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不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小麦全生育期设计人工灌溉1~6次水的6种处理和对照(不灌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和株高与灌水次数成正相关,而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以灌4水处理最多(大),凸显出穗大粒多的产量优势;处理间产量呈“s”型曲线变化,灌水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呈抛物线型变化。分析不同灌水次数冬小麦的灌水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认为,华北平原冬小麦全生育期合理调配灌水期,推行3~4水的灌溉制度,亦即在自然降水偏多年份灌3水,正常偏少年份灌4水,就可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多年多点的高产攻关,对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栽培的主攻方向是穗重,但其分蘖成穗率低,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获得理想穗数;多穗型品种,栽培的主攻方向是穗多,但其分蘖成穗率高,应适当减少播种量,既要获得足够穗数,又要防止倒伏;中穗型品种,栽培的主攻方向是在穗足的条件下,争取穗重.中穗型品种,取得高产的机率高,因此,超高产育种,应选育中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行距与株距交互作用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寻求华北平原粮食高产区夏玉米合理的种植密度,实现夏玉米高产和稳产。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以玉米行距为主处理,不同株距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0 cm行距的玉米产量低于50 cm的产量。在行距为50 cm时,以25 cm和28 cm株距的玉米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33 cm株距的玉米产量居中,22 cm株距的玉米产量最低。在行距为60 cm时,以22 cm和25 cm株距的产量较高。不同行距和株距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较大,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宽行距和宽株距都有利于穗粒数的增加。而玉米的千粒重则受行距和株距的影响较小,60 cm和50 cm行距下的玉米千粒重差异不显著,25 cm和28 cm株距的千粒重较大。因此,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中,冬小麦收获后机械播种夏玉米,行株距为50 cm×28 cm组合有利于夏玉米产量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机播夏玉米出苗质量,提高周年产量。通过在冬小麦季设置"三窄一宽"(14+14+14+20 cm)和"四窄一宽"(10+10+10+10+22 cm)2种行距配置,夏玉米播在前茬小麦的宽行,研究了行距配置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群体质量、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冬小麦等行距种植(15.6 cm)相比,行距配置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宽行机播夏玉米的出苗率明显提高,六叶展幼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表现较好,整齐度明显提高;2种行距配置处理夏玉米的穗粒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4%,6.7%,产量增加10.2%,13.0%,周年产量分别增加5.76%,5.29%。因此,适当改变行距不会导致冬小麦产量降低,反而有利于机播夏玉米出苗质量的提高,提高夏玉米及周年产量。 相似文献
5.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为试验材料,应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配置和4种密度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相同密度下,15 cm等窄行种植的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基本上最高,20 cm等宽行次之,16.7 cm 16.7 cm 26.7cm三密一稀种植样式最低。4种种植密度下的群体总茎数以高密度最大,随密度降低群体总茎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以中密度的较高,过大或过小密度的较低。即密度为300万/hm2或420万/hm2基本苗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密度为180万/hm2或540万/hm2基本苗。产量水平为300万/hm2基本苗>420万/hm2基本苗>180万/hm2基本苗>540万/hm2基本苗。所以,河农822最佳的行距配置和密度为15 cm等行距×300万/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在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及产量表现以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为优,深水灌溉次之,重干湿灌溉最差。浅水灌溉单位面积分蘖最好、有效穗数最多,与其他灌溉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轻干湿灌溉的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表现最好,与其他灌溉方式之间存显著性差异;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的结实率无明显差异,重干湿灌溉的结实率最差;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单位面积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溉方式对于优质常规稻的增产作用是一个综合影响,水分过多、过少均不利于水稻的增产,轻干湿灌溉是以较少水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7.
陇东地区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冬小麦产量主要是由每穗籽粒数、每穗籽粒重、单株成穗数和不孕小穗率构成。同时分析了产量构成各要素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每穗籽粒数主要由拔节至孕穗期的积温所决定,而降水、日照等因子此期均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对其影响较小;穗籽粒重的高低主要由灌浆速度、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及乳熟至成熟期的日平均气温所决定;单株成穗数的多少与越冬至返青期的降水量和越冬开始期测定的分蘖数、大蘖数成较高的正相关,而与三叶期测定的总株数成负相关;不孕小穗率只与开花至乳熟期的日照时数成较高的负相关,而与其它各因子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多分蘖的张杂谷5号和少分蘖的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T1(10cm+50cm)、T2(20cm+40cm)、T3(30cm+30cm)3种行距,对两品种在不同行距配置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能显著提高两品种的产量,对于多分蘖的张杂谷5号,适宜的宽窄行能够有效提高谷子的分蘖及分蘖成穗数,进而提高谷子的产量;对于少分蘖的晋谷21号则通过优化个体穗部性状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降水条件下实现小麦产量及构成提高的灌水策略,以冀麦585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7年小麦季设置W0 (雨养)、W1 (拔节)、W2 (拔节、开花)、W3 (拔节、开花、灌浆)和W4 (越冬、拔节、开花、灌浆) 5种灌水处理,分析了不同降水年型下降水、灌水与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灌水条件下多数年份的小麦产量在6400~6800kghm–2,穗数与产量显著正相关(r=0.860*);增加灌水,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但每增1水增产率显著下降(由13.8%下降到1.7%)。(2)生育期总降水量及阶段降水量与产量无明显相关关系,总降水量对千粒重的影响高于其他因素; W0和W1条件下,总降水量对穗粒数的影响>穗数,增加灌水后反之,而该条件下穗粒数与拔节前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且W0下与2月1日至拔节前降水的相关性>播种到拔节前,但随灌水增加其相关性降低;除W4灌水与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关性>降水且相关显著以外,W1~W3条件下其相关性降水>灌水,这表明灌水缓解降水不足对穗粒数的影响。(3)前多后少年型(拔节前后降水88.2 ...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置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共计9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大华114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适宜种植密度范围较广,最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该品种集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于一身,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播期和行距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连云港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淮麦45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播期和行距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加工品质和粉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连麦7号和淮麦45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10月15日和10月30日播期下,2个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在行距25cm时最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加工品质和粉质参数等指标在10月15日和10月30日播期下表现较好,而11月15日播期下各行距处理的小麦品质均明显下降。随着行距增大,2个小麦品种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不断提高,但3个行距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由以上可知,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大于行距。综合分析可知,兼顾连麦7号和淮麦45高产优质的最佳播期和行距配置分别为10月30日、25cm和10月15日、25cm。 相似文献
12.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周麦1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180万株/hm2)、中(270万株/hm2)、高(330万株/hm2)3种播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周麦18号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密度下,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在相同播期下,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播期对周麦18号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成穗数是决定周麦18号产量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也制约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保证周麦18号高产的适宜播期为10月8日~10月15日,播种密度范围较广(180万~330万株/hm2),早播适宜低密度,播期推迟,密度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产量形成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小麦生理生态学理论,建立了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最终产量模拟模型(WYSM),作为小麦生长模型的子模型。模型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孕穗期水分、低温霜冻、高温及生长后期干热风对冬小麦粒数的影响,将灌浆期分成3个阶段,引入3个品种参数,考虑每个阶段最大灌浆速率,并利用温度、水分、籽粒体内N/C比等因子进行修正,考虑源库限制,最后采用产量构成因素方法建立小麦最终产量模型。利用北京地区和河南地区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WYSM模型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及最终产量的模拟效果很好,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粒数、粒重、产量及灌浆过程模拟的相对均方差(NRMSE)为4.2%~10.9%,相对误差(RE)绝对值的平均值为2.9%~6.7%,决定系数R2为0.88~0.99,说明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机理性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探讨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粒叶比、光合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控制条件下对2个不同类型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80%范围内,水分胁迫可导致植株总绿色面积显著降低,其中叶器官降低幅度最大,穗器官降低幅度最小,当土壤水分达到70%以上无显著差异;水分胁迫可大幅度提高小麦的粒叶比,但并非越高越好,应稳定在27 mg?cm-2左右,绿源比稳定在11.5 mg?cm-2左右产量最高;胁迫使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降低;适当水分胁迫虽然可提高经济系数和千粒重,但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仍然以80%的最高,胁迫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粒重,对粒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小麦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效率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提供小麦增产增效的理论依据,利用2011-2014年河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数据对河北省小麦产量潜力、产量差和效率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前河北省小麦一般农户、高产农户、配方施肥和高产纪录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48、8.38、7.05、9.89t/hm 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5.3、31.0、32.1、43.1kg/kg,所对应的产量差YG1、YG2、YG3分别为1.89、0.56、3.41t/hm 2,氮肥偏生产力差PFPG1-N、PFPG2-N、PFPG3-N分别为5.6、6.7、17.8kg/kg。河北省邯郸地区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最大,保定和沧州的产量潜力最小,而产量差则以沧州和衡水最小。不同地区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差以邯郸最大,邢台最小。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条件下行距配置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在9.0万株/hm2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旱地春玉米最佳的株行距配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2个处理(DH1.等行距40.0 cm,DH2.等行距50.0 cm,DH3.等行距60.0 cm,DH4.等行距70.0 cm,DH5.等行距80.0 cm,DH6.等行距90.0 cm,KH1.宽窄行(53.3 cm+26.7 cm),KH2.宽窄行(66.7 cm+33.3 cm),KH3.宽窄行(80.0 cm+40.0 cm),KH4.宽窄行(93.3 cm+46.7 cm),KH5.宽窄行(106.7 cm+53.3 cm),KH6.宽窄行(120.0 cm+60.0 cm))。3次重复,研究了行距配置对郑单958在旱地春播情况下产量和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缩小,穗位叶SPAD值、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PAR截获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均提高;其中,50.0 cm+50.0 cm和66.7 cm+33.3 cm配置2年平均籽粒产量较90.0 cm+90.0 cm和120.0 cm+60.0 cm配置的平均产量提高24.3%,除2013年DH6处理产量显著高于KH6处理外,其余等行距处理和宽窄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高密度条件下山西省春玉米最佳行距配置为50.0 cm+50.0 cm和66.7 cm+33.3 cm。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