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临床中,当去势血缘关系近的母猪所生的子代仔公猪时,曾发现有少数仔公猪术后呈急性出血而死亡,但同窝仔母猪却无出血死亡的现象。通过临床观察,疑似猪血管性假血友病。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本县母猪属于成都平原的地方优良品种成华猪。习惯在仔猪20~30日龄,体重10斤左右时进行阉割,阉畜员均由各乡畜牧兽医站同志担任。去势时全部采用传统方法,即术者  相似文献   

3.
小公猪早期去势效果观察日本等国早已采取小公猪早期去势法,我国也曾有报道。本试验旨在观察小公猪早期去势对50日龄断奶增重有无影响。试验随机抽取1990年秋本场的长白和约克夏母猪所产杂交仔公猪107头作为试验猪,另取品种相同、产期与胎次相近、泌乳力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长白公猪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究其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长白公猪精液和不同阶段(3日龄、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睾丸组织,通过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OPN蛋白在精液和不同月龄睾丸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OPN蛋白在公猪睾丸细胞中进行定位;同时,根据配种胎次≥20胎,3次配种公猪为同一头的标准,筛选并采集17头长白种公猪精液,统计相对应的1 388头母猪的生产成绩,计算得到公猪繁殖性能指标(包括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娩率和繁殖力)。低温离心精液分离得到精子和精浆,丙酮法提取精浆蛋白,Lysis buffer方法提取精子蛋白,最后运用BCA和ELISA的方法检测精子和精浆中OPN蛋白的含量,分析OPN蛋白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蛋白印迹结果显示,OPN在精子、精浆和各月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均以两种形式表达(67.4和33.7 ku),且67.4 ku的形式在3月龄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OPN在长白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表达,在精母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无表达;BCA和ELISA结果显示,精子中的OPN蛋白含量是精浆中的7倍(P0.05),精液中的OPN蛋白与公猪窝产活仔数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OPN在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都有表达,且在精子和精浆中也有表达,这可能与公猪的繁殖性能有关,从而为后期OPN蛋白在公猪受精力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长白公猪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究其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长白公猪精液和不同阶段(3日龄、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睾丸组织,通过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OPN蛋白在精液和不同月龄睾丸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OPN蛋白在公猪睾丸细胞中进行定位;同时,根据配种胎次≥ 20胎,3次配种公猪为同一头的标准,筛选并采集17头长白种公猪精液,统计相对应的1 388头母猪的生产成绩,计算得到公猪繁殖性能指标(包括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娩率和繁殖力)。低温离心精液分离得到精子和精浆,丙酮法提取精浆蛋白,Lysis buffer方法提取精子蛋白,最后运用BCA和ELISA的方法检测精子和精浆中OPN蛋白的含量,分析OPN蛋白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蛋白印迹结果显示,OPN在精子、精浆和各月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均以两种形式表达(67.4和33.7 ku),且67.4 ku的形式在3月龄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OPN在长白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表达,在精母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无表达;BCA和ELISA结果显示,精子中的OPN蛋白含量是精浆中的7倍(P<0.05),精液中的OPN蛋白与公猪窝产活仔数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OPN在各阶段的长白公猪睾丸中都有表达,且在精子和精浆中也有表达,这可能与公猪的繁殖性能有关,从而为后期OPN蛋白在公猪受精力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1公猪去势应在仔猪7~10日龄时进行 公猪去势过早,睾丸小且易碎,不易操作;去势过晚不但出血多、伤口不易愈合,而且猪只表现疼痛症状,应激反应剧烈。7~10日龄时,仔猪处于母源抗体的保护之中,此时去势易操作,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出血也少,不易引起刀口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7.
王桂香 《中国猪业》2008,3(9):36-36
育肥用的小公猪,长到一定重量,要将其睾丸阉割掉。下面介绍一种化学去势法。这种方法很简单,给10日龄以内的仔公猪注射氯化钠、甲醛溶液混合液,其睾丸就会开始肿胀,5天后自行消肿,约半个月左右,睾丸显著萎缩,并丧失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仔猪去势后引起破伤风,本人用生理盐水稀释破伤风抗毒素,使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1000单位,每头仔猪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后再按常规方法消毒去势,并在1个月后追访,检查发病情况。利用这种方法共去势仔猪268窝,小公猪1195头,未出现破伤风病例。同期未用破抗去势514窝,小公猪2238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应用小公猪睾丸组织作为生物刺激素的可能性,我们在某农场进行了两个试验。在两个试验中,均设三个试验猪组和一个对照猪组。在第一个试验中(28头),每组8~9个月令的去势肥育公猪5头和母猪2头。在第二个试验中(32头),每组有3~4个月令的去势小公猪3头和小母猪5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仔猪剪牙对增重到底有无影响,我们于1989年12月1日至1990年1月21日在宁海县青珠农场西关牧场进行了为期40天的试验。一、试验方法 (一)试猪与分组选用第四胎长约金母猪与斯格公猪杂交的7窝仔猪(每窝产仔均在8头以上),采用窝内分组试验法,对各窝刚出生的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头数相等。试验组仔猪的左右两对犬牙和两对隅齿用手术剪剪去,逐  相似文献   

12.
仔猪均匀度表型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对仔猪均匀度进行表型与遗传分析,探究其与各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为其在育种中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选取某核心场近6年产仔记录,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估计了仔猪均匀度的加性方差、与配公猪效应方差和永久环境效应方差,计算各品种该性状遗传力;并评估了大白猪仔猪均匀度与主要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21日龄窝重)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品种、胎次和母猪分娩年季对仔猪均匀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遗传力分别达到0.059、0.065和0.027,与配公猪效应变化范围为0.008~0.014,永久环境效应变化范围为0.000~0.017;此外,表型与遗传相关结果较为接近,仔猪均匀度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呈中等正相关,与断奶仔猪数和21日龄窝重相关均接近于0。随着产仔数的增加,仔猪整齐度逐渐减小。因此,在增加产仔数的同时,应考虑对仔猪均匀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将 1 5头长白仔公猪和 1 5头民猪仔公猪分别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3头 ,平均初始体重 ,长白仔猪 2 2 .9kg,民猪仔猪 2 2 .0 kg。试验仔猪单独饲养在水泥圈内。试验饲粮 5种 ,分别含有 2 0 %的阿根廷生大豆、阿根廷熟大豆、东北生大豆、东北熟大豆及不含大豆制品 (对照饲粮 )。每组仔猪饲喂试验饲粮 1种 ,日喂 3次 ,按料水比为 1∶ 1浸泡。预饲期 3d,试验期 1 4 d。试验结束时 ,将所有仔猪屠宰 ,立即对小肠、大肠采样 ,以备光镜和电镜观察 ,然后测定相关组织的重量和长度。结果表明 ,长白仔猪与民猪仔猪相比 ,小肠较重、较长 ,肾脏较重 ,但脾脏则较轻 ( P<0 .0 5)。饲喂含熟化处理的全脂大豆饲粮的仔猪 ,其胰脏比饲喂对照饲粮 ( P<0 .0 5)和含生全脂大豆饲粮的仔猪要轻 ,但在生、熟全脂大豆饲粮间差异不显著。小肠重在饲粮与猪种间存在显著互作 ( P<0 .0 5)。长白仔猪在饲喂含全脂大豆饲粮时 ,其小肠较重。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 ,饲喂含东北生大豆饲粮的仔猪 ,其小肠上皮绒毛 (特别是长白仔猪 )遭到严重损害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这些猪的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间存在气泡。组织学检查表明 ,饲喂对照饲粮的仔猪 ,其绒毛和腺窝中的杯状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饲喂含生、熟全脂大豆饲粮的仔猪 (分别为 P<0 .0 1 ,P<  相似文献   

14.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去势,意思是雄性失去睾丸的功能。通常为了方便管理而给猪去势,但去势会引起猪的严重应激,甚至导致发病和死亡。去势日龄则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免疫应答以及疾病感染率等,为了降低因手术去势而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确定适当的去势日龄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选取40头杂交保育猪(约克×长白×杜洛克),其分娩后的初始体重为1.57kg。随机分为四个处理,其中处理一为1日龄去势公猪,处理二为3日龄去势公猪,处理三为7  相似文献   

15.
正1公猪去势仔公猪去势的适宜年龄一般在1~2月龄、体重5~10kg最为适宜,不需进行麻醉。根据术者左右手持刀的习惯而定,一般右手持刀采用左侧侧卧保定,少数左手持刀采用右侧侧卧保定,均背向术者。术者用左脚踩住仔猪的颈部,右脚踩住尾部,左手腕部用力向前按压猪右后肢股后,抓住该肢向上紧靠腹壁,充分暴露两侧睾丸。同时用左手中指、食指和拇指捏住阴囊颈部,把睾丸向阴囊底部推挤,使阴囊皮肤绷紧并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手术去势后包扎对仔公猪创口愈合、行为、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仔公猪224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去势组(A组)、去势包扎组(B组)和去势不包扎组(C组)。仔公猪在5日龄进行无麻醉手术去势,21日龄断奶时试验结束。分别在仔公猪去势及包扎后对创口愈合、行为表现、死亡率、生产性能、血清皮质醇(COR)和免疫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去势后5 d内,C组仔公猪创口愈合程度的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去势极显著降低仔公猪站立、玩耍和探究等行为(P<0.01),极显著增加仔公猪独处、惨叫、抱团、异常排尿、站立不稳和恐人等行为(P<0.01),而创口包扎对仔公猪玩耍和恐人行为有明显改善;在整个试验期内,B和C组仔公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ADG)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去势造成哺乳期仔公猪的死亡率升高,但通过对创口包扎,B组仔公猪在去势后5 d内死亡率(1.35%)明显低于C组(6.41%);在去势后3 d内,B和C组仔公猪COR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第5天时B组COR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5);在去势后3 d内,B和C组仔公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去势后第5天时,B组IgA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白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在去势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手术去势造成仔公猪强烈的疼痛应激,而术后包扎可显著降低去势引发的创口红肿出血和感染死亡,加快创口愈合,缓解疼痛造成的行为变化,促进血液指标恢复,从而保障仔公猪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先后对130余例小公猪阴囊疝实施了去势修复手术,通过捻转总鞘膜结扎后切除睾丸,一针闭合疝孔达到修复目的,其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术后仔猪恢复快且无一复发,在临床应用上效果好。1手术方法1.1保定:可采用仔公猪去势方法,侧卧保定。1.2手术的准备:术部消毒1.3手术:常规去势方法,捏住睾丸,用刀切开皮肤至总鞘膜,一只手捏住总鞘膜及睾丸,另一只手钝性分离总鞘膜,分离后将总鞘膜及睾丸连同精索一起捻转,通过捻转使肠管自然挤压到腹腔回位,然后用缝针在总鞘膜基部实施结扎,在距离结扎1cm处,切除总鞘膜及睾丸。术部…  相似文献   

18.
人们普遍认为,小公猪去势以后性情比较温顺,能够提高日增重,通常在小公猪出生后一周内便将其去势。为了充分发挥哺乳公猪生长潜力,提高其日增重,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其将来屠宰肉的品质,但有学者认为,不去势的公猪生长速度比去势的公猪要快,日增重比去势公猪的要大。本试验于2013年3-12月,对3100头小公猪施行髋结节保定法双切口早期去势术。并对7日龄至25日龄仔猪去势和不去势的哺乳公猪在28日龄断奶时的增重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1睾丸畸形公猪睾丸畸形包括:隐睾、睾丸萎缩、睾丸异位等情况。兽医师有时会遇到将去势公猪残余睾丸组织切除的情况。胚胎猪睾丸在妊娠后的30d内从腹腔下降到阴囊中,出生时就能触摸到。1.1隐睾隐睾是猪的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缺陷。根据杜洛克猪育种研究推断,此病与同型隐性基因的2个基因位点结合有关。出现先天性隐睾仔猪一般与产仔数和死亡率有关,即产仔数越多,则出现先天性隐睾的仔猪越多,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