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试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湖北、吉林6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在农村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吉林省为例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优势及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全面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整体把控,分析了重庆市的农村金融组织的总体情况,运用一般分析与个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这3种主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类型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从政府、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村村民3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政府应着力于政策与法律约束建设,帮助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业务活动,并相应加大扶持与宣传力度;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应着力创新自身业务形式,提高内部结构的优化,利用人力资源与自身优势吸引商机,注重盈利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发展;农村村民也应该提高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与支持度,促进其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科学发展,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因此,打造科学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最迫切的严峻问题。我国农村目前各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进程的经济组织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前的这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也是先进的、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翟红美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13,(6S):270-270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科学发展,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因此,打造科学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最迫切的严峻问题。我国农村目前各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进程的经济组织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前的这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也是先进的、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迅速扩张。但是,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创新,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文以湖南为例,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出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在阐述关于“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时明确指出,要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并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笔者认为,所谓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应具备三大特点:首先是相对于已经长期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农村信用社而言的;其次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再次是有别于商业性金融组织的。中央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传统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信社)的发展,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是“审批经济”的典型产物。虽然农信社仍然在“三农”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但却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农村经济实践。许多地方60%-70%的农村资金流向了城市和非农产业。农信社的贷款投放虽然约2/3用在了“三农”方面,但真正用于农业产业的则占极少比例。因此,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相适应,迫切需要积极创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基本路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别是信贷供给主体单一、农户缺乏担保和抵押担保导致的信贷供给不足,农民贷款困难;金融服务单一,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民间借贷活跃,但缺乏正规的引导和规范;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分别是增加信贷供给的主体,扩展融资渠道,由此要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加强农业银行支持农村建设的力度,强化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角色,以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支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允许“民间融资”浮上水面;增加政府的财政支持,实行税费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8.
创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创建路径对于中国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以及合作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农村合作金融内涵及现状的基础上,从经营理念和目的上、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上3个方面介绍了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的异化的表现,剖析了异化的原因:一是合作金融的经济基础发生改变是异化的根本原因;二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异化的重要原因;三是农信社产权及治理结构问题是支农功能异化的内部原因。要进行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培育农村合作金融基础;二是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包括创新多种产权模式、明确产权关系与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在农村合作金融领域引入竞争;四是政府和农村合作金融功能的归位。 相似文献
10.
11.
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人去落实。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升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步骤。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现实途径。充分认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正处于探索阶段,但因缺乏统一规则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农民合作社开展新型合作金融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从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减少农民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实现公平和效率平衡这三个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4.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发展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经济效果不明显。为了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镇江句容市为例研究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完善民生保障建设,构建协同发展理念、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业经营管理制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注重考核激励,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等策略能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基于区域差异、经济活动内容与规模的差异等,分析了我国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主体,在金融需求上具有多元性、层次性的特点,需要不同的信贷方式和信贷机制进行满足。基于此,提出了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差异化发展的定位选择:村镇银行应该主要设立在中西部地区以及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主要扶持维持型农户、市场型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积极创新贷款品种;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可设立在具备发展潜力,经济与金融缺乏协作地区,立足于个体经营者、微小企业和农户,不断探索贷款品种和方式的创新;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和相对闭塞的边远地区,适宜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服务于农户和微小企业,尤其是贫困农户,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并积极开展业务咨询服务,帮助社员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使得
我国的经济朝着发展的方向驶进,就必须要将发展的重心放到我国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的发展上面来。 相似文献
17.
18.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安徽省南陵县以加快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也存在着建设主体错位、重形式轻内涵、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以南陵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为导向,可从选择适宜的建设模式、明确建设主体、发展产业、提升服务、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对推动安徽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广东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校不断涌现出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广东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传统的科研组织仍显陈旧,逐渐显现出根本性和结构性的缺陷,与国家协同创新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如何创新科研组织,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广州地区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背景,通过对高校科研组织的解析,提出高校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的几点建议,对高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