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涌综合整治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非技术领域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治河的进程和效率。以番禺区为例,分析影响河涌综合整治的原因,提出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的策略。研究表明:番禺区河涌整治推进过程中存在规划、组织与执行、资金和管理等4大问题。提出设置水务局,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以水文化为画龙点睛之笔,形成番禺岭南水乡的基本格局;提高规划对水的定位,加强水法规的建设,创造性地解决工程用地、拓宽资金来源、保证治河质量和进度、鼓励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的机制等河涌整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河涌综合整治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非技术领域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治河的进程和效率.以番禺区为例,分析影响河涌综合整治的原因,提出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的策略.研究表明:番禺区河涌整治推进过程中存在规划、组织与执行、资金和管理等4大问题.提出设置水务局,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以水文化为画龙点睛之笔,形成番禺岭南水乡的基本格局;提高规划对水的定位,加强水法规的建设,创造性地解决工程用地,拓宽资金来源,保证治河质量和进度,鼓励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等河涌整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的变化规律,选择了重庆市3种地貌区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土地综合整治的单项和综合效益。结果显示,3个村域综合效益评价值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其值依次为0.739 1、0.699 4和0.160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值也呈现出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则表现为大柱村>天子村>大泉村。不同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不一样,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4.
浅析深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存在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深圳是我国七大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恶化更使深圳水资源匮乏,通过对深圳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污染严重、河道被蚕食、河道自然生态景观完全丧失等主要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治理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邹清祺 《南方农机》2019,(12):80-81
土地整治手段与综合效益分析是土地整治的方法与目的,文章以吴起县白豹镇白豹川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土地整治方案,探讨治沟造地土地整治方法及工程综合效益,为土地整治工程因地制宜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与方法引导。  相似文献   

6.
荔湾区河涌众多,现有河涌防洪排涝能力偏低。根据荔湾区河涌水系整治研究的需要,建立了荔湾区河涌水系一维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对荔湾区不同河涌整治方案的排涝状况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显示,芳村地区大多数河涌未完全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新建塞坝闸、牛肚湾闸、葵蓬闸及花地河南、北闸与广佛闸后,区内与新建水闸和花地河有水力联系的河涌排涝水位明显下降,可明显提高芳村地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新建塞坝闸、葵蓬闸及花地河南、北闸与广佛闸对排涝而言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对于山塘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极大地促进了浙江省"强塘固房"工作的开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现提出来进行一下探讨,以利于今后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和《导则》的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8.
黄勇 《农业工程》2017,7(5):95-97
土地整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利民工程。分析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程发展趋势,对指导土地整治工程,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土地整治发展历程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准备工作不充分、规划设计及项目施工不尽合理以及监管不力等不足;进一步提出从加强监管、加大宣传和加大后期管护力度3个方面出发,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综合效益。最后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得出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向多元化发展,“土地整治+扶贫”等已成为趋势,“大而强、小而精”的土地整治成为今后两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城市中的河流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河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是必需和必要的,如何合理确定工程的造价,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实际,论述了造价控制问题在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征地补偿作为征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与征地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征地补偿问题,即征地补偿的"三阶段"说:一是纯行政行为的补偿,对应于这种性质的是行政补偿,该模式的测算是满足失地农民基本生存权的需要;二是半市场化行为,这种行为的补偿是一种基于"效用"的"等价交换";三是市场定价,在这种定价模式下,征地通过中介机构评估定值。同时,分析了3种价格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并指出3种定价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最后总结了3种模式的不足,并对征地问题的解决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河道治理工程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经济风险,因此预估工程经济风险的风险等级对经济社会的恢复和稳定有重大意义。选取14个经济风险评估因素,以里下河地区河道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发放和统计经济风险等级调查表,将经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进而预估了河道治理工程中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14个风险因素的等级。结果表明,里下河地区河道治理工程的经济风险等级总的来说是一般程度,而且有些风险因素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甚微,发生较严重和严重经济风险的可能性较小。最后结合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结论,补充、优化和完善里下河洼地治理工程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进而在后期类似河道治理工程中,针对重点风险提出相关防范措施,对于恢复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维护工程区社会稳定和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辨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河流水环境的有效保护,使得众多河流已经遭到严重污染。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还是发展经济与治理污染同步?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到底是河脏还是水脏?是防洪优先,还是治污优先?是单纯建立一条生态河流,还是首先建立一条安全河流?对于这些在当前河流污染治理的理念、方略及技术观点方面存在的争议或模糊概念,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学习体会,进行了辨证的分析和讨论。污水截排、河道清淤、垃圾管理及河流水源利用,是作者认为的最有效的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赋予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应用广泛的传统混凝土挡墙生态特性,将其直立的墙面适当放缓后退,浇筑成阶梯形状,在阶梯边沿上设置矮墙,形成生态槽,充填种植土,栽培适宜的景观植物,即为植绿型挡墙。结合植绿型挡墙在叉仔河治理中的应用,优化了挡墙设计,临水侧墙面综合坡比为1∶0.8,生态槽净宽0.65~0.85 m,槽深0.4 m,槽壁厚0.15 m,相邻槽距1.0 m,同时,墙背调整为仰斜式,坡比为1∶0.25,墙趾处设格宾护脚防冲。植绿型挡墙用于河道治理中,既经久耐用,又可形成生态美景,还有利于不幸落水者攀爬上岸自救。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承载力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的评估水资源承载力可为合理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信息熵和灰色关联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对珠三角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指标为单位面积污水排放量、人均水资源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在评估体系的5个子系统中,水资源数量、水资源质量和用水水平的指标总权重为74%,珠三角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由低到高分别为:深圳<佛山<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江门<惠州<肇庆。结合各地市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议,同时为珠三角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是对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的物流方式进行探究,结合现在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大胆的预测,并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运输技术的网络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土壤盐碱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问题,并威胁着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盐碱地改良分区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以焉耆平原灌区为典型区域,将土地盐碱化现状分为:非盐碱地、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盐土等5个区,并结合地下水、土壤、植被、岩性等调查资料,进行成因分析,建立了内陆河流域绿洲灌区盐碱地改良分区模型。立足土地盐碱化的现状,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把焉耆平原灌区按改良难易程度分为:易改良区、较难改良区、难改良区、不宜改良区,并针对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分区特征、水盐平衡模型和现状灌排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河道地貌变化对网河水情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横向、纵向、垂向等3个维向上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的地貌变化,并采用珠江三角洲一维网河和河口二维联解的整体模型计算3个维向变化对网河区水情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纵向变化对珠三角网河腹部水位壅高的贡献最大,垂向变化对珠三角网河上端的水位下降贡献最大,而横向变化的贡献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河西内陆河流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使土地荒漠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探讨了该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治理思路,并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二是“带、片、网”三位一体;三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四是沙产业开发;五是沙化草场治理和节水抗旱等。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作为珠江三角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文献、现场调研考察和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总结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显著的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并从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等方面探索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行政部门管理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