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花后干旱条件下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各项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旗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变化显著,光合速率下降37.67%~86.45%;重度和中度胁迫下Pn的下降主要是非气孔因素造成的,而轻度胁迫下是气孔关闭引起的,最终导致植株早衰,影响小麦籽粒灌浆,使产量降低10.70%~21.20%。  相似文献   

2.
高温干旱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小麦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模拟花后高温干旱,研究花后高温干旱对春小麦光合速率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春小麦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分配到库的养分量、粒质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温度;温度一定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出现相似的变化趋势;高温、干旱均导致两品种春小麦的光合速率下降、充实度下降、产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3.15%~60.83%,产量下降9.1%~39.54%,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可以通过相应的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干旱对春小麦的危害,以提高春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平原主栽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为材料,在人工可控温的气候室内,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处理对春小麦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两品种旗叶荧光值F0、Fm、Fv/Fm、Fv/F0、PI值均呈下降趋势,且高温处理越早下降幅度越大,与对照相比,F0下降24.02%~24.43%,Fm下降27.09%~19.63%,Fv/Fm下降19.23%~30.80%,Fv/F0下降43.64%~40.34%,PI下降66.95%~69.39%;花后不同时期的高温处理都会降低春小麦的每穗粒重、千粒重和生物量,且高温处理时间越早,下降幅度越大,其中宁春47号的千粒重降幅为17.42%~37.55%,宁春4号千粒重的降幅为36.74%~52.18%。可见花后高温导致PSⅡ遭受破坏,使春小麦的各项荧光指标降低,进而使粒重降低,产量下降。两个品种发现,宁春4号对高温较为敏感,花后高温处理会明显地降低产量,而宁春47号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主栽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控制温度,设高温(35±2) ℃和常温(27±2) ℃ 2个温度处理,以常温为对照,在花后3~25 d对春小麦进行高温处理,测定籽粒幼苗长势和籽粒活力。结果表明,花后不同时段高温显著降低了春小麦幼苗生长势和籽粒活力,花后高温越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越大,其中花后3 d高温的影响最大,宁春4号的籽粒活力指数1下降了10.82%;使宁春47号的籽粒活力指数1下降12.81%。花后不同高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不同,最终会严重影响春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花后高温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春小麦主栽品种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花后高温生理生化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后高温胁迫下,适量氮肥处理能显著提高春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降低旗叶丙二醛(MDA)含量,施氮量为240 kg/hm2更有利于提高酶活性,施氮量为120 kg/hm2次之。花后28 d,当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时,供试品种的SOD、POD、CAT活性较对照分别增加8.64%~93.50%、56.94%~273.40%、14.25%~46.28%,MDA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32.81%~46.28%。花后高温胁迫下,适量氮肥处理能增加穗粒数及籽粒千粒质量,提高产量。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既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又能提高作物产量,减缓高温危害。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在生育后期频繁遭受干旱危害,产量下降,研究干旱引起产量下降的机制对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延缓干旱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干旱对春小麦叶绿体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宁春4号和宁春47号的荧光参数Fo、Fm、Fv/Fo、Fv/Fm、PI值在干旱胁迫下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Fo较对照平均下降18.77%~44.36%,Fm下降29.87%~79.66%,Fv/Fo下降幅度达34.13%~84.73%,Fv/Fm下降31.25%~66.03%;且PSⅡ单位反应中心荧光参数ABS/RC和DI0/RC升高了21.54%和38.16%,TR0/RC和ET0/RC下降了16.83%和15.36%。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重度胁迫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说明导致PSⅡ的光化学过程发生紊乱,使光合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都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光合速率,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
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以小麦品种"青麦6号"为研究对象,对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对光强的响应及各种光合特性指标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养和灌溉两种处理下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随光强的增大而增大,都可以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模拟;在高光强下灌溉处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比雨养处理的高.灌溉处理的蒸腾速率比雨养处理的高,但其水分利用率却低于雨养处理.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因气体交换的同步性而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但水分亏缺对蒸腾速率的影响相对于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更直接、更强烈.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春小麦品种(系)花后高温条件下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后高温降低了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花后5~10 d影响最大,导致春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采取相应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宁夏春小麦的单产.  相似文献   

9.
花后高温对晋南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晋南冬麦区小麦灌浆后期高温干旱胁迫对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花后高温与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互作设置,在4种不同的大气温度和土壤水分环境下对131份历年亲本种质材料的灌浆速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灌浆后期高温胁迫都会暂时加速小麦的灌浆速率,随后灌浆速率又明显下降,缩短了小麦灌浆期,最后导致千粒质量下降;小麦千粒质量的大小与灌浆期灌浆速率最大值的大小关系不大,而与灌浆期时间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平稳的灌浆方式对千粒质量的形成最有利;高温胁迫对旱地小麦灌浆的影响大于对水地小麦的影响,尤其灌浆后期高温胁迫与土壤干旱互作对小麦灌浆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应对春小麦后期高温引起的早衰,深入探究作物早衰的生理机理,为春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供试材料,以常温为对照(CK),设3个高温(HT)时段:花后10~12 d(HT1)、15~17 d(HT2)、20~22 d(HT3)测定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春小麦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且以花后10~12 d高温胁迫影响最大。与CK相比,HT1花后15~25 d和HT2花后20~25 d时,春小麦旗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含量(Ca、Cb、Cx+c)均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上升(P<0.05),HT3处理在花后25 d时,各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高温胁迫越早,对千粒重(TK)和产量(GY)的影响越大,与CK相比,HT1、HT2处理的TK分别降低23.43%、18.90%,GY...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品种和肥料对冬小麦叶片主要生理参数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籽粒产量有显著差异,但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增施肥料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并且它与施肥水平和生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覆膜滴灌方式的光合特性和增产机理,2012年至2013年间,试验以春玉米为材料,对照为不覆膜滴灌,研究了4种覆膜滴灌方式对玉米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SPAD、荧光参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QM、KM、SM、JM处理的Pn、Tr、Gs、WUEi、SPAD、荧光参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CK,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个覆膜滴灌方式的产量较CK增产7.6%~28.5%,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为QM,较CK增加28.5%和18.3%,其次是KM,较CK增加24.0%和12.2%,是该地区最佳的覆膜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13.
沟播对盐碱地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麦6号为材料,设置平播(CK)、沟内2行、沟内3行3种处理,探究了沟播对盐碱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SPAD值、穗数、千粒重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每穗粒数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两种沟播处理较平播显著提高了盐碱地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并提高了胞间CO2的利用能力。与CK相比,沟播显著(P0.05)提高了小麦产量与穗数,但其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沟播主要通过影响小麦的穗数进而影响小麦产量。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下光合特性及产量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沟内3行是盐碱地小麦较为合理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下不同品种冬小麦幼苗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冬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水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说明土壤干旱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肥料水平下研究了玉米杂交种沈单16号的籽粒产量及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对夏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交互效应为正效应,并在OPT处理下达到最佳;其它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增加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OPT-P/2、OPT P/2、OPT-K、OPT-N、OPT-P.试验条件下,磷肥对夏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影响不明显.在大田最佳施肥(OPT)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最高,为12 777.0 kg/hm2,较对照增产31.6%,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在OPT处理的基础上,N和P、P和K、N和K的交互效应均为正效应,都有增产效应,但以OPT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酸雨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分别用pH值为1.5、2.5、3.5、4.5和5.6的模拟酸雨在春小麦拔节期对其进行喷淋,然后测定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酸雨pH值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酸雨使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了4.08%~67.04%,气孔导度下降了17.44%~58.44%,蒸腾速率下降了12.08%~48.08%,胞间CO2浓度上升了9.01%~14.29%,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了12.16%~37.23%。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酸雨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盆栽金太阳杏幼树设置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处理,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杏幼树叶片蒸腾、光合生理特性及其日变化过程,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杏幼树光合、蒸腾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建立节水高效的杏树栽培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杏幼树叶片对光和CO2的响应均发生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表观光量子效率以及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和叶片的羧化效率均降低;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且日变化曲线也发生变化,峰值出现的时刻和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8.
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是藜科沙蓬属1年生沙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沙漠和沙地中。为了解沙埋对沙米生长、存活和光合蒸腾特性影响,2010-2011年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沙埋深度下沙米幼苗高度、存活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沙米具有极强的耐沙埋能力。埋深为株高25%时,沙米幼苗存活率和株高显著增加,埋深为株高50%-100%时,其株高和存活率虽有下降,但与非沙埋对照差异不显著。当沙埋深度超过株高后,其株高和存活率急剧下降,但沙埋达到株高266%时仍然有部分幼苗存活。沙埋第5天,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沙米幼苗的光合速率缓慢下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波动式变化。随着沙埋时间的延长,和对照相比,沙米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沙埋深度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但水分利用效率仍呈波动式变化。沙埋第15天时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非沙埋对照下降了86.7%、89.0%、90.0%和4.2%。相关分析表明,沙米幼苗的存活率和高生长与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沙埋胁迫下沙米幼苗存活率下降和生长抑制不仅源于沙埋造成幼苗顶土困难和光合面积减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4个生育期旗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度干旱胁迫对抗旱品种长6878旗叶光合等生理指标影响较小,其变化趋势与对照相近;在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旗叶生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和轻、中度干旱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中度土壤干旱降低孕穗期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增加叶片温度,复水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可恢复,并超过干旱前,但最终产量仍降低,复水使叶温恢复正常。地方老品种猪屎麦在干旱时气孔开度较大,叶细胞间隙C02浓度比较稳定,在复水后气孔导度能很快恢复。干旱对猪屎麦旗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没有显示后效应,而对改良品种云麦29有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