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根据360块标准地193株解析木资料,采用Chapman-Richards函数和二次项方程分别模拟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生长过程,运用迭代法分指数编制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表。经预测检验,精度很高,可应用于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连细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11-8212
为进一步掌握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采用马尾松集约中径材人工培育经营类型的43 a生林分,选取有代表性(立地条件)的林分进行调查、测试、研究,对43 a生马尾松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马尾松在43 a中的生长过程.从解析木材料,归类综合,对马尾松中径材人工林林分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马尾松近自然森林经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动态预测与密度决策的支持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动态预测与密度决策的支持模型,该模型由一系列生长模型组成,可动态预测林分生长过程以及筛选优化合理经营密度,从而使林分始终处于较优生长空间状态,达到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模型用模外20块样地资料对马尾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进行F检验和U检验,两种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争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根据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定位观测资料,通过各种竞争指数的比较筛选,得到较能客观反映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争与生长规律的竞争指数.同时以该竞争指数为基础,结合林分年龄、胸径和拥挤度等因子建立马尾松幼龄人工林全林分竞争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动态观测与密度决策的支持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动态预测与密度决策的支持模型,该模型由一系列生长模型组成,可动态预测林分生长过程以及筛选优化合理经营密度,从而使林分始终处于较优蓉间状态,达到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模型用模外20块样地资料圣马尾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进行F检验和u检验,两种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马尾松人工林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龄,地位指数,林分密度指数为自变量因子,由扩展的Richards生长函数结合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建立直径的生长模型,运用改进单纯形法最优拟合该生长模型,以此作为基础推算其它因子,编制出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可变密度收获表,为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的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全面调查、标准地实测和树干解析,调查了官司河流域主要森林树种马尾松、柏木的生长状况。建立了马尾松、柏术现实林分生长过程表,并分析了两个主要树种林分因子生长过程,评定了该流域林地平均立地质量,预测了林分发展趋势,为掌握林分动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密度控制图是一个集设计、展示、评价不同经营措施的有效工具,为同龄林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首先是构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尾松林分密度进行评估,进而构建密度预警图,并根据预警图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建议。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热林中心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建立的238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以及2013年和2015年的复测数据,采用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马尾松密度控制图,基于最优密度的上下限以及二类调查数据,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预警图。结果基于最优密度上下限、优势高模型、材积模型以及地位指数模型构建了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控制图;根据密度控制图和现有林分的密度情况,构建了热林中心密度预警图,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经营建议。结论本研究将热林中心马尾松分为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以及合理密度的林分,并根据林分所处的状态提出不同的经营建议。高密度的林分,采用疏伐的措施,将林分引向最优密度区间;低密度的林分,采取补植珍贵树种的方式,促使林分朝着合理密度方向发展,落入合理区间的林分,不采取任何与密度调控相关的经营措施,使林分按照原来的经营模式发展,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天然林采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蒲江县马尾松天然林采伐年龄进行了研究。试验选定Richard生长模型为马尾松天然林的基本模型,建立了胸径、树高、材积与年龄的生长模型,编制出马尾松生长过程表与林分出材率表,用现行木材价格计算木材收入,采用指率法进行经济分析确定出经济成熟龄。经与实行多年的马尾松天然林采伐年龄相比,其采伐年龄推迟1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0.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模型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用模拟方法确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本文以贵州马尾松人工林569块常规标准地资料为基础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准地对目前贵州马尾松人工林具有充分代表性;立木密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的影响最为明显,对树高影响较小;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上升,但当立木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们都有下降的趋势.基于以上分析,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该模型既符合林分生长的一般规律,又得到实地试验结果的支持,因此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动态规划进行湖北省太子山马尾松纸浆林密度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太子山马尾松密度试验林为材料,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在生长收获预估模型系统的基础上,以最大经济收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立地指数为14.6的林地种植马尾松纸浆林的合理经营密度表,得到了不同初植密度(6667株/hm^2、4444株/hm^2和3333株/hm^2)的林分各经营时期的间伐强度、间伐次数和间伐间隔期,从而指导湖北省马尾松纸浆林的生产。结果还表明:高初植密度不能提高培育马尾松林的经济效益,合理间伐可获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傅廷栋教授等荣获首届亿利达科技奖【本刊讯】首届亿利达科技奖发奖大会于1996年9月16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副主任朱丽兰、亿利达奖名誉主席丁肇中教授、亿利达公司董事长刘永龄先生及其他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出席了颁奖大会。我校农学系傅廷栋教授等主持...  相似文献   

13.
系统收获表是实现林分生长动态预测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森林经理界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和密度管理图的基础上,解析了系统收获表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编制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系统收获表,经过实践检验,可适用于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优化经营管理和生长量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多形曲线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了湖北省马尾松产区的227株平均解析木资料,以Richards函数为基本模型并加以修正,采用Marquard迭代方法模拟多形曲线方程,编制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多形曲线地位指数表。经检验,该表模拟精度高,估测误差小,可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结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选用Weibull分布,采用参数预估法建立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模型;选用修正的Richards函数,采用非线性二乘的Marguardt迭代法拟合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树高曲线方程。经检验,两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用马尔柯夫过程理论进行马尾松优化密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尔柯夫过程理论为基础,利用太子山林管局马尾松密度试验林连续7年的定位观测资料,对马尾松纸浆林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马尔柯夫过程的模拟结果能够定量揭示林分生长的动态规律,且在主伐年龄为19年以上时,在试验林安排的3种密度中(10000株/hm^2,6667株/hm^2,5000株/hm^2),5000株/hm^2密度的林分可获得最大蓄积量。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纸浆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10年来马尾松纸浆林基地建设、良种选育和培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在总结马尾松纸浆林基地建设和研究的基础上,就培育目标、优良遗传型选育、推广和应用、立地选择、造林密度、主伐期确定、中幼林施肥、混交林营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仔细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为制浆造纸业“第一车间”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生长与收获预测模型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建立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可以对森林资源数据进行连续预估和动态更新,这对当地林业部门指导生产、实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参研了以往建立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方法,提出建立林分生长和收获预测模型的一般方法:根据森林生长理论,利用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林龄、地位指数和林分密度),把地位指数和林分密度函数引入相关生长模型,并经过合理的模型参数解算、残差分析及误差计算检验,选择最优模型分别建立人工林林分静态和动态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分级苗经过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抽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差异均显著,四年生幼林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说明采用Ⅰ级苗造林明显优越于Ⅱ、Ⅲ级苗,改变了以往认为马尾松大苗造林成活率低的习惯看法。同时,还对不同等级苗木造林后生长差异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