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河涌综合整治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非技术领域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治河的进程和效率。以番禺区为例,分析影响河涌综合整治的原因,提出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的策略。研究表明:番禺区河涌整治推进过程中存在规划、组织与执行、资金和管理等4大问题。提出设置水务局,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以水文化为画龙点睛之笔,形成番禺岭南水乡的基本格局;提高规划对水的定位,加强水法规的建设,创造性地解决工程用地、拓宽资金来源、保证治河质量和进度、鼓励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的机制等河涌整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河涌综合整治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非技术领域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治河的进程和效率.以番禺区为例,分析影响河涌综合整治的原因,提出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的策略.研究表明:番禺区河涌整治推进过程中存在规划、组织与执行、资金和管理等4大问题.提出设置水务局,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以水文化为画龙点睛之笔,形成番禺岭南水乡的基本格局;提高规划对水的定位,加强水法规的建设,创造性地解决工程用地,拓宽资金来源,保证治河质量和进度,鼓励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等河涌整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广州整治河涌的工程实践,在明确河道综合整治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河流综合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一是解决河道环境用水的水源,建设必要的调水工程;二是保证市区河道水质标准;三是形成合理的河道网络水系格局。  相似文献   

4.
李河 《南方农机》2023,(18):54-56+104
笔者以陕北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修复背景下陕北地区的土地整治研究,着重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内在关系、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未来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生态修复是改善生态环境脆弱性,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是优化国土空间,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有效方法,两者在实施目的和措施等方面相一致,两者在多元化发展理念上具有相互借鉴意义,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相互支撑。基于此,建议从生态空间修复、农业空间修复和人居环境修复等角度实施土地整治,要切实保护原生动植物的生态栖息地,做好原有耕地的农田整治修复、统一规划建设转变为复垦耕地或其他用地,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下差别化土地整治可以满足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求。同时未来还应加强制度顶层设计、资金管理及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推动相关生态修复技术成果转化,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扬州市农村河道现状及综合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河道的功能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分析了扬州市农村河道现状,提出了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应以河道疏浚为主,不断扩展疏浚成果,探索有效的疏浚作业模式,并结合农村垃圾、化肥农药等环境污染治理,同时考虑工程、生态和管理措施,保证疏浚成果得到工程、生态维护,通过探索采纳类似城市小区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协调农村规划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的资金保障体系等方面保证疏浚成果得到长期、适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持。从而推进农村河网水系建设,实现水通、水流、水清、水活,使农村河道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效益,以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的变化规律,选择了重庆市3种地貌区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土地综合整治的单项和综合效益。结果显示,3个村域综合效益评价值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其值依次为0.739 1、0.699 4和0.160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值也呈现出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则表现为大柱村>天子村>大泉村。不同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不一样,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大量土地进行整治,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效果进行量化以获取整治效果.以江苏省沿海地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统计类比、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模型,得到综合效益评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沿海地区土地整治成效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较为显著,大部分指标达到计划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各项目单项指标成效评估差距较大,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评价结果为沿海地区在土地整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改进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潘杰华  凌宇  吴猛  张林波  杨小艳 《南方农机》2024,(7):170-172+190
土地整治项目是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以X省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在可研论证、规划设计、招投标、项目施工、资金管理及内业资料归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飞云江河口航道整治模型成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飞云江河口航运规划》提出的整治工程方案,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对整治工程进行了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基于综合整治效果及工程量等因素的考虑,通过比较,推荐方案七和方案五作为飞云江河口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洞庭湖区毛角口滩险滩整治工程设计,合理地将船舶物理模型、定床物理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等试验手段用于方案比选,对整治工程方案从改善通航条件、引起河道分流比变化、沿程水位变化、局部流态变化及整治工程对堤防安全的影响等方面作出了综合分析,为优选工程方案提供依据,并总结出了不同模型在此类工程应用上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明确流域内耕地主导功能类型,为和田河流域耕地多功能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和田河流域自然环境禀赋,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评价2009—2019年耕地多功能性。依据贴近度数值最大值,明确各县域耕地主导功能,差异化提出耕地多功能利用对策建议。从时间维度上,综合、社会保障和景观休憩功能增强,等级分别由Ⅲ上升至Ⅳ,Ⅱ上升至Ⅲ,Ⅰ上升至Ⅲ;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稳定,处于Ⅴ等级;生态服务功能略微减弱,等级由Ⅲ下降至Ⅱ。从空间维度上,综合功能和农业生产功能西部不变中部减弱东部增强,社会保障、景观休憩功能西、中、东部均增强,生态服务功能西、中部减弱东部不变。流域内耕地主导功能为生产主导型(洛浦县、策勒县)、社会主导型(皮山县)、生态主导型(墨玉县、和田县)和景观休憩主导型(和田市)。和田河流域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显著,依据主导功能差异化利用保护耕地,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韩城市和大荔县沿黄水田建设项目工程实践,依据相关政策,对陕西省沿黄水田建设类项目工程设计情况进行介绍,沿黄水田综合治理工程,一方面改善了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耕地稀缺问题,优化了当地农民的耕地现状,增加了耕地面积;另一方面,控导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黄河西岸连年坍塌,抗旱防洪能力低微的问题,为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总结出土体有机重构、黄河滩地水源净化、防洪和湿地保护集合等创新建设模式,为同类别的水田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了全新的治理思路与良好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作为珠江三角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文献、现场调研考察和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总结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显著的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并从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等方面探索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行政部门管理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国家支持“三农”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该项目存在着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限额控制等因素,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在总结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实际,对项目施工合同签订方式进行必要分析和比较.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滨海脆弱生态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过程,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1995-2004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0 a来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人类活动是近10 a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尽管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土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区域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16.
《农业工程》2019,9(9):93-95
土地资源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资源,全国各地通过系统性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搞活”,沉睡的农村土地资源焕发了新生命,提升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动力。本文主要论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沉睡的农村土地资源盘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淮北平原农田水利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淮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特点,针对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淮北平原农田水利的总体布局,并从防洪除涝、灌溉、水生态及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多方面提出规划建议,旨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东省2000-2007年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利用耕地资源变化率指数和耕地资源区位指数,结合广东省行政单元和地理分区,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区域耕地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显示:2000-2007年广东省耕地总量逐年减少,全省以珠三角地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粤北耕地面积略有上升;全省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使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得到控制,被占耕地及时得到补偿,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开发;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其调整趋势在不断扩大,从耕地保护角度出发,农业结构调整尺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鑫  戴贻媛  葛霖 《农业工程》2014,4(3):94-99
为探讨直辖以来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变化特征,选取了1997—2011年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数据,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时空角度分析了15年间全市水利工程用地变化。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全市水利工程用地主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水库水面占水利工程用地的大部分,但水利工程建筑用地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大趋势;空间维度上,15年间各区县水利工程用地增减不一,但各区县之间差距有缩小趋势,重庆长江中下游以及两翼区县水利工程用地等级变化比较明显。直辖以来全市水利工程用地变化比较明显,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重庆长江中下游沿岸区县水利工程用地变化明显,且近几年维持在稳定水平,据此提出今后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应以“5个水利”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赵王河与护城河是菏泽城区两条非常重要的景观河道,由于河流水质污染治理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虽然经常换水,但是水质得不到有效保持,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缺乏,缺乏长远规划,专业、高素质管理人才少等问题,导致赵王河与护城河水利风景区不能完全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赵王河和护城河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水保生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