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次黄嘌呤对猪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猪卵母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了次黄嘌呤(HX)对猪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的抑制作用。猪卵丘-卵组细胞复合体(COC)和裸卵母细胞(DO)取自初情期猪卵巢,培养在M-199培养液中,并施以各种自理培养不同时间后,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GVBD)情况。实验结果表明:⑴HX(1-4mmol/L)对猪COC的自发成熟具有抑制 作用,且具有剂量领事关系。4mmol/L的HX对COC和DO自发成熟的抑制作用,且具  相似文献   

2.
卵母细胞在与精子融合形成合子前会经历2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的是,2次减数分裂都是不对称的,最终会产生1个大体积的具有全能性单倍体卵母细胞和2个小体积的注定退化的极体。肌动蛋白丝作为卵母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分裂过程中的囊泡转运、细胞核定位、纺锤体迁移与锚定、极体排出和染色体分离等生物学事件存在重要联系。本文以哺乳动物为模型,总结了肌动蛋白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调节机制与信号通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milrinone)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和促性腺激素诱导成熟的影响,以便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试验对水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培养不同时间或采取不同处理后,取出卵母细胞剥光后固定,然后用间苯二酚蓝染色,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情况。结果表明:(1)Milrinone对水牛COCs的自发成熟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2)Milrinone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的抑制作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没有减弱,可作为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核成熟抑制剂;(3)Milrinone能显著抑制促卵泡激素(FSH)诱导的水牛COCs体外成熟,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部分被FSH克服。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生殖老化对小鼠卵母细胞后期发育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青年小鼠相比,老龄小鼠MII期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原核形成的时间发生延迟(1 h),囊胚发育率有显著差异(61.98%vs.70.95%,P0.05)。提取老龄和青年CD1小鼠MII期卵母细胞总RNA,使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殖老化导致1 737个基因表达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64.9%的基因表达上调,35.1%的基因表达下调,生殖老化导致Hdac10等基因产生极显著的表达差异,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其后期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鼠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是动物繁殖技术领域生殖细胞冷冻的研究热点。在此介绍了小鼠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小鼠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原理,探讨了冷冻保护剂的作用机理。最后,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5-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的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前处理液(10%EG或10%EG+10%DMSO)中平衡5min,然后在冷冻溶液(EFS30、EFS40、EDFS30或EDFS40)中平衡30s后进行OPS法和SSV法玻璃化冷冻保存。试验结果表明:(1)小鼠成熟卵母细胞的OPS法冷冻保存,用EFS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75.8%,激活后卵裂率为47.8%;在EDFS30中冷冻保存,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87.2%,卵裂率为62.0%;在EDFS40中冷冻保存,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86.6%,卵裂率为57.4%,与对照组(99.0%和80.5%)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小鼠成熟卵母细胞的SSV法冷冻保存,用EFS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82.7%,卵裂率为47.1%;在EDFS30中冷冻保存,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91.5%,卵裂率为57.5%;在EDFS40中冷冻保存,解冻后形态正常率最高为85.1%,卵裂率为55.9%,与对照组(99.0%和80.5%)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3)OPS法和SSV法冷冻小鼠成熟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86.5%和91.6%,卵裂率为53.8%和55.6%.与对照绢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采用PBS作为冷冻基础液,分别用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液,在程序化冷冻保存和玻璃化冷冻保存条件下,研究小鼠生发泡期(GV期)卵母细胞的抗冻能力。结果表明,2种冷冻方法对小鼠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冷冻保护剂种类对小鼠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玻璃化冷冻采用二甲基亚砜作为冷冻保护液效果极显著优于甘油(P<0.01)。以冷冻效果较好的二甲基亚砜作为冷冻保护液,采用玻璃化冷冻不同发育阶段(GV期和MⅡ期)的小鼠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存活率GV期要显著优于MⅡ期卵母细胞(P<0.05)。  相似文献   

8.
黄体生成素(L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对卵泡的生长和排卵十分必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分裂I前期,卵母细胞中高浓度cAMP抑制减数分裂恢复。LH峰后,卵母细胞内cAMP水解,恢复减数分裂。卵母细胞成熟后,孕激素受体(PGR)、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激活介导卵母细胞排卵。本文综述了LH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和排卵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排卵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2种前处理液(10%EG和10%EG 10%DMSO)和4种玻璃化冷冻液(EFS30、EFS40、EDFS30和EDFS40)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SSV)法冷冻保存,研究小鼠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发育潜力。结果表明: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最高可达92.3%,成熟率达57.2%;成熟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最高可达91.5%。  相似文献   

10.
小鼠卵母细胞的电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宁波新科CRY 3 细胞融合仪及其配备的镀银电融合槽(电极宽度为0. 5mm)对影响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效率的诸多因素,如直流脉冲的强度(1. 0 kV/cm、1. 5kV/cm、2.0 kV/cm、2.5 kV/cm)、脉冲宽度(40μs、80 μs、100 μs、150 μs)和脉冲次数(1次、2次、3次)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激活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场强为2.0 kV/cm时,获得了较高的卵母细胞激活率和卵裂率(74.47%,77.14%),场强继续增加,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和卵裂率反而开始下降。场强为2.0 kV/cm,脉宽为80μs时,卵母细胞的激活率最高(77.78%)。多次连续脉冲(3次,每次间隔10 min)处理卵子,可明显升高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和囊胚发育率(89.58%,20.59%)。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昆明鼠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并通过对去核卵母细胞的固定染色,显示其中期Ⅱ染色体,由此观察统计其确定的去核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昆明鼠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激活原因、形成过程,并提出了一些防止其干扰细胞核移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卵母细胞的成熟分裂调控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因为卵母细胞是动物体内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许多独特的现象和规律。卵母细胞的成熟分裂有别于一般细胞的有丝分裂,窨是什么机制调控着卵母细胞的成熟分裂过程呢?在现代分子生的学基础理论的帮助上,科学家们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和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成熟促进因子是所有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和卵母细  相似文献   

14.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p90rsk未被MAPK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屠宰场获得的初情期母猪卵巢中的卵母细胞 ,在修改后的 TCM199中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在卵母细胞发育的一定时期取样 ,利用 SDS- PAGE蛋白质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 ,研究了 MAPK(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又称 ERK)和p90 rsk (ribosomal S6 kinase)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调节。结果表明 ,修改后的 TCM199可以满足猪卵母细胞成熟的需要 ,但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过程中 ,p90 rsk未随 MAPK激活而激活 ,说明维持猪卵母细胞的 M 阻滞与 MAPK有关 ,而与 p90 rsk无关。  相似文献   

15.
16.
蛋白激酶C(PKC)是一个广泛分布在真核细胞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它在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GVBD)、染色体凝集、MⅠ期纺锤体组装和第一极体排放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KC的活性变化调节着GVBD的发生,GVBD标志着第1次减数分裂的启动。PKC活性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逐渐升高,在第1次减数分裂中/后期转变时活性下降,使卵母细胞得以释放出第一极体,至此卵母细胞完成第1次减数分裂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作者就PKC在卵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电活化前后小鼠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鼠卵母细胞电活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以1.0kV/cm、320μs、3次直流电脉冲(每次间隔1s)的条件,对小鼠卵母细胞(hCG后17h)进行了电活化处理,对活化前后小鼠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电活化刺激后1~7h,大多数小鼠卵母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呈现出功能活动逐渐活化的结构相,而少数卵母细胞中泡状线粒体和核仁的超微结构见有异常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采用的电活化条件可有效地使小鼠卵母细胞发生活化,而少数卵母细胞中泡状线粒体和核仁出现异常,说明并非所有的活化卵都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8.
何志全  窦忠英 《中国兽医科技》2006,36(12):1013-1018
为探讨不同激活剂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及激活胚体外发育情况,用乙醇、CaA23187、SrCl2、6-DMAP及CB分别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了激活处理.结果显示,70 mL/L乙醇刺激小鼠卵母细胞时,以激活5~7 min的激活效果及孤雌胚发育较好,桑囊胚发育率可达29.11%;用SrCl2激活小鼠卵母细胞时,6~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3~6 h为最佳激活时间,桑囊胚发育率可达16.67%;以70 mL/L乙醇激活5 min,再用2 mmol/L 6-DMAP+5 μg/mL CB激活3 h效果最佳,桑囊胚发育率高达35.77%.研究证实,小鼠卵母细胞经乙醇、6-DMAP和CB等复合激活后能较好地发育.  相似文献   

19.
细胞松弛素B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细胞松弛素 B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方法 常规超排 KM小鼠获卵母细胞 ,将有明显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放入含有 5× 10 - 3、1× 10 - 2 、2× 10 - 2 g/ L CB的成熟培养液中孵育 15 min,采用盲吸法去核 ,去核后的卵母细胞放入含 5× 10 - 3g/ L Hoechst33342的成熟培养液中染色 15 min,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去核的效率。结果  CB组去核率可达 88.2 % ,而对照组去核成功率仅达 2 9.7% ,两者的去核效果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同时 CB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去核的效果 ,使卵母细胞的破溃率升高。结论  CB有利于去核 ,同时卵胞膜可以借助磷脂双层的游动性而很快得到修复 ;高浓度的 CB对卵胞膜作用过于强烈 ,细胞骨架严重破坏 ,磷脂双层结构的弹性和粘性减弱 ,修复能力降低 ,影响胚胎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