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按1.0×10~(11)、3.0×10~(11)、5.0×10~(11) cfu/kg 3个浓度添加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中,投喂经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组(A_0~A_3)和未免疫组(B_0~B_3)黄河鲤,分别于0、15、30、40 d时检测各组黄河鲤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以及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使黄河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浓度越高,血液白细胞活性和溶菌酶活性越强.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白细胞吞噬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而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停止投喂后10 d,白细胞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还可提高黄河鲤的凝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存活率,其中,当菌株添加浓度为5.0×10~(11) cfu/kg时,受免疫的黄河鲤免疫保护率最高.即投喂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初始体质量为(33.52±0.17)g建鲤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w)生长试验,分别配制成添加0.0%(对照)和0.5%(试验)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等氮等能(35%CP、17 kJ/g)饲料,采用5种投喂方式:连续8 w投喂对照饲料(Ⅰ);试验饲料2 w间隔投喂(Ⅱ);前4 w投喂试验饲料,后4 w投喂对照饲料的间隔投喂(Ⅲ);前4 w投喂对照饲料,后4 w投喂试验饲料的间隔投喂(Ⅳ);8 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Ⅴ)。养殖试验结束时,进行急性拥挤胁迫试验。探讨Ala-Gln投喂方式对建鲤生长和抗急性拥挤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a-Gln连续投喂和间隔投喂组的生长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w间隔投喂的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4 w间隔和连续8 w投喂的饲料组(P<0.05);前4 w间隔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8 w连续投喂组(P<0.05)。血清皮质醇和血糖分别在急性胁迫后恢复0和1 h时达到高峰,血清HSP70在胁迫后恢复1~12 h都保持较高水平,然后下降,胁迫后恢复48 h达到胁迫前的水平。各种投喂方式组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胁迫后恢复期,血糖迅速升高幅度最小的是2 w间隔投喂组,最先恢复到胁迫前状态的是2 w间隔投喂组和前4 w投喂的4 w间隔投喂组。胁迫后恢复期,各投喂组的血清HSP70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胁迫后恢复48和72 h时,后4 w投喂的4 w间隔投喂组和连续8 w的投喂组的血清HSP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体盐度和饲料脂肪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营养组成和肉质的影响,本实验设置0、8和16共3个盐度梯度,每个梯度分别投喂中脂(6%)和高脂(12%)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0±0.2) g的尼罗罗非鱼8周,并测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和肉质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中脂饲料投喂下,与对照组(盐度为0)和高盐组(盐度为16)相比,中盐组(盐度为8)的尼罗罗非鱼具有最大终末体质量、躯壳比、脂体比、肌肉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和乳酸含量和总产肉率,但其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肌肉p H值显著降低;而中脂高盐组的尼罗罗非鱼其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全鱼总脂、肝脏甘油三酯、血糖、血清乳酸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较高,但全鱼和肌肉水分、全鱼灰分、产肉率和肌肉离心失水率降低。在高脂饲料投喂下,随着盐度的上升,其终末体质量、成活率和脂体比降低,但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增大。其中,高脂中盐组尼罗罗非鱼的肌肉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而高脂高盐组的全鱼灰分、肝脏甘油三酯、血糖、谷草转氨酶活性、肌肉总脂、肌肉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显著提高,但全鱼总脂、肝糖原、...  相似文献   

4.
以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实验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分别是鲜活饵料组、饥饿3周后饱食投喂组和人工饲料组。鲜活饵料组投喂冰冻赤子爱胜蚓;饥饿后饱食组是指饥饿3周后,以人工饲料饱食投喂2周;人工饲料组作为对照组。淡水养殖,水温(25±2)℃。研究奥利亚罗非鱼在3种投喂模式下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情况,并将指标变化情况与增重率做相关性分析,试图找出能够反映奥利亚罗非鱼生长性能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在饥饿3周后出现补偿生长,补偿生长时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高于鲜活饵料组,但差别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血清总蛋白、胆固醇与增重率极显著相关(P<0.01),血红蛋白与增重率显著相关(P<0.05),其他指标与增重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建议将血清总蛋白、胆固醇和血红蛋白作为反映生长性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外养殖试验中将家蝇蛆磨成蝇浆,按一定比例配以卵磷脂、几丁寡糖和多种维生素制成蝇蛆蛋白,研究其对中华鳖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水温(25±1)℃的室内养殖试验中,将36只体质量(248.15±17.10)g的中华鳖,随机分成3组(重复3次,每重复4只)饲养在120cm×60cm×55cm水族箱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15%蝇蛆蛋白+基础饲料、3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养殖180d。室外养殖池面积为0.5hm~2,鳖体质量(294.05±12.265)g,每口池塘放雄鳖7200只,投喂基础饲料和15%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养殖120d。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养殖的中华鳖摄食添加15%和30%蝇蛆蛋白时,血清总蛋白、总胆汁酸、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添加组中华鳖的血清生化指标除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30%添加组外,总胆汁酸和甘油三酯含量与30%添加组差异不显著;虽然15%添加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30%添加组,但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则显著高于30%添加组。室外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15%蝇蛆蛋白饲料组的中华鳖血清总蛋白、总胆汁酸、甘油三酯含量、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投喂基础饲料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15%蝇蛆蛋白的中华鳖累积死亡率(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83.33%),相对保护率为67.99%。室内外养殖结果证明,在饲料中添加15%蝇蛆蛋白能增强中华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谷氨酰胺前体物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肠道消化酶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α-酮戊二酸钠(2Na-AKG)替代基础饲料中的葡萄糖(添加量为1.5%),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投喂松浦镜鲤(平均体重(40.27±3.96)g),饲养8周后测定镜鲤肠道消化酶及Na~+/K~+-ATPase活性。结果显示:Glu组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Gln组、Glu组、OKG组和AAKG组中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Na-AKG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OKG组;2Na-AKG组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ln组。2Na-AKG组前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ln组。Gln组和Glu组前肠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处理组中肠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lu组、AKG组和OKG组后肠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ln组、AAKG组和2NaAKG组后肠Na~+/K~+-ATPase活性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Gln、Glu、OKG和AAKG可显著提高鱼体肠道的蛋白酶活性,添加2Na-AKG可显著提高鱼体肠道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一种自制的免疫增强剂对鲤(Cyprinus carpio)免疫力的影响,在鲤基础饲料中添加1%的免疫增强剂为试验组,在投喂1周、2周、3周和4周后,分别取鲤的血清,测定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补体C3的含量,比较免疫增强剂对鲤血清中3种酶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鱼血清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气化酶和补体C3的值为先升高后降低,投喂2周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有效增强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将阿维拉霉素按照一定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hydrophila)菌苗的鲤,于免疫后的第7 d、14 d、21 d、28 d和35 d检测供试鲤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补体C3含量及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阿维拉霉素对受免鲤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阿维拉霉素(4 mg/kg和8 mg/kg),投喂较长时间(≥28 d)会降低受免鲤的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和抗体效价,减少受免鲤血清中补体C3的含量,减弱鲤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每公斤饲料中添加8 mg的阿维拉霉素其免疫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添加1%酵母细胞壁(1号饲料)、1%酵母细胞壁+0.23%Vc+0.02%VE(2号饲料)、1%免疫多糖(3号饲料)的饲料投喂异育银鲫,并于试验后4、11、17、24、31 d测定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杀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组饲料均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杀菌活性,其中3号饲料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2号饲料.  相似文献   

10.
将草鱼放入网箱中,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壳聚糖和甘草酸后,进行投喂,研究其对草鱼血清中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及补体C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中药免疫添加剂的饲料49d后,与对照组比较,酵母多糖添加剂各组、壳聚糖高剂量组草鱼血清LSZ活性显著提高(P0.05);酵母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壳聚糖高剂量组草鱼血清CAT含量显著提高(P0.05);酵母多糖中剂量组草鱼血清补体C3活性显著提高(P0.05),说明中药免疫添加剂对增强草鱼免疫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航  闫潇  杨丽萍  秦超彬  庞鹏  杨博文  聂国兴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0-109610
为研究沙棘粉对黄河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重约为7.55 g的黄河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高糖组(HG组)、高糖+0.1%沙棘粉组(G-LSP组)、高糖+0.3%沙棘粉组(G-MSP组)和高糖+0.5%沙棘粉组(G-HSP组),开展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G-HSP组黄河鲤的增重率(WGR)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河鲤血清和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而补充沙棘粉可减轻这些负面影响。高糖饲料抑制了肝胰脏和肌肉中nrf2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了keap1 mRNA的表达水平。沙棘粉对高糖引起的nrf2 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和keap1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沙棘粉可显著提高受Nrf2调控的下游转录因子(gr、cat、gpx和sod)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添加0.5%的沙棘粉能显著提高血清、脾脏和肠道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活性和白蛋白(Alb)...  相似文献   

12.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通过4×2双因素随机设计动物56d试验,即4种月饱食度水平(80%、90%、100%、110%)、2种日粮次投喂比例(差量:42∶29∶29;等量:1∶1∶1),共进行8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探寻月饱食度和日粮次投喂比例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幼鱼(291.47±4.23)g生长、摄食、水质、免疫的影响,确定兼顾生长、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适宜投喂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月饱食度极显著影响半滑舌鳎的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和日均摄食量等(P0.01),日粮次投喂比例显著影响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等(P0.05)。差量投喂时,100%饱食度组比80%饱食度组的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分别极显著提高53.68%、37.31%;等量投喂时,100%饱食度组比80%饱食度组的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分别极显著提高43.73%、36.11%;质量日增加在等量投喂、月饱食度100%组合时达到最大值(3.60±0.18)g/d。(2)月饱食度和日粮次投喂比对水体氨氮相对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差量和等量投喂110%饱食度组比90%饱食度组分别显著增加72.22%(P0.05)、117.77%(P0.01)。(3)月饱食度和日粮次投喂比对试验鱼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显示,90%月饱食度组与差量投喂为兼顾生长和水环境的生态适宜投喂组合模式,100%月饱食度组与等量投喂为获得最快生长的投喂组合模式,试验投喂方式对试验鱼免疫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计自主(ZZ)投喂和自动(ZD)投喂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对应饱食投喂(ZZ100和ZD100)、85%饱食投喂(ZZ85和ZD85)和70%饱食投喂(ZZ70和ZD70)三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喂方法及投饲率对育成期鲤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脏器指数及均匀度的影响。试验周期45 d。结果表明:①两种投喂方法下,鲤鱼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饲率的升高而升高,ZZ100和ZD100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但ZZ100组显著高于ZZ70组,ZD100组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②饲料系数ZZ70组显著低于ZD100组,ZD70组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但ZZ70与ZD70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自主投喂下,三种投饵率之间饲料系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自动投喂下,饱食投喂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70%饱食投喂组。③各处理间鲤鱼肥满度、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④与自动投喂方法相比,自主投喂方法鲤鱼体质量变异性更低,鱼体均匀度更好。  相似文献   

14.
张航  闫潇  杨丽萍  秦超彬  庞鹏  杨博文  聂国兴 《水产学报》2023,301(10):109610-1-109610-15

为研究沙棘粉对黄河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重约为7.55 g的黄河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 (control 组)、高糖组 (HG 组)、高糖+0.1%沙棘粉组 (G-LSP 组)、高糖+0.3%沙棘粉组 (G-MSP 组)和高糖+0.5%沙棘粉组 (G-HSP 组),开展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G-HSP组黄河鲤的增重率 (WGR)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河鲤血清和肝胰脏中丙二醛 (MDA)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 (T-AOC)降低,而补充沙棘粉可减轻这些负面影响。高糖饲料抑制了肝胰脏和肌肉中nrf2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了keap1 mRNA的表达水平。沙棘粉对高糖引起的nrf2 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和keap1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沙棘粉可显著提高受Nrf2调控的下游转录因子 (grcatgpxsod)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添加0.5%的沙棘粉能显著提高血清、脾脏和肠道中碱性磷酸酶 (AKP)、酸性磷酸酶 (ACP)、溶菌酶 (LZM)活性和白蛋白 (Alb)含量。另外,沙棘粉可以恢复因高糖饲料造成的脾脏和肠道中nf-κbil-1βtnf-α的mRNA异常表达。研究表明,沙棘粉可以缓解高糖饲料造成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同时促进黄河鲤生长、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结合本研究结果,在饲料中的建议添加剂量为0.5%。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烟酸对吉富罗非鱼脂代谢和体脂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高水平烟酸对鱼类脂代谢和体脂沉积的影响,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uticus)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个实验。在实验I中,为确定烟酸是否具有改善血脂作用及其适宜水平,首先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初始体重(15.28±0.23) g的实验鱼40 d,建立高血脂模型,随后改投添加500 mg/kg、1000 mg/kg、2000 mg/kg烟酸的饲料。结果发现添加500~2000mg/kg的烟酸,均有降低实验鱼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但以1000~2000 mg/kg的效果较为显著。在实验Ⅱ中,采用2×2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了2种饲料类型(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和2个烟酸水平(100 mg/kg和1000 mg/kg)对初始体重(24.45±0.07) g实验鱼生长、饲料利用、血脂水平和体成分的影响。养殖8周。结果发现,饲料类型或烟酸水平未对实验鱼的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脏体比和肠脂比,以及全鱼粗脂肪、粗蛋白、水分和灰分含量等生长性能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摄食率等饲料利用指标也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投喂对照组饲料的相比,投喂高糖高脂饲料的实验鱼对饲料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及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肝脏、内脏、腹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投喂高水平烟酸实验鱼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肝脏粗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饲料类型和烟酸水平仅对实验鱼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00 mg/kg烟酸不会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并具有降低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肪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Vc(0、37.5、75、15 0、30 0、6 0 0和 12 0 0mg/kg) ,连续投喂异育银鲫 (方正银鲫♀×兴国红鲤♂ ) (Carassiusauratusgitelio) 8周。结果显示 ,当饲料中缺乏Vc时异育银鲫虽没有出现明显的缺乏症状 ,但日增重率、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POD酶活性均低于Vc添加组 ,而红细胞脆性极显著地高于高剂量Vc添加组 (P <0 .0 1) ;同时 ,经新复极差检验 ,在适宜范围内随着饲料Vc含量增加 ,异育银鲫日增重率、血红蛋白含量、POD活性等指标显著提高 ,而红细胞脆性明显下降 (P <0 .0 5 )。综合以上指标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建议生产上异育银鲫饲料Vc适宜添加量为 30 0~ 5 0 0mg/kg。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d饥饿处理后也呈现投喂组和饥饿组的增长率和增重率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2)对照组头肾、肝胰脏NO含量和血清、头肾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高于投喂组(P<0.05),连续组除头肾外NO含量和各组织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连续组除脾脏外NO含量和除肝胰脏外的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体质量约21.85 g的黄河鲤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含怀山药2%的饲料与含怀菊花2%的饲料,饲养42 d后测定其肌肉生化成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怀山药与怀菊花能显著提高黄河鲤肌肉中脂肪含量(P<0.05),而对肌肉蛋白质、水分和灰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怀菊花显著提高了黄河鲤肌肉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P<0.05),添加怀山药显著提高了黄河鲤肌肉中的亮氨酸、精氨酸含量(P<0.05),各试验组必需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FAO/WHO评分标准;添加怀菊花可显著提高黄河鲤肌肉中亚麻酸的含量.添加怀山药与怀菊花可显著提高黄河鲤幼鱼肌肉脂肪含量;添加怀菊花可显著提高其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鱼肉品质;各试验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怀山药与怀菊花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鱼类生长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吉富罗非鱼(Oreachromis niloticus)幼鱼(3.78 g±0.01 g)为研究对象,采用4×2双因子实验设计,设置了4个投喂率(8%、10%、12%和表观饱食投喂)和2个投喂频率(2次/d、3次/d),共8个处理,在24个循环水养殖桶(有效容积100 L)中养殖30 d。结果显示:在8%~12%的投喂率下,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但发现表观饱食投喂3次/d的实验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最佳,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投喂率8%实验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投喂率10%和12%实验组,而饲料成本则显著低于投喂率12%实验组。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肥满度、脏体比以及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随投喂率的增加,实验鱼的成活率提高,其肝脏和去内脏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但肌肉和内脏的粗脂肪无显著变化。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投喂率为10%的实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率8%实验组的血糖水平随投喂率的增加而升高。实验鱼肝细胞的核面积比例不受投喂率和投喂频率的影响,而空泡面积比例以表观饱食投喂的最大。依据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吉富罗非鱼幼鱼选择表观饱食投喂3次/d效果较好,但会产生体脂肪积累过多,肝细胞空泡增大等影响;若综合考虑生长和养殖成本,以10%的投喂率,投喂2次/d为宜。  相似文献   

20.
给平均体长(13±1) cm的鲫鱼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添加乳酸杆菌饲料(乳酸杆菌组)、添加β-葡聚糖饲料(β-葡聚糖组)、添加乳酸杆菌+β-葡聚糖复合饲料(复合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乳酸杆菌35d,淀粉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81倍;β-葡聚糖对鲫鱼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短期内不明显,长期效果显著;乳酸杆菌和β-葡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