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小麦矮腥黑穗病在无积雪条件下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圆  俞晓霞 《植物检疫》1996,10(3):139-141
小麦矮腥黑穗病在无积雪条件下发病的研究王圆俞晓霞(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小麦矮腥黑穗病TiletiacontraversaKuhm(简称TCK)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病害,病菌冬孢子能在土中存活6~7年,甚至长达10年之久。冬孢子可随...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月梅  梁训义 《植物检疫》1995,9(5):262-265
浙江各地发生的芦笋茎枯病,其病原菌为Phomopsisasparagi(Sacc.)Bubk,但存在培养性状类型不同的菌株。经测定菌落扩展最适温度,绝大多数菌株为25℃、少数菌株为30℃;在PDA培养基,菌株间的菌落扩展快慢与早期分生孢子器形成数量呈负相关趋势。菌落扩展慢的PA一1菌株,在30℃培养条件下的pH5、pH6和oH8的PDA培养基,易发生扇形角变。该病菌在偏酸性PDA培养基、OA培养基和PDAAsp(20%)培养基,有促进该病菌培养早期的分生孢子器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VonArx和Sutton提出的炭疽菌分类系统的依据,对玉竹,朱砂莲,当归,升麻4种药用植物上的炭疽病病原进行了分类鉴定,鉴定出玉竹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Bibsy,朱砂链炭疽病菌C.gloeosporiodes(Penz.)Sacc.和当归炭疽病毒C.acutatumSimmondo3个合格的种。  相似文献   

4.
张秀丽  李弋 《植物检疫》1997,11(3):151-154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豆茎干溃疡病菌Diaporthephaseolorumvar.caulivora(DPC)的12个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酯酶同功酶的检测试验,结果12个菌株的可溶性蛋白质、酯酶同功酶的特征性电泳谱带均显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与其同属同种不同变种的大豆黑点病菌Diaporthephaseolorumvar.sojae(DPS)的特征性电泳谱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成为对DPC有鉴定价值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菜豆萎蔫病菌的种子检验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3):129-133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种子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发现523,NBY+TTC和NBY+刚果红三种培养基均可作为分离培养基;对带菌种子分离的灵敏度为1.8×102cfu/ml,病叶柄和茎是分离的最佳部位,病菌可通过种子传给种苗引起种苗发病,发病时间为7~20天,针刺接种是Cf最有效的接种方法,接种发病率为100%。使用标准化的Biolog鉴定系统鉴定病原,在种水平的鉴定准确率达98.5%。  相似文献   

6.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胡国华,于凤瑶,程显伟,勇健康,栾怀海(黑龙江友谊县农垦科学院红兴隆所155811)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sojinaHara)广泛发生于世界大豆产区。1915年日本首次发现,我国以黑龙江东部地区发生严重,近年向西移...  相似文献   

7.
李颖  杨全保 《植物保护》1997,23(3):44-44
油菜蓝跳甲近年在天水危害严重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病虫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油菜蓝跳甲(PsyliodeschrysocephalaL.)自1994年以来,在我市已连续3a普遍发生,危害严重。1994年为0.33万hm2...  相似文献   

8.
贵州东部地区茶园的食蚜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轩 《中国生物防治》1995,11(4):184-184
1种类据在铜仁、松桃等地调查,该地区发生的食蚜蝇有:狭带食蚜蝇(SyrphusserariusWiedemann)、大灰食蚜蝇(S.corolaeFabricius)、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balteataDeGree)、四条小食蚜蝇(Pa...  相似文献   

9.
有许多植物连作容易发生土壤病害(又称土传病害) ,使农作物生育不良 ,产量降低 ,品质变劣 ,甚至枯死失收。对于这类病害 ,以往曾用溴甲烷、氯化苦等熏蒸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由于这些农药会影响环境 ,消费者、生产者都希望不用或少用。因此 ,农业科技人员早就寄希望于生物防治 ,这就是所谓以菌治病。据说在欧美等国 ,土壤病害的生物防治 ,一般利用TxichodenmaSPP,Gliocliumvinens,Fusatiumoxyspotum(nonpathogenic)等真菌类和Pseudomonascepacia,P.…  相似文献   

10.
黄世文 《植物保护》1994,20(1):29-31
国内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系研究进展黄世文(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在我国东南沿海稻区近年有加重的趋势。为更有效地选育抗病品种,以及准确地评价抗源材料在某地区的抗性表现及...  相似文献   

11.
农田蜗牛的发生及防治张国振(江苏南通市植保站,226000)江苏省旱粮棉区及稻棉轮作地区蜗牛发生的优势种是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Fotussoc)和灰巴蜗牛(B.avidaBenson),前者以分布沿海旱粮棉区为主,后者在...  相似文献   

12.
甘薯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的兼抗反应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的兼抗反应测定方树民,陈玉森,魏观如,范建忠(福建福州农业大学植保系350002)甘薯瘟(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和蔓割病(Fusariumoxysporumf.sp.batat...  相似文献   

13.
略论果实轮纹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de.Not.)和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berengerianade.Not.f.sp.piricola(Nose)Koganecawaet.Sokuwa〕所致的果实腐烂病可以统称为果实轮纹病。前者俗称干腐病菌,后者俗称轮纹病菌。在果园所出现的病果中,两菌的比例有较大变化,但多以前者为主。果实轮纹病菌主要来源于枝干病斑和果园内外的各种枯死枝,清除病菌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目前控制为害的主要措施是适时喷洒杀菌药剂。从落花后10d左右开始,到7月底或8月上、中旬结束是主要的用药时期。这段时间内,坚持“雨后喷药”是防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青枯病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Dowson]是一种寄主范围非常广泛的植物病原细菌,可以侵染所有茄科和茄科以外一百多种植物。中生菌素(农抗751)是中国农科院生防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属于N-糖苷...  相似文献   

15.
不同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菌联合作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菌联合作用的毒力测定林佩力,汪国强,梁训义(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杭州310021)用化学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Phomopsisaso-paragi(Sacc.)Bubak]是目前较有效的生产措施,利用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  相似文献   

16.
稻白叶枯病与稻叶尖枯病田间症状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继农 《植物医生》2002,15(1):10-10
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与叶尖枯病(PhyllostictaOryzaecola)都是籼稻上的常见病害 ,且其症状(尤其是后期症状)与发病盛期均相似 ,故二者常被混淆。20世纪70年代在江苏省稻区叶尖枯病已有发生 ,但因白叶枯病发生普遍且流行频率高 ,叶尖枯病多被误认为白叶枯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江苏省境内白叶枯病有所减轻 ,叶尖枯病有所上升 ,于是又出现了相反情况 ,把白叶枯病误认为叶尖枯病。近几年在农村考察水稻病害时发现 ,不少基层农技人员还是把这两个病害…  相似文献   

17.
银杏炭疽病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炳金  周志权 《广西植保》2000,13(4):1-5,18
对桂北地区银杏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胶孢炭疽菌在10~35℃范围内,菌落能生长、分生孢子亦可萌发,适温范围均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的条件,在rh=100%+水滴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良好,病菌在pH4.5~9.3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中性偏碱条件更有利。结构还表明,该炭疽菌在银杏  相似文献   

18.
1988~1993年在北京用采自中国4个谷子生态区白发病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Sacc.)Schrot.〕标样,以新创造的单病株(系)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接种法研究了我国粟白发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显示,白发病菌株与粟品种间有强互作反应,说明粟白发病菌的致病力有特异性。经选择,确定三三二、西城白、大青苗、柳条青和189等5个品种为一套适宜于测试粟白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根据68个参试菌株在5个鉴别品种上的反应特征,初步将我国白发病菌区分为6群20个生理小种,并明确了各小种在各生态区的分布,我国4个谷子生态区中,黄土高原病菌小种类群最多,致病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高梁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高梁黑束病的研究结果,引起黑束病的病原菌是点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 strictum W.Gams);适宜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0℃,PH值范围为5-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8℃,适宜PH值范围为5-7;大多数糖类均作为该病菌的碳源营养,以果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麦芽糖、淀粉为佳,而山犁糖则不利于病菌生长。单独  相似文献   

20.
从木本植物分离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leafspotvirus,Trichovirus组)的PBM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将其繁殖在昆诺藜(Chenopodiumquinoa)上。感染PBM1毒株的昆诺藜叶组织用两次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g叶组织的病毒产量平均为1.68mg。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1.5kDa。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和ELISA法,对感染PBM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进行了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