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 WTO后,我国蜂产品因残留超标频频遭受欧盟等国际市场的"封杀".蜂螨 (大蜂螨和小蜂螨 )是当前我国养蜂业中严重危害蜂群的体外寄生虫.被螨危害的蜂群群势衰弱,甚至全部死亡.在灭杀蜂螨时,若防治方法不当,极易污染蜂产品.下面将蜂螨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蜂螨是养蜂生产上的重要寄生螨害,在蜂群中发现30种螨类,其中绝大多数对蜜蜂没有危害。对蜜蜂造成危害的主要有雅氏瓦螨(又名亚洲螨,简称大蜂螨)和亮热厉螨(简称小蜂螨)。大蜂螨对蜜蜂的影响较为严重。受大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蜂体变形的幼蜂,翅不能伸展或残缺,工蜂体型变小,雄蜂的性功能降低,蜂王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3.
大小蜂螨的防治,是当今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治不了螨,养不好蜂。在长白山区,根据蜂群周年变化、蜜源、转地蜂群出入场、大小蜂螨的消长等规律,要抓住一年中的4个治螨关键时期和1个椴树流蜜期,采取蜂群控制技术和化学药物熏杀相结合的措施,科学防治蜂螨,减少见螨才治、乱治、治不了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自六十年代相继发现大、小蜂螨危害蜂群以米,使用的杀螨药品都只能杀死暴露在蜂体和巢牌上的蜂螨,而对寄生在蜂房内的蜂螨则无效。为了解决年年治螨,而不能根治的被动局面,我所同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协作,于1986年7~8月在郑州地区部分意蜂群中进行了“一次性”治螨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灭螨 A 烟雾剂”系采取由蜂箱外向蜂群内喷烟治螨,因此不开箱,不提脾,操作简便.工效高。它对蜜蜂安全,灭螨效果达74.7~100%。“灭螨 A 烟雾剂”与“杀螨剂一号”相比,小蜂螨的落螨数两者无显著差异,防治大蜂螨后者效果较好,但前者比后者提高工效25~30倍。与“Folbex VA”烟雾剂比较,大蜂螨的落螨数无显著差异,小蜂螨的落螨数差异显著,“灭螨 A 烟雾刘”明显优于“Folbex VA”。  相似文献   

6.
法国抗螨蜂种在云南的适应性·抗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饲养观察法国抗螨蜂种在云南的适应性、抗螨性和繁殖能力。[方法]从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采取饲养试验法,对法国抗螨蜂种的适应性,大、小蜂螨的寄生情况和蜂群的增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法国抗螨王只抗大螨,约1年,适应性强,对小蜂螨危害没有抗性;蜂群增殖最大群势为13.4脾足蜂。[结论]结果西方蜜蜂育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小蜂螨仅寄生于封盖子脾内的虫蛹上。我们的初步研究发现,小蜂螨可寄生于成年蜂体上。在越冬断子的蜂群中,仅有个别小蜂螨成螨在成年蜂体上越冬。没有断子的越冬群,小蜂螨主要在封盖子脾内越冬,在蜂群内未发现蜂体以外的场所有越冬的小蜂螨。同时发现极少数小蜂螨在中蜂封盖子脾内越冬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意蜂混合饲养对意蜂蜂螨寄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取4群群势相当的意大利蜂群(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测定其蜂螨寄生率.然后在其中两群蜂中各加入一块带封盖子脾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巢脾,使中意蜂合群饲养,30 d后再次测定4群蜂的蜂螨寄生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中蜂子脾的两群蜂的蜂螨寄生率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下降.这说明往意蜂群中加入中蜂封盖子脾,可以提高意蜂蜂群的抗螨力.  相似文献   

9.
沈国春 《新农业》2013,(23):46-47
一.蜂螨1.雅氏瓦螨(大蜂螨)在适宜条件下,大蜂螨群体繁殖快,约每3周翻一番。100只螨经16周就会繁殖N3200只,增加30余倍。一旦大蜂螨数量接近“警戒线”(3000只),蜂群的存活力就明显下降。因此,在大蜂螨到达一定数量之前,就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大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螨,在幼虫巢房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巢房,寄生于成蜂体表,主要依靠蜜蜂间的接触、迷巢蜂、盗蜂等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中蜂与意蜂营养杂交对意蜂抗螨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中华蜜蜂(Apis cerara cerana Fabric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为实验材料,用中华蜜蜂蜂王浆饲喂意大利蜜蜂幼虫,进行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营养杂交,然后检测营养杂交亲本意蜂蜂群、杂交子1代意蜂蜂群和杂交子2代意蜂蜂群的蜂螨自然寄生率;同时采用人为转接蜂螨技术,检测实验蜂群的抗螨力。结果表明:亲本意蜂群与营养杂交子代抗螨力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营养杂交子代的抗螨力得到显著提高;但营养杂交子1代和营养杂交子2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蜂螨是养蜂生产中严重危害蜂群的蜜蜂的体外寄生虫,被大小蜂螨危害的蜂群,蜜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采集力下降,群势减弱。螨害严重的蜂群内部常有封盖的子房盖穿孔,幼虫和蛹死亡现象,在巢门附近可见到卷翅及缺翅的幼蜂,在地上爬行。  相似文献   

12.
蜂螨是蜜蜂度夏的大敌,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削弱蜂群,重则可导致全群覆灭。夏季,特别是梅雨季节,巢内温、湿度增高,蜂螨十分活跃,因此,治螨必须紧紧跟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研究新的饲养管理方法对大、小蜂螨的防治效果,减少药物治疗造成蜂产品污染,第1种方法是采用甲醛溶液浸泡巢脾3d后晾干,随机选10群试验蜂群,用事先杀菌消毒处理的蜂箱换箱换脾,在繁殖期间加脾时所用蜂脾都是用药液杀菌消毒处理过的;第2种方法(对照)是常规的饲养管理方法饲养的10群(随机抽取).从1月20日起每个月对这2种方法蜂群中蜂螨的寄生情况进行统计,并根据蜂螨寄生数量采取相应的时间进行蜂螨防治,比较这2种方法防治蜂螨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第1种方法比第2种方法对大蜂螨防治效果显著,对小蜂螨施治时间约推后1个月.  相似文献   

14.
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虫.为了防治蜂螨,我们于1976年3月18日选择子脾,蜂势基本相等和巢脾、存饲相仿的蜂群12箱,分三个组,每组4箱,先逐箱检测蜂螨的寄生率.检测方法是随机捕取100只工蜂,用开水将其泡死后,逐蜂点数螨数,并计算百分率.检测结果蜂螨寄生率平均达7~10%.然后每组分别采用不同药剂喷洒治疗作对比.  相似文献   

15.
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虫,是蜂群的大敌。受害的蜂群体质衰弱,寿命缩短,采集力降低;幼蜂则足翅残缺,不能飞翔。因而,群势迅速衰退,甚至造成全群覆灭。尤其在夏秋季节,螨害最易成灾,必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6.
1.本试验是探讨当蜂群处于繁殖期能否应用二氧化硫熏治蜜蜂蛹房内以及卵、虫脾上的蜂螨。试验结果证明是肯定的。它不仅对蜜蜂粉蜜脾、卵虫脾上的蜂螨有特效,而且还能透过蜂蛹封盖的空隙,使蛹房内的大、小蜂螨中毒死亡。2.在一个标准巢箱加一个继箱内,燃烧25克硫磺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已脱去成年蜂的卵虫脾熏治10秒钟,可以彻底消灭其中所有的大、小蜂螨;对蛹脾熏治5分钟,也可以全部肃清蛹房内的小蜂螨以及大蜂螨成螨的46.7%、若螨的57.7%,而蜜蜂卵、幼虫、蛹均能正常发育不受伤害。在上述一定的药量和容积下,卵虫脾受熏1分钟,或蛹脾受熏5分钟,既能保证蜜蜂子脾的安全,又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螨效果。此两项数据,可作为生产实践上防治蜂螨的依据。3.用二氧化硫熏治蜜蜂蛹房内大、小蜂螨,其致死原因主要是进入蛹房内微量的二氧化硫,易被蜂螨扩张的气门和增高的呼吸率吸进机体各组织,并迅速溶于各组织的细胞液中,释放出亚硫酸,从而破坏〔H~+〕平衡,影响血淋巴的酸度,使其血淋巴中多种酶失去活性,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机体缺氧窒息性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 1 敌螨熏烟剂熏杀 敌螨熏烟剂对蜂群安全,使用简便,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在傍晚蜜蜂回巢后,标准箱1次用3克~4克,熏烟时先在箱底铺一张纸,密闭巢门,熏烟15~20分钟,打开巢门,取出残灰,第二天清晨,撤出垫纸把落在纸上的蜂螨集中起来烧掉。根据蜂螨寄生程度,每群可连续熏3~4次,每隔3天熏一次。  相似文献   

18.
<正>技术简介:该杀螨剂采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有机酸及植物精油为主要有效成份,通过先进的缓释技术精制而成。该药剂不但对蜜蜂寄生螨具有强烈的熏蒸毒杀作用,对蜜蜂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成份全部采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天然物质构成,且在蜂产品中释放挥发极快,因此不会对蜂产品造成有害物质残留。经蜂群实验,对蜜蜂大蜂螨落螨率可达到85%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将蜜蜂螨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19.
有几种药物,在蜜蜂养殖中不可少,不合理的使用往往会给蜂农带来经济损失,但是蜂农们合理使用,可使药效达到最好. 一、双甲脒 双甲脒是一种长期以来普遍应用的杀螨剂.经过大多数的实验证明:双甲脒具有较好的落螨效果,经过正常施药基本可以满足控制蜂群大蜂螨基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蜂螨寄生在工蜂的身体上或巢房中,吸食蜜蜂营养,受蜂螨危害的蜂群易造成群势变弱,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工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还能传播其它疾病,如爬蜂病等。蜂螨分为大蜂螨和小蜂螨,它们对蜂群的为害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