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从甘肃马鬃山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概述了植被分布环境,分析了马鬃山地区植被种类及分布状况,重点对马鬃山地区天然梭梭林资源状况、分布面积和特点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地区植被恢复基本原则、植被恢复技术、具体封育措施,这对马鬃山及西北地区天然梭梭林繁衍恢复,发挥其防风固沙和保护生态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的西北部,境内有荒漠河谷胡杨林33万亩,柽柳林103万亩,沙质戈壁梭梭林378万亩。这些天然乔灌木林,对于荒漠绿洲的稳定、环境保护、牧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地政府对天然林木资源的保护管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对胡杨和梭梭林的围栏封育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母树结实情况、种子数量及发芽情况的调查及定位观测研究,掌握了梭梭林的天然更新规律和封育对天然更新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相类似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民勤梭梭林自然更新苗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勤是我国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为了治理沙害从新疆引入梭梭种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梭梭林,由于环境的变迁,人工梭梭林退化严重.通过野外调查人工和天然梭梭林更新苗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林开始出现自然更新,其更新苗的聚集性特征明显,幼苗的生长与存活受到了抑制,保苗率极低;比较天然梭梭林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工梭梭林幼...  相似文献   

5.
浅析阿拉善荒漠梭梭林的退化原因和保护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荒漠地区梭梭林进行的观测与研究,分析了梭梭林退化的原因,并对保护和利用这一天然植物资源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骆驼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牧区。在这两个地区骆驼主要以梭梭为食,可以说是梭梭林养育了骆驼。仅阿拉善盟就有骆驼十八万三千多峰。梭梭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它的嫩枝叶是骆驼的好饲料,所以要发展骆驼养殖业,就必须保护好现有的八百余万亩梭梭林资源。可惜的是,许多梭梭林由于保护不善,目前林内覆盖度仅有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加强对梭梭林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保护梭梭林资源首先要禁止乱砍滥伐及无计划地挖根采药。应该划区域进行封育或轮育。林业部门和草原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这项工作,一定要严格执行《森林法》、《森林管理条例》及《草原管理  相似文献   

7.
阿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全面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是国家级 森林鼠害治理项目,于2000年4月已落实到位,全面 启动实施。 阿左旗现有天然梭梭林312万亩,它不仅是阿左 旗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也是畜牧业赖以生存的物质 基础。但由于鼠害连年暴发成灾,对天然梭梭林资源 及寄生植物肉发蓉造成了极大危害,受害面积达120 万亩之多。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遗产——梭梭林,国 家启动了此项工程。该工程项目设在阿左旗的罕乌 拉和敖伦布鲁格两个苏木,工程治理区梭梭林面积为 121.56万亩,发生面积120万亩。工程实施期确定为 3年(2000…  相似文献   

8.
浅谈人工栽培肉苁蓉和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介绍乌拉特后旗的天然梭梭林资源和对野生肉苁蓉的管理情况以及近年来开展的人工种植梭梭、肉苁蓉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发展肉苁蓉产业的想法,通过加大天然梭梭林资源保护,大力种植人工肉苁蓉,引进肉苁蓉加工企业,推进肉苁蓉产业化发展,实现治沙、致富两不误,生态、经济效益兼赢。  相似文献   

9.
不同封育年限对盐池县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宁夏自治区盐池县人工封育区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不同封育年限封育区植被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E)和综合性多样性指数(Y)分析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大部分优势植物种在封育第4、第5年重要值最大,随着封育时间增加,重要值降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表明长期完全封育对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效果不显著;封育第3~7年地表出现结皮,有毒植物生物量降低,总的地上生物量也呈降低的趋势,说明长期封育并不能提高草场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提出了在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荒漠生态条件下,保护天然梭梭资源、发展苁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梭梭——苁蓉产业化工程的龙头企业模式。文章介绍了天然梭梭林复壮和建造人工梭梭林方法,并提出了苁蓉基地建设的两种主要形式及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伊克昭盟林工队于去冬今春勘察库布齐沙漠西段天然灌木资源时,在莫林河入沙后的河口以东,即阿拉腾敖包东南、漫赖西北一带,发现2万余亩天然梭梭林。这片梭梭林与  相似文献   

12.
梭梭是干旱地区的优良灌木树种。属国家二级、内蒙古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根部寄生的肉苁蓉更是享誉中外的名贵中药材。阿拉善左旗境内有天然梭梭林312万亩。但近几年,天然棱棱棘鼠害发生严重,致使梭梭林严重退化。分布面积减少,肉苁蓉产量也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丁全旗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民经济收入。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控制鼠害,2000年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启动,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实验.我们对阿拉善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的种类发生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针对饵料.药剂开展了一系列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3.
鼠害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天然梭梭林中主要自然灾害因子之一。全旗现有梭梭林面积 2 0 .8万hm2 ,鼠害发生面积达 8万多hm2 ,梭梭平均受害株率达 78% ,平均受害枯死率达16 %。危害轻者 ,导致梭梭长势衰弱、自然更新困难 ;危害重者 ,造成梭梭林木死亡。梭梭林鼠害严重影响了梭梭林在荒漠地区防风固沙屏障作用的正常发挥 ,对维持荒漠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为有效控制鼠害 ,保护森林资源 ,2 0 0 0年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在阿左旗正式启动。现根据 3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 ,就内蒙古阿左旗地区天然梭梭林鼠害种类、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地处三北防护林建设区的克什克腾旗是赤峰市重点次生林区。这个旗采取以国营林场封育为主、乡镇封育为辅的方法,对天然残、次、疏林进行长期大面积封育。旗林业部门对所属的10个国营林场和28个乡镇(苏木)统一规划设计,签订责任状,确定封育地点,落实封育计划和任务,及时填写封育检查卡和技术档案卡,做到科学化、正规化。为加强次生林的保  相似文献   

15.
对2007年到2009年盐池柳杨堡人工封育区三块受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内群落植被进行样方调查,分析所得数据研究封育区不同干扰程度对群落组成、植被特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从而为当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扰下的封育外围区拥有较高的生物特征值及较低的物种多样性;重度干扰下的未封育区拥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及较低的生物特征值;未受干扰的封育核心区拥有中等程度的生物特征值和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其物种多样性随封育时间的增长出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鱼永芝 《绿色科技》2020,(5):121-123
指出了实施草地围栏建设是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自2011年以来,会泽县在实施天然退化草原治理工程中,共实施了围栏封育建设工程21.92万亩。结果表明:采取围栏封育,禁止放牧和生产活动,逐步恢复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促进了天然草地恢复,遏制了石漠化沿重度方向发展。围栏封育3年以上的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组成基本稳定,围栏内的草地植物量明显高于围栏外草地,随着草群结构的改善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加,牧草涵养水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草地地表径流和泥砂流失量减少,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化。由此可见,围栏封育建设技术可以有效地遏止草原草地退化,对草地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白敬 《中国林业》2010,(14):34-34
<正>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梭梭林天然分布的最东缘,也是我国现存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2001年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80种,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  相似文献   

18.
从库布齐沙漠植被恢复和天然植被保护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封育技术要点、封育成林的标准以及利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阿拉善自然保护区天然梭梭林鼠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东阿拉善自然保护区天然梭梭林害鼠种类、密度、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人工地面防治试验和飞机防治试验。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天然梭梭林害鼠种类有20种,以大沙鼠为优势种,春季危害严重,秋季次之。试验结果表明:C型肉毒素(1∶80∶1000)防治效果最佳,并且成本较低,饵料选择为胡萝卜,投药方法为洞口投药,投药时间为每年为3~4月份;飞机防治试验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甘肃河西走廊东段民勤县境内进行野外植被调查时,意外发现大片天然梭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