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藠头刺足根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世代需18 d;在日均气温191郾℃(120郾~265郾℃)条件下饲养,完成1个世代需205郾 d;在日均气温142郾℃(100郾~255郾℃)条件下饲养完成1个世代需24 d。其中日均气温27℃,卵期3 d,214郾℃卵期35郾 d,171郾℃卵期5 d,18℃卵期6 d。23郾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在浙南地区,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蔬菜和花卉等作物上度过越冬阶段的烟粉虱是翌年春季的主要虫源。在多数地区,春季保护地作物上的越冬代蛹络绎羽化为成虫后,继续留在保护地作物上生长、繁殖、为害,气温转暖后一部分烟粉虱通过菜苗移栽及成虫外迁至露地作物上扩展种群。入夏后,保护地作物上的烟…  相似文献   

2.
何琼  吴海燕  王振华 《植物保护》2016,42(4):184-188
于2008年秋季和2009年春季对‘毛粉’和‘金丰盛世’2个番茄品种采用网袋法收集根系,酸性品红-次氯酸钠法染色,体视显微镜下检测,记录根内各龄期根结线虫数量和形成的根结数。结果表明,单位鲜根重线虫数量在2008年温度低时,随番茄生长有下降趋势,2009年春季温度升高时则上升,2个供试品种单位鲜根重线虫数无显著差异(P0.05);2008年秋季J2到J3,J3到J4的发育时间均长于2009年,根部形成根结的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当土壤平均温度为15℃时,根结线虫在番茄根内完成第1个世代需32d,25℃时为24d。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大腿小蜂寄生马尾松毛虫蛹,该蜂为湖南(长沙)一年自然繁殖5个世代。当平均温度25.5℃时完成一世代需41天,31.2℃时需22天。单雄平均产卵99.7粒,最高可达242粒。成蜂寿命在喂食的情况下,雌蜂平均37.4天,雄蜂25天。未经交尾的雌蜂下代均为雄蜂。室内可用柞蚕、樗蚕、油茶枯叶蛾、樟蚕、栎黄枯叶蛾等虫蛹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4.
变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不同平均温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生率、羽化率、雌性百分率、发育历期、每寄主育出蜂数和r_m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均温度30℃下该蜂已不能完成世代,在平均温度18~28℃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该蜂的寄生,但平均温度28℃时的羽化率最低。温度对每寄主育出蜂数和雌蜂百分率影响不显著。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18℃下发育历期最长,28℃下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37.5天和18.3天;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53℃和350.33日度。用r_m值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在18~28℃温度范围内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r_m值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5.
白面叉草蛉Dichochrysa albofrontata Yang et Yang是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在实验室温(26℃~32℃)及特设(16℃、20℃、24℃、28℃、32℃)下对白面叉草蛉的发育及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面叉草蛉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期分3个龄期。幼虫捕食螺旋粉虱的卵、若虫和拟蛹,偏嗜拟蛹,其中3龄幼虫捕食量大。在室温下,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为31.5d~41.5d,其中幼虫期平均14.3d,蛹期平均8.7d,卵期平均3.3d。在16℃~32℃温度范围内,白面叉草蛉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在32℃下最短,分别为卵3.1d、1龄幼虫4.2d、2龄幼虫4.0d、3龄幼虫5.2d、蛹10.8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1.8℃、幼虫7.5℃、蛹9.5℃、世代10.5℃,卵、幼虫、蛹和世代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分别为62.7日度、310.5日度、230.7日度、716.1日度。据此估算,该虫在海南每年可完成6~7代。在16℃~32℃范围内各虫态及世代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温度对甘蔗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20、23、26、29和32℃不同温度下测定甘蔗条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繁殖力。结果显示,在20~32℃范围内,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0℃下完成1个世代需要83.30 d,而32℃下仅需35.56 d。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符合Logistic回归模型。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以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87、9.90、13.67、10.79和11.27℃,有效积温分别为69.49、490.99、142.95、26.72和717.68 d·℃。雌、雄成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雌成虫产卵量在26℃时最高为136.37粒/头。卵和蛹在26℃时的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4.71%和93.55%,在29℃时幼虫的存活率最高,为47.73%,在26℃时全世代的存活率最高,为42.08%。表明温度是影响甘蔗条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键因素,26~29℃是甘蔗条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7℃的范围内,半闭弯尾姬蜂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完成一个世代在15℃时需要35.97d;20℃时需要21.75d;22℃时需要18.57d;25℃时需要14.92d;27℃时需要14.29d。半闭弯尾姬蜂由产卵至羽化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53℃,有效积温为269.07日度。在15~25℃的范围内,20℃时雌蜂比例最大,雌雄(♀:♂)性比为0.95,温度超过25℃,雌蜂比例明显降低,温度为27℃时,性比仅为0.25。综合温度对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室内繁殖半闭弯尾姬蜂以22℃为最适合温度。  相似文献   

8.
棉蚜茧蜂发育及成蜂寿命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对棉蚜茧蜂发育及成蜂寿命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2℃,光照16h/d,RH60%-80%下,棉蚜茧蜂个体发育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一个世代需12.5d;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06℃,完成一个世代需有效积温为176.95日度。发育历期、成蜂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0%蜜水饲喂的情况下,成蜂的寿命有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9.
外来广聚萤叶甲在我国的扩散及生活史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外来广聚萤叶甲目前已在我国华东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以及华中的湖北、湖南等省扩散蔓延;在野外其主要寄主是豚草,偶见取食苍耳。广聚萤叶甲在24、27、30℃恒温条件下完成一代分别为29.8、26.0和22.2d;野外完成1代需21~29d。在室外罩笼观察的4个世代中,前3个世代(6—8月)的各虫态历期及其存活率近似,产卵量接近;但9月初开始的第4个世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存活率明显降低,产卵量(108.8粒)低于此前世代的一半。广聚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5℃和373.5日度;在南京推测广聚萤叶甲1年可发生5代。  相似文献   

10.
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Li隶属同翅目,木虱科,星室木虱属。1982年在福建发现该虫严重为害橄榄,1988年在其橄榄主产区暴发成灾,导致大量橄榄树落叶、落果、树势严重衰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90~1993年的研究结果,该虫在福州地区1年发生7~9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产卵于嫩芽上,3月上旬出现若虫、第1代成虫始见于3月下旬,世代重叠。田间种群数量消长与橄榄抽梢期有极其密切的伴随关系,在幼树上全年有5个虫口高峰期,在老树上全年只3个高峰期。室内平均温度23.0~25.0℃下,世代历期20~28d,世代死…  相似文献   

11.
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Wied.),是世界上公认最具破坏性的水果、蔬菜害虫,其寄主达400多种。此虫在16~32℃和75%~80%之间的相对湿度条件下,世代可连续发生,完成一个世代需622日度。成虫的发育起点为9.7℃;卵的发育起点是11℃;幼虫在5℃时停止发育,在平均温度为25~26℃时,幼虫期6~10天;蛹的发育起点为13℃,在26℃下蛹期6天,低湿低温蛹的死亡率高。地中海实蝇于1910年传进美国的夏威夷。1929年传入美国本土:1929年在佛罗里达州发现,1966年得克萨斯州有发生,1975午此虫传到加利福尼亚州。在美国加州,自1975年开始,对此虫进行过11次根除行动,但尚未成功,仍在不断发生。1992年1月,在加州靠近 Westminster 县的 Los Alemitos 有捕获到地中海实蝇的报道。同年7月,加州圣何塞亦捕获到此虫。  相似文献   

12.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是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为了探索不同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及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提高益蝽的饲养效率,本试验设置了18℃、21℃、25℃、28℃、32℃和36℃6个温度梯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益蝽在18~32℃可以完成发育,当温度为36℃时,益蝽卵孵化率为0,不能完成发育。在18~32℃范围内,益蝽的发育速率与温度成线性正相关,益蝽从卵到成虫的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模型为:Y=0.002533X―0.03648,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394.7 DD,益蝽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40℃,32℃时益蝽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最短(22.40 d)。温度梯度对益蝽的体质量影响不大,雌成虫体质量普遍高于雄成虫。种群生命表显示28℃时益蝽种群净增殖率最高(179.50)、平均世代周期最短(57.50 d),在25℃下,种群净增殖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次之,分别是125.64和64.59 d。  相似文献   

13.
夹色姬蜂Centeterus altermecoloratus Cushman是二化螟蛹期的一种有利用价值的寄生性天敌。我们从1979年起,进行了四年的观察,现将所获结果简报如下。越冬据多年调查结果,发现夹色姬蜂以成虫在避风向阳的杂草或枯枝落叶中越冬。代数夹色姬蜂一年发生三代。各代发生期与同代二化螟化蛹期十分吻合。其发育历期与当代日平均温度关系极大。当日平均温度在28℃左右,完成一代最长17天,最短为11天,平均为14天;日平均温度在26℃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观察的方法,在15~30℃,相对湿度为80%~90%条件下,研究了智利小植绥螨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猎物时,不同螨态的发育和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智利小植绥螨在此温度范围内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在15℃下发育历期最长,为12.81 d,30℃时最短,为4.02 d。各螨态的发育历期、成螨寿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智利小植绥螨产卵期在15℃时最长,在30℃时最短;日均卵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智利小植绥螨净增殖率R0在25℃时最高(42.78),在30℃时最低(18.69);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皆是在30℃时最高,分别为1.516和0.416,在15℃时最低。种群倍增时间t在30℃下最短为1.665 d。  相似文献   

15.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随着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子.针对烟草青枯病发生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高度吻合这一现象,本文基于对田间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以及病害期间气象因子的动态监测,引入最大信息系数和皮尔逊相关性系数评估方法,探究了影响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空气湿度是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必要因子,降雨过后,相对较高的空气温度是促进烟草青枯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当15d平均湿度维持在87.74%以上、15d最低温度维持在13.00℃以上、15d平均温度维持在19.00℃以上时,田间烟草青枯病开始发生;当15d最低温度升高(达到14.83℃以上)时,田间烟草青枯病开始流行;但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病害发生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该结果为今后田间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以及病害的及时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16~30℃范围内,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时完成1代需48.3d,而30℃时仅需17.9d.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7±0.54℃;有效积温为379.00±8.77日度;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T=7.87+379.00V.  相似文献   

17.
采用猪肉和秀珍菇为诱饵和饲料,埋入小花盆中,放于发生迟眼蕈蚊的温室诱集试虫,用泥炭土和秀珍菇繁殖和人工饲养迟眼蕈蚊。结果表明,人工方法饲养的迟眼蕈蚊,从卵至成虫的成活率可达82.4%。在25℃条件下,卵期为3 d,卵平均孵化率85%;幼虫期9~21 d,蛹期3 d;雌成虫寿命2~3 d,雄成虫寿命3~6 d;完成1个世代需要17~30 d,测定子代雌雄比为1.8∶1。该饲养方法省工、省时,成本低,操作简单,不需更换饲料和清理排泄物,易观察,饲养成活率高,可以避免近亲繁殖,多代繁殖种群不衰退。  相似文献   

18.
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生物学及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两年饲养观察,茄二十八星瓢虫在不同温度下完成1世代的历期是:24℃为35.7天,26℃为30.1天,28℃为23.9天,32℃为23.1天。高于32℃则发育速率下降;低于22℃不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历期T=12.0134+476.0110V,发育起点温度(℃)卵为10.685,幼虫为11.680,蛹为14.324,成虫为12.0134。有效积温(日度)依次为63.173,216.742,53.088476.011。  相似文献   

19.
柑橘矢尖蚧是近年来日益猖獗的介壳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柑橘生产。1发生特点  矢尖蚧主要以未产卵的雌成虫越冬。雌成虫抗药力强,橘园冬季药剂防治对此虫几乎无效。越冬雌成虫在日平均温度达19℃时开始产卵,产卵期60d以上。经虫情调查表明,越冬雌成虫至第二年产卵前发育成熟度较一致,因此第一代幼蚧发生整齐,其后世代则虫龄不一,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各种不同发育程度的雌成虫随时可见,发生型复杂。因此药剂防治矢尖蚧主要是针对第一代幼蚧,防治效果好。同时可减轻当年为害,有利于柑橘树体的恢复和生长。  据调查资料表明,第一代…  相似文献   

20.
安婀珍蝶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天敌昆虫安婀珍蝶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进行了研究。在温度2 6℃、RH80 %的人工气候箱内饲养 ,安婀珍蝶一个世代历期 92~ 1 0 2d,卵产于薇甘菊叶片上 ,幼虫在四龄前群聚生活 ,六龄后在支持物上化蛹 ,蛹期约 1 1d ,成虫存活约 8d。选择 42科 86种植物进行寄主专一性测定 ,结果表明 :安婀珍蝶对薇甘菊的嗜食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供试植物 ,且仅能在薇甘菊、飞机草上完成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