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快速和远距离传播,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主要包括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FMD也可感染人。FMD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因病毒株而异,严重时可达100%。口蹄疫能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进出口贸易,引起巨大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之首。根据OIE规定,一旦认定FMD暴发,那么所有感染和接触的动物都必需宰杀并销毁尸体,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会严重危害当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本文简述了FMD的流行现状、防控政策,分析了FMD难以防控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技术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偶蹄兽、患病动物的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泡,破溃形成烂斑。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可形成全球大流行。国际兽疫局(OIE)已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FMDV包含7个血清型,即O、A、C、Asia-Ⅰ、SAT(Ⅰ、Ⅱ、Ⅲ)。根据病毒RNA碱基排列顺序的同源性,可分为2个群,O、A、C、Asia-Ⅰ为第一群,SAT(Ⅰ、Ⅱ、Ⅲ)为第二群,群内各型同源性达60%-70%,但两群间同源性仅为25%-40%。各型之间彼此几乎没有交叉免疫力。因此,为防制和消灭FMD,必须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血清型。在临床上,FMD与其他水泡性疾病,包括猪水泡病(SVD)、水泡性疹和水泡性口炎不易区别,而且不同型的FMDV鉴定,对于制定FMD的防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任何可疑的FMD病例均须作实验室诊断。近年来,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FMD的诊断技术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FMD的诊断技术应用及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蹄疫(FMD)是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牛、羊、猪、鹿的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第一位A类烈性传染病。该病传播快、易感动物多,几乎困扰着30多种偶蹄动物,是造成全世界动物流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该病对家畜的威胁极大,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感染途径多、传播速度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的流通,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该病为必须上报的疾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并列为国家强制性免疫的动物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牲畜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牛、猪、羊等,发病率极高,传播速度极快,尤其在猪群中能引起大范围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FMD)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动物烈性传染病之一,也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国际兽医局将之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FMD主要感染猪、牛、羊等,发病急,传播迅速,感染率可达100%,能形成大范围的流行,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生活,危害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宿主范围广,发病率高,主要侵害猪、牛、羊等70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对其也敏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有8 500个核苷酸,病毒...  相似文献   

11.
12.
用同胚培养的鸡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株以及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株以适当比例混合为抗原,用蔗糖脱脂乳作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三联弱毒疫苗。通过三批疫苗室内外各项指标的测试,表明该三联疫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物理性状检验、无茵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用10倍大剂量接种15日龄雏鸡无不良反应;以常规量颈部皮下接种免疫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4d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对15日龄雏鸡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d,在-25℃保存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用新城疫病毒( N D V) La Sota 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 B V) M4 1 株接种鸡胚, 收获含毒鸡胚尿液。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 B D V) 地方强毒 H B9 0 9 株接种30 ~40 日龄肉用鸡, 发病后取囊组织 ( 或收集 I B D 典型发病鸡囊组织) 制备成含毒组织悬液。将三种病毒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制备成三联油乳剂灭活苗。三联苗免疫18 日~28 日龄雏鸡, 免疫后21 天攻毒测保护力, 三种传染病保护率均在90 % ~100 % , N D H I抗体≥1∶32 , I B D V A G P阳性率100 % , I B V N 抗体≥1∶8 , 疫苗免疫期可达4 个月以上。疫苗在4 ℃~8 ℃保存期为18 个月, 10 ℃~20 ℃保存为6 个月, 该疫苗在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鸡应用15 万羽份, 取得理想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人们对肉类食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满足社会饮食的需求,我国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大规模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其中牛养殖业的占比量较大,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满足了市场对牛肉的需求,但随着牛养殖业全面发展,牛附红细胞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影响牛群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对牛养殖业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促进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牛附红细胞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检查、预防和治疗进行深入分析,为促进我国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