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土地持续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农产品加工废物、循环产业链延长等)也逐步凸现出来,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本研究以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通过对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生态足迹的分析,发现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旅游观光业相结合),以期为县域农业产业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扶贫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发展动力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有利于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文章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运用区位理论和空间组织理论探讨其动力机制,分析其空间变动过程,总结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地进行空间结构组织。研究发现,渝东南乡村旅游地在空间上整体呈离散型分布。除与客源地之间的简单点轴联系外,点状极化现象和轴向一体化结构开始出现。构建区域旅游集散体系,打造区域旅游客流通道,完善区域空间网络化结构是实现其空间组织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遗留电镀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影响因子,并进行溯源分析,以广东某废弃电镀污染场地为例,采集9个地下水样品,检测39项指标以分析电镀污染场地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结果表明,该电镀基地污染场地地下水部分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浊度、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亚硝酸盐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氰化物、总α放射性、锰、铬、镍、铁。不同采样点污染程度和污染种类有所不同,其中各检测指标超标最为严重的是GW6采样点,从污染物来源来看,由于原企业管理不规范、偷排、漏排与管道泄漏等原因,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如GW6采样点附近存在非法排污的电镀企业,GW9位于化粪池附近,因此通过对现场企业管理情况调查,对了解场地污染情况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消费者安全水产品支付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水平、每月在农产品上的花费、水产品的鲜活程度、质量安全以及性别因素对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支付意愿有较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及推广;增加对认证水产品的补贴;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阳乡农村沼气池建设及使用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影子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对沼气池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进行计量。结果表明:沼气可产生733.62元/(户·年)的经济价值,同时沼气的使用降低了妇女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时间机会成本,为农户创造了273.20元/(户·年)的社会效益;此外,有沼气的农户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于无沼气农户,沼气替代秸秆、薪柴的直接燃烧,产生130.20元/(户·年)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对沼气的利用较为单一,基本限于做饭和烧水。沼气后期推广应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将沼气、沼液、沼渣有效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支出在居民日常支出中占有较大份额。近年来,受家庭人均纯收入、居住支出、通货膨胀和政府教育支出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增长缓慢、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日趋下降。为此,对家庭教育支出变动的成因进行分析。探索性的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支出变动的成因在于:当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量时,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教育支出随收入的提高反而下降,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明显,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相对弱化,从而导致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减小。因此,必须妥善引导农民的消费观念,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支出的力度,适当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以达到农民增加教育文化支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11年8月陕西省武功县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Probit为代表的选择模型,研究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受培训状况、婚姻状态、村干部作用以及人均土地面积对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受培训状况和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因素不显著,而性别、年龄、接受教育年限和村干部作用因素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高效、低耗、环保的乡镇企业,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江西省231个稻农调查样本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侧重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最终发现:农业补贴政策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积极影响不大,稻农对农业补贴资金的用途各异,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补贴资金不用于水稻生产的稻农的土地流转意愿几乎没有积极影响,甚至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稻农的能力禀赋、社会经济禀赋、目标禀赋和外部因素均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1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坚持“三改”、“四结合”即坚持做到改厕、改厨、改圈,与种植业相结合,与养殖业相结合,与环境卫生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的可行性,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标准。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通过农村宅基地挖潜的可行性分析推定,农村宅基地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可以划分为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2个类型,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内的种植、养殖以及农机具存储用地,生活用地主要包括起居室、堂屋、粮食储存等用地;(2)在保障农民必要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基础上,舒兰县农户的人均农村宅基地标准在162.46m2左右比较合适;(3)通过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推定,舒兰县合理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应在232~295m2之间。人均150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缺乏挖潜的可行性,标准应该按照保证农民正常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11.
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分析,确定了农民收入、农机产品价格、作物种植的单一性、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价格、机械化作业的难易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八个因素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虾产品出口大国,出口规模从总体上逐年增大但也有小范围的波动,文章主要研究影响虾产品出口规模的因素及影响程度,为虾产品的出口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政府企业部门决策时作参考。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基于2005—2009年2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来分析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进口国的GDP、中国虾产品的产量及APEC成员对虾产品的出口起促进作用,尤其是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两国间的距离起阻碍作用。根据结果提出加强健康养殖、提高运输保鲜条件与技术、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南平烟区植烟土壤适宜性,测定了1101份植烟土壤样品的18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并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进行了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平烟区土壤适宜性中等偏上,综合评价指标值(IFI)在0.575~0.665之间,平均为0.628,CV为14.04%,按5个等级划分则以Ⅲ级土壤面积最大,占62.49%,而Ⅰ~Ⅲ级土壤占80%;各县(市、区)差异较小,Ⅱ~Ⅳ级土壤均占90%以上,其中以延平和浦城最高,建瓯最低;全市有83.05%的乡(镇、街道)适宜性平均水平属于Ⅲ级。因此,南平烟区烤烟施肥应注意施用石灰或钙镁磷肥,同时应增施钾肥,补充硼和氯等微肥。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为了促进江西省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就江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能源供应、绿色低碳、耕地保护、城乡差距、城市规模等方面,对江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产业发展重工化和高碳化、能源供应短缺、粮食安全难以保障、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规模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西省应从加强能源储备、发展低碳产业、保护农用耕地、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积极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粮食安全,并推动城镇化朝着绿色、低碳、城乡协调的方向发展,为江西省的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评价沼液利用的效益,通过能值研究方法,从子系统和复合系统2个层面,应用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指标和沼液能值产出率等指标评价与比较了4种不同的沼液利用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子系统层面看,净能值产出率分别为果园1.73、蔬菜地1.50、牧草地0.70和鱼塘2.15;环境负载率分别为果园0.66、蔬菜地0.73、牧草地0.46和鱼塘0.26;能值可持续指数分别为果园2.62、蔬菜地2.06、牧草地1.50和鱼塘8.21;而沼液能值产出率分别为果园8.31、蔬菜地5.80、牧草地1.69、鱼塘2.92。从复合系统层面看,增加利用沼液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增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利用沼液还可增加系统的经济效益,提高产投比。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沼气工程中沼液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储存运输困难和营养物质含量偏低等问题,提出采用高耐污反渗透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以实现沼液高值利用。实验分析了沼液膜浓缩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浓缩后水质做了简单介绍;同时通过浓缩液种植大白菜实验,对浓缩液作为追肥对大白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膜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反渗透技术浓缩沼液可行,最佳压力运行范围为4~5.5 MPa,进水电导率和温度符合反渗透膜技术的要求,沼液通过膜浓缩后清水能够回用于调浆,浓缩液中营养元素更加集中可以用于农业种植,沼液浓缩液中氮素能满足大白菜生长要求,最佳施入量为1100 kg/hm2氮,在此条件下既能维持大白菜的高产,又能协调周边环境效应,利用沼液种植能提高大白菜品质,硝酸盐含量能较好的维持在600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人工养殖环境条件及气候变化对乐清湾泥蚶性腺发育造成的影响。自2010年3月-2011年2月,利用组织学等手段对乐清湾围塘养殖泥蚶的性腺发育作了周年观察,同时对围塘养殖环境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做了周年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阶段。配子发生开始于3月,水温为16.6℃,大部分个体在6-7月性成熟,此时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达到最高,7月后大规模产卵。乐清湾围塘养殖泥蚶为雌雄异体,泥蚶的卵细胞直径呈显著的周年变化,从3月(8.87±2.4) μm开始增加,7月达最大值(48.47±9.51) μm。随着产卵的发生,卵径急剧减小,至8月,卵径降低至(18.57±2.77) μm。卵径变化与性腺发育周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卵径可以作为判断泥蚶性腺成熟度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解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设效果,填补有关研究空白,本文以北京为例做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政府在参与建设和政策引导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社会力量在参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内容及合作方式还相对简单,建设项目偏重直接的经济投资,对医疗卫生、精神文化和社会公益等项目投入不足,一些建设还存在形象工程、破坏环境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认为,在引导社会力量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好政策鼓励、舆论引导和组织保障等工作,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为新农村建设培育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系统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并要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在深入实证调研基础上,着力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补偿道路。并从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多中心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开源型”的补偿方式及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示范区4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硝酸盐含量是衡量地下水水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成为普遍问题。为了摸清天津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2011年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县的地下水进行了取样调查及硝酸盐含量监测,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地下水NO 3--N含量总体较低,平均值为7.11 mg/L,约12.06%的地下水样超过中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取样时间、取样区域、地下水埋深的不同,均导致了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差异。雨季后地下水硝酸盐含量(6.89 mg/L)低于雨季前(7.33 mg/L);受地下水埋深影响,0~30 m、30~100 m和≥100 m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分别为47.66、13.5、0.18 mg/L,受作物种植类型、施肥习惯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地区间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西青、蓟县2个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高于10 mg/L,武清、宝坻、静海3个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在6.95~9.82 mg/L,津南、北辰等5个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低于5 mg/L,宁河、东丽以及滨海新区地下水水质最好,未出现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