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果园生草的效用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亦即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对果树有益的特定品种的草.它是果园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已将此作为果园科学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为了加快我国果园耕作制度的变革,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8年正式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 一、调整科研方向,立足解决生产急需 果树科研单位是果树生产权威机构,它对本地区的果业发展应具有前瞻性。对本地区果业发展具有预见性和方向性。作为果树科研单位,加强基础贮备和尖端科技研究,跟踪果树发展科技前沿无可厚非,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着重研究已有技术的组装、集成,立足解决生产急  相似文献   

3.
曹国忠 《新农业》2001,(11):14-14
果树的行间种点啥好?这一直是广大果农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40多年种植中药材的实践,摸索出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上栽果树下种药的发挥山区优势新模式.其好处是既退耕还林、防风固沙,又美化环境、增加收入,确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陇南地区各种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分析 ,认为林草间作是陇南退耕还林、还草的最佳模式 ,并提出发展林草间作应采取的措施是 :加强林草间作宣传 ,提高认识 ;制定详细的林草间作规划 ;适宜的种植密度 ;要做好草种选择 ;重视牧草生产 ;提高种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果品生产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水果生产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果业"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于果树产业领域,实现现代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综述了中医方法在果树种植、果实保鲜、果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利用"中医果业"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保障水果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而且可以综合防控果园的水土污染,改善产地环境。"中医果业"将为我国果树产业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果品生产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水果生产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果业"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于果树产业领域,实现现代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综述了中医方法在果树种植、果实保鲜、果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利用"中医果业"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保障水果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而且可以综合防控果园的水土污染,改善产地环境。"中医果业"将为我国果树产业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态开发是以实现增值为目的新型果园管理模式。当下,果园建设可大力推行"果、畜、草、沼、窖"五配套生态种植模式,即以果园为主体,以沼气池为纽带,由果树种植、养畜、果园种草、沼气池以及水窖入园五大要素共同组成的良性互动、优质高效的果业生态循环系统,使果业生产呈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环境正遭受极严重的破坏,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有效的抑制土地荒漠化、减少风沙量、涵养水源.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走退耕还林还草道路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一个共识通过探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历程.总结其得失,并为我国以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将在试点示范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国家林业局在杨凌召开的“中国农业高新科技论坛”上透露,“十五”期间,我国计划退耕还林还草231万hm2,力争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实现长江上游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黄河上中游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的目标. 据介绍,由于长江黄河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已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工程作为我国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在长江上游地区和黄河上中游地区13个省(区、市)的772个县(森林局)将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加快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种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2000年我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已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在长江上游的13个省(市、区) 中,选择了174个县先行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作,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下坡耕地的试点示范,目前已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措施及办法,为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2000年我国已安排退耕还林还草34.3万hm2,并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要求,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43.2万hm2.加上湖南、河北、黑龙江和吉林4省,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面积分别又增加了3.3万hm2和3.5万hm2.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国内外大量的调研结果表明,"全世界水果生产先进国家的果园都生草,唯有中国的果农都在忙活着锄草。"果园生草培肥地力技术不仅影响到我国果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及农民的持续增收,而且是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影响我国果树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从目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大局来看,虽然苹果产业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农用地占用税税收体系并提供理论依据和成果基础,促进农用地资源、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一套省域尺度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从生产能力、稀缺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性4个角度出发,构建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用AHP法和Delphi法综合得到各指标权重,再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全国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值,然后根据既定规则确定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数对应的征收等别(园地和草地占用税均为5个等别、林地占用税为10个等别),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和修正系数法综合测算出不同征收等别对应的征收标准。建议各地区在执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园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2.50或3.00倍计征;林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或3.00倍计征;草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25、1.50、1.75、2.00或3.00倍计征)。通过测算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与现行税额对比,表明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的测算结果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潮河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年径流影响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北京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61—2000年期间降雨、径流以及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情况,利用一个集总式的水文模型(IHACRE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40年来,潮河上游流域降雨--径流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961—1978年(第一阶段)、1979—1993年(第二阶段)、1994—2000年(第三阶段)。相对第1阶段而言,第2和第3阶段流域降雨的产流能力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流域内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变化趋势是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向林地的转换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主导过程,成为影响流域年径流的主要因子。第2阶段,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长了7.47%和7.78%,流域内水库和塘坝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及大规模利用也发生在这一阶段;第3阶段,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11.81%)。利用IHACRES模型模拟了第2和第3阶段的"基准年径流",通过对比实测年径流和基准年径流的差异,得出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减少了流域年径流的结论。其中第2阶段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影响程度为27.76%,第3阶段为26.15%。  相似文献   

13.
安家沟流域农林草地径流侵蚀模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用置换法处理水样,测定分析了黄土高原安家沟流域农林草地径流侵蚀的有关数据及侵蚀模数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农地、草地和乔木林地的年均侵蚀模数和全流域的年均侵蚀模数都显著正相关,而灌木林和荒坡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退耕还林、退耕还灌、退耕还草不同退耕方式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耗水主要靠降水满足;3种不同退耕方式的植被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均随降水量而变化;土壤表层(0~30 cm)水分含量相差不大;在30~100 cm土层,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始终高于灌木地和草地,草地的最低;对于0~100 cm土层,林地相对于灌木地和草地能更好地维持土壤水分;2005年3种退耕方式的植被在生长季中对水分的消耗均超过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15.
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晋西黄土区刺槐-草地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复合系统边界,采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移动窗口法分析显示,在最小窗体单位(1m)为8时能够清晰地判定刺槐-草地复合系统边界,其影响域从林内4m到草地4m,总宽度为8m,草本植物样方间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与此一致;2)α...  相似文献   

16.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林草景观界面(包括林地、草地和林-草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的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pH)含量、水分含量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其养分、水分和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草景观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在0~40 cm土层的平均含量为林地>草地>林-草界面;全磷平均含量为林地>林-草界面>草地;速效磷平均含量为草地>林地>林-草界面;全钾平均含量和pH为林-草界面>草地>林地;各种养分含量在各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层次性,表层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基本上高于20~40 cm土层;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随着水平距离梯度的变化表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草地和林地内水分变化不显著,而在林-草界面内不同距离梯度上的含水量变化极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平均含水量在草地区逐渐升高,在刺槐林地中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在林-草界面区域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林草景观界面下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在总体数量上均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量的98%以上,微生物总数量为林-草界面>草地>刺槐林地;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动态明显,林-草界面和草地0~20 cm土层数量较20~40 cm土层显著增多,而林地0~20 cm土层微生物数量少于20~40 cm土层。  相似文献   

17.
从水果产量、价格、外贸影响等3个方面对2014年上半年广东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探索水果区域特色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产业化和多元化等发展战略,以及加快果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加快推进水果保险扶持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水果产量、价格、外贸影响等3 个方面对2014 年上半年广东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探索水果区域特色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产业化和多元化等发展战略,以及加快果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加快推进水果保险扶持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明显“三区”特征,即东部山区半山区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中部黑土区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西部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等“三化”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土地盐碱化、沙化和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和农业环境污染,是目前吉林省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在当前吉林省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区林草恢复进程中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渗能力,植被恢复方式不同及恢复进程中其土壤性质的改善对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程度也将影响到植被恢复的格局。为确定林地、草地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西部官山林场退耕后栽植的刺槐林地、撂荒草地为对象,选取退耕年限为9年、15年、25年的林地、草地。于2014年5月对各样地的原状土土柱进行定水头入渗,比较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草地的入渗性能和湿润锋穿透60 cm土柱的时间,并分析影响入渗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退耕年限为25年林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前120 min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到达60 cm土柱的时间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23.00 min;退耕年限为15年林地分别为1.38,1.90 mm/min,288.88 mm,35.33 min;退耕年限为9年林地分别为0.35,1.03 mm/min,194.50 mm,40.00 min;退耕年限为25年草地分别为3.17,3.17 mm/min,386.43 mm,24.00 min;退耕年限为15年草地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34.33 min;退耕年限为9年草地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38.33 min。6种样地的土壤入渗过程均能用通用模型进行高精度拟合。各样地土壤入渗速率与土壤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入渗能力随退耕年限增加而增强,退耕还草比退耕还林更有利于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因此建议在水资源有限的黄土区以退耕还草为主以促进更多的降雨就地入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