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石河子地区3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建立石河子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积温、无霜期及日照时数时间序列,利用距平、一元线性回归、相关性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48年来石河子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除年际间的微小波动外,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前者变化幅度小于后者,气温年较差呈减小趋势;(2)≥10℃的年积温呈现出显著增多趋势,其上升幅度为93.1℃/10年,相关系数为0.546,通过了置信度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年平均积温主时间周期为16年,存在8年正负振荡;(3)无霜期及日照时数都呈增多趋势,但增多趋势不显著,而积温与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最后分析了石河子地区积温,年日照时数等热量的增多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气候变暖中增温的非对称性对植物物候产生的影响,基于塔里木盆地1980—2014年的气象及物候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主要特色林果物候期对非对称性增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5年来,研究区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在时间变化上呈非对称性增长,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倾向率为年平均最高气温的2倍,春季气温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几种林果春季物候期普遍提前,秋季物候期相对推迟,年平均气温每升高0.1℃,生长季平均延长1.5天。春季物候期大部分与当月及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前一个月的月均日较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春季气温变化是影响林果物候期的关键因子,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对林果物候期的影响高于月平均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3.
‘云抗 10号’ 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抗10号’是目前云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本研究旨在探明‘云抗10号’为鲜叶原料加工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组成。采用GC-MS技术对‘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7类42种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酮类、酚类及杂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多的前10种化合物依次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2-已烯醛、橙花醇、α-萜品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α-乙酸松油酯、苯乙醛、2,6-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2,4,5-四甲基苯,这10种化合物占了检测出总量的70.41%,是构成‘云抗10号’红碎茶赋香物质的基础。‘云抗10号’红碎茶主要的特征性成分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且含量较高,其香型表现为稍带甜香尚鲜爽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不同林龄杉木碳储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省级尺度上分析不同林龄杉木碳储量数据,以掌握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动态分配格局。本研究对江西省杉木林生态系统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现有杉木生物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变化范围为27.82~82.61 t/hm2,其乔木层碳储量占94.2%以上。杉木林和乔木层碳储量随林龄先增加后略微下降,而各龄林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各组分碳储量大小排序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而在中龄林和过熟林中则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幼龄林各器官碳储量大小排序为树干>叶>根>枝,而其他林龄中的排序均为树干>根>枝>叶。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关帝山文峪河上游支流河岸华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和落叶松云杉混交林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样品采集、定点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河岸林各类凋落物现存量进行研究,了解华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和落叶松云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河岸林森林凋落量及组成成分,并对整个群落的凋落物分解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凋落物现存量以及森林凋落物现存量的不同组分数量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落叶松纯林的各类凋落物现存量以及凋落物总量最多,其次是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云杉纯林凋落物现存量最少,而落叶组分的量在3种不同林分类型中都占绝对优势;落叶松纯林的碎屑层平均厚度为5.7,云杉纯林为5.1,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为6.3,混交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不同类型森林的凋落物现存量、不同季节凋落物现存量、不同树种组成凋落物现存量、不同生境下凋落物现存量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吉林省半干旱区磷肥施用量大且利用率低下的问题,研究膜下滴灌模式下不同磷肥用量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该模式下磷肥高效利用提供最佳策略。2014—2015年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田间试验,共设置0、40、70、100、130 kg/hm2 5个磷肥用量,在拔节期、大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随滴灌进行追肥。测定了不同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磷素营养、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磷显著影响玉米的产量,在0~100 kg/hm2施磷范围内,玉米的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磷量达到130 kg/hm2时,玉米产量开始下降。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玉米产量和施磷量的关系得出,2014、2015年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施磷量分别为78.51 kg/hm2和77.84 kg/hm2,两年平均为78.18 kg/hm2。施磷也显著增加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吸磷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吸磷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磷处理条件下土壤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磷素盈余,回归分析表明,施磷量与土壤磷素表观盈余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依据该方程求得,2014和2015年土壤磷素持平时施磷量分别为89.03 kg/hm2和62.20 kg/hm2,两年平均为75.61 kg/hm2。施磷对玉米磷肥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随磷肥用量的增加,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100处理的磷肥当季回收效率两年均与P40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的最佳施磷量范围75.61~78.18 kg/hm2,可提高产量,并能维持土壤磷素表观平衡,保证磷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苟思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237-242
利用重庆梁平地面气象资料日值数据集(1981~2010年),综合采用线性回归、MK突变等方法重点分析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梁平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且四季年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温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增暖趋势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1998年为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暖的突变起始年,四季的平均最高气温突变时间基本一致,最近一次突变是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的显著增高对同期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正影响最大。基于此,为梁平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凋落物量以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是森林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小陇山不同林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林龄分别为9a、12 a、18 a、25 a、30 a生)的研究,探讨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分析凋落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加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年凋落量与现存量均呈递增趋势,9~30 a林分的凋落量在2.97~5.96 t/hm2之间,现存量在9.86~17.71 t/hm2之间,凋落物的分解率随林龄增长呈递增趋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随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全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林地土壤从酸性到弱碱性、田间持水量增加。日本落叶松林凋落量和现存量及其分解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pH值和田间持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闽江口湿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闽江口湿地分布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日照、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闽江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日照时数总体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春季除外)呈上升趋势,但趋势都不显著;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年际波动大。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闽江口湿地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疆棉花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棉花NDVI与气象因子的分析为及时、有效地开展棉花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利用2000—2012年棉花生长期的MOD13Q1数据和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棉花NDVI的变化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棉花NDVI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NDVI随着生长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由于研究区是灌溉农业区,棉花NDVI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棉花NDVI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强相关,相关系数在0.7750~0.9500之间,考虑不同温度因子积温与棉花NDVI相关系数大小和其平均值,平均气温积温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及稳定性,最高气温积温相关性较低,最低气温积温相关性最大。总之,棉花NDVI能较好地反映棉花长势,与降水量无显著关系,最低气温的积温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微地形对大西沟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探究新疆霍城县大西沟野果林内的微地形对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封育的野果林内设置样地,观测地形和野杏幼苗生长季的气温、光照、空气湿度和土壤温湿度,分析各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坡向与气温、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东南坡>南坡>东北坡,坡向与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坡位与气温、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坡位的环境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坡度与气温、光照强度以及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缓中坡>陡坡>中坡>缓坡,缓坡与其他坡度均呈显著差异(P<0.05);坡度与空气湿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4)坡形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气候因子和土壤温度都无显著影响。地形变化对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有显著影响,东南坡、上坡位、缓中坡以及凸坡形和相应的气候与土壤温湿度,是适宜野杏幼苗生存的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静  万红莲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08-113
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宝鸡气象局11个气象站点的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量)数据,运用趋势和相关分析法等探讨宝鸡地区近13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宝鸡地区近13a年均NDVI以0.025/10 a的速度上升,较快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2006年植被覆盖的增速(0.007/10 a),且出现2001—2002年、2003—2004年两次高恢复期;(2)多年NDVI高值区集中于太白河和湑水河之间的太白县南部地区。千河沿岸及渭河流域宝鸡段的宝鸡市、宝鸡县、凤翔、岐山南北沿岸的“带状”地区,植被覆盖最低;(3)全区植被覆盖与气温较显著正相关像元占15.016% (P<0.05),与降水量较显著正相关像元占16.872% (P<0.05),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凤县花椒生产气候条件和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花椒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定量评估,从花椒生长气候影响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2个方面构建花椒生产的气候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凤县1961—2018年长序列的逐日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资料,对凤县花椒生产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8年凤县所有年份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处于花椒种植的适宜范围,其中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分别有89.7%、87.9%和77.6%的年份处于最适范围。凤县花椒生长季≥0℃积温、开花至果实着色期≥0℃积温、果实膨大生长期平均气温和果实着色期气温日较差所有年份均处于适宜范围,其中开花至果实着色期≥0℃积温和果实着色期气温日较差所有年份均处于最适范围;果实着色期平均气温和开花至果实膨大生长期降水量也有75%以上的年份处于适宜范围,其中65%以上年份处于最适范围;果实膨大至着色期相对湿度条件相对较差,处于适宜和最适范围的年份分别为65.5%和24.1%。总体来说,凤县花椒生长季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花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凤县花椒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低温冷冻害和连阴雨等,但是1961—2018年,这些灾害均有减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RIL群体构建了一套包含441个杂交组合的玉米“永久F2”群体,通过253个SSR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发现“永久F2”群体的遗传组成与基因频率与F2群体相似,理论上可以代替F2群体进行相关遗传研究。通过两年一点的田间试验,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产量及其3个主要构成因子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穗长、穗行数及百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穗长与穗行数和百粒重显著负相关。共定位3个产量QTL、8个穗长QTL,11个穗行数QTL和5个百粒重QTL。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factors prevailing prior to flowering or subsequent to boll setting on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and retention in Egyptian cotton (Gossypium barbadense L.). Two uniform field trials, using the cotton cv. Giza 75, were carried out in 1992 and 1993 at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re, Giza, Egypt. Randomly chosen plants were used to record daily numbers of flowers and bolls during the production stage (68 days in the first season and 62 days in the second season). The daily records of the climatic factors (air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magnitude, evaporation, surface soil temperature, sunshine duration and humidity)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entire period of production and the 15 days preceding or succeeding flower open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factors on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were quantified in non‐limiting management techniques. Relationships in the form of simple and multiple correlations were computed between climatic factors and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and retention. The data indicate that evaporation, minimum humidity and sunshine duration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climatic factors during preceding and succeeding periods on fruit production and reten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ic factors preceding flowering and cotton production generally excee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during the entire and latter periods of production stage. The result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ither evaporation or sunshine duration with flower and boll formation. In addition,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evident between minimum humidity and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The data indicate that low evaporation rate, reduced sunshine duration and high humidity would enhance flower and boll formation. Accordingly,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climatic factors on cotton production could be minimized through applying appropriate production practices, which would control and adjust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and this could lead to an important improvement in cotton yield in Egypt.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荸荠’杨梅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气象因子对‘荸荠’杨梅成熟度的影响,为特色杨梅生产和品质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以‘荸荠’杨梅单果重(外观指标)、可溶性固形物(风味指标)、可食率(质地指标)为参考数列,以‘荸荠’杨梅果实成熟期内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参比数列,对‘荸荠’杨梅成熟度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荸荠’杨梅单果重与果实成熟期的相对湿度的关联度最大,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热量指标;相对湿度除6月中旬外,其余各旬对单果重的影响均较密切,5月中旬平均气温、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大,5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最低气温对可食率影响最大。因此,影响‘荸荠’杨梅成熟度的气象因子及其时段效应均存在差异,在具体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张掖市气候变化与植被覆盖关系,选择张掖市1982—2015年逐月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NDVI与气温、降水的年、季节变化趋势以及NDVI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各季节NDVI呈增长趋势,夏季增长最快;年、各季节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上升最快;年降水量呈增长趋势,春、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增多最大。年和春、夏、秋三季气温与年NDVI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冬季气温与NDVI呈弱负相关。年、各季节降水量与NDVI相关性都不显著。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存在滞后效应,春、夏、秋三季气温与下一季NDVI的相关性显著,冬季相关性不显著。各季节降水量与下一季NDVI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在2005—2006年度山东省及天津24个地点的样品为材料,分析了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凝胶色谱法(SE-HPLC)对其贮藏蛋白组分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济麦20的多数品质指标较稳定,面包品质较好,体积较大,仅籽粒硬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颈高的变异系数较大。容重、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度是影响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加工品质变异的重要因素,籽粒硬度与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P<0.01)和0.47(P<0.05),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延伸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P<0.05)、0.71(P<0.001)和0.77(P<0.001)。容重和籽粒硬度与面包总分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P<0.01)和0.50(P<0.05);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包体积极显著正相关(r=0.55,P<0.01)。贮藏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影响面团流变学特性,谷蛋白、醇溶蛋白、SDS可溶性谷蛋白聚合体、HMW-GS以及LMW-GS含量与面团形成时间和延伸性极显著正相关(r=0.55~0.79,P<0.01或P<0.001),高分子量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比例(HMW/LMW)与面团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HMW-GS含量和HMW/LMW与面包体积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64(P<0.001),SDS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百分含量与面包结构和总分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P<0.01)和0.48(P<0.05)。上述信息对理解和改良小麦品质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的土壤氮组分特征,为评价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氮库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和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土壤容重、总有机碳、全磷、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不同林型同一土层,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及中幼龄林之间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二者与次生杨桦林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速效氮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硝态氮与速效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量现存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铵态氮与全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速效氮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相关关系不显著。在不同的氮组分中,速效氮、硝态氮作为优势氮种,对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植被生长及...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为地域林业发展树种规划提供技术依据,该研究以中亚高山区五台山林区内五种不同类型林分为试材,调查分析了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及其持水量,比较了不同林分类型的涵养水源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地表枯枝落叶层厚度不同,每公顷累积量为20~50t;同时不同林分类型水土保持功能也不一样,混交林持水量最高,达559t/hm2,落叶松林次之,为359t/hm2,最低的是灌木林,为339t/hm2。总体来说,各林分的平均持水量是荒草坡的280倍。林地土壤的涵养水源效益比荒草坡高277.28%~173.67%,其中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最高,落叶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林次之,灌木林最低。因此,在五台山林区适度发展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涵养水源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