、25%和30%)渗透胁迫下大麦苗期叶片光能利用和能量耗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渗透胁迫的增加,3个大麦品种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荧光(F0)、表观光合量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则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个品种在低浓度的PEG处理下只是通过减少光能的利用和增加热耗散维持光合机构的稳定,但高浓度的PEG处理造成了光合机构的破坏,不同品种的表现不同。与甘啤3号相比,西安91-2各项生理参数值变化幅度小,与西安91-2相比,扬饲麦3号各项生理参数值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和耐盐棉花品种中棉所44为试材,设置浓度分别为0.0%(对照)、0.4%、0.8%、1.2%的NaCl溶液处理3片真叶幼苗,研究其在盐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AT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以确定耐盐品种中棉所44与百棉1号的苗期ATP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差异所在.结果表明:①两品种的ATP酶活性有不同的变化特征,百棉1号波动较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中棉所44波动较小,盐胁迫12 d后呈上升趋势.②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在0.4%浓度的盐胁迫下,两品种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先下降后升高并恢复到对照水平;在0.8%与1.2%的盐胁迫下,百棉1号的不同组分的叶绿素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中棉所44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同时两品种叶绿素组分比例降解速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把ATP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作为耐盐材料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 ℃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