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杂交粳稻对保障中国优质粳米供应和粮食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存在生育期偏迟、产量不稳定、稻米品质和制种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利用水稻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辅助培育了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易于制种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8’。‘申优28’是以BT型粳稻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配制的粳型三系杂交稻,2018-20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0 588.5 kg/hm2,2019年生产试验达到10 473.0 kg/hm2,比对照‘花优14’分别增产11.6%和4.8%。‘申优28’米质优良,有香味(含香味基因badh2-p-5’UTR),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综合抗性好,聚合了Pi2、Pita、Pib、Pi9、Pi54、Pikm、Pit等稻瘟病抗性基因以及Xa21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2020年通过了上海市品种审定。本研究介绍了‘申优2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机械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出高产稳产、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以‘冀935-35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在不同土质和生产条件下异地交替定向选择。在高肥条件下,前期足水供应,促营养体充分发育,后期干旱胁迫,在逆境条件下筛选生产能力强的个体以提高品种的抗旱性、节水性、抗逆性、适应性等;选种方向上注重选择产量因素协调的个体;高代品系采用跨区域多点风土适应性鉴定筛选的方法,使高产稳产与抗逆广适达到高度结合;同时,从F3代进行实验室品质同步选择。成功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石优20 号’。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旱、耐瘠、节水等特点于一体,于2009 年通过河北省优质组审定,2011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其遗传基础丰富、性状良好,可作为高产优质种质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优质抗稻瘟病香稻品种‘巴太香占’为母本,高产优质抗稻瘟病品种‘象牙香占’为父本,通过传统田间选育杂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分别利用香味等位基因Badh2-E7的功能标记和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5、Pita、Pi2的功能标记对各分离世代优选的单株材料进行标记检测,并结合香味检测,育成含Pi5、Pita、Pi2的优质香稻新品种‘桂香99’,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选育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早熟、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金山57’为母本,以高抗、高干材料‘B1’为父本经定向杂交、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获得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对‘榕薯153’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薯153’萌芽性中等,全生育期生长势稳定。2013—2014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41.39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5.26%;平均干物率27.68%,比对照‘金山57’高1.43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7.72%,比‘金山57’高1.27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2分,比‘金山57’高0.2分;外观评分80.5分,比‘金山57’高0.5分;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6003),适合作为鲜食或加工薯广地域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多年单株选择育成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该品种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生育期l21d,株高73.3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g,粗蛋白含量4O.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推广应用,总结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的实践经验与心得,通过2012—2014年国家区试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以及抗病性等特性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苏薯24号’在2012—2013年国家甘薯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3534.0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1130.0 kg/hm2,淀粉产量7549.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8.27%,增产显著;平均块根干物率和淀粉率为33.08%和22.41%,分别比对照‘徐薯22’高2.84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国家长江区试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1204.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194.0 kg/hm2;平均淀粉产量 6883.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23.28%。该品种2015年2月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苏薯24号’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丰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抗病和耐储藏性好,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最后,笔者提出了高淀粉甘薯品种的选育策略是培育骨干亲本与创建核心种质,组配优势群体且加大选择压力,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为使糯玉米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种植开发糯玉米及相关产品已成为当今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香糯2007(原代号丰彩3号)是陕西三原金种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选系万101和自选系万308杂交选育而成.于2007年、2009年参加陕西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0021号.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历来是我国油菜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hm2左右,全省油菜子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8%,居全国第4位、西南第1位,是国家规划的双低优质油菜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9.
以‘金荷鼎’ב赤蕙’根状茎为材料,研究根状茎芽分化和生根情况,包括BA与IBA的浓度配比对分化的影响和BA与NAA的浓度配比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 IBA 0.2 mg/L+ BA 2 mg/L为春兰‘金荷鼎’ב赤蕙’根状茎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春兰杂交兰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BA 0.1 mg/L+ NAA 2 mg/L。杂交育种与组织培养技术结合是国兰新品种选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金糯玉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综抗、营养好、风味佳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经过几年的区试、示范,表现突出.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1005.  相似文献   

11.
四川属我国西南玉米产区,为选育适合四川盆地周边山区种植,且具耐阴湿、瘠薄、抗病的玉米新品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经多年选育,最新育成杂交玉米新品种宜单十号,并于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玉2007013。  相似文献   

12.
‘密油400’是以隐性核不育两系D6AB为母本、恢复系18RC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2017-2019年参加贵州省油菜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88.13 kg/667 m2,比对照‘油研50’增产6.22%;平均产油量84.74 kg/667 m2,比对照‘油研50’增产16.06%....  相似文献   

13.
用具有黄籽性状的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66-8A与优质自交品系H804测配,通过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6608,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蜀丰6608.该组合在2006~2008年的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70.19kg/667m2,较对照川油21增产8.01%,种子芥酸平均含量0.13%,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19.65μmol/(g·饼),含油量43.4%.蜀丰6608是一个集优质、高产、稳产于一体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间杂交,采取系谱法或系谱集团法选择定向培育;把田间选择与室内选择密切结合,贯芽始终地加强产量性状和抗(耐)病性选择;并把含油量与双低性状放在同等地位,始于中世代(选择标准随世代增加而提高)进行选择。采取选育、鉴定、示范、繁殖、推广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先后育成了低芥酸品种油研1号.双低品种油研2号和油研6号。较好的解决了优质与高产及抗病的矛盾,实现了双低与高产,双低与抗病和双低与高油酸及含油量较高的有机结合,为油菜品质育种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6.
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  相似文献   

17.
陈晓杰 《中国种业》2018,(12):64-68
为了培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研究提出用~(60)Co-γ射线辐照杂交F0或F1干种子,并从早期分离世代开始对重要品质指标进行连续定向跟踪检测的育种技术路线。利用该育种体系从高产中筋组合矮抗58/周麦18、周麦18/豫同198中分别成功选育出2个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品麦8号、豫丰11。在2年区试中,郑品麦8号比周麦18(CK)增产4.15%、3.95%,达显著、极显著水平;豫丰11比周麦18(CK)增产5.4%、5.1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13年、2014年郑品麦8号品质检测结果为容重799g/L、816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13%、14.32%,湿面筋含量32.0%、30.2%,稳定时间8.0min、7.9min;2015年、2016年豫丰11品质检测结果为容重814g/L、808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06%、13.90%,湿面筋含量30.9%、29.7%,稳定时间8.0min、9.7min;2个品种品质指标均达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实践表明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对重要品质指标的连续定向跟踪检测的育种体系是可行的,为加快选育优良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花生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主要的花生出口国。花生兼具油用、食品加工、外贸出口等多种用途,花生生产不仅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且要适应工业、外贸、加工转化等部门的发展需要。我国花生育种目标的重点长期放在产量、熟性、地域适应性和年度间的稳定性等上面,并培育出了一批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对我国花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龙丰谷是1995年从引进的日本神奇谷群体变异株中经定向系统选育而成,定名为龙丰谷.  相似文献   

20.
“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是一个新的育种模型,它要求中籼品种的有效穗数高于区试对照品种10%以上。本研究选用优异亲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成强分蘖两系恢复系‘10P50’,用其与两系不育系‘隆科638S’配组,选育出多穗型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隆两优0078’,在2019—2020年区试中,有效穗两年平均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加15.4%,且结实率高、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好;分别在海南三亚、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进行了该品种的高产示范,探索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进行了该品种的制种技术探索,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储备了行之有效的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