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应到有信誉的商店购买蚊香,不宜在地摊上买“便宜货“。“安全蚊香“的杀虫成分选用的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除虫菊酯,它对人体危害较小。而劣质蚊香中的杀虫成分使用的是某些农药,燃烧时药毒散发到空气  相似文献   

2.
<正>每到夏季,烈日炎炎,往往也是蚊虫肆虐的时候。蚊虫叮咬,不仅会严重干扰人的睡眠,还会传播疾病,给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很多人不胜其烦,便依靠整夜点蚊香来求得一个安稳觉。【提出问题】蚊香燃烧前后的室内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主要探究蚊香燃烧前后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查阅资料】蚊香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正>除虫菊茎腐病造成植株由茎基部开始向上变褐、腐烂,后期发展到花叶,整株枯死。本文采用柯赫氏法则,结合菌落、孢子形态等显微特征及ITS序列比对分析,首次证明除虫菊茎腐病主要由禾生镰孢菌直接侵染引起,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厚垣镰孢菌亦可从伤口侵入致病。除虫菊是是一种古老的天然杀虫菊科植物。它含有高效杀虫而对人畜无害的活性成分,如其中除虫菊素广泛用于生产杀虫剂和蚊香。随着规模化种植面积扩大和连年种  相似文献   

4.
<正>入夏后,讨厌的蚊子"嗡嗡"飞,扰人休息,还传染疟疾、丝虫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日常驱蚊措施有:盘式蚊香。盘式蚊香的缺点是污染  相似文献   

5.
<正>驱蚊花露水上为什么会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如何正确使用蚊香、杀虫气雾剂这类产品……盛夏时节,琳琅满目的卫生杀虫用品在满足消费者选用的同时,着实又给不少消费者增添了认知困惑。7月6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北京举办了以"科学认知、安全选用"为主题的卫生杀虫剂安全使用科普宣传活动,该项活动旨在宣传卫生杀虫剂安全使用知识,解答消费者心中多年的疑惑。来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以及北京、上海、济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负责人、相关生产企业及媒体代表共计5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市售蚊香使用过程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点燃蚊香后,需小心地把蚊香架尖端插入蚊香端头的孔内,老人或眼力差者不便操作。(2)蚊香点燃后需准备接蚊香灰的容器。(3)短、断的蚊香在蚊香架上较难安放。(4)待蚊香燃烧到接近蚊香架时,由于热量被蚊香架吸收,极易造成蚊香熄灭。(5)蚊香在蚊香架上无遮盖燃烧,存在不安全因素。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设计了"定时蚊香盒"。该盒不论蚊香长短,只要点燃,随手往盒中一放即可,定能全部燃尽。香灰在盒中自然积留,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以菜青虫为靶标昆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分离鉴定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菜青虫幼虫的杀虫活性;3种活性成分鉴定分别为黄蝉花定、黄蝉花辛和黄蝉花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活性成分对菜青虫5龄幼虫均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处理后48hAFC.加值分别为0.071,0.045和0.103mg/mL,同时,3种化合物对菜青虫还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以黄蝉花素毒杀作用最强,其LC50值仅为0.026mg/mL,优于对照药剂川楝素(0.033mg/mL);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能是软枝黄蝉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辽细辛精油,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以小菜蛾和淡色库蚊3龄幼虫为试虫,对辽细辛精油及各馏分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馏分的杀虫效果不同,馏分A5成分比较简单,但其杀虫活性并不高;其他馏分(如A1和A6)的组成成分较多,然而它们的杀虫活性却较高,说明辽细辛精油中起杀虫作用的主要成分并非一种,可能多种成分均起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辽细辛为原料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驱蚊花露水上为什么会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如何使用蚊香、杀虫气雾剂这类产品才安全……盛夏时节,琳琅满目的卫生杀虫用品在满足消费者选用的同时,着实又给不少消费者增添了认知困惑。7月6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北京举办卫生杀虫剂安全使用新闻发布活动。来自北京、四川的新闻主流媒体,有关专家、行业协会、企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发布会。据了解,本次发布会对于我国卫生杀虫剂的居民健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有毒蚊香是指以六六六药粉、二二三农药等化学杀虫剂为原料制成的蚊香。这一类蚊香只能驱散蚊虫,而没有灭杀的作用,但它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害,经常使用会产生头晕、恶心等中毒现象。安全蚊  相似文献   

11.
梁瑞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2-1113
[目的]为穗花马先蒿的开发利用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研究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用95%乙醇作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穗花马先蒿杀虫活性成分为15.30%。随着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浓度50.00 mg/m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毒力回归方程为y=2.220x+2.859。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正丁醇>氯仿>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结论]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48 h的LC50为9.21 mg/ml。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活性比较得知,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酯溶性的弱极性物质,分布在石油醚所在极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大戟科杀虫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大戟科杀虫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杀虫、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大戟科杀虫植物在植物性农药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0,(11):25-25
义乌市蓝剑蚊香厂坐落于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是一家以专业制造电子空气清新器、电热蚊香器、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为主的企业,其中公司生产的电子空气清新器、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产品居浙江同类产品第一。公司所注册“黑客”牌蚊香品牌,是国内外蚊香界第5类、第9类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名牌之一。2009年年产量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们要产仔了,最近天气热,蚊虫多,朋友强烈推介了这款灭蚊神棒。"湖南桃江县鸬鹚渡镇千功坝村养猪大户夏谷军,来到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扛了两大包生物质灭蚊蚊香回去。这款蚊香是桃江县两兄弟利用当地竹木砍伐剩余物、竹木加工剩余物、农作物秸秆等农林"三废"做原料制作的  相似文献   

15.
夏夜,蚊虫肆虐,不仅叮咬得让人难以入睡,而且还是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元凶。蚊香以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人们所广泛使用,然而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购蚊香应到有信誉的商店购买,不要图便宜在地摊上买。优质蚊香的杀虫剂选用的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除虫菊酯,对人体毒性较小;而劣质蚊香杀虫剂使用的是某些农药,燃烧时农药散发到空气中,虽然杀灭了蚊虫,但也会影响人体健康。2.蚊香不宜一次点燃过多。一般15平方米的房间内,点燃一根蚊香就足以驱除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应用技术等;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微生物,其活性成分主要是杀虫晶体蛋白、营养期杀虫蛋白和几丁质酶等,本文对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的定位作一综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基因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  相似文献   

18.
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源农药已成为生物合理性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豆科植物是我国三大植物源农药资源之一。鉴于豆科植物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阐述了国内近年来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豆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杀虫凝集素及豆科植物杀菌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豆科抗菌凝集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1.巧用清凉油、风油精。点蚊香,气味呛人;挂蚊帐,空气沉闷。如果能在点蚊香前,在整盘蚊香上滴洒适量的风油精,则可使蚊香不呛人,而且满室清香,驱蚊效果好;在进蚊帐之前,在蚊帐上洒几滴风油精,可以改善蚊帐内的空气状况,而且增加驱蚊效果。平时也可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的杀虫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杀虫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粘虫、玉米象、淡色库蚊、家蝇、烟蚜和酢浆草茹叶螨等7种重要害虫的杀虫活性;并以粘虫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初步探索中国粗榧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条件。【结果】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7种重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小菜蛾和粘虫幼虫的杀虫活性较好,处理48h后,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致死中浓度(LC50)为74.94mg/mL,拒食中浓度(AFC50)为45.39mg/mL,对粘虫3龄幼虫的胃毒LC50为562.28mg/mL,AFC50为71.96mg/mL;处理24h后,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致死中量(LD50)为0.22mg/头;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中国粗榧杀虫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的Y5和Y6组分中,点滴量为0.05μg/头时,其触杀死亡率均为100%。【结论】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方式表现为拒食、胃毒及触杀,活性成分主要是非极性亲脂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