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关注"三留守"问题的背景下,由于儿童处于心智发育关键时期、易敏感、可塑性强的特点,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三留守"问题的重中之重。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入手,初步分析留守儿童教育差异的感性原因,结合儿童教育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层次原因,并寻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出现了所谓"留守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前两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却知之甚少.本文以安徽桐城合心村的个案调查为起点,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作为新闻媒体,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进行真实、客观、全面地报道,引导有关部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对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纵观各级新闻媒体有关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都存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外出务工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重任落在留守妇女身上,农村"三留守"问题已然成为贫困地区十分头疼而又难以化解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解决留守妇女问题是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的关键,提出国家及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加强社会支持网络重构等,以更好地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上升之势,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看出要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需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农村及和谐家庭,因此对农村"留守妻子"问题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留守妇女的产生原因、生存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让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苏北地区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与运动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农村中学15~16岁初三年级637位同学的体格指标与运动状况,采用BMI、Rohrer指数、克托莱指数评价健康状况。[结果]农村留守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消瘦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运动量不足、运动时间过少,家务劳动偏少情况,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运动量、运动时间有待加强,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连云港地区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农村中学15~17岁初三年级637位同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其中留守儿童422人(66.2%),非留守儿童215人(33.8%)。[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亚健康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5),近视率和贫血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便秘和痔疮现象,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习惯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均存在日饮水量偏少、睡眠时间不足、运动量不足、吸烟、喝酒等问题,且在多数方面,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问题更为严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69-17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众多的老人、孩子、妇女留守农村,由此形成了中国社会又一"弱势群体"——留守人群。打工人群在城市较高的工资收入的反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留守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留守人员的文化生活现状并不乐观,仍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阶段,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文化生活的研究寥寥无几,本项目致力于调查发现农村留守人群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部门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改善留守人群的文化生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备受关注。调查发现,浙西南山区留守子女学习缺"导"、心理缺"疏"、生活缺"助"、亲情缺"慰"、安全缺"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父母的观念、学校和社会努力的缺位以及隔代抚养方式等。笔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农村留守子女家庭的监护意识和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强化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政府应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地域间经济差距增大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断增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庞大,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亟待社会关注关怀的特殊群体。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下,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爱,容易被边缘化,增进留守儿童福利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山东省棠之上乡村公益文教"为例,主要侧重于探究志愿组织在增进留守儿童福利过程中的作用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消息显示,自2016年11月在全国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以来至今年8月底,已有68万多名无人监护和父母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监护。同时,专项行动还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帮助11821名失学辍学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各级公安部门为125377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办理户口登记,批评教育失职父母90822人,治安管理处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3年12月23—24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提出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些部署明晰了新时期我国抓"三农"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当前,我国尽管取得粮食产量"十连增"的成绩,但粮食进口增加、种粮效益不高、务农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依旧突出,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三留守"现象严峻。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11-213
通过调研湖北东部农村地区"三留一外"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鄂东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测评"三留一外"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与参照人群进行对比,获得调查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多项症状自评指标高于参照人群,留守妇女和外出务工人员全部症状自评指标高于参照人群。认为鄂东农村"三留一外"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偏低,尤其是留守妇女和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32-233
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不仅对其个人发展有较大影响,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方法创新不足,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置于循证社会工作的实践框架之下,既能够体现社工介入留守儿童问题的科学性特征,又能体现出方法论的创新性。研究认为,循证社会工作方法对于改变传统介入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发展意愿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揭萍  曹慧丽  曾群 《农业考古》2008,(6):122-124
农村"留守孩"的数量近年急剧上升,农村"留守孩"违法犯罪现象近年恶化的趋势不客忽视.在构建和谐社会框架下建立健全更为有效的预防农村留守孩犯罪的预防机制,注重事前防范是遏制农村留守孩犯罪恶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48-25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农村发展问题之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自然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重灾区。虽然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吸引了一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有所减少,但是该问题现在依然显著。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吸引更多农村人返乡就业创业;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门槛等方法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基础设施资源的投入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数说三农     
<正>1/3留守儿童据2014年数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0万。2005到2010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增幅为4.13%。每3个农村孩子里面,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国家卫计委今年5月公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老人接近1/4。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1/3"留守儿童的背后显现出中国庞大农村家庭的困局。1000亿元首届中国蓝莓产业深加工高峰论坛5月28日在浙江诸暨召开,专家分析认为,宏大空前的蓝莓产业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群不断庞大,在他们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文章基于在四川省三台县开展的社会调查,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发挥学校、妇联、共青团的作用呵护留守儿童,成立"代理家长"联络指导站;制定关爱政策帮扶留守妇女,加强对她们劳动技能和维权意识培养;成立留守老人组织,完善医保制度,创办"服务时间储蓄银行"等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发展不健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入手,对进一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