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着十分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除了闻名于世的八大名花外,尚有许多珍贵的野生花卉深埋于山中鲜为人知,有待开发利用。滇丁香(Luculiapinceana)就是其中一种。提到“丁香”二字,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我国南北方庭院中广为栽培酌丁香(Syringa spp,),那是指本犀科丁香属植物,而滇丁香则属于梄草科滇丁香属,因该属植物形态与丁香稍有相似之处,又以云南最多,故名“滇丁香”。  相似文献   

2.
丁香的品种选育作为观赏植物,在丁香的长期栽培中人们不断地选择观赏性突出的性状,并将其固定下来,成为新品种。19世纪中后期,欧洲、北美的丁香爱好者通过天然杂交选育和人工有性杂交培育出了大量的丁香品种,并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广泛用于城市和区域植被建植的多为华北紫丁香、暴马丁香、白丁香、四季丁香等原种,品种的应用尚不多见。北京及哈尔滨都有专业人员在进行丁香育种的研究。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以下称中科院植物园)基于半个世纪丰富的专属引种驯化而开展的品种选育及繁殖工作,已经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滇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至东南部,我国有3个种,产于广西、云南、西藏,分别是滇丁香、鸡冠滇丁香、馥郁滇丁香,其中鸡冠滇丁香为云南特有种。滇丁香属植物在原生地表现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在海拔1200~32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云南滇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滇西的大理州、怒江州和滇西南的文山州、红河州等地。栽培滇丁香属植物喜光,也较耐阴,在  相似文献   

4.
资讯     
<环球>美国发布丁香新品种本刊讯美国国家树木园(USNationalArboretum)最近发布了两个丁香栽培变种‘辉煌(OldGlory)’和‘呼唤(Declaration)’,这是他们灌木育种项目成果的一部分。这两个品种最初由唐纳德·埃道夫(DonaldEgolf)选育,遗传学家玛格丽特·普勒(MargaretPooler)发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丁香在园林栽培中经常有缺钾植株出现,发病轻者叶片褪绿变黄,严重者叶片干枯脱落,大大降低观赏价值。发病症状初期症状生长健壮的丁香植株叶色浓绿,枝条粗壮,花色艳丽,果实丰满。缺钾丁香植株初期叶色褪绿变黄,暗淡无光泽,成熟叶片从边缘开始变黄,但叶脉及周围仍为绿色。叶面褪色的顺序为叶片主、侧脉中间部分从叶片边缘向内逐渐变黄,叶尖及叶缘变色部分出现干枯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6.
<正>欧洲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洋丁香、欧丁香等。原产欧洲中部至东南部,多生于海拔1200m的向阳山坡,现我国各地多有引种栽培。欧洲丁香高可达7m。枝直立,幼枝光滑无毛,下垂。叶卵形、广卵形,圆锥花序自侧芽抽出,紧凑丰满,侧生。花单瓣或重瓣,花香浓郁,花淡蓝紫色、白色,蒴果花期4~5月,夏秋季节有  相似文献   

7.
<正>裂叶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别名羽裂丁香、矮丁香。原产西北地区,常生长于海拔800~1200m低山丘陵的半阴坡、半阳坡、山谷或林缘,现华北、东北等地区均有栽培。裂叶丁香高可达2m,枝细长、无毛。叶对生,圆锥花序侧生,花紫色,花蕾时淡红紫色。花冠筒细长,蒴果,翅棕褐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裂叶丁香喜光、稍耐阴,耐干旱,耐寒,耐土壤瘠薄,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含盐量0.3%以下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但以排水良好、疏松、含腐殖质多的中性壤土为好。忌在低洼地栽植,积水常引起裂叶丁香发生病害或死亡。  相似文献   

8.
以芳香著称的丁香,在北方园林中很是常见,也许您对它并不陌生。但是,您见过的丁香有多少种呢? 我国的丁香属植物(Syringa)种类十分丰富,共有22种,而全属只有27种。丁香很早就成为世界园林的重要树种,在私家宅院、旅游景点、路旁以及公共绿地中随处可见。盛花时节,其馨香使人陶醉,繁花令人驻足。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从50年代就开始了丁香的专属引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已建起了我国第一个丁香专类园,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在世界丁香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方面占有  相似文献   

9.
紫丁香有着广泛的用途,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在庭院、道路两旁均可见,使用价值较高。紫丁香的育苗和栽培具有一定的流程,涉及到多种技术内容,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对各类育苗、栽培技术的应用也不合理,将难以确保紫丁香的生长效果,所以做好相应的育苗及栽培工作至关重要。主要对紫丁香的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佛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 cv. 'Albo-plena'),为木犀科丁香属欧洲丁香的栽培品种。灌木,花白色,重瓣,单朵花花瓣有3层,极似茉莉花,香气浓郁。因小花数量并不比单瓣丁香少,而单朵花比单瓣丁香花大3倍,故花序硕大,给人雍容之美。原产欧洲东南部,北京早已引种成功。1991年宣化万柳公园从北京植物园引  相似文献   

11.
心有丁香结     
在大理时,见过一种开红花的丁香。被卖花人种在不大的瓦盆,摆在路边上出售。花朵张开,像个婴儿手指,这种丁香颜色娇艳。香气却很清淡,闻起来十分舒适。后来才知道此丁香非彼丁香,这是产自云南的滇丁香。  相似文献   

12.
暴马丁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为研究暴马丁香叶绿体微卫星特征,本研究在暴马丁香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156 141 bp)的基础上,采用MISA v1.0软件,分析其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共识别出231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每676 bp出现一个)。其中,叶绿体微卫星主要集中于大单拷贝区(94.52%),主要由A、T构成。重复序列中主要以单碱基重复序列为主,占重复序列总数的66.97%。微卫星长度集中在8~19 bp,占96.79%,有7个叶绿体微卫星长度大于20 bp,说明暴马丁香叶绿体基因组上的微卫星位点大多数具有多态性的潜能。实验结果为暴马丁香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紫丁香(Syringaoblata)是木樨科丁香属早春观花落叶灌木,耐旱耐寒,喜阳光也耐半阴,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栽培十分普及。近年来更被人们移入盆内栽培观赏。紫丁香通常早春开花,盆栽时若管理得当,可花开两度,而且来年花势不衰。盆栽紫丁香多用2份腐叶土、1份沙土、2份壤土混合配制作培养土,略施麻油渣和豆饼作基肥。因室内温度相对较高,根系恢复生长早,正常开花期比地栽要早,一般3月下旬即开花(华北地区露地栽植须4月上中旬才开花)。如欲一年两次开花,可在开花几日后(盛花期之前)将花枝剪下(不宜太长)瓶插,然后将剪枝后的盆花浇一次透水,由半阴的室内移至向阳处,使之充分接受光照。同时追施一些速效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9日,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获批临时登记首个丁香菌酯混配制剂产品——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丁香菌酯含量10%、戊唑醇含量30%),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纹枯病。此前,该公司于2010年分别获批临时登记丁香菌酯96%原药和20%悬浮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苹果树腐烂病)。两个产品临时登记证均已于2013年12月2日到期。  相似文献   

15.
<正>暴马丁香又名暴马子、阿穆尔丁香,为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至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等地,在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暴马丁香花序大,花期长,花期晚,是丁香属植物中不可多得的可长成小乔木的树种,不仅可在丁香专类园中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还可做其他丁香的乔化砧,提高丁香的观赏效果。暴马丁香高可达9m,干和枝条上有明显的白色皮孔,小枝较细,叶卵形至卵圆形,叶端尖,叶基通常圆形或截形,北面侧脉隆起。花序大而疏松,长  相似文献   

16.
红丁香(Syringa villosa)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株高可达3米,叶椭圆形,长5~18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朵密集,高脚碟状花冠紫色或白色,花期5~6月,盛花时芳香浓郁,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花木。红丁香分布在东北南部和华北等地,陕西也有。在山西雁北地区多生长在海拔1300~1800米的山坡草地上和灌丛、阔叶林中,野生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5±1)oC贮藏条件下海南特色荔枝品种紫娘喜和小丁香果实的贮藏效果及某些与耐贮藏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紫娘喜明显比小丁香耐贮藏;在低温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两品种的果皮的相对电导率、匀浆pH值、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相同时间内小丁香果皮的相对电导率、匀浆pH、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的值均比紫娘喜大;而花色素苷和总酚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总酚含量以紫娘喜为高,而花色素苷则以小丁香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8.
<正>胡萝卜,又名黄萝卜、丁香萝卜、番萝卜、药性萝卜、金笋、土人参等,为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科胡萝卜属中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胡萝卜原产于阿富汗,约在汉朝时期经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我国,现遍布世界各地。目前,胡萝卜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宁夏、  相似文献   

19.
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7年间大量的有关乙酰丁香酮对植物遗传转化的影响的文献,涉及范围包括乙酰丁香酮对转化对象的影响方式、对转化率大小的影响以及与其它转化方法等的协同作用等等。此文介绍了受转化对象的基因型、转化方法、加入时机、加入量以及培养基pH值等对乙酰丁香酮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得出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频率、如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乙酰丁香酮发挥作用等结论。分析结果证明乙酰丁香酮在植物遗传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祖瑶  黄勇  郭国雄  成马丽 《耕作与栽培》2005,(5):F0003-F0003,38
胡萝卜也叫丁香萝卜、红萝卜.属一二年生蔬菜,以肉质根供食用,富含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人们青睐。胡萝卜属半耐寒性蔬菜,其肉质根生长适于冷凉气候.幼苗耐旱性与耐热性相对较强,长期以来,胡萝卜栽培以秋播冬收为主。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高寒山区.夏季气候凉爽,7月平均气温17、6~23、5℃.具有“天然空调”的自然气候特点。为充分利用胡萝卜幼苗期耐热性强的特点,发挥毕节区中高海拔山区夏季气候凉爽的优势,提早胡萝卜供市时期。2004年,实施了胡萝卜夏秋高产栽培相关试验及示范.取得了胡萝卜产量达3003.1kg/667m^2、产值近2500元/667m^2的示范效果,为高寒山区胡萝卜夏秋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