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切花菊组织培养及移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张黎  汪洋 《农业科学研究》2011,32(4):6-9,50
以8个品种切花菊多头无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育苗试验,将培育的种苗定植后,探讨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对光照处理和激素处理的反应,通过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性状和物候期等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栽植的品种;并对其栽培管理及花期调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切花菊多头品种扦插成活率无差异,各品种均适合宁夏地区栽培,但品种之间有差异.庞奇、粉色罗西、鲑色罗西表现最好,依次为库噶、华沙、碧松,华尔兹翎羽、沙芬.  相似文献   

3.
在MS培养基基础上,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切花菊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外植体分别为腋芽,茎段,花蕾,叶片,叶炳。其中以带芽茎段,叶柄和腋芽的增殖效果较好,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1mg/L不定芽的发生率最高。不定根的诱导以1/2MS+IBA1.0mg/L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适宜的温度、较高的湿度和控制杂菌是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黄金球切花菊组织培养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球是切花菊的一种,花呈蜂窝型,黄色,直径10cm左右,深刻正叶,茎秆中粗,即可盆栽观赏,又可作鲜切花生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菊花的繁殖主要靠分株繁殖,这种繁殖方法速度慢,不利于品种的扩繁和推广,同时长期分株繁殖,容易使植株感染病毒。组织培养以其独有...  相似文献   

5.
杂交育种是产生多头切花菊新品种的有效方法.采用品种间杂交,不仅得到一批良好的育种材料,通过亲和力分析,也对后续杂交育种提供有益借鉴.试验选取9个多头切花菊品种,配制25个杂交组合,共杂交181个花序,获得14 618粒种子,成苗2 169株,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杂交亲本平均结实率和成苗率有明显差异,但无相关性;南农菲紫是亲和性较好的亲本,南农宫粉×南农菲紫、南农金柠檬×南农功勋、南农金柠檬×南农勋章等组合的亲和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多头切花菊新品种的引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性状优良,适合在连云港地区推广的多头切花菊品种。[方法]引进39个多头切花菊新品种试种,并根据切花菊评价标准和菊花DUS测试技术,对主要性状进行测试,最后建立一个综合评分模型来评价。[结果]筛选出得分在2.5(含2.5分)以上的18个优良品种,得分在2.0~2.5(含2分)的17个保留品种和低于2.0分的4个品种。[结论]筛选出的18个优良品种可在连云港地区根据花色和瓣型的不同需求组合进行商品生产和种苗繁育。  相似文献   

7.
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以切花菊良种小菊带腋芽的茎段、幼花蕾位外植体,进行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试验的2种激素6种不同浓度处理,均能诱导外植体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带腋芽的芽段腋芽分化率最高的组合为MS+6-BA2.0mg/L+NAA0.2mg/L,分化率为83.3%;而花蕾诱导分化率最高的组合为MS+6-BA3.0mg/L+NAA0.1mg/L。培养42d后,愈伤组织块的直径超过1.0cm,丛生芽数达到12~15个。  相似文献   

8.
多头切花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12个品质性状分析了15个多头切花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个品质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舌状花轮数、舌状花瓣长度、分枝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贡献值较大的性状有舌状花轮数、花径和舌状花瓣长度等花部性状,其次是茎杆性状(节间长度、茎粗、株高);多头切花菊品质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花序直径与花径、舌状花瓣长度,花枝数与花序高度,花径与舌状花瓣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品质性状基于遗传距离UPGMA聚类,在遗传距离4.21处,可将15个多头切花菊品种分为5大类。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不同品种和定植期试验,根据温光对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a品质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以生理辐热积(PTEP)为尺度的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株高、展叶数、单株叶面积、茎粗和花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 ∶ 1线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预测误差(ERP)分别为0.99,0.99,0.94,0.87,0.92和7.2%,6.9%,10.2%,5.6%,18.2%,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图2表3参14  相似文献   

11.
地被菊幼嫩花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地被菊幼嫩花瓣为试材,进行了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被菊幼嫩花瓣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材料。当培养基中2.4-D和NAA浓度为0.5~2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87.2%以上,并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结构疏松,易于分割。在分化培养基MS+KT2mg·L-1+IAA0.5mg·L-1上,芽分化率可达92.5%。不同接种方向对地被菊花瓣不定芽形成无显著影响。地被菊花瓣培养芽的分化率以基部组织为最高(94%),中部和上部组织分化率则逐渐变低。经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与原品种相比在形态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心兰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心兰花梗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光照强度、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诱导和幼苗形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添JJIINAA1.Omg/L+6-BA0.2mg/L+TDZ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可达70.O%;在250lx的散射光条件下,文心兰花梗愈伤诱导率达到最高;在6-BA0.4mg/L+NAAO.2mg/L激素组合条件下,从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的形成率和商品化率可达到最佳效果;中、低无机盐浓度且全量的基本培养基较利于幼苗分化;当分化形成的幼苗株高为1-2cm时利于壮苗生根,生根苗在适宜条件下移栽,成活率可达99.O%以上。因此,采用适合的激素配比、光照强度、基本培养基对花梗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芽和幼苗,同样可以实现文心兰的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3.
以香石竹茎尖为外植体,从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增殖、玻璃化4个方面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对香石竹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MSq-TDZ1.5mg/L+NAA1mg/L+KT0.4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Ms+6-BA0.3nlg/L+NAA0.2rag/L培养基对丛芽诱导效果最好;Ms+KT0.5mg/L+IBA0.1mg/L培养基对丛芽增殖效果最好;MS+TDZ1mg/L+NAA1rag/L培养基克服玻璃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酚类物质种类及其含量变化与甘蔗茎尖褐变的关系,为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机理研究及解决褐变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酚类物质(绿原酸、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在茎尖组织褐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甘蔗茎尖褐变率增加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第3~6d褐变严重,褐变率增加量在第6d达峰值(16%),之后呈下降趋势.接种培养后0~12d,正常生长和褐变的甘蔗茎尖均检测出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4种酚类物质.接种当天4种多酚物质含量均最高;接种后3~6 d,褐变现象严重,褐变率迅速增加,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褐变率增加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其中与表儿茶素含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P<0.01),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825.[结论]甘蔗茎尖褐变率增加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而表儿茶素为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6-BA和NAA对袋鼠花组织培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对袋鼠花侧芽组织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BA与NA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袋鼠花侧芽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促进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激素配比为MS+6-BA1.0mg/L+NAA0.5mg/L;6-BA对袋鼠花侧芽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低质量浓度NAA条件下,随着培养基中6-BA质量浓度的增加,促进效应更加明显,适合袋鼠花侧芽愈伤组织不定芽形成的最佳激素处理为MS+NAA0.2mg/L+6-BA2.0mg/L;附加一定质量浓度NAA的1/2MS培养基,能显著促进袋鼠花不定芽根的形成,其最佳培养基为1/2MS+0.1mg/LNAA。  相似文献   

16.
定植期对夏季切花小菊生育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切花小菊品种为材料,研究定植期对切花小菊夏季生产生育期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定植期时切化小菊生育期和外观品质影响显著,5月初定植的切花小菊开花最快;品种之间有差异,从定植到开花,清露在5月初定植只需85 d,而自蜂窝在6月初定植需108 d.4月初定植的切花品质最高,随定植期的推迟,株高降低、冠幅缩小、茎粗和节间长减少,但花径变化因品种不一.证明江苏北部能够实施优质切花小菊的夏季生产,而最适定植期心在4~5月间.  相似文献   

17.
地被菊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3个品种的地被菊进行组培快繁,结果:①以茎尖和腋芽直接扩繁速度最快,遗传稳定性强;②“铺地雪”扩繁能力最强;③花瓣再生植株变异频率最高;④避免高温可降低玻璃苗的发生;⑤使用改进了的简化培养基可节省成本10%左右;③采用试管苗移栽的系统配套技术,移苗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张溪香芋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溪香芋茎尖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香芋组培苗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炼苗移栽基质对香芋组培苗的影响,以期建立一套完整的张溪香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0.1%HgCl2(加2滴吐温-20)5~6 min消毒效果最好;较适宜张溪香芋茎尖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2 mg/L,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15 mg/L、增殖倍数达5.3,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0.20 mg/L+NAA 0.20 mg/L,炼苗移栽基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4∶1∶1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