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奶牛产后常见病主要有胎衣不下、子宫脱垂和子宫内膜炎。临床上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及时有效治疗,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和产奶量。1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奶牛产犊后,在12h内都能自行排出胎衣。如果奶牛产犊后12h内,胎衣不能自行排出而全部或部分滞留于子宫内,就叫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影响奶牛正常繁殖和生产性能,严重的子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是奶牛产后常见的子宫疾病,临床上以胎衣滞留、子宫黏膜炎症和子宫脱出等为主要症状。这些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力,甚至导致奶牛被提前淘汰,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可提高奶牛子宫疾病的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子宫脱垂症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对奶牛危害较大。2000年以来,笔者曾先后治疗牛子宫脱垂症计共例,治愈10例,疗效达91%。现将诊治经过及体会总结如下。1病牛情况及临床诊断治疗牛子宫脱垂症11例,其中乳牛6例,年龄5~10岁、胎次2~4胎,脱垂发生的时间均为产后24小时之内。其中部分脱垂6例,子宫露出阴户拳头至排球大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该病可导致母牛不正常发情,长期空怀,受精卵无法着床和胚胎早期死亡。现结合实践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1)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途径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外源性感染是病原微生物通过阴道和子宫颈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处理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和子宫颈炎时,消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主要是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或迟缓造成,引起的原因是日粮配比不合理、母牛过肥或过瘦、运动不足、难产等。此病的发生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母牛正常发情,导致产间距延长,难以受孕,还可引起乳房炎和代谢疾病的发生,严重者可导致奶牛败血症的发生,危急奶牛生命安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脱出是子宫翻转并脱垂于阴门之外。怀孕母牛由于衰老、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等因素,可造成子宫紧张性降低和松弛,因而发生该病。奶牛子宫脱出的主要症状是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可下垂至跗关节上方,表面有鲜红色或  相似文献   

7.
夏季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后24h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是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该病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从而增加奶牛空怀天数,严重者由于不孕而导致淘汰,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于生产时或者产后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导致子宫黏膜发炎的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根据病牛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可分成三种类型,即急性型、慢性型以及隐性型。奶牛患病后会影响受精卵的正常着床或者导致胚胎发生死亡,造成产犊间隔延长,使机体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明显降低。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且往往呈慢性经过,容易被人们忽视,严重损害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如何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黏膜的黏液性、黏液脓性、脓性炎症统称为子宫内膜炎,在奶牛中比较常见,是导致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发情往往不太正常,并且多屡配不孕,有的甚至流产。长期影响则可导致子宫内膜发生严重损伤,最后造成奶牛不孕。1病因对正常妊娠及未孕奶牛的子宫细菌学研究表明,有20% ̄40%的奶牛子宫中含有细菌,主要为微球菌、葡萄球菌,偶尔也有大肠杆菌。对不孕奶牛子宫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研究表明,引起生育力下降的细菌一般是非特异性的,微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假单胞菌等都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炎,这类细菌也可能与生育…  相似文献   

10.
周治宏 《北方牧业》2012,(23):25-26
<正>奶牛子宫脱出是子宫翻转并脱垂于阴门之外,怀孕母牛由于衰老、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等因素,可造成子宫紧张性降低和松弛,因而发生该病。奶牛子宫脱出的主要症状是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可下垂至跗关节上方,表面有鲜红色或紫红色核桃大小的母体胎盘。  相似文献   

11.
子宫脱出,是子宫翻转并脱垂于阴门之外。怀孕母牛由于衰老、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等因素,可造成子宫紧张性降低和松弛,因而发生该病。奶牛子宫脱出的主要症状是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可下垂至跗关节上方,表面有鲜红色或紫红色核桃大小的母体胎盘。现将我区发生的一例奶牛子宫脱出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疾病,会导致奶牛长期不孕,严重时会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尝试用无抗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并收集发病奶牛子宫脓性分泌物,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不同药物分组治疗后配种,计算受胎率,比较几种不同分组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正>在奶牛的日常生产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一)子宫内膜炎1.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有一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子宫黏膜产生黏液或化脓性炎症而导致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发情、排卵、妊娠,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奶牛子宫内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0%~50%,奶牛不孕症的60%~90%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其病因主要由难产、助产操作不规范所致的机械性损伤、胎衣不下等产后感染及特定性病原菌(如布鲁氏杆菌)侵袭而引发,若临床上治疗不及时常引起奶牛发情周期紊乱、情期延长、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性疾病,从而降低患牛产奶量,诱发乳房炎,严重时会造成患牛丧失繁殖能力,引发败血症,导致患牛被迫淘汰。由此可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子宫感染与子宫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特异性子宫感染会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奶牛场的潜在效益。发生子宫感染时常并发感染化脓性放线杆菌或混合感染其他细菌。当从产后21 d的奶牛子宫液中分离到化脓性放线杆菌时,说明奶牛发生了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并且将导致产后第一个发情期不孕。然而引起子宫感染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生难产、胎衣不下、怀有双胎或死胎以及患有各种代谢紊乱疾病的奶牛比其他奶牛更容易发生子宫感染。分娩前后异常的免疫功能更容易导致发生严重的子宫感染。子宫感染一般不会引起奶牛死亡,但是发生子宫感染的奶牛其生产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子宫发生感染还会降低产奶量,并且对子宫感染的一些治疗措施还会对牛奶产生污染。因为感染的非特异性,所以子宫感染很难预防;注意加强卫生设施以及围产期的卫生,特别是在助产过程中的卫生,才可能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异常免疫功能导致奶牛发生子宫感染的现象,说明通过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来预防和治疗围产期奶牛子宫感染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16.
柳诗雄 《当代畜牧》2014,(20):59-6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乳及其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奶牛饲养量逐年增加。而奶牛的主要生产目标是产奶,只有通过及时配种受孕产犊才能正常产奶,如果不能受孕产犊,则无法分泌乳汁。导致奶牛不能受孕的原因很多,子宫内膜炎是其重要原因。本文深入分析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为有效预防该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奶牛不孕症是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通常是指在配种年龄或分娩6个月后无法正常受胎的奶牛.奶牛不孕症可分为奶牛暂时性无法生育和永久性不育,引起该病的原因众多.患病奶牛主要表现为发情不正常、发情延迟、无法正常授精等现象.患病的奶牛无法正常产犊和泌乳,对我国养牛业的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奶牛不孕症的病因,并提...  相似文献   

18.
董叶子 《猪业科学》2009,26(10):41-42
同其他家畜相比,猪极易发生直肠脱垂。从出生到成年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导致直肠脱垂的基本原因是腹压增加,破坏了骨盆的肌肉支持结构,从而使直肠无法保持原来的正常位置。如果直肠严重破损,无法整复,只好屠宰,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应予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阴道脱垂指其阴道的上壁、侧壁或底壁组织及肌肉松弛扩张,连带子宫和子宫颈后移,使松弛的阴道形成皱襞,突出于阴道之外。有时是部分阴道脱垂,有时是全部阴道脱垂。根据主要临床症状(圆形粉色或红色脱垂在外阴外的黏膜)即可诊断。奶牛慢性阴道脱垂一般不需治疗;轻度、中度阴道脱垂可通过护理方法来恢复;重症阴道脱垂需  相似文献   

20.
子宫脱出是子宫翻转并脱垂于阴门之外,怀孕母牛由于衰老、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等因素,可造成子宫紧张性降低和松弛,因而发生该病。奶牛子宫脱出的主要症状是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可下垂至跗关节上方,表面有鲜红色或紫红色核桃大小的母体胎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