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山农棉7号 山农棉7号(原名泰丰棉7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山东滨州博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高产、高抗黄萎病的自育非转基因中熟品系880B(山农269×JH26后代系统选育)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KB-5系(GK-12×Ao97010后代系统选育)为父本配置的一代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7号”是我所从1963年引进的乌干达棉中用系统选择法育成的中熟陆地棉新品种。当年该品种田间表现为绝大部分植株高大粗壮,茸毛很多,成熟很晚,野生习性强。经过选择单株,1964年植株仍表现有高矮粗细各种类型,花药有白色也有黄色。以后经过继续选择和驯化,于1966年选出乌—3和乌—4两个品系。乌—3株形紧凑,晚熟,绒略短;乌—4株形松散,早熟,绒较长。经过各圃试验后又从乌—3品系中选出3073优系,1974年正式定名为“中棉所7号”。其农艺性状与当前推广的岱字棉系统和  相似文献   

3.
以陆地棉抗病品种中棉所12和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为材料,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枯萎病菌诱导后不同时间感、抗陆地棉品种转录因子家族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枯萎病菌诱导后,抗病品种中棉所12有39个转录因子家族的433个转录因子在至少一个比对组中表达活性发生变化;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则有52个转录因子家族的588个转录因子在至少一个比对组中表达活性发生变化。新陆早7号对枯萎病菌响应的转录因子及转录因子家族的数目明显多于中棉所12,且2个品种的下调基因数目均多于上调基因。随着枯萎病菌诱导后时间延长,两品种对枯萎病菌诱导响应的转录因子家族及转录因子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中棉所12在枯萎病菌诱导后6 h达最多,而新陆早7号在诱导后3 h达最多。在6个比对组中,表达活性均发生变化的重叠转录因子,中棉所12中有9个,隶属于6个转录因子家族;新陆早7号中有31个,隶属于17个转录因子家族。不同抗病性品种对枯萎病的响应有较强的品种特异性,除37个共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外,2个转录因子家族是中棉所12所特有,15个转录因子家族是新陆早7号所特有。  相似文献   

4.
以NaCl为筛选剂,对5个棉花品种的苗期、子叶节芽启动分化、丛生芽生根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NaCl的敏感性不同,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对NaCl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最终确定了NaCl对苗期生长、子叶节芽启动分化以及丛生芽生根的适宜筛选浓度。棉花苗期NaCl临界筛选浓度:中棉所38、中棉所50为200 mmol/L;百棉1号、百棉2号、百棉5号为150 mmol/L;子叶节芽启动分化期NaCl临界筛选浓度:中棉所38和中棉所50为200 mmol/L;百棉1号、百棉2号和百棉5号为175 mmol/L。丛生芽生根NaCl临界筛选浓度:中棉所38为125 mmol/L,中棉所50、百棉2号为100mmol/L,百棉1号、百棉5号为75 mmol/L。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危害及抗病育种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124-130
笔者综述了中国棉花枯、黄萎病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以后发生危害的情况,总结了中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成就,包括育种方法从系统选择、杂交选育到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转基因育种技术的进步,以及不同时代代表性的抗病棉花新品种,包括‘辽棉1号’、86-1、‘中棉所12’、‘中棉所16’、‘中棉所19’、‘中棉所35’、‘陕401’、‘辽棉10号’和‘辽棉12号’等。分析了抗棉花枯、黄萎病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中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 35号采用机采棉膜下滴灌配套组装技术 ,不仅能使整个棉田灌水均匀、节约用水 ,降低劳动强度 ,解放劳动力 ,而且更有利于棉花的施肥和化调、化控。现就中棉所 35号与机采棉膜下滴灌配套组装技术介绍如下。1 采取机采棉、膜下滴灌配套组装技术对中棉所35号长势长相要求苗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从中棉所引进棉花新品种(品系)中棉42号666.7m^2(旧制1亩,下同),2004年种植133.3hm^2。  相似文献   

8.
抗虫棉中棉所30号高产栽培技术河南省滑县种子公司(456400)田兰荣魏党振苗亚琪中棉所30号是中国棉花研究所将抗虫棉基因导入综合性状好的中棉所16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抗病、丰产、早熟的夏棉品种,原名R93-6,1998年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同核异质系异源胞质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核代换培育了具有亚洲棉(G.arboreum)、草棉(C.herbaceum)、异常棉(G.anomalum)、长萼棉(G.longicalyx)、哈克尼西棉(G.harknesii)、海岛棉(G.barbadense)、和陆地棉(C.hirsutum)野生种系蓬蓬棉(G.h.purpurascens)、墨西哥野生棉(C.h.mexicanum)等8个棉属种和种系胞质的中棉所7号同核系,并培育了中棉所7号自交系。在检验同核异质系核的同质性基础上研究了胞质遗传效应,结果所有供研究的胞质对产量、产量性状及除花器官外的形态特征均没有显著影响,胞质的遗传效应主要表现对花器官及抗枯萎病性的影响;哈克尼西棉胞质导致雄性完全不育并显著增加花药数量,笔形冠长度和直径显著变小,亚洲棉和异常棉胞质引起花药数量显著减少,笔形冠形状发生显著变化,亚洲棉胞质对抗枯萎病有较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中棉所3013、中棉所49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地处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三十一团、三十四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参试品种均适宜作为机采品种,中棉所3013产量最高,籽棉产量6 046.5 kg/hm2,比对照新陆中35号增产10.2%,皮棉产量2 696.7 kg/hm2,比对照新陆中35号增产15.1%;中棉所4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略低于对照新陆中35号。  相似文献   

11.
品种名称 银棉2号 品种来源 选育单位 审定编号 P30A x 18R 国审棉加05001 鲁棉研巧号 鲁613系/洒棉3号转Bt基因抗虫棉选系鲁55系 i习审棉2005002 鲁棉研20号 常规品系94一361/抗虫优系ARI 国审棉2005003 鲁棉研24号 转Bt基因抗虫棉A38系/多亲本复合杂交转Bt墓 因抗虫棉选系鲁8166 杭虫品系823/GK12初始选系AR3 国审棉2005004 鲁棉研25号 国审棉2005005 中棉所52 PS/GKI 国审棉2005006 中棉所51 中棉所41选系971201/棕色棉RILB263102 国审棉2005007 鲁RH一1 核不育两用系21A/GK18 国审棉2005008 邯郸109 邯4104/洒棉3号抗虫系 …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季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从早熟种质资源金字棉的引进,早熟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的育成,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6、辽棉10号的选育,生化辅助育种技术育成早熟不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中棉所42和鲁棉研19,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50、中棉所58的培育,到航天诱变特早熟品种中棉所64,综述了中国短季棉品种选育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短季棉育种应加强抗黄萎病材料创制、克服产量和早熟性负相关和解决特早熟品种早衰等遗传改良重点;指出借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麦后直播特早短季棉和杂交短季棉是今后短季棉遗传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植物转录因子PTFD数据库1 116条陆地棉转录因子DNA序列设计的1 455对SSR引物,筛选陆地棉品种/品系渝棉1号、中棉所35、7235和T586,获得66对多态性引物。它们涉及到27个转录因子家族的64个转录因子,其中渝棉1号与中棉所35间23对多态性引物,渝棉1号与T586间30对多态性引物,渝棉1号与7235间33对多态性引物。以多态性引物检测对应重组近交系群体,共获得93个位点。其中,(渝棉1号×中棉所35)群体23个位点,(渝棉1号×T586)群体32个位点,(渝棉1号×7235)群体38个位点。利用转录因子SSR位点与实验室已定位的SSR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84个位点定位于23条染色体上,其中32个位点分布于A染色体组,52个位点分布于D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14.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蜀棉2号(原代号绵阳80322)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品质棉花新品种.1993年配制杂交组合(绵育3号×中棉所17号).1994年配制复交组合(绵育3号×中棉所17号)F1×北农2027.其中北农2027系中国农业大学从海岛棉赛洛亚×锦71-26的杂交后代,经过连续20多代选择育成的高品质棉中间材料.1995年种植复交组合1代.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棉花受体材料进行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研究。通过卡那霉素鉴定、抗虫性鉴定和PCR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已成功将Bt基因转化到泗棉3号、辽棉15、中棉所19、中棉所29母本、中棉所35、中棉所36等棉花材料中。通过对转基因材料后代与非转基因材料的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等差异分析,发现花粉管通道转基因后代材料存在广泛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王伟 《中国种业》2018,(5):58-60
为筛选适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塔垦区种植的优质杂交棉花品种,在二师库塔垦区开展多点早中熟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乡杂3号、新陆中67号、中棉所96、科棉5号4个品种纤维品质较好,纤维长度均达到30mm以上,断裂比强度均在29c N/tex以上,与对照新陆中59号纤维长度等级相同,断裂比强高于对照;新陆中55号、鲁棉研24号、新农兴2号、中棉所96籽棉产量较高,分别为458.16kg/667m2、457.36kg/667m2、450.16kg/667m2、438.16kg/667m2,比对照新陆中59号分别增产6.6%、6.4%、4.7%、1.9%。从品质、产量性状综合来看,中棉所96较好,其农艺性状也适合机采,可在库塔垦区开展小面积示范推广;新陆中55号、鲁棉研24号在库塔垦区表现产量较高,纤维长度较好,断裂比强度略低,可在库塔垦区开展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7.
清除活性氧酶类对棉花早熟不早衰特性的遗传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本研究对父本短季棉早熟早衰类型品种中棉所10号、母本晚熟类型辽棉7号、子代早熟不早衰类型中棉所16进行了清除活性氧毒害的酶类SOD、POD、CAT等进行了分析。母本中棉所10号SOD、POD、CAT活性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活性氧的危害,致使未老先衰,过早丧失光合能力,造成低产;父本辽棉7号的SOD、POD、CAT的活性前期强后期稳而不降,致使晚熟;子代中棉所16结合了两者优点,生长特性早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高产稳产,其生化特点与其特性较一致,SOD、POD、CAT活性强,后期平稳下降,使其早熟不早衰。说明清除自由基酶类在早熟不早衰特性育种中有良好的遗传影响和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我场主要经济作物,我场现种植的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及搭配品种新陆早6号,目前明显表现感病.为了选择推广适宜我场种植的抗病品种,2000年我们对新引进的新陆早10号抗病品种同我场主栽品种新陆早7号、抗病品种中棉所24进行了抗病对比试验,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浙棉11号邱新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杭州310021)浙棉11号(原名浙10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针对浙江省自育常规棉品种中无抗枯萎病品种的实际情况,以江苏9118/浙棉8号组合为基础材料,在慈溪...  相似文献   

20.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用抗枯萎病新洋76—75,与该场选育的泗阳791杂交有成。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泗棉3号.1产量表现:省区试平均87.7公斤/亩,居参试品种之首,是江苏省1982年以来参加区论中产量突破泗棉2号的棉花高产品种:在通州市1992~1993年抗病棉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6.1公斤/亩,比盐棉48增产19.23%,比苏棉3号增产9.13%。2抗枯萎病性:1991年沿海地区所新洋试验站签定,其病率、病指均为0。1992年省区试、沿江地区所、省农科院经作所的人工病回抗枯鉴定结果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