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国生  李玉灶 《植物检疫》1994,8(3):185-186
藤苗药剂处理对甘薯瘟的控制效果金国胜,李玉灶(浙江瑞安市植检站325200)(浙江瑞安市植保站)甘薯瘟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自70年传入以来,至今已有23年历史。这些年,瘟病范围逐年扩大,特别是1990年,全市瘟病面...  相似文献   

2.
鄢铮 《植物医生》1996,9(6):9-9
甘薯瘟的简易鉴定方法鄢锋(福建省福州市农科所350014)甘薯瘟又称甘薯细菌性萎蔫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在生产上,判断甘薯是否发瘟,可根据薯株症状,结合细菌溢的检查,进行鉴定。其方法如下:(1)外表症状检查:在苗期,注意薯苗顶端叶片是否萎...  相似文献   

3.
药剂浸藤对甘薯瘟的控制效果试验金国胜,李玉灶(浙江瑞安市植检站325200)(瑞安市植保站)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药剂浸藤在甘薯瘟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及控制瘟病的效果。1试验方法选我市当家品种“瑞茹一号”作为供试品种(抗瘟性较差)。用健薯在无病田育苗,6...  相似文献   

4.
甘薯瘟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国内及福建省的重要检疫对象,几年来在莆田地区迅速扩大蔓延,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1975年莆田地区只在福清县镜洋公社十多亩薯地发病,至1981年全区已发展到6个县37个公社12,852亩,而且今后病害仍有发展的趋势。查其原因,主要由于群众种植带病薯苗,引起人为的远程传播,以致病区逐年扩大。因此把好薯苗的检疫检验关,不让病苗传入无病区,就成为防治甘薯  相似文献   

5.
郑庆桃 《植物检疫》1989,3(5):324-325
甘薯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内检疫对象。1972年传入我县后,蔓延迅速,危害严重。为了控制甘薯瘟的危害,探索防治途径,从1976年起在综防点——仙稔乡洋畴村进行了甘薯瘟病菌存活力观察及  相似文献   

6.
不同甘薯品种抗甘薯瘟鉴定陈信玉,顾云琴,李先南(浙江温岭市植检站317500)甘薯瘟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是甘薯的毁灭性病害。1991—1992两年,对不同品种甘薯进行抗病性鉴定试验,1992年试在疫区推广应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7.
甘薯瘟防治研究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瘟是一种在两广地区发生已有十多年厉史且为害剧烈的病害,又是广西南部各县甘薯生产上迫切需耍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53年5月开始工作,本文是三年研究工作的总结,内容包括甘薯瘟的分布、为害情况、症状及病原、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甘薯瘟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已在我省45个(县) (市)发生为害,我们于1979年用“普薯125”与“南灰3号”杂交育成“闽抗329”。作者在1981—1984年对“闽抗329”进行了室内抗瘟性、田间苗期抗瘟性、田间小区和全省重点薯瘟区多点重复试验。三年试验表明用66个不同毒力的菌株测定“闽抗329”平均病情指数为7.4,而我省当家种“新种花”达47.7;田间  相似文献   

9.
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桦 《植物保护学报》1991,18(4):293-297
以省内粳稻品种(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的相关关系。在1979年、1980年及1989年,共测定了375份材料的苗瘟与叶瘟、叶瘟与穗颈瘟、苗瘟与穗颈瘟之间的相关系数,经显著性测验,均为极显著,数值达到中等正直线相关和强正直线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品种的抗性鉴定用多次苗期鉴定代替一年一次生育期鉴定是可行的。还对各瘟间关系与品种熟期、各瘟关系在杂交后代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钟鹏飞 《植物检疫》1994,8(5):304-305
甘薯小象甲的发生和检疫对策探讨钟鹏飞(浙江省舟山市植物检疫站310009)1甘薯小象甲的发生情况甘薯小象甲是为害甘薯、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的浙江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1965年传入舟山市后,随着甘薯藤苗和薯块的调运而迅速传播蔓延。1981年普查:全市发...  相似文献   

11.
甘薯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的兼抗反应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的兼抗反应测定方树民,陈玉森,魏观如,范建忠(福建福州农业大学植保系350002)甘薯瘟(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和蔓割病(Fusariumoxysporumf.sp.batat...  相似文献   

12.
(一)1.1959年天津地区因受自然灾害,急待用甘薯进行补种。但因本地缺乏薯种、薯苗,从福建空运大批甘薯种、苗到灾区上空用空投方式迅速分发给当地农民抢种。在抢种过程中发现这些薯种里带有甘薯小象(虫甲)。但因救灾要紧,来不及处理,只好先种下了。据调查估计,那次确已有大量的甘薯小象(虫甲)带进了天津地区的地里。但后来经该地区的植检工作者连续几年调查,说明甘薯小象(虫甲)并未在该地区扎根。迄今已二十余年,天津附近地区从未有甘薯小象(虫甲)发生的报导。  相似文献   

13.
绥阳县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也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又名稻瘟热,俗称火烧瘟、麻叶子、刻颈瘟和黑节病。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为害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瘟性甘薯品种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抗瘟性的甘薯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型模式和不同抗性品种的特异酶谱型模式,及不同抗瘟性的甘薯品种染病后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从而利用此变化特点,为鉴定甘薯品种抗瘟性提供新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抗瘟性的甘薯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型模式和不同抗性品种的特异酶谱型模式,及不同抗瘟性的甘薯品种染病后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从而利用此变化特点,为鉴定甘薯品种抗瘟性提供新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甘薯瘟病菌的潜伏侵染与品种抗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老瘟地”上进行甘薯品种抗病鉴定,对某些甘薯品种地上部症状不明显,而地下部薯块感染、薯肉变色者进行分离接种,鉴定确认这类病株系由薯瘟Ⅱ群菌系潜伏侵染引起。试验还表明湛73-165.湘杂9号等15个品种(薯块完好,薯肉正常),具抗潜伏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甘薯新品种“闽抗329”的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薯瘟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已在我省40个县(市)发生为害。发病轻的损失2至3成,重者达7成以上,甚至绝收。多年实践证明。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薯瘟病的一项经济有效措施。我们于1979年与仙游枫亭公社农技站、辉煌大队科技组协作,用“普薯125”与“南灰3  相似文献   

18.
甘薯瘟病菌的潜伏侵染与品种抗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老瘟地”上进行甘薯品种抗病鉴定,对某些甘薯品种地上部症状不明显,而地下部薯块感染、薯肉变色者进行分离接种,鉴定确认这类病株系由薯瘟Ⅱ群菌系潜伏侵染引起。试验还表明湛73-165.湘杂9号等15个品种(薯块完好,薯肉正常),具抗潜伏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19.
1986—1993年,对吉林省38个新选育及外引水稻品种,采用分菌系人工接种与病区多点异地生态病圃自然诱发方法,连续3—4年分别作了抗瘟性鉴定。据此拟定出《综合数年多点(菌)次鉴定结果评价水稻抗瘟性标准》(SDJPK),分别将参鉴新品种对苗、叶、穗瘟抗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研究用不同浓度的"911"生根素液处理甘薯藤,发现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同样的栽苗技术、同样的管理措施下,浓度为10×10-6的"911"生根素液浸泡甘薯藤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