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电针麻醉在临床应用上尚存在着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拉痛所渭“三关”问题。为了有效的克服“三关”,我们利用小剂量的静松灵的肌松作用和安痛定的镇痛作用,配合电针麻醉作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2.
针刺麻醉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麻醉方法 ,电针麻醉又是从针刺麻醉发展而来 ,是针刺麻醉的一种特殊形式 ,即用不同波型、频率的电压进行刺激 ,使畜体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镇痛效应。近年来 ,在兽医外科手术中 ,我们应用电针麻醉试验 ,均获得较好效果。1 器材与方法1 .1 器材 取穴及保定  天津产SB71 2型兽用麻醉治疗综合电疗机一台 ,1 0~ 1 2cm毫针 2支。手术家畜为黄牛、犏牛、奶牛、驴、绵羊、山羊。电针穴位取耳根透枕穴、寰枢穴、抢风穴、三阳络穴、天平穴、百会及腰旁组穴。依手术性质取站立、侧卧或半仰卧保…  相似文献   

3.
电针麻醉法是运用祖国针灸医学针刺镇痛作用的原理,来代替药物麻醉的一种方法。在兽医外科手术方面,对羊只过去是采用药物麻醉进行手术。应用电针麻醉法对羊只进行手术是一种新的试验。我们曾应用电针麻醉法进行羊(山羊)二十七例试验性腹部手术,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电针麻醉镇痛效果的观察了解,试验采用穴位电针麻醉方法施行牛瘤胃切开术进行麻醉效果观察。通过选择穴位组合,实施电针麻醉技术,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电刺激参数、麻醉效果等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穴位电针麻醉手术进程良好,出血量少,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评定为优级。  相似文献   

5.
电针麻醉进行牛瘤胃切开术的临床观察汤德元(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637103)电针麻醉是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麻醉技术。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麻醉代替药物麻醉进行牛瘤胃切开手术,效果较为满意。一、手术器件及针具牛瘤胃切开术的手术器械,73-10型...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指引下,我们认真学习祖国兽医学的宝贵遗产,从生产和战备需要出发,在人医针刺麻醉的启示下,摸索出了家畜三阳络穴电针麻醉新方法。从1970年11月到1972年1月,共为马、骡、驴、牛、猪做了头颈、胸腹、四肢、产科等各种不同部位手术255例,成功率达95%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家畜三阳络组穴电针麻醉,不仅能以较少的针穴解决多种家畜多种部位的各种手术,而且不用任何辅助药物.对解决针麻中的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内脏牵拉反应等问题比较满意。所以电针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便于在基层兽医单位推广,适合平时和战时需要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马的电针麻醉中,对于电流强度和频率以及这两种主要参数的合理配方尚无一致意见。例如,对电流强度有人认为1~5mA效果好,有的认为4~15mA效果理想,还有的资料报道应该达到家畜最大耐受量;对于频率,有人认为30~100Hz的低频比高频好,还有人认为50~300Hz的频率产生麻醉效果快。本实验用针麻参数分析仪,对马使用不同电流强度与不同频率并相互配合进行麻醉,目的是观察马痛阈值的变化规律,并从中探讨马匹电针麻醉最佳电刺激参数,从而为电针麻醉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家畜针刺麻醉是根据针刺能够镇痛和调节畜体生理功能的原理,在某些部位(穴位)上扎针,给予适宜的刺激(手捻刺激、电针刺激或其它方法),从而使家畜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外科手术的一种新的麻醉方法。从1972年以来,笔者在牛、驴、马、骡、猪、羊、犬、兔等畜体上,应用25个穴组,通过1200多头(次)临床试验研究和病畜手术治疗,针麻有效率达95%以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七二年开始学习、试验、应用电针麻醉和电针倒畜方法,做马、骡、驴、牛、羊等家畜的多种手术191例(其中正式用于临床治疗的46头)。我们选用了“百会、关元俞”等九个组穴的电针麻醉及21种倒畜  相似文献   

10.
家畜电针麻醉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已有较多的报道。为了说明针刺在动物麻醉中的作用,以及电针麻醉和针剌麻醉的关系,我  相似文献   

11.
兽医上使用电针麻醉,源原于人医的针刺麻醉。最初是将祖国古代医学针灸术中针刺能以镇痛的作用应用到麻醉上来。这在我国解放之后就有研究,并已用于临床。兽医上有针刺麻醉和电针麻醉开始于1970年前后。我们开始接触的是三阳络组穴的电针麻醉。将三阳络穴与抢风穴列为一组。抢风穴在前肢肩关节后下方,臂三头肌与三角肌之间的凹陷处,与皮肤垂直刺入新针1(1/2)寸。以马为例,三阳络穴是在前  相似文献   

12.
家畜针刺麻醉是根据针刺能够镇痛和调节畜体生理功能的原理,在一定的穴位进针,给于适当的手捻,电流等刺激,使家畜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外科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972年以来,笔者通过对1200多头(次)牛、驴马、骡、猪、羊、犬、兔等畜体进行临床试验和手术治疗应用,有效率达95%以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71年下半年开始,在教学、科研、生产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电针麻醉进行多种家畜的多种手术,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耳根透枕穴电针麻醉 1.保定:根据手术需要可取站立、横卧位保定。 2.器材:SB71—2型兽用麻醉治疗综合电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麻醉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已有许多报告。电针麻醉的机制问题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从事兽医理论和实践的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已经从多方面发表了进行探究的科学论文。然而,应用心电描记术检查电针麻醉对动物心电图的影响的资料尚不多见。本文所报告的这项试验,是配合我校兽医外科教研组研究绵羊电针麻醉穴位特异性时进行的,旨在观察和阐明电针麻醉对绵羊心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麻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针刺镇痛的临床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电针麻醉具有安全、简便、易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常用百会配天平、抢风配外关、气门配阳陵应用于犬外科手术,效果较好.为了给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家畜难产时,一般采取人工助产的措施予以补救,人工助产仍无法解决的,只能实施剖宫产手术.在兽医临床中,家畜的剖宫产手术一般采用药物和电针进行局麻和全麻,进而达到手术目的.近日笔者对1例难产母牛采用无麻醉剖宫产手术进行尝试,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出版消息     
家畜电针与针麻: 本书内容分四章, 第一章:电针和针麻的基本知识,包括针具和电麻机的使用和维护等;第二章:电针和针麻的常用穴位,主要叙述穴位的位置、局部解剖、进针方法及配位等;第三章;电针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着重讲解猪、牛等三十三种常见病的电针疗法;第四章:针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书中附穴位图,可供兽医临床参考。宋大鲁、孙宝琏等编  相似文献   

18.
利用针刺的镇痛作用,代替药物麻醉而出现了针刺麻醉这一麻醉手段之后,继而由针刺麻醉衍生出了电针麻醉。由针刺麻醉变成电针麻醉,无疑是其刺激性质发生了变化,显而易见参入了电的作用,这就使得电针麻醉与电麻醉颇有相似之处。 (一)从针刺麻醉方法的分类上看电的作用随着针刺麻醉的不断发展,针刺麻醉的方法也就发展为多种多样。当前,按针刺穴位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体针麻醉、耳针麻醉和鼻针麻醉等;按刺激方法不同,可分  相似文献   

19.
镇麻新药静松灵,自1984年8月由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向全国推广使用之后,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除用于外科麻醉外,还根据其镇静、镇痛、松肌的药理作用,将其用于治疗家畜直肠、阴道和子宫脱出(以下简称“三脱”症)的病畜100例,均收到很好效果。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从而解除了传统的治疗办法,同时又扩大了静松灵应用范围,现将具体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电针麻醉对驴生理常数及5项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是保证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兽医临床上多采用药物麻醉法。但药物麻醉对动物的生理影响较大,容易发生意外和不良反应,而电针麻醉对动物的一些生理常数具有调节作用,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手术安全,故在兽医临床上电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三阳络穴组麻醉法,沙峰等利用三阳络穴、抢风穴组电麻方法先后给马、骡、牛、羊等做外科手术,均获满意的麻醉效果。但电麻对血液学指标及生理常数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一。王林安报道(1990),电麻试验前与电麻诱导期及电麻后30min,血液中RBC、WBC、Hb均无显著差异。王轶男也指出:针刺镇痛后,除红细胞总数和血细胞压积外,其余血液值无变化。为了进一步观测电麻对血液学指标及生理常数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本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